小学数学-五年级-简易方程教案(教师专用)(共16页)

上传人:des****85 文档编号:242480659 上传时间:2022-01-1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五年级-简易方程教案(教师专用)(共1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小学数学-五年级-简易方程教案(教师专用)(共1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小学数学-五年级-简易方程教案(教师专用)(共1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小学数学-五年级-简易方程教案(教师专用)(共16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小学数学-五年级-简易方程教案(教师专用)(共16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五年级-简易方程教案(教师专用)(共1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五年级-简易方程教案(教师专用)(共16页)(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解方程(一)教学目标1、 能找出方程中的值。(1)、因为100+150=250,所以x=150(2)、利用加法算式的性质(3)、利用天平的基本性质2、了解方程的基本性质。3、了解什么叫做方程的解与解方程。4、会判断某个值是不是方程的解。教学重点2、 能找出方程中的值。(1)、因为100+150=250,所以x=150(2)、利用加法算式的性质(3)、利用天平的基本性质3、了解什么叫做方程的解与解方程。4、会判断某个值是不是方程的解。教学过程1. 揭示课题,复习铺垫师:(出示课件)老师在天平的左边放了一杯水,杯重100克,水重X克,一杯水重多少?生:(100+X)克师:

2、在天平的右边放了多少砝码,天平保持平衡呢?(教师边讲边操作100克、200克、250克)师:请你根据图意列一个方程。生:100+X=250(课件显示:100+X=250)师:这个方程怎么解呢?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解方程。(板书课题:解方程)设计意图:从复习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入手,引出课题,引导学习质疑,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深入学习的积极性。2探究新知,理解归纳(1)概念教学:认识“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两个概念师:(出示课件)那你猜一猜这个方程X的值是多少?并说出理由。生1:我有办法,可以用250100=150,所以X=150.生2:我有办法,因为100+150=250,所以X=15

3、0生3: 老师我也有办法,我是这样想的,假如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100,就能得出X=150师:XXX同学的想法太棒了!我们一起探索验证一下。请看屏幕,怎样操作才使天平左边只剩X克水,而天平保持平衡。生:我在天平的左边拿走一个重100克空杯子,在天平的右边拿走100克的砝码,天平保持平衡。(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演示课件)师:你能根据操作过程说出等式吗?生:100+X100=250100(课件显示:100+X100=250100)师:这时天平表示未知数X的值是多少?生:X=150(课件显示:X=150)师:是的,XXX同学的想法是正确的,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100,就能得出X=150。我们表扬他。师:根

4、据刚才的实验,我们来认识两个新的概念“方程的解”和“解方程”。师:(课件显示X=150的下画线)指着方程100+X=250说:“X=150是这个方程的解。(课件显示:方程的解)师:(课件显示:方框)100+X=250100+X100=250100指着方框说:“这是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课件显示:方框的左边的箭头与解方程。)师:在解方程的开头写上“解:”,表示解方程的全过程。(课件显示:解:)师:同时还要注意“=”对齐。师:都认识了吗?请打开课本第57页将概念读一次,并标上重点字、词。师:你们怎么理解这两个概念的?(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师:谁来说说你想法?生1:“解方程”是指

5、演算过程生2:“方程的解”是指未知数的值,这个值有一个前提条件必须使这个方程左右两边相等。师:“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两个解有什么不同?生:“方程的解”的解,它是一个数值。“解方程”的解,它是一个演变过程。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组内交流、合作,达到培养学生自主、互助的精神。(2)教学例1。师:要是老师出一个方程,你会求这个方程的解吗?生:会。师:请自学第58页的例1的有关内容。学生独立学习例1的有关内容,设计意图: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学习,让学生发现师:四人小组讨论方程左右两边为什么同时减3?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师:(出示例1)左边有X个,右边有3个,一共用9个。根据图意列一个方程

6、。生:X+3=9(板书:X+3=9)师:X+3=9这个方程怎么解?我们可以利用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帮助理解,请看屏幕。师:球在天平不好摆,老师在天平上用方块来代替它。怎样操作才使天平的左边只剩X,而天平保持平衡。生:天平左右两边同时拿走3个方块,使天平左边只剩X,天平保持平衡。(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演示课件)师:根据操作过程说出等式?生:X+3-3=9-3(板书:X+3-3=9-3)师:这时天平表示X的值是多少?生:X=6(板书:X=6)师:方程左右两边为什么同时减3?生1:使方程左右两边只剩X。生2: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3,使方程左边只剩X,方程左右两边相等。师:“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3,使方程左边

7、只剩X,方程左右两边相等。”就是解这个方程的方法。师:这个方程会解。我们怎么知道X=6一定是这个方程的解呢?生:验算。师:对了,验算方法是什么?生:将X=6代入原方程,看方程的左边是否等于方程的右边。(板书:验算:方程的左边=6+3=9 方程的右边=9 方程的左边=方程的右边 所以,X=6是方程的解。)师:以后解方程时,要求检验的,要写出检验过程;没有要求检验的,要进行口头检验,要养成口头检验的习惯。力求计算准确。设计的意图:自学思考汇报交流既有利于每个学生的自主探索,保证个性发展,也有利于教师考察学生思维的合理性和灵活性,考察学生是否能用清晰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3)练习师:现在老师看

8、看同学们对于解方程掌握得怎么样。(出示课件) 判断题A. X=3是方程5X=15的解。( )B. X=2是方程5X=15的解。( ) 考考你的眼力,能否帮他找到错误所在呢?X+1.2=4 X+2.4=4.6X+1.2-1.2=4-1.2 =4.6-2.4X=2.8 =2.2 填空题X+3.2=4.6X+3.2( )=4.6( )X=( ) 将课本59页做一做的第1题的左边一小题写在单行纸上。设计意图:游戏练习形式有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轻松松中,及时有效地巩固强化概念。(4)小结:解含有加法方程的步骤。(口述过程)3.拓展延伸。(1)解方程 X一2=15(课件显

9、示)师:看来,解加法方程同学们掌握得很好,老师得提高一点难度,敢挑战吗?生:敢。师:谁愿意读读这个方程?学生都争着读这个方程,可激烈了师:这是一个含有减法的方程,你能根据解加法方程的步骤,尝试完成。(指名XXX同学到黑板板演,其他同学在单行纸完成)学生试着解方程并进行口头验算(2)集体交流、评价、明确方法。师:XXX同学做对了吗?生:对。师:方程左右两边为什么同时加2?生: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加2,使方程左边只剩X,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由板演XXX同学面向大家回答)4. 提炼升华师:谁能说说解含有加法和减法的方程的步骤?(随着学生,课件显示全过程。)生:解方程的步骤:a)先写“解:”。b)方程左右

10、两边同时加或减一个相同的数,使方程左边只剩X,方程左右两边相等。c)求出X的值。d)验算。 5全课小结,评价深化1、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2、以小组为单位自评或互评课堂表现,发扬优点、改正缺点。3、对老师的表现进行评价。设计意图:教师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己去想去说,去回味知识掌握过程的舞台,这样将更有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总结失败原因,发扬成功经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板书设计 解方程例1:书本图 X+3=9 验算: X2=15解:X+33 =93 方程左边= 6+3=9 解: X2+2=15+2X=6 方程右边= 9 X=17 方程左边=方程右边解方

11、程(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利用方程的基本性质解方程的方法。(1)、理解方法(2)、解方程的书写格式2、 掌握方程的四个基本性质。3、 掌握方程验算的方法。教学重点1.理解并掌握利用方程的基本性质解方程的方法。(1)、理解方法(2)、解方程的书写格式2.掌握方程的四个基本性质。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利用方程的基本性质解方程的方法。一、复习铺垫:1、什么是方程?等式与式子的区别。说出几个方程.2、说说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这两个概念有什么区别? 3医生门诊 a.a=2a a+a=a x=2x a3a=a4a二、 探究新课1、学习课本例1(1)复习天平平衡的道理1,(2)出示例1图,让学生说题意

12、,根据天平的道理列方程并解方程: x+3=9观察天平操图,让学生讨论:怎样才能使天平左边只剩“X”,保持天平平衡?学生:从两边拿走3个。师:就是方程两边同时减去3。X+3-3=9-3问:为什么要减3而不减去其它的数?解方程的步骤:x+3=9 X+3-3=9-3 X=6 让学生学会验算: 方程的左边=X+3 =6+3 =9 =方程的右边 所以,X=6是方程的解。(3)让学生说说解方程注意的几点:等号对齐、是等式不要写成递等式、要验算。2、学习例2解方程3X=18(1) 复习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2。(2)演示例题并用天平表示,让学生在操作中明白,这个方程是已知3个等于18。 问:要求一个X等于多少?

13、怎样解决?学生独立思考,完成课本例2的填空并演算。(3)交流自己的想法。(4)强调应注意的几点。(5)如果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乘以一个数,左右两边会相等吗?学生讨论解决。三尝式课本第59页“做一做” 教师巡视,注意学生解方程的过程、书写格式及检验的过程是否符合规定,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五、作业练习十一第5题、新学案。教学反思:解方程(三)教学目标1、 掌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过程。(1)、设置变量(2)、寻找等量关系(3)、列出方程(4)、解方程(单位不用写)2、学习如何写等量关系。教学重点掌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过程。(1)、设置变量(2)、寻找等量

14、关系(3)、列出方程(4)、解方程(单位不用写)教学难点学习如何写等量关系。教学过程一. 复习铺垫1.看图用方程写出它们的数量关系。(图略)2.李强原来的跳高成绩是1.05米,现在达到了1.12米,李强的跳高成绩提高了多少米?二. 探究新知1.创设、学习例3(列方程解形如xa=b的问题)(1) 结合现实情境。让学生理解题意,并思考解题方法。 它们之间有哪些数量关系呢?(板)警戒水位+超出部分=今日水位今日水位警戒水位=超出部分今日水位超出部分=警戒水位(2) 汇报交流,给出算术解法,但在用算术方法解答时实际已经把“今天水位超过警戒水位0.64米”转化成了“警戒水位比今天水位低0.64米”,就是所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