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国企改革工作汇报0526地区国资委落实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情况报告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2022年5月)根据地委政研室(改革办)的安排,现将地区本级国资国企落实自治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推动国有资本布局优化调整,培育壮大地区国有企业情况报告如下: 一、国有企业资产运营情况 截止2022年4月,地区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监管企业11户(含正在办理重组的1户,清理退出的1户)其中:一类企业7户,二类企业2户,三类企业2户11户企业资产总额633292万元,同比增长31%,负债总额272335万元,同比增长26%,所有者权益360957万元,同比增长35%,平均资产负债率43%,同比下降2%,营业总收入4046万元,同比增长32%,净利润-1097万元,同比减亏1124万元,缴纳税费222万元,同比增长137% 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情况 20XX年以来,在地委、行署的坚强领导下,地区国资委坚持“136”发展战略,国资国企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国资监管构筑新机制推动地区出台《监管企业国有资产重大事项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出资人和国企之间的权责界限在公司章程、企业战略规划、主业管理、投资风险、融资、担保、法律合规、国有资产交易、“三重一大”决策、财务监督、预算决算、违规责任追究、安全生产、全面风险管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出台规范性文件26个,监管体系更加规范健全,成为全疆第一个初步形成“1+N”国资监管体系的地州。
(二)布局调整取得新成效各企业通过多种方式融资6亿余元,资金主要投向旅游、农牧业产业化、水电、边贸区建设等地区重点项目,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企业股权关系全部理顺,巡视反馈问题得到彻底整改完成北屯粮油供应部整合到粮食购销公司;泰昇印务公司整合到国投公司;地区雪都大酒店整合到泰旅集团的重组工作完成勤丰教育服务中心注销推动县市污水处理厂资产重组整合推进地区航投公司以及喀纳斯码头、喀纳斯老年活动中心等重组到泰旅集团推动电影放映公司注销公布企业主营业务目录,将主业控制在3个以内;组织企业梳理业务,清理整合企业空壳子分公司10户,僵尸企业2户,引导企业聚焦主业 (三)深化改革呈现新格局推动地区出台《地区加快推进国资国企深化改革专项行动方案》,完善了顶层设计完成地区本级4户企业的公司制改制出台《监管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试行)》,泰旅集团、银水水务、国投公司、航投公司在康养、水利施工、农业、通航等领域通过各种形式开展混合所有制和股权多元化推动国投公司、宏达担保公司设立董事会,强化董事会规范化建设合理科学设置业绩考核指标,规范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工资关系转接,全面推行年薪制,调动企业负责人的积极性。
(四)治理能力得到新提升编制印发国资监管、党建及党风廉政建设常用法律政策汇编,开展“国资大讲堂”活动,提升干部专业素养落实重大决策法定程序,重大决策充分征求国企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相关单位意见建议研究企业重大事项,要求企业提供集体研究决议、法律意见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其他相应支撑资料,并注重与企业共同讨论研究提出方案,强化规范监管按季定期召开经营形势分析^p 会,调度企业经营指标定期编制国资国企简报和专报建立委领导联系企业制度,积极帮助企业协调解决资金调度、投资并购、资产不足等问题等各类问题 三、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一)资本实力普遍较弱泰旅集团8600万元、宏达担保4400万元,交建投公司1.136亿元注册资本金被抽离;泰旅集团1.5亿元增资扩股资金中,1005万元作为融资前期费用被扣减,其还偿还了注册资本金贷款利息1007.25万元;航投公司国有资本金仅到位1000万元,企业项目建设运营缺少自有资本金,影响着企业经营发展部分企业属于初创期,信用等级较低,资本市场融资难度较大企业集团层面大多属于国有独资或全资企业,未通过混合所有制引进多元资本,增强资本实力 (二)资产规模相对有限。
交建投、航投公司等经营性资产较少,难以承担地区赋予的战略任务银水水务尽管注入资产,但收益权仍旧在相关机关事业单位,无法形成经营性现金流泰旅集团作价出资9980万元的阅湖酒店拆迁对企业影响较大,极需补充相关经营性资产国投公司、额投公司受剥离公益性资产和手续不齐全资产政策影响较大,投融资平台向实体化运营平台转型较慢 (三)经营管控能力不强国投公司内设机构不健全,业务板块公司管控较为粗放,对存量和增量投资项目缺乏有效规划管控,金华押运等公司投资非主业,背负了沉重包袱泰旅集团子分公司较多,资较为分散,重点旅游项目投资力度不够,与喀旅股份没有形成业务协同,部分建成项目和开发产品运营转化较差,在打通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关键节点上功夫下的不够交建投、航投公司主营业务缺乏核心竞争力,没有形成正常的经营机制宏达担保公司实有资本金严重不足,担保业务拓展能力非常有限客运公司和粮食购销公司业务单一,经营状况受政策和行业影响波动较大 (四)债务和资产损失风险较高国投公司资产负债率已达债务管控警戒线,融资和担保资金主要由县(市)国有公司和地区本级企业使用,大部分未落实反担保等风险防控措施,还款不确定较大,发生系统性债务风险隐患较高。
泰旅集团剔除喀旅股份数据,负债权益比高达将近84%,融资资金利用不充分,背负沉重资金成本,而且很多项目资本金为其他途径融资资金,不符合风险管控相关规定宏达担保公司代偿32家39笔业务,代偿余额1.364亿元,17家代偿企业停产停业涉及代偿余额8138.9万元,代偿余额高,追偿难度大,资产损失潜在风险较大 (五)市场化机制未完全建立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受企业领导人员职数的限制,企业“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中的相互制衡机制尚未有效构建;企业董事会权责不清,约束不够,追责和免责机制不够完善监事会相关职能划转后,相关部门未履行职责,协同监督流于形式;派驻纪检监察组专业人员力量缺乏部分企业“三项制度”改革滞后,用人、考核、分配、内部管理等方面很多比照机关事业单位,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干部职工内生动力无法有效发挥 (六)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短板部分企业领导人员,对从机关事业单位到国企任职意愿不够强烈科级及以下干部通道不畅,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对到国企工作存在较大顾虑薪酬机制难以吸引社会优秀人才,国企干部职工在对外投资、资本运作、经营管控等方面,运用市场、金融推动发展的能力不足,无法适应企业发展形势的需要等。
以上存在问题,致使国有企业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发挥的不够明显,与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要求有较大差距,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具有较大差距,问题的解决需要自治区、地区的高位推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地区国资委的综合协调、企业的积极落实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落实《加快推进全地区国资国企深化改革专项工作方案》各项任务大力开展招商工作,梳理并发布一批监管企业重点混改项目,引入增量资本推动股权多元化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出台《监管企业董事会议事规则指引》,建立完善职工董事管理制度职和监管企业委派董事管理制度强化对委派董事和职工董事的管理评价,推动外部董事制度的建立出台《监管企业市场化选聘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工作实施办法(暂行)》,针对部分监管企业试点开展高级经营管理人员选聘工作出台《监管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修订监管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和薪酬发放办法,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等 (二)全面推动国企结构调整转型 继续推动国有经济不断优化,按照地区确定的发展思路,推动国有企业在旅游、农业产业化等基础设施领域发挥带动作用完成旅游、印刷、交通等领域的战略重组,减少无序竞争和同质化经营,提升资配置效率。
完成所有监管企业的内部业务梳理和资整合工作,推动监管企业资向主业集中出台《监管企业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管理暂行办法》,减少监管企业内设机构和子分公司数量,压缩管理层级;开展清理低效无效资产专项行动,加快退出持续亏损、扭亏无望的企业,妥善处置三年以上无效益且未来两年难以好转的低效无效资产在管控好债务风险的前提下,支持企业最大限度盘活各类资、资产,对接资本市场开展融资工作;做好企业融资计划审核备案工作通过国企结构调整转型,加快扭转监管企业普遍亏损的局面 以上汇报,不足之处,恳请领导批评指正 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