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241927398 上传时间:2022-01-18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9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0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0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0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0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一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十课第十课科学发展观与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科学发展观与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1.小康社会核心考点突破10.科学发科学发展观与小展观与小康社会的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围绕主题抓住主线易错剖析矫正 4.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发展经济必然带来环境污染,治理污染又必须发展经济 3.科学发展观总体小康全面小康区别标准低标准的小康,人均GDP只有800多美元(低水平)较高标准的小康,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更加殷实宽裕)全面程度不全面,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更全面,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小康发展程度发展不平衡,

2、地区差距、城乡差距、不同收入群体存在差距发展比较均衡,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惠及十几亿人口,体现共同富裕原则联系都是小康社会,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总体小康是我国目前已经达到的小康水平,全面小康社会是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发展目标,二者只是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总体小康是全面小康的基础和条件,全面小康是总体小康的发展和完善。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比较: 讲解点讲解点1 1 小康社会记一记记一记背一背背一背【特别提醒】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并非轻而易举,而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它是继续消除贫困的阶段,是由片面发展转向全面发展的阶段,需要长期的艰苦奋斗。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讲解点讲解点2 2

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2.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3.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特别提示: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特点和要求:(1)特点: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2)要求:我国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挥得更快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实现现代化;相对路后的地区,则要奋起直追,加快发展。 【高考警示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高考中的冷考点,在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与经济建设目标的新要求,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 (2)要实现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科学发展之路。 十八大报告还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

4、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猛兽般的洪水!猛兽般的洪水!沙尘暴又来了!白色污染 没有益。没有益。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出现出现“ “没有发展的增长没有发展的增长” ”,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这从反面证明: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这从反面证明: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带来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带来后果 讲解点讲解点3 3 科学发展观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1)科学发展观的地位-重要性: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

5、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2)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增长的后果必要性:往往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出现“没有发展的增长”;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记一记记一记背一背背一背2.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第一要义核心立场基本要求根本方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拓展延伸】衡量发展是否科学的标准(1)衡量发展是否科学不能单纯关注经济增长,而要看社会总福利增长;(2)不能简单看人均数,而要关注不同阶层的公平;(3)不能以富人为标准,而要更加关注弱势群众和多数人群。 长期以来,对经济快速增长的片面追求

6、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进而损害到人类自身的利益。在建的中新天津生态城以修复、保护生态为主旨,探索人类生存发展的新模式。生态城建成后,将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利用、节水生活化、城区无垃圾等目标。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A.B.C.D.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天津的做法都是使人生活得更好,入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是讲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发展,材料并未涉及此,故排除;天津的做法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故入选。【典例1】训练训练解析解析答案答案【易错点1】发展经济必然带来环境污染,治理污染又必须发展经济。(1

7、)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如果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环境保护,那么经济必然带来环境污染。如果及时地采取必要的措施,则可使经济和环境保护相互协调发展。 (2)经济发展能为污染治理提供物质基础。但是,我们决不能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思路,要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统筹规划,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讲解点讲解点4 4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核心关键(1)重要性(原因):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2)具体措施(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

8、展新动力。思考:漫画与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 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道 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立足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个依靠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经济学依据。具体做法: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2.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主攻方向总体战略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途径。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

9、现代化道路。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统筹城乡发展意义要求3.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根本途径 20122012年,广东省农村家庭年,广东省农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恩格尔系数为47.747.7,城市家庭的,城市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恩格尔系数为36.536.5,城乡生活水,城乡生活水平差距令人震惊!平差距令人震惊!以下材料给我国建设有什么启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必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必须把生态

10、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意义要求 4.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基本国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小结: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高考警示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措施类题目的解答方法与步骤:首先,要加上一个总的要求(指导思想),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其次,要联系教材中关于这一知识的内容,即创新驱动发展、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城乡发

11、展一体化、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四大举措。当然,要依据材料内容进行取舍,不可全盘照抄。再次,还要适当扩展,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经建中心和改革开放)、坚持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相结合、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等。最后,因为这类题目具有措施类题目的一般特征,所以回答时,应根据具体题意选择主体如国家、企业、个人等。记一记记一记背一背背一背(2013安徽高考)表1是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整理而成。分析该数据可看出()表1 20042012年我国GDP及三大产业占GDP比重A.三大产业结构渐趋优化B.农业的基础地位在逐渐减弱C.第二产业产值有所减少D.GDP正常必然优化产

12、业结构通过表格我们可以得出2004一2012年我国GDP处于增长趋势,其中第一二业占GDP的比重出现下降趋势,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且占GDP的比重增长较快,这充分说明我国的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和优化;尽管农业占GDP比重下降,并不能说明农业基础地位逐渐减弱,故B表述不科学;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变化,并不意昧着产值减少,C错;产业结构的优化必然是GDP增长加快,D项颠倒二者关系。 【典例2】训练训练解析解析答案答案请完成请完成创新设计创新设计对应训练题对应训练题。年份CDP(亿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00415987813.446.240.4200621087111.748.93

13、9.4200831404510.747.541.8201040151310.146.743.2201251932210.145.344.6本题考查科学发展观的有关知识。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故正确,错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应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不能只注重经济效益,故错误。发展新兴产业和风电产业,有利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故正确(2012福建) 在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要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并重,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以下建议符合上述要求的有()重点发展以高科技为特征的新兴产业实验区建设以开发为主,注重经济效益充分利用其丰富的风力资源,发展风电产业把增加物质资源消耗作为其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A. B. C. D.【典例3】训练训练解析解析答案答案请完成请完成创新设计创新设计对应训练题。对应训练题。 财政与税收 四条措施 两个阶段 一个概念 科学发展观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课堂小结共同回忆一下吧?三项新要求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本课时结束,课下请完成:创新设计活页限时规范训练第10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