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品质与医学叙事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I***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92.28KB
约8页
文档ID:241939370
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品质与医学叙事能力的相关性研究_第1页
1/8

          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品质与医学叙事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关怀是护理的本质和核心,是全面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持续推进优质护理的必然要求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是指护士在特定文化教育影响下形成的具有稳定性倾向、能够通过护理人文关怀行为体现出来的内在专业禀性或特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强医疗服务人文关怀,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关键词:临床护理;人文关怀;医学叙事能力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2020年1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院临床护理人员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①本机构内注册护士;②工作年限≥1年;③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次调查排除标准:不在岗;担任护理组长、护士长及护理部主任本研究共纳入临床护理人员704人,均为女性;年龄19~52(30.82±5.28)岁,其中19~岁73人,26~岁329人,31~岁179人,36~52岁123人工作年限1~34年,中位年限为7年,其中1~年294人,6~年242人,11~34年168人文化程度:大专4人,本科678人,硕士22人婚姻状况:未婚234人,已婚470人独生子女214人。

职称:初级571人,中级123人,高级10人用工性质:合同制636人,正式在编68人曾参加过人文关怀相关培训590人1.2 调查工具1.2.1 一般资料调查表研究者自行设计,包括性别、年龄、工作年限、职称、文化程度、是否独生子女、婚姻状况、用工性质、是否参加过人文关怀相关培训等1.2.2 护士人文关怀品质量表采用刘于皛设计开发的量表,主要用于评定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水平该量表包括人文关怀理念(7个条目)、人文关怀感知(8个条目)、人文关怀知识(7个条目)、人文关怀能力(7个条目)4个维度29个条目,各条目采取Likert 5级评分法,从“非常不赞同”至“非常赞同”依次计1~5分,总分29~145分,分值越高表明护士的人文关怀品质水平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581.3 资料收集方法将问卷内容导入问卷星(https: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均服从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进行统计推断,检验水准α=0.052 结果2.1 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品质及医学叙事能力得分见表1表1 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品质及医学叙事能力得分(n=704)项 目实际得分(x¯±s)(x¯±s)得分率(%)人文关怀总分133.94±12.7292.37知识33.21±2.8994.89能力32.32±3.5592.34感知36.63±4.0791.58理念31.79±3.7090.83医学叙事能力总分149.46±20.0479.08反思再现33.83±5.0080.55理解回应67.17±9.7879.96关注倾听48.46±6.8576.922.2 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品质与医学叙事能力的相关性见表2。

表2 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品质与医学叙事能力的相关性分析(n=704) r医学叙事能力理念感知能力知识人文关怀总分关注倾听0.4570.4950.3100.4540.480反思再现0.4990.5320.4020.4500.529理解回应0.4960.5330.4180.4510.533总分0.5230.5620.4100.4880.5573 讨论3.1 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品质处于高水平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品质培养对护理队伍建设、改进护理服务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品质总分为(133.94±12.72)分,略高于相关研究及同机构对临床护理人员的前期调查报告水平,各维度得分率排序由高至低依次为人文关怀品质知识、能力、感知、理念,即人文关怀知识与能力得分较高,人文关怀理念与感知得分相对较低近年来在国家卫生健康政策推动下,护理队伍建设水平及优质护理服务能力大幅提升3.2 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品质与医学叙事能力的关系医学叙事能力有助于医护人员在医疗活动中提升对患者的共情能力、职业精神、亲和力和自我行为的反思叙事护理是指通过对患者故事的倾听、吸收,帮助患者实现生活、疾病故事意义重构,并发现护理要点,继而对患者实施干预的护理实践。

3.3 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品质的提升策略3.3.1 开展系统化人文关怀在职培训患者不是疾病的符号,而是有故事、有期待、有温度的个体,希望得到护理人员的照护与关怀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品质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其关爱情感、社会责任、人道主义思想、价值观念、意识、意志、知识、能力等专业特征,可通过后天教育和临床实践培养发展而来因此,护理管理者可通过制订覆盖全人群、全岗位、全职业周期的系统化人文关怀培训方案,持续优化供给侧培养方式,以提升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品质叙事护理教育有助于增强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理念与感知,并在长期临床护理工作中不断提升人文关怀实践能力,进而内化、提升个体人文关怀品质3.3.2 构建人文关怀传递链并营造良好组织氛围人文关怀传递链是指医护人员感受到管理层给予的关怀后,对患者及同事实施关怀的传递过程护士在护理人文关怀传递链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护士被关怀程度与其关怀能力呈正比,即护士感受到的组织关怀越多,实施关怀的能力则越强,越能采取更多的关怀他人行为因此,各级护理管理者可通过构建人文关怀传递链,实施磁性护理关怀举措,,营造良好组织氛围,增强临床护理人员“被关怀”的感知与认同,有助于促进人文关怀在组织内的传递,推动关怀由护士向患者的传递,进而促进组织内部人文关怀品质的整体提升。

3.3.3 以临床应用为目标开展人文关怀实践人文关怀实践是理解、深化护理关怀本质的关键环节,是具体应用中的显性行为特征,通过在实践中感受、体验、表达、实施关怀,逐渐培养护理人员主动关心患者的职业素养实践是人文关怀品质深刻生动的“培养基”,获得性人文关怀知识与能力需在实践中得以应用与训练,内隐性的人文关怀理念与感知需在实践中得到深化与提升护理管理者在实施人文关怀品质提升策略时,应以临床应用为目标,关注临床人文关怀实施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注重临床真实情景下的沟通与反馈,提供可参考、可应用的人文关怀实践指导工具,帮助护理人员主动营造关怀氛围,给予患者个体化人文关怀,促进人文关怀从理论向实践迁移和深化,并最终使患者获益4 小结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品质处于高水平、医学叙事能力处于中等水平,两者呈正相关叙事护理是推进人文关怀走向临床实践的新途径,护理管理者可基于叙事护理理念,探索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品质培养与提升的系统方案与长效机制本研究为单中心横断面调查,下一步将开发叙事护理培训课程并应用,探讨其对提升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品质的实际意义参考文献[1] 刘于皛.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测评工具的构建研究[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11.[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EB/OL].(2016-10-25)[2020-11-18].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