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42267908 上传时间:2022-01-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90.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的素质发展来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小学语文开展阅读教学的关键目标。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大部分教师依旧没有摆脱陈旧教学方式的禁锢,“填鸭式”和“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依然存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备受打击,从而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阅读水平的提高。本文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进行了研究。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引言学生是阅读的主人,学生应该学会自主阅读的能力,教师的教学只能帮助学生提供阅读的方法,教会学生怎样去阅读,之后的实践行动还是要靠学生自己,学生自身能不能提升阅读能

2、力,还要看学生自己,自己才是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只靠教师在课堂上的一点点方法的传授,是不够后期学习时一直时候用的。1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1.1思考空间不足。阅读,不仅仅是师生与文本的交流,更是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是一个共享知识的行为,也是一个交流思维的过程。相较于日常对话来说,它的交流方式更加特殊,需要以一定的思考为支撑。这也便意味着,如果教师在引导阅读中过于主动,就会使学生的思考受限,导致信息和思维无法有效交换的情况出现,阻碍情感交流,最终使建立人格、培养素质的任务目标无法有效达成。1.2重视度不足首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材料较为单一,因为阅读资源不足,所以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

3、学习较为单一。调查显示,只有很小部分小学生一年可以阅读完成一本课外读物。其次,无论是传统的阅读教学或阅读,教师通常只帮助学生选择阅读的内容,却忽视了教授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很多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随着阅读量和阅读内容难度的不断增加,小问题最终会累积成为严重的大问题。2在小学语文中阅读的重要价值2.1激发阅读兴趣是前提。一件事情如果有兴趣的引导也就相当于成功了一半,所以教师不仅有教学教课的任务,更需要授人以渔,学生的兴趣对于学习很关键,所以课堂的教学的效果跟学生的兴趣有关联,教师如果培养好学生的兴趣,那么教学可能会轻松许多,教师的教学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4、而进行调整,创造有趣味性的课堂教学环境,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方便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环境对于人的影响也很大,良好的环境可以帮助人们进行学习和工作,所以如果教学环境适宜的话,更加有利于学生对于阅读能力的培养,合适的环境会让阅读能力的培养变得轻松,需要让学生明白阅读能力的重要性,这样更加有利于阅读能力的培养。2.2活化学生思维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学生思维逻辑和思考分析能力的培养不足,而采用阅读的形式,教师选择的文章与教材中的课文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可以让小学生对教材中的课文有一个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同时还增加了学生思考和学习的角度,拓展了他们的学习方式,进而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增强了学生在阅读

5、过程中的观察力与分析力。例如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多数小学生对小兴安岭或森林、大自然等较为陌生,通过开展阅读,首先弥补了学生对这一类课文内容较陌生的问题;其次,不同性格和喜好的学生对自然、动植物的感受及看法也不相同,因此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层面。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3.1教学情境生活化,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课堂教学活动的新课导入环节,情境导入法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方法。教学实践表明,情境导入法在抽象、陌生的知识学习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语文阅读课堂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教学设备,针对阅读题目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拉近学生与语文阅读的距离,让学生感觉阅读离生活并不遥远,培养他们的阅读学习

6、兴趣。例如,通过生活化的视频导入,设置疑问,激起了学生对本堂课的学习欲望,引导他们快速进入本课的学习内容中。在人教版六年级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中,如何引领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并能够从内心树立珍爱地球、善待地球的思想呢?在本课教学准备中,鼓励学生去搜集有关地球的知识,自己也动手选取了很多适合学生的一些材料。3.2注意问题设计,引导学生思考。前文说道:“思考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推进核心素养培养的必要手段。”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在课堂上提出有价值的引导性问题,带领学生共同思考。如此,在实现基本教学目标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延伸其思维品质,使其形成深度阅读、高效学

7、习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教师还需要注意问题的开放性,以开放的思考空间为其发散思维、多元思考创造更多机会,从而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水平,提高其核心综合素质。3.3适当拓展阅读,促进多元发展。虽然教育部门在编写教材时已经进行了细致筛选,但是,小学语文教材在阅读资源的提供上依旧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对基础知识的传递与核心素养的培养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制约。因此,教师应适当选择一些课外阅读材料,为其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以拓展空间促进他们的多元阅读。如此,促进他们思维品质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深化其道德品质,加强其核心素养。以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猫一课为例,教师便可以在网络上搜集老舍先生或其他名人大家描写小动物的

8、趣味文章,为学生提供大量的阅读素材。如此,利用多元阅读和充分的良性情感体验,使他们更细致地了解小动物,使其形成爱护动物的意识,促进其道德品质的正向发展,加速其核心素养的形成。3.4利用信息科学技术延伸课本上的阅读内容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先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事实上,信息科学技术能够帮助教师突破知识的局限性,从而达到由课本知识到课外知识的延伸。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合理利用信息科学技术,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身边的事物,做到在将课堂内容丰富起来的前提下实现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教师讲解女娲补天一课,女娲补天是我国经典的神话故

9、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拓展其他的课外文章,比如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盘古开天地等,拓展更多的古代神话故事,从而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促进学生从课本知识到课外知识的延伸,在丰富课堂内容的同时,达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3.5阅读习惯的养成习惯的养成贵在坚持,语文阅读不仅仅是漫无目的的阅读,也不是无聊时的消遣,也不是为了了解而被迫性的阅读,阅读应该是一件自主行动的事情,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是一种欣赏性的阅读,可以使同学们的身心得到愉悦,去充分地体会书中所讲。每一次的阅读都是一场盛大的旅行,在游玩的过程中,睁大自己发现美的眼睛,不断地搜寻自己身边的事和物,评析好词好句给

10、文章带来的别样风景,让阅读的美妙给自己的旅程画上一个完美的音符,色彩斑斓的风景不一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独特奇异的事物都会引起人的好奇,同学们就抱着这样的期待,去仔细地寻找所阅读书籍的特别之处,总会发现不一样的风光,带来非凡的感受,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结束语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促进学生不断发展。参考文献1张健虎.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天津教育,2020(34):152-153.2高海军.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0(12):24.3杨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文理导航(下旬),2020(12):54-55.4田家娇.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J.教育艺术,2020(11):44.5单月芳.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0(11):25.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