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课堂练习设计的讲究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42267893 上传时间:2022-01-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18.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课堂练习设计的讲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课堂练习设计的讲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课堂练习设计的讲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课堂练习设计的讲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课堂练习设计的讲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课堂练习设计的讲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课堂练习设计的讲究 数学是中学阶段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工具课。通过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在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使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培养。但是,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学风的养成,必须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实现。所以,练习是全面完成数学教学任务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因此,认识练习的功能,把握练习设计的艺术,克服练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成为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以下就几点谈谈我的看法:1. 用好用活课本例题习题课本中的例题习

2、题是教材编纂者精选出来的,有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外延,其在促使学生知识形成,强化双基、引导学生思维,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等各方面,有着极大的潜在价值。用好用活课本例题习题,充分发挥课本例题习题的优势,深入挖掘其丰富内涵外延,引导进行适当的观察、比较、猜测、联想、引申、拓广,由此及彼等思维训练,不仅可以把彼此孤立的知识点串联成线,联结成网,融合成面,构建知识体系,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用好用活课本的例题和习题呢?1. 补充“思维过程”由于受篇幅的限制,教材的编写都是十分精炼的,有的仅是完整的解题格式,省略了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如果一字不漏在

3、黑板上抄一遍,学生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数学教学中的最大弊病就是“学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教师要引导启发学生真正搞懂知识的来龙去脉,暴露解题思想,补充思维过程。例如:已知方程 不解方程求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根是原方程的各根的倒数。可补充如下分析:设原方程的根为 、 ,则所求方程的根为: 、 ,以 、 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为 ,所以需求出: + 及 的值即可。通过这样补充,学生明白了解决的思路和办法,至于接下去的求解完全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不必再辛苦板演一遍。2. 标新立异,精辟蹊径课本中对例习题的解法是科学正确的,但并非就是其一种解法,要百分之百地相信教科书,但不能迷信教科书,要敢

4、于向教科书挑战,教师应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对学生中那些标新立异,独树一帜的解法予以肯定、支持和帮助,鼓励指导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敢于精辟蹊径,敢于探索,不断创新。例如:定理:“在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课文是这样论证的:证明:画ABC的角平分线AD,如图BAD=CAD,B=C, AD=ADABD CAD AB=AC但有学生这样思考:要证明AB=AC,需证明三角形全等(当时学生只有全等知识),而三角形全等需有两个三角形,可以再画ABC。B=C,C=B, BC=CB ABC ACB AB=AC再例如:如图,直角三角形内切圆的半径为r,课本是根据切线长定理得到r= ,但可利用面积: 可得更为精彩

5、的是由 = 可得勾股定理当学生为伟大的“发现”兴奋不已时,强烈的创新热情油然而生,深深体会到数学不再枯燥无味,而是越嚼越有滋味啦。2. 突出教学重点的基础题练习习题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会知识,形成技能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教学过程,学生实际水平,合理安排或设计一些数量适当,难易适度,形式多样的课堂练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在练习设计时,思考重点,分解难点;点拨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紧扣重点强化难点,问题设计,问在重点,逼近难点;归纳小结,点出重难点,避免面面俱到,主次不分,浪费时间。例如:七年级数

6、学“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教学开始可以围绕教学重点设计如下练习:练习1:从这节课开始学习有理数的运算,我们先研究哪种运算?(由易到难,化难为易)练习2:两个有理数相加有多少种可能的情形?(分类)练习3:像(-3)+(+2)这类版式,能否凭借已有知识和经验探求结果?(探索)练习4:你能通过观察、比较已有的各种算式,猜想并尝试归纳得出有理数加法的法则吗?(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练习5:为什么要特别指出“两个相反数相加得零”?(特殊与一般)练习6:有理数加法与小学数学中的加法有什么联系与区别?(知识的联系与结构)像这样的练习设计,不仅能使学生学到知识,而且在组织、指导学生主动地参与探索知识的活动中,让

7、他们“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不断增强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悟,发挥创新思维能力。同时突出了教学重点。3. 突出精讲精练教师不以讲代练或以练代讲,结合课文的重点、难点,进行精讲。同时精心设计练习题目和实践活动,不盲目地布置练习。选题要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课文的情感点、能力点、热点,科学地设计层次性较强的练习题目和实践活动,不盲目地练或简单地重复。仍以有理数加法练习设计为例,可设计这些练习题:练习1:计算下列各题:(1)(-2)+(-4) (2)(-3)+(+6) (3)(+0.5)+(-1.5)练习2:填空(口答)(1)(-4)+(-5) (2)(+4)+(-9) (3)5

8、+(-2) (4)7+(-7)(5)8+(-1) (6)(-10)+3 (7)(-4)+0 (8)0+(-7)四突出思维训练教师精心设计练习,把练习设计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使问题有较高的质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搞满堂灌、满堂练;主要知识加强练,一般来说,当讲了一个新的重要概念之后,应选配一些比较简单的基础习题用以增强学生对新概念的理解。然后在此基础上,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设计一些稍难的习题,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例如:配方法是中学数学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数学方法之一,是学生的薄弱环节,可设计如下相应题目,加强练习。1. 用配方法解方程:2. 用配方法求 的顶点坐标3. 求证:方程 无实根4. 若 ,求 的值5. 已知a、b、c是三角形ABC三边的长,且 ,求证三角形ABC为等边三角形。通过该组练习,不仅学习了配方法,还使学生了解到可用配方法解决哪些问题,既做到了查缺补漏、加强“双基”的作用,又使学生对配方法的应用能力得到提高,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数学的学科特点,根据教学内容,紧扣教学目标,设计好习题,加强设计“精品”习题的意识,以少胜多,以质为上,让习题练习不断成为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直接发源地。让学生产生做题初,趣已生;做题时,趣愈浓;做题终,趣不尽的学习情绪的最佳境界。1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