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镇农业管理服务站201x年工作总结

上传人:wd****9 文档编号:242225376 上传时间:2022-01-1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4.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南镇农业管理服务站201x年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城南镇农业管理服务站201x年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城南镇农业管理服务站201x年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南镇农业管理服务站201x年工作总结(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南镇农业管理服务站201x年工作总结城南镇农业管理服务站201*年工作总结城南镇农业管理服务站201*年工作总结201*年镇农业管理服务站在区农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打造阳光村务,搞好新型农民培训,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主题开展工作,通过全站人员的一致努力,圆满完成了年初的计划,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具体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打造阳光村务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抓村级事务流程化管理;二是成立村级事务监督委员会;三是完善“三资”代理服务工作。在村级事务流程化管理中,我们把和农民息息相关的事物制成流程图,并制作成公示牌悬挂在村部最显眼的位,便于村民了解,并按流程图的顺

2、序办事。在村务监督委员会方面我们及时的改选了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成员,把那些责任心强、公正、廉洁的同志选拔为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委员,并且安排了办公场所,配备了办公桌椅,每月至少要保证三天时间参于村级事务管理,监督村委会工作。在“三资”代理服务方面,我们真正摸清了各村(居)的家底,出台了村级资金暂行管理办法,规范了村级票据的使用,杜绝了村级资金坐收坐支现象,同时,要求村账一月一报,使村级财务支出更加明朗,减少了村干与村干之间、村干与群众之间因财金方面造成的矛盾。同时今年我们加强了农民负担督查力度,对农民负担卡进行规范填写,督促发放到位,并对涉农收费项目进行两次检查,查出的问题要求他们及时纠正。二、狠抓

3、科技培训工作农业的增效、农民的增收关键在于农业科技的投入,所以今年我们注重农业技术的普及培训,每村在春秋季节各培训一次,共计培训24场,直接受训人数达1000余人,发放各种技术资料6000余份。收到了明显的成效。同时我站今年还承担区农委交给的新型农民培训140户,此项被列为裕安区32项民生工程之一,我们认真组织培训,上门细心指导,发放各类资料达1000余份,在11月底顺利通过了区级验收。三、强化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在新品种推广上主要注重高产优质,今年水稻主推品种有优431、优1308、国稻6号、优7954、丰两优4号、新两优1号、优608、优航1号等。油菜主推品种在华油杂10号、华协102、核

4、油56、秦油7号、皖油18、皖油19等。玉米主推品种为中科4号等。主推技术主要是轻简栽培技术等:有机插秧技术、水稻抛植技术、水稻水直播技术、油菜早茬直播技术、油菜免耕栽植技术、油菜撒播技术、化学除草技术等。通过这些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农民得到了实惠、尝到了甜头。四、把住农业项目申报及验收关现在农业项目很多,许多资金都投向农业、扶持农村,所以涉农项目申报的审核也至关重要,今年我镇涉及的涉农项目有20多个,其中一事一议奖补资金项目15个,涉及资金150余万元,江淮分水岭项目5个,涉及资金52万元,还有其它项目1个,涉及资金10万余元,每个项目我们都精心审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都加以督促和指导,

5、严把质量关,目前大部分项目已实施完毕,等待上级有关部门的检查和验收。五、抓好特色农业、规模农业的生产我镇的特色农业:一是大棚草莓的生产;二是苗木花卉的生产。在大棚草莓上我们一方面抓技术指导,不定期的聘请外地专家来我镇讲课,并且经常组织种植户进行交流,另一方面争取资金改造生产条件,今年从江办及蔬菜办共计争取资金达25万元,来改造大棚设施及育苗基地,力争做大做强。在苗木花卉上主要是引进能人大户来我镇投资苗木花卉的生产,提供有利的生产环境,解决生产上遇到的问题,今年共计增加苗木花卉生产面积达200余苗,目前在我镇生产的苗木花卉面积达201*余苗,解决就业劳动力达200余人。在规模农业生产上我们主抓水

6、稻和油菜的规模生产,分别在关王庙、渡槽、十里桥等村抓一个水稻高产攻关万亩示范片,在今年普遍受灾的情况下亩产仍然达千斤,在李仓、汪家行两片各抓一个千亩油菜种植示范片。同时我们还出台政策鼓励土地流转,鼓励规模种植,今年我们镇秋种文件规定,在我镇范围内,规模连片种植小麦达1000亩的,镇财政每亩补贴50元,以鼓励粮食生产。六、注重农业生产的保障工作今年农业生产的保障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农作物病虫草害的的防治;二是政策性农业保险。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我们注重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指导农民适时防治。共计发放农技信息11期,指导农民大田防治达2万多亩次,今年基本无因病虫草害而造成大的减产田块。政策性农业保险

7、我们主要是广泛宣传,加强推进力度,基本上做到了应保尽保,由于我们报灾及时、查勘到位,工作上也得到了区农保办、理赔办及国元保险的支持,今年共参保农作物达3.95万亩,缴纳保费达9.6万元,共获理赔达46.1万元,使受灾农户有了保障,为灾后再生产提供了资金保障。虽然圆满完成了年初制定的计划,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工作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一是阳光村务里“三资”代理服务方面,没有真正建立起常态化管理机制,没有有效的控制手段,部分村还存在不能及时报账的情况;二是农业科技培训人员难以集中,入户指导效果不理想;三是规模性农业规模上不去,土地流转进展缓慢;四是农业信息发布手段落后,难以深入千家万户。201*年工作

8、打算:一是“三资”进入常态化管理,每月25-30日为村报账日,票据规范,杜绝坐收坐支现象,村级备用金控制在5000-10000元,同时要加强村级财务检查力度,防止村级财务出现问题。二是加强涉农项目争取力度,我们将多渠道争取涉农项目,同时严把“十二五”项目实施的质量关,使项目资金真正落实在项目上,发挥它的应有作用。三是搞好科技培训工作,真正使新技术、实用技术传播到千家万户。四是注重特色农业及规模农业的实施,把特色农业做大,把规模农业做强。201*年计划实施200亩钢构草莓大棚;扶持云成育亩基地200亩。五是进一步做好农业生产的保障工作,加大农作物统防统治力度,同时把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做实做细。2

9、01*年12月6日扩展阅读:农林站工作总结洛龙区农林技术推广站201*年工作总结今年我区的农林技术推广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体农林技术干部在夏粮和秋粮的生产过程中加大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力度,并做好粮食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工作,克服了冬春干旱、伏旱和秋季光照不足等不利气候条件的影响,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具体总结如下:一、狠抓关键技术措施落实,服务指导好农业生产今年我们按照“稳定面积、改善品质、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的指导思想,深入开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和推广及主要措施的落实。先后印发“小麦生产技术意见”、“越冬苗情调查分析及管理建议”、“小麦春季苗情调查分

10、析及中后期管理意见”、“玉米生产技术意见”等专题材料,并在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通过举办培训班,科技三下乡集中活动和办板报等形式,送技术到村到户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种田,全面服务农业生产。全年共开办培训班10余期,集中培训农民500人次,下乡田间指导30余次,印发技术资料5000余份,进行大田常规调查8次,及时服务指导全区农业生产。据农技站统计测产,全区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3.1545万亩,总产5299.65万公斤。其中夏粮种植6.2万亩,总产2252.31万公斤,较去年增加181.35万公斤,增8.76,平均亩产363.28公斤,较去年增加12.27公斤,增3.49。秋粮面积6.9545万亩

11、,总产3047.34万公斤,较去年增加337.74万公斤,增12.46%,平均亩产438.18公斤,较去年减少11.4公斤,减2.5%。在夏粮生产中,我们主要抓了以下三方面的措施:1、因地制宜,调整品种结构。结合我区小麦生产实际,进行了品种调整,以温麦6号(温麦49-198)、温麦8号、洛麦9133等为主导品种,种植面积达5.1万亩,占小麦面积的82以上。全区小麦品种搭配进一步合理,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2、精细整地,打好播种基础。全区机耕6.2万亩,深机耕面积3万亩,全部机播,秸秆还田5万亩,使用复合肥4.8万亩,推广包衣种子3万亩,农药拌种1.5万亩。整地、播种质量高,为出全苗打下了较好

12、的基础。3、科学管理,提高科技含量。在冬春百年不遇严重干旱气候条件下,积极组织各乡镇抗旱浇麦5万余亩,中耕除草保墒10万亩次,落实前氮后移技术3万亩次,化学除草技术5万亩次,叶面喷肥技术6万亩次。提高了小麦抗逆能力,为小麦在灾年夺取大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秋粮生产中,主要抓了以下三个方面:(1)加强管理,提高良种覆盖率。大力推广应用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的等品种。全区郑单958播种3万亩、浚单20播种2.1万亩,占到玉米播种面积的44.3%和31%。(2)秸秆还田,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今年小麦秸秆直接还田5万亩,玉米秸秆直接还田4万亩以上。(3)围绕早字,运用各项综合措施。采用早播、机播、早管、

13、晚收等措施,延长秋作物生长时间,获得高产。全区秋作物累计机播面积6.5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95%以上;秋作物合理密植、科学施肥、中耕除草、浇关键水、病虫害综合防治、玉米适时晚收等田间管理和技术措施运用累计40余万亩次,保证了各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为最终实现高产稳产创造了良好条件。二、广泛深入乡村农业一线,助农及时解决生产实际问题针对生产中出现的不同问题,我们及时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在调查、汇总、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提出应变管理技术,并通过电视、广播、印发技术资料等方式送技术到村、到户、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因苗分类管理,把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控制到了最低限度,从而实现粮食生产大丰收。1

14、、由于受去冬今春持续干旱无雨天气的影响,小麦返青-拔节期间大部分麦田都严重缺墒,小麦春季群体小,个体长势差。针对这一苗情特点,区里面组织各乡镇村庄,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组织抗旱浇麦,派农技人员和乡镇干部深入乡村和田间地头,督促指导农户落实抗旱浇麦工作。2、由于冬季和早春持续干旱,不利于小麦正常生长发育,小麦个体发育弱,返青期推迟。针对这一特点,我们深入田间及时搞好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认真分析预测苗情,在做好常规措施的基础上,突出看苗应变管理技术,狠抓了以“早”、“促”为主的管理措施,提出要“抗旱浇麦”,重视起身期和拔节期肥水。一系列措施的采取,促进了小麦苗情转化,提高了分蘖成穗率。3、针对我

15、区小麦生长中后期病虫害普遍发生这一特点,我们提出:小麦中后期要结合病虫害防治及时叶面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做好一喷三防,以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同时增强抗灾抗逆能力,规避自然灾害的影响,为夺取小麦高产稳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在秋作物生产上,针对我区多年来伏旱频繁发生,对秋作物正常出苗和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为此,我们在做好常规管理的基础上,突出一个“早”字,即早抢墒播种、早管理和做到适时晚收。利用科技三下乡活动、集中培训和农技人员下乡包村等途径深入乡村和田间地头,宣传发动群众利用一切条件,千方百计及时浇好关键措施的落实。措施的及早到位,提高了秋作物的出苗率和田间整齐度,使玉米亩穗数和千粒重较去

16、年大幅增加,为不利自然条件下玉米实现高产稳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积极开展各项专题工作,圆满完成阶段目标任务(一)积极开展万名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工作。按照省农业厅今年培训万名基层农技干部的要求,我们积极派技术人员到省农广校参加培训,回来后又积极组织各乡镇农技人员进行集中培训,该工作受到洛龙区农林局和市农业局的重视,市农业局派农技站、植保站、蔬菜办和种子管理站的知名专家到我区授课,我区也安排技术人员针对农业生产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深入探究,集中了培训3天,培训乡镇农技干部35名,取得了良好效果。(二)积极开展万名基层农技人员下乡包村活动。按照市里要求,洛龙区农林局积极组织下属农技站、植保站和种子管理站以及乡镇农办技术人员20名作为技术指导员,每人负责45个村,对辖区内的98个行政村分片安排专人负责全程技术指导工作。通过下乡包村人员,我们及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