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安徽省安庆市马庙镇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42260205 上传时间:2022-01-1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16.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安徽省安庆市马庙镇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1-2022学年安徽省安庆市马庙镇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安徽省安庆市马庙镇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安徽省安庆市马庙镇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安徽省安庆市马庙镇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文 字,完成810题。 字内悟与字外悟 书法上的悟大致可分字内悟,字外悟。这是从学习和创作两个阶段来区分的,两者缺一不可。字内悟,主要是以古人为师,通过长期的临摹,逐渐领悟并掌握书法的书写法则,这是学习的第一阶段;字外悟,是在以古人为师的基础上,进一步以造化为师,从无法中求法,从观察天地万物的自然和变态中领悟书法的真谛,这是书法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 在书法学习中,要观其形、得其意,要写写想想,手摹心追。清代书法家朱和羹在临池心解中这样说:“观能书者,仅得数字揣摩,便自成体。无他,专

2、心即久,悟其用笔、用墨及结体之法,供我运用耳。”他主张临摹应学得精到,关键在于用心揣摩,认真领悟古人用笔、结体的方法,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找出神妙之处。近代书画家沈尹默先生曾谈到米芾的十七帖,对米芾的“惜无索靖真迹,观其下笔处”一语不理解而感到疑惑:为什么米芾不说观其用笔处,而要说下笔处?后来恍然大悟,原来历代名家下笔皆用中锋。沈尹默用这个方法去发奋临摹王羲之的兰亭序,便渐能上手,心驰笔重。这是字内悟的很好例子,由此可见,向古人求法绝非一朝一夕之易事,而是需要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要循序渐进,边学边想,屡疑屡悟,有了悟才能有长进。 字外悟与字内悟不同。清代书法家宋曹认为,书无完法,“必以古人为

3、法,而后能悟生于古法之外也。悟生于古法之外而后能自我作古,以立我法也”。这就是从字内悟“入门得法”而转化为字外悟。“入”是为了“出”,能“出”方能创造书法艺术,创立“我法”而独树一帜。字外悟,决不能浮光掠影、走马观花、马马虎虎,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现象上,必须深入事物的本质,探索它们发展变化的规律。只有理通神会,才能进入“融天机于自得,会群妙于一心”的高妙境界。古人从鹅群戏水、逆水行舟、担夫争道、群丁拔棹、人舞蛇斗、雨漏屋痕、夏云变幻、江涛翻腾等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中领悟书法的真谛,都是字外悟的生动事例。 字内悟与字外悟虽有区别,但又是互相沟通的。历代书法家都是不断从字内悟又从字外悟中提高自己的

4、书艺水平的。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的黄庭坚就是善于妙悟的一个,他早年从周越学书20年但未能悟古人用笔之妙,所写的字死板呆滞,未能脱俗,后来得到张旭、怀素、高闲墨迹,才窥得笔法之妙,并进一步上求秦汉篆隶,乃悟古人用笔与笔意。他自己说:“近时士大夫罕得古法,但弄笔缠绕,遂号为草耳,不知与科斗、篆、隶同意,数百年来,惟张长史、永州狂僧怀素及余三人,悟此法耳!”他从科斗、篆、隶中悟到草书用笔亦应向背分明,并非随意弄笔屈曲,这是字中悟。晚年他又云“得苏才翁子美书观之,乃得古人笔意”。这也是字中悟。“余寓居开元寺之怡思堂,坐见江山,每于此中作草,似得江山之助。”这是字外悟。黄庭坚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好学善悟,

5、书法水平不断提高,到了晚年,其笔力已是炉火纯青,臻三昧超妙之域了。(节选自文艺评论,有删改)8关于“字内悟”与“字外悟”,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字内悟与字外悟分别体现在书法艺术学习与创作两个阶段中,两者先后有序,不能颠倒。B字内悟是书法学习的第一阶段,它要求学习者从对古人书法的长期临摹中领悟并逐渐掌握书写法则。C字外悟属于书法艺术的创作阶段,强调的是以造化为师,要求对天地万物的自然和变态进行临摹。D字内悟与字外悟两者缺一不可,前者是后者的基础,而后者则是一种更高境界的升华与提高。9在书法学习中,下列表述不能体现“手摹心追”的一项是( ) A以前人字帖为楷模,在长期的临摹中体会领悟

6、进而掌握书写法则。B古人从鹅群戏水、逆水行舟、担夫争道等生活中的现象中领悟书法的真谛。C用心临摹,认真体味古人书法作品,找出神妙之处,善于总结规律。D临摹字帖也要善于质疑,在质疑中发现问题,获得领悟,取得进步。10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书法艺术创作就是要完全摆脱前人的影响,独树一帜,从而达到“以造化为师,从无法中求法”的最高境界。B沈尹默先生在研究米芾十七帖时,发现问题并敢于质疑,后来又在对王羲之兰亭序的体悟中找到了答案。C历代书法家既主张字内悟与字外悟的不同,又强调两者的相通之处,从而在研究与创作中提高他们的书艺水平。D黄庭坚善于妙悟,他从前人字帖与自然中体悟到了用笔的精妙之

7、处,从而摆脱了周越书法“死板呆滞”的缺点。参考答案:8.C(“要求对天地万物的自然和变态进行临摹”错,原文是说从自然和变态中“领悟书法的真谛”。)9.B(只有“心追”,没有“手摹”。)10.C( A“完全摆脱前人的影响”错。B原文是说用悟到的方法临摹兰亭序,而不是在兰亭序中悟方法。D“死板呆滞”是黄庭坚不得法时的书法特点,而非周越的书法特点。)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共6分)“慢生活”流行近期以来,英年早逝者较多,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连续发现11名猝死者,都是患心脑血管病,年龄趋向低龄化,最年轻的仅37岁,甚为可惜。中年人是社会脊梁,肩挑事业、家庭两副重担,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促使他

8、们废寝忘食、疲于奔命,日积月累,变成陈疴,加之忽略,极易突变。 上世纪80年代末期,意大利人首先提出“慢生活”方式,他们希望放慢生活节奏,“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等。这里的慢,并不是速度上的绝对慢,而是一种意境,一种回归自然、轻松和谐的意境。专家认为,“慢生活”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是一种“富的充实、穷的快乐”的生活状态,做到“工作再忙心不忙,生活再苦心不累”。 这种生活方式提出以后,立即风靡欧洲发达国家。 如今,法国人大多不知道什么是“过劳死”,即使知道了,也嗤之以鼻。对法国人来说,生活的目的并非为了囤积钱,而是工作和享受生活两不误。他们慢而有序,慢中有乐。他们

9、可以很勤奋地工作,业余时间可以很消闲地去享乐。调查显示,我国有近半数的人口处于疾病的危险之中。除此之外,还有若干处于亚健康状态人群。这些处于亚健康状态之中的人群,几乎都是终日奔波劳碌者。许多人是“前40年拼命挣钱,后40年花钱买命”。 严酷的现实,促使人们反省生命的价值。终日劳碌,却无时间去欣赏人生的美好,无法享受春阳暖洋洋的舒适,无法体会休闲优游的美好时光,不能不说是人生的一大缺憾。放弃忙忙碌碌的生活,转而过一种相对较慢的生活方式,对身心而言,生活质量而言,对生命而言,也许比事业成功、加级晋爵更有意义。 “慢生活”是事业成功、身体健康的关键,“慢生活”有时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是一种安排

10、好生活和工作的能力,也是一种对有限生命资源的保护和储备。慢生活不是支持懒惰,放慢生活节奏也不是拖延时间,而是让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之间找到平衡。工作要做,但闲暇不能放弃。慢生活提醒人们不要透支健康去拼人生,强调节奏,有劳有逸,一张一弛,做事计划性强一些,清理不必要的应酬,提高生活效率。 放慢生活节奏,也许会损失金钱,却丰富了生命。太过实际、看重金钱的人,永远只会被生活所累,却看不到生活中精彩动人的细节。1下列各项中,对“慢生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慢生活”,就是放慢生活节奏,保持生活速度上的绝对慢。B“慢生活”是一种意境,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C“慢生活”是让人们有时间享受

11、生活,让人们从亚健康状态中彻底摆脱出来。 D“慢生活”就是要降低生活效率,强调生活节奏,做事有计划性,清理不必要的应酬。2下列各项中,对“慢生活”在国人中流行的原因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快生活”让不少本是社会脊梁、家庭支柱的中年人积劳成疾,甚至猝死。B法国人认为生活的目的并非为了囤积钱,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慢而有序、慢中有乐。C较慢的生活方式,能让人有时间去欣赏人生的美好,提高生活质量。D放慢生活节奏,会丰富生命的内容,不会被生活所累,看到生活中精彩动人的细节。3下列各项中,对文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慢生活”方式是意大利人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首先实践的。B调查证明,快节奏的生活,使我

12、国有近半数的人口处于疾病的危险之中。C享受舒适的生活,欣赏人生的美好,本身也应该是人生价值的体现。D“慢生活”是一种能力,放慢生活节奏,就能够使身体健康,取得事业的成功。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A项“慢生活”并不是生活速度的绝对慢;C亚健康并不全是由“快生活”导致的,所以“慢生活”也难以让人们彻底摆脱亚健康状态;D项“慢生活”是要提高生活效率。2、答案:B解析:B项文不对题,这是“慢生活”在法国的流行情况,并非“慢生活”在国人中流行的原因。3、答案:C解析:A 项“慢生活”方式是意大利人首先提出的,并不一定是首先实践的;B项“近半数的人口处于疾病的危险之中”,并不是全由快节奏的生活造成的;

13、D项放慢生活节奏只是身体健康、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前者并不是后者的充分条件。略3. (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沙漠玫瑰的开放龙应台历史对于价值判断的影响,好像非常清楚。鉴往知来,认识过去才能预测未来,这话都已经说滥了。我不太用成语,所以试试另外一个说法。一个朋友从以色列来,给我带来一朵沙漠玫瑰。沙漠里没有玫瑰,但是这个植物的名字叫做沙漠玫瑰。拿在手里,是一蓬干草,真正枯萎、干的、死掉的草,这样一把,很难看。但是他要我看说明书。说明书告诉我,这个沙漠玫瑰其实是一种地衣,有点像松枝的形状。你把它整个泡在水里,第8天它会完全复活;把水拿掉的话,它又会渐渐的干掉,枯干如沙。把它再藏个

14、一年两年,然后哪一天再泡在水里,它又会复活。这就是沙漠玫瑰。好,我就把这一团枯干的草,用一只大玻璃碗盛着,注满了清水放在那儿。从那一天开始,我跟我两个宝贝儿子,就每天去探看沙漠玫瑰怎么样了。第一天去看它,没有动静,还是一把枯草浸在水里头;第二天去看的时候发现,它有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已经从里头往外头稍稍舒展开了,而且有一点绿的感觉,还不是颜色;第三天再去看,那个绿的模糊的感觉已经实实在在是一种绿的颜色,松枝的绿色,散发出潮湿青苔的气味,虽然边缘还是干死的。它把自己张开,已经让我们看出了它真有玫瑰形的图案。每一天,它核心的绿意就往外扩展一寸。我们每天给它加清水,到了有一天,那个绿已经渐渐延伸到它所

15、有的手指,层层舒展开来。第八天,当我们去看沙漠玫瑰的时候,刚好我们的一个邻居也在,他就跟着我们一起到厨房里去看。这一天,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完整的、丰润饱满、复活了的沙漠玫瑰我们三个疯狂地大叫出来,因为太快乐了,我们看到一朵尽情开放的浓绿的沙漠玫瑰。这个邻居在旁边很奇怪地说,不就一把杂草,你们干吗呀?我愣住了。是啊,在他的眼中,它不是玫瑰,它是地衣啊你说,地衣再美,能美到哪里去呢他看到的就是一把挺难看、气味潮湿的低等植物,搁在一个大碗里。也就是说,他看到的是现象的本身定在那一个时刻,是孤立的。而我们所看到的是现象和现象背后一点一滴的线索,辗转曲折、千丝万缕的来历。于是,这个东西在我们的价值判断里,它的美是惊天动地的,它的复活过程就是宇宙洪荒初始的惊骇演出。我们能够对它欣赏,只有一个原因:我们知道它的起点在哪里。知不知道这个起点,就形成我们和邻居之间价值判断的南辕北辙。不必说鉴往知来,我只想告诉你沙漠玫瑰的故事罢了。对于任何东西、现象、问题、人、事件,如果不认识它的过去,你如何理解它的现在到底代表什么意义不理解它的现在,又何从判断它的未来?历史就是让你知道,沙漠玫瑰有它特定的起点,没有一个现象是孤立存在的19、下列对这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