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山西省大同市第十四中学高二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242480474 上传时间:2022-01-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8.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山西省大同市第十四中学高二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2021学年山西省大同市第十四中学高二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山西省大同市第十四中学高二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山西省大同市第十四中学高二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2021学年山西省大同市第十四中学高二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参考答案:考点:91:鸦片战争分析:本题以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的内容为切入点考查鸦片战争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依据题干“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

2、之后的一逞”可知,时间是1839年,由此可知这场战役是指鸦片战争,故A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1860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中日甲午战争是18941895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1900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故选A2. 某学者所描绘的1750年以来中国、美国、德国制造业份额图,如图所示。图中符号表示的是A.美国的制造业份额B.中国的制造业份额C.德国的制造业份额D.三国制造业总份额参考答案:B联系史实可知,在工业革命爆发前,中国的制造业份额遥遥领先于美国和德国;经过两次工业革命,美、德两国超过了中国。因此图中符号表示的是中国,故答案为B项。A、C项

3、与史实不符,D项与图示信息不符,均排除。点睛:解答图表型选择题,对图片、表格要“三看”:一看图表的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图表反映的问题实质,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图表的关键信息,明确内涵外延。对被选项要“三思”:一要思考每一个被选项是不是符合史实,排除不符合图片反映的史实的选项;二要思考是不是符合题干要求,不符合题干要求的排除;三要思考是不是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排除与题干无关的。总之,要将教材、图表、选项三者结合起来,进行思考。3. 日本国会议员冈田春夫说:“毛泽东和列宁一样,改变了世界的历史。而且正在创造着历史,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这句话说明毛泽东()A第一个将社会主义由理想变

4、为现实B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C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D彻底改变了20世纪世界的政治格局参考答案:考点:XB:毛泽东的历史功绩分析:本题考查毛泽东的历史功绩,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毛泽东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领导党和人民取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社会历史的第二次巨变;为探索一条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努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振兴、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幸福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领导党和人民找到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新道路;但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也犯了“左”的错误 1958年发动“大跃进”和

5、人民公社化运动,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受到挫折特别是晚年发动的“文化大革命”,使“左”的错误发展到高峰,造成全国大动乱,给党、国家和社会带来建国后最严重的损失解答:A项是指俄国十月革命,明显无关,排除;找到了一条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是指邓小平理论,故C错误;毛泽东改变的是中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取得了民族独立,也就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没有彻底改变世界政治格局,故B正确,D错误故选B4. 下列历史现象中,最能体现明清时期符合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是A.玉米、甘薯等农作物传入我国,并在一些地区广泛种植B.“率天下竭力耕耘”、“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C.贵金属货币的广泛应用,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

6、币D.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参考答案:D5. 1884年英国传教士艾约瑟在中国宗教一书中提出“我们必须永远记住,他们(指日本)没有如同印刷术、造纸术、指南针和火药那种卓越的发明。”1933年,日本侵占热河、察哈尔时,陈登原编写的高中本国史最早出现“四大发明”一目。当时把“四大发明”的概念引入历史教科书是为了A.强调西方传教士的论述B.重塑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自信C.印证古代科技的影响力D.证明社会环境推动科技发展参考答案:B根据材料“1933年,日本侵占热河、察哈尔”反映日本侵略中国;此时高中本国史将“四大发明”引入历史教科书,意在说明日本虽在军事上企图征服中国,但在文化上中国

7、领先于日本,旨在重塑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自信,B项正确。A项说法脱离了日本侵略中国的时代背景,排除。表面上是说明古代科技的影响力,实质上借“四大发明”重塑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自信,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社会环境推动科技发展,排除D。所以选B6. “自板印经史之流行,寒士得书日易,此与教育之普及,相辅相成。当时尤有一事可注意者,即书籍之保存,多在东南,此区域均为寒士之新土。北方大族之旧乡,书籍反见残缺。”南北这一反差折射出A南方印刷技术更为发达 B北方士人耻于科举致仕C中国文化重心南移态势 D门阀土族退出政治舞台参考答案:C7. 1930年6月,中共中央提出:“中国革命猛烈发展,已接近直接革命形势”,“现

8、在已经是积极准备一省与几省首先胜利,建立全国革命政权的时候了。”这一判断A.符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形势 B.积极推动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进程C.促成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 D.超越了中国的革命形势参考答案:答案:D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0年属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的革命形势是敌强我弱,工农武装割据形成,故材料“现在已经是积极准备一省与几省首先胜利,建立全国革命政权的时候了。”超越了中国的革命形势,不符合中国的国情,故D项正确,A项符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形势,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错误。错误的形势判断不利于中国革命发展的进程,故B项错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是工农武装割据的后果,故C项排

9、除。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国共的十年对峙特点8. 在中国古代,皇帝为加强君主专制而在政府班子以外设立非正式的机构,下列属于这类机构的宋代设立枢密院 元代设立中书省 明成祖设立内阁 雍正帝设立军机处A B C D 参考答案:B9. 马克思说,启蒙运动思想家“己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其中“理性”的含义是A.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B.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C.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奇托D.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可知,理性就是人性中的正确、合理的部分。理性在文艺复兴运动中就已经萌芽,在启蒙运动中得到广泛的提倡

10、。凡是自由、平等、人权、民主、法治等主张都属于当时提倡的理性,A正确;BD项强调君主和权威,是资产阶级革命之前的信仰;C项是东方的传统观念,主张集体;所以选A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理性主义10. 诗经中的七月描述农民无冬无夏地劳动,却“无衣无褐”;一些爱情诗,反映了青年男女在恋爱婚姻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这说明诗经A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B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标志C具有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 D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参考答案:C11. 明代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论述道:“人聚于乡而治,聚于城而乱。聚于乡则土地辟,田野治,欲民之无恒心不可得也。聚于城则徭役繁,诉讼多,欲民之有恒心不可得也。”这种

11、认识产生的主要背景是A佃农人身依附关系减弱B小农经济开始逐步解体C市民阶层争取自身权利D城乡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参考答案:D本题主要考查明代经济的发展。材料描述的是明代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分析选项,A、C明显与题意无关;B错误,小农经济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依据所学,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所以应选D12. “他安抚四邻,持续发展与美国的外交,并修复与苏联的关系。在国内建立自由贸易区,放弃吃大锅饭的人民公社体制、引进外国资本,这标志着某种意识形态的转变。”材料中的“他”A.系统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B.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探索出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模式D.在遵义会议上成为党的领导核心

12、参考答案: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材料中表述的都是邓小平的贡献,毛泽东系统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在遵义会议上成为党的领导核心,故A、D两项错误。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是周恩来,故B项错误。探索出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模式的正是邓小平,故C项正确。13. 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这位哲学家是A普罗泰格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参考答案:B14. 鲁迅在回忆20世纪初年的情形时说:“有人说G.Byron(拜伦)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就自己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旺。”当时爱国

13、青年喜读拜伦作品,主要是因为它A.与文学革命运动的方向一致 B.继承了欧洲古典文学的传统C.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特质 D.充满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浪漫主义精神参考答案:D浪漫主义。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拜伦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革命家,独领风骚的浪漫主义文学泰斗。所以答案选D。15. 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对推动我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最大的是( ) A.“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B“知之为知之”的学习态度C.“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D.“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参考答案:A16. 晚清一位人士曾大声疾呼:“何以立国?曰富。何以制夷?曰强。何以致富强?曰在治人

14、。人不自治,治之以法。”对材料中“治之以法”最恰当的理解是A推翻君主政体 B废除不平等条约 C改革科举制度 D变革政治制度参考答案:D略17. 下图所反映的现象,主要是因为 A殖民地独立运动的打击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C欧洲世界中心地位的丧失 D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冲击参考答案:B18. 1971年,面对由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国家提出的涉华议案,美联社一文章指出:“美国的失败结束了一场进行得最为紧张的游说努力,国务卿罗杰斯和驻联合国大使布什一而再,再而三地同这个世界性组织差不多每一个会员国的官员都谈了话。”他们谈话的中心内容可能是A.如何阻止“两阿”等国代表提出关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议案B.希望会员国官员就缓和紧张的美中关系出谋划策C.希望阻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如何解决美国在世界性国际组织中失败的问题参考答案:C根据时间“1971年”及“由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国家提出的涉华议案”等并联系美国对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态度可知,C项正确;根据“面对”一词可知,“两阿”的议案已经提出了,A项错误;B、D项不符合题意。19.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美商在北京宣武门外修建了一条一里多长的铁路,希望引起清政府的关注,但没有几天就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