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瑞溪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42474178 上传时间:2022-01-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2.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瑞溪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年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瑞溪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瑞溪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瑞溪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瑞溪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华礼制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善社会风气,提升国人道德,凝聚中华儿女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探究中华礼制变迁的规律,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母庸讳言,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诸民族之间有过矛盾与冲突。但它们能在认同中华礼制的前提下逐渐缓和矛盾,化解冲突,形成共存共荣的良好关系。例如,在我国历史上,无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北方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还是之后

2、建立辽朝的契丹族、建立金朝的女真族、建立元朝的蒙古族及建立清朝的满族,无一例外地认同并服膺中华礼制,从而能使民族融合不断向前推进。显然,发挥中华礼制的凝聚功能,是凝聚国人、增强自信的重要途径。中华先民并不只是讲究礼仪“进退周旋,威仪抑抑”的外在形式,而是更注重探求礼仪的内在精神实质。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礼记郊特牲称,“礼之所尊,尊其义也”。所谓“尊其义”,就是追求道德境界,强调道德践履。孔子称颂那些能够修身立德、行礼律己、道德高尚的前代圣贤,反复强调“不学礼,无以立”。坚持知礼行礼、知行合一,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体现了中华先民的主流价值观。中华礼制注重道德修

3、养与道德实践,强调知行合一,这使它起到了塑造道德人格、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作用。可以说,中华礼制自诞生之日起就具备了教化功能,并在演化过程中逐渐将道德教育与理想教育紧密结合,强调自幼及长、礼教终生,提倡仁爱精神、忠恕之道,注重培养道德人格,建设礼仪之邦。所谓礼仪之邦,就是有高度道德自觉的社会,是诸族和谐、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众富庶的社会。这是中华礼制提出的愿景,是中华先民们向往和着力构建的社会。中华礼制所倡导的仁爱精神、忠怒之道、和谐社会等学说,能为今日构建和谐世界贡献中华民族的智慧。作为一种制度,中华礼制在历史上曾为各种政权服务。在封建社会,它强调封建等级,包含一些糟粕。然而更

4、应该看到的是,中华礼制能够与时俱进、吐故纳新,不断改革与变迁。孔子提到三代礼制传承中的“损益”,便是一种改革;礼记进一步提出“时为大”这一与时俱进的礼制改革原则。适时变革是中华礼制演进的重要原则,这使它成为与中华民族同生共长、传承久远的文化传统。由孔子创建、孟子加以发挥的儒家礼制观,在战国时期曾饱受其他思想家的批判,那是因为这种礼制观仅仅重视礼的道德层面,而对礼的制度规范层面关注不够。秦汉之后,我们的先人力图将礼与法结合起来,融礼入法、礼法合一成为中华礼制变迁的重要转折。礼法合一要求人们遵礼守法,违礼即违法。礼既是道德要求,又是法律规范;礼制既有教化功效,又有法制规范之用。礼记经解认为“礼,禁

5、乱之所由生”,可以起到“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的作用。古人通过礼来“止邪于未形”,使人们“徙善远罪”,达到“禁乱”和教育人的目的,对我们今天推进国家和社会治理有一定启示意义。(摘编自汤勤福中华礼制变迁的现代启示)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华礼制不只是讲究“进退周旋,威仪抑抑”的外在形式,而且注重探求礼仪的内在精神实质,这一特点体现了先民的主流价值观。B. 中华礼制具备教化功能,强调自幼及长、礼教终生,提倡仁爱精神、忠恕之道,注重培养道德人格,建设礼仪之邦。C. 儒家礼制观仅仅重视礼的道德层面,而对礼的制度规范层面却关注得不够,具有一定的历史

6、局限性,需要辅之以法制。D. 在历史上,儒家礼制作为一种制度曾为各种政权服务,在战国时期曾饱受其他思想家的批评,秦汉之后礼与法才真正结合起来。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第二段运用事实论证的方法,列举了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认同并服膺中华礼制的例子,证明了中华礼制的高度凝聚力。B. 本文第三段引用名家言论做论据,论述中华礼制的外在形式和内在精神,“进退周旋,威仪抑抑”是形式,“礼之所尊,尊其义也”是实质。C. 本文第四段论述了中华礼制注重培养道德人格、建设礼仪之邦的功能及其对今天构建“和谐世界”的意义,是对其精神实质的延伸与拓展。D. 本文不仅论述了中华

7、礼制对民族发展的积极作用,还指出其包含的糟粕和自身的不足,正反对比论证,使人们对礼制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孔子反复强调的“不学礼,无以立”,体现了中华礼制注重道德修养与道德实践、强调知行合一的内在精神,也有助于道德人格的塑造。B. 中华礼制依循适时“损益”的原则,与时俱进、吐故纳新,不断改革与变迁,形成了与中华民族同生共长、传承久远的文化传统。C. 古人通过礼来达到“禁乱”和教育人的目的,今天人们践行中华礼制所倡导的精神,对于推进国家和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D. 融礼人法、礼法合一是中华礼制变迁的重要转折,礼既是法律的规范,又是道德的要

8、求;礼制既有法制规范之用,又有教化功效。参考答案:1. B 2. D 3. C【1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锁定答题区间,找出文本中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得出答案。A项“这一特点体现了先民的主流价值观”表述错误。原文为“坚持知礼行礼、知行合一,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体现了中华先民的主流价值观”。C项“仅仅重视礼的道德层面,而对礼的制度规范层面却关注得不够”的是先秦时期的儒家礼制观,而不是广义的儒家礼制观;“因而饱受历代思想家的批判”理解不当,原文为“在战国时期曾饱受其他思想家的批判”。D项按原文意思,其他思想家批评的是“这种

9、礼制观仅仅重视礼的道德层面,而对礼的制度规范层面关注不够”的问题,而不是选项中说的“儒家礼制作为一种制度曾为各种政权服务”这件事;另外,选项说“秦汉之后礼与法才真正结合起来”也不符合文意。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等,并找出文本中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得出答案。D项本文没有使用正反对比论证,指出其包含的糟粕和自身的不足,是为了说明中华礼制能与时俱进、吐故纳新。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通过分析

10、比对,得出答案。C项“对于推进国家和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与文本不符,原文说“对我们今天推进国家和社会治理有一定启示意义”,即它并不是直接拿来指导现实的。故选C。【点睛】议论类文本阅读新高考强调要整体感知,题目要体现文体特征。所以整体把握思路,筛选整合信息,不断章取义非常重要。同时注意论点和论据的对应,分清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加强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具体做题时,基本方法是排除法。2. 阅读下文,完成1417小题(21分)生命的出口林清玄坐在窗边喝茶看报纸,读到一则消息:一个高中女生为清跳楼自尽,第二天,他的男友从桥上跳入河心,也自杀了。这时候,一只小黄蜂从窗外飞了进来,在室内绕了两圈

11、,再回到原来的窗户,竟然就飞不出去了。可怜小黄蜂不知道世上竟有“玻璃”这种东西,明明看见屋外的山,却飞不出去,在玻璃窗上撞的“咚咚”作响。忙了一阵子,眼看无路可走了,他停在玻璃上踱步,好像在思考一样,想了半天,小黄蜂突然飞起来,绕了一圈,从他闯进来的纱窗缝隙飞了出去,消失在空中。小黄蜂的举动使我感到惊奇,原来黄蜂是会思考的,在无路可出之际,他会往后回旋,寻找出路。对照起来,人的痴迷是我感到迷茫了。对于陷入情感里的男女,是不是正像闯入一个房子的小黄蜂,等到要飞出去时已找不到进入的路口?是不是隔在人与生活中的情感玻璃是我们陷入绝境呢?隔着玻璃看见的山水和没有玻璃相隔的山水是一样的,但为什么就走不出

12、去呢?在这样的绝境,为什么人不会像小黄蜂退回原来的位置。绕室一圈,来寻生命的出口呢?是不是人在情感上臂小黄蜂还要冲动?是不是由于人的结构更加细密,所以失去向小黄蜂那种单纯的思维?是不是一只小黄蜂也比人更珍惜生命呢?对这一层一层涌起的问题,我也无力回答,我只知道人在身陷绝境时,更应该懂得静心,懂得冷静的思维。在生命找不到出路时,要后退一步,关照全局。或者,就在静心与关照时,生命的出路就显现出来了。昨日当我们年轻时,在情感挫折的时候,都会想过了结生命,以解脱一切的痛苦与纠葛。何况,活着,或者死去,世界并不会有什么改变。情感也不会变的深刻,反而失去在创造在发展的生机,岂不可惜复课连?正如一只山上飞来

13、的黄蜂,如果刚刚撞玻璃而死,山林又有什么改变呢?现在它飞走了,整个山林都是他的,它可飞或者不飞,它可以跳舞或者不跳舞他可以有生命的许多选择,他的每一个选择都会比死亡更生动而有趣呀!第一次情感失败没有死的人,可能找到更深刻的情感。第二次情感受挫没有死的人,可能找到更幸福的人生。许多次在情感里困苦受难的人,如果有体验,一定会更触及灵性的深度。我这样想着,但是我并不谴责那些殉情的人,而是感到遗憾,他们自己斩断了一切幸福的可能。我的心里有深深的祝福,祝福真有来生,可以了却他们的爱恋痴心。可叹的是,幸福的可能是今生随时可以创造的,而来生,谁能知道呢?(选自读者)14.作者在文章中认为人如果因为情爱受挫就

14、自尽“岂不可惜复可怜”,“可惜复可怜”是因为:(6分)15.“玻璃”一次载文中共出现了7次,请分类归纳“玻璃”在文中共有哪几层意思。(5分)16.作者在文中说,“但是今日回观,并没有必死之理”,联系全文,请分类说说作者认为没有必死之理的原因是什么?(至少答出三点)答:(6分)17.下面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A.本文有高中女生跳楼自杀写起,用小黄蜂的举动和人类进行对照,全街人们在陷入绝境时要冷静思考,寻找生命的出口,不要轻易放弃生命。B.作者说“小黄蜂的举动使我感到惊奇”,是因为作者没有想到小黄蜂在无路可出之际,竟然仍能执著的寻找出口。C.作者朵小黄蜂陷入绝境时的举动西

15、家描绘,是为了表明小黄蜂的选择以便和某些人的选择加以对照。D.“现在它飞出去了,整个山林都是它的。”作者意在说明小黄蜂从绝境中出去了,就会享有更多的自由。E.作者意娓娓朴素的语言道来,像一位长者,言语中透出对生命尊重,虽人类的祝福。参考答案:14、不管人活着,或者死去,世界并不会有什么改变,情感也不会变的深刻,反而失去在创造再发展的生机。(答对要点即得分,共6分)15、(1)是指现实中实实在在的玻璃。(2)是指人在生活中遇到的情感困惑,一种自我的情感桎梏。(第一问2分;第二问3分;共5分)16、情感的发展只是一个过程接一个过程,没有必要因为一点的因缘不如意就自杀。不管或者还是死去,世界并不会有什么改变,情感也不会变的深刻,反而失去了再创造、再发展的机会,斩断了一切幸福的可能。生命可以有多种选择,每一种选择都比死亡更生动有趣。多体验失败可能找到更深刻的情感,更幸福的人生,更触及灵性的深度 。并没有想象中的来生。(每个要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得6分。) 17、AE(B、C、D三项对小黄蜂的分析过于表面化,不够深入。)略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茶的演变与风格中国人很早便与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