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山东省潍坊市高密育才实验中学高一物理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42465277 上传时间:2022-01-1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4.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山东省潍坊市高密育才实验中学高一物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0年山东省潍坊市高密育才实验中学高一物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山东省潍坊市高密育才实验中学高一物理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山东省潍坊市高密育才实验中学高一物理期末试题含解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山东省潍坊市高密育才实验中学高一物理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精彩的F1赛事相信你不会陌生吧!在观众感觉精彩与刺激的同时,车手们却时刻处在紧张与危险之中车王在一个弯道上突然调整行驶的赛车致使后轮脱落,从而不得不遗撼地退出了比赛关于脱落的后轮的运动情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仍然沿着汽车行驶的弯道运动 ks5u B沿着与弯道垂直的方向飞出C脱落时,沿着轮子前进的方向做直线运动,离开弯道 D上述情况都有可能参考答案:C2. 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A路程 B重力势能 C线速度 D周期参考答案:3. 汽车自A点从静止开

2、始在平直公路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车的加速度是2m/s2,途中分别经过P、Q两根电线杆,已知P、Q电线杆相距50m,车经过电线杆Q时的速度是15ms,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经过P杆的速度是8ms B经过P杆的速度是10msC汽车经过P、Q电线杆的时间是5s D汽车经过P、Q电线杆的时间是10s参考答案:C4. (单选)质量为2kg的物体,放在动摩擦因数为m=0.1的水平面上,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拉力做的功W和物体发生的位移x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g=10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此物体在AB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整个过程中拉力的最大功率为15WB、此物体在AB段做匀速直线运

3、动,且整个过程中拉力的最大功率为6WC、此物体在AB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整个过程中拉力的最大功率为6WD、此物体在AB段做匀速直线运动,且整个过程中拉力的最大功率为15W 参考答案:D5. 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m/s2,那么前2s内与前4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A.1:1 B.1:4 C.3:4 D.4:3参考答案:B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目前实验室用的打点计时器有 计时器和 计时器两种,它们所接电源的频率均为50Hz,所以都是每隔 s打一个点,但前者所接电源电压为 V,后者所接电源电压为 V。参考答案:7. 一根质量可以忽

4、略不计的轻弹簧,某人用两手握住它的两端,分别用100 N的力向两边拉,弹簧的弹力大小为_N;若弹簧伸长了4 cm,则这弹簧的劲度系数k=_N/m 参考答案:100 2500 力是相互的,所以弹簧产生的弹力大小为100N,由胡克定律得k2500N/m8. 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路面上行驶,两车与路面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它们的质量之比m1:m2=1:2,动量大小之比p:p=1:1当两车急刹车后,甲车与乙车滑行的最大距离之比为s1: s2=_; 甲车与乙车滑行的时间之比为t:t=_参考答案:4:1 2:1 9. 如图所示电场中画三条电场线,C点是A、B连线的中点。已知A点的电势为A=30V,C点的电势

5、为C=20V,则B点的电势B 10V。(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参考答案:大于 10. 如图所示为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相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5cm,如果取g=10m/s2,那么:(1)照相机的闪光频率是 Hz;(2)小球运动中水平分速度的大小是 m/s;(3)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是 m/s参考答案:(1)10;(2)1.5;(3)2.5【考点】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分析】(1)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是匀变速运动,由BC和AB之间的距离差可以求出时间间隔,也就可以求出闪光频率;(2)在水平方向上是匀速直线运动,由ABC三点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和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

6、求得水平速度,也就是小球的初速度;(3)B点水平速度与初速度相等,再求出竖直方向的速度,求它们的合速度,就是B的速度【解答】解:(1)在竖直方向上有:h=gT2,其中h=(53)5cm=10cm=0.1m,代入求得:T=0.1s,因此闪光频率为:(2)水平方向匀速运动,有:s=v0t,其中s=3l=15cm=0.15m,t=T=0.1s,代入解得:v0=1.5m/s(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的平均速度,在B点有:所以B点速度为:故答案为:(1)10;(2)1.5;(3)2.511. 如图所示,把轻质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在墙上,用力F水平向左拉金属板,金属板向左运动

7、,此时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图中已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放大画出),则物块P与金属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 N。若已知物块P的材料为木头,轻质弹簧测力计中弹簧的劲度系数K=1000N/m,根据右下表中数据,求用此弹簧测力计去测量物块P的重力时,弹簧的伸长量为_cm。参考答案:12. (5分)竖直上抛的物体,在上升阶段的平均速度是20ms,则从抛出到落回抛出点所需时间为_s,上升的最大高度为_m(g取10ms2) 参考答案:8;80 13. 一物体以水平速度飞来,遇到竖直墙面又被以水平速度反向弹回,选反弹方向为正方向,反弹前后物体的速度变化量为 ,如果物体与竖直墙面的作用时间是0.1,则物体的加速度为

8、。参考答案: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1)部分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有关内容:A.将一根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贴有白纸的竖直平整木板上,另一端绑上两根细线。B.在其中一根细线上挂上5个质量相等的钩码,使橡皮筋拉伸,如图甲所示,记录; , , .C.将步骤B中的钩码取下,分别在两根细线上挂上4个和3个质量相等的钩码,用两光滑硬棒B,C使两细线互成角度,如图乙所示,小心调整B,C的位置,使 ,记录 。(2)如果“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验证,那么图乙中= 。参考答案:15. (单选)为了测定木块A和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

9、一个实验,图甲为其实验装置示意图。该同学在实验中的主要操作有:A用弹簧秤测出木块A的重力为G=6.00 N;B用弹簧秤测出木板B的重力为G=9.25 N;C按图甲的装置安装器材,安装过程中用手按住木块和木板;D松开按住木块和木板的手,让其运动,并立刻读出弹簧秤的示数。该同学的上述操作中有一个步骤是多余的,有一个步骤存在错误。多余的步骤是 ,存在错误的步骤是 。(填步骤序号)在听取意见后,该同学按正确方法操作,读数时弹簧秤的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 N。根据该同学的测量数据,可得到木块A和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参考答案:B D 2.10 0.35B选项在此实验中是没有必要的,所以不需要

10、测量。D选项松开按住木块和木板的手,让其运动,不应该立刻读出弹簧秤的示数,需要等运动状态稳定后读数;由图可知弹簧秤的读数为2.10牛。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 如图所示为一物体沿直线运动的xt图象,根据图象,求:(1)第2 s内的位移,第4 s内的位移,前5 s的总路程和位移(2)画出对应的vt图象参考答案:由图可知:在第2s内,由x0=10m运动到x2=30m,第2s内的位移x1=x2x1=20m在第3s内,物体静止,位移x2=0在前5s内,先由x1=10m到x2=30m,再返回到x3=0,总路程l=20+30=50m前5s内的位移x3=x3x1=-10m17. 从车站开出

11、的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开出12 s后,发现还有乘客没上来,于是立即做匀减速运动直至停车。汽车从开出到停止总共历时20 s,行进了50 m求汽车在此过程中的最大速度参考答案:18. 如图所示,质量为m=0.5kg的木块,以v0=3.0m/s的速度滑上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足够长的平板车,平板车的质量M=2.0kg。若木块和平板车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3,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平板车的最大速度;(2)平板车达到最大速度所用的时间.参考答案:(1)0.6m/s (2)0.8s【详解】(1)木块与平板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以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0=(M+m)v, 解得:v=0.6m/s(2)对平板车,由动量定律得:mgt=Mv解得:t=0.8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