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漯河中学2019年高三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专*** 文档编号:241890464 上传时间:2022-01-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39.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开封市漯河中学2019年高三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南省开封市漯河中学2019年高三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河南省开封市漯河中学2019年高三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河南省开封市漯河中学2019年高三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河南省开封市漯河中学2019年高三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开封市漯河中学2019年高三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开封市漯河中学2019年高三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开封市漯河中学2019年高三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已知M2O7x- + 3 S2- + 14 H = 2 M 3 + 3S + 7H2O,则M2O7x-中的M的化合价为( )A2B3C4D6 参考答案:D略2. 下列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A碳酸钙受热分解 B一氧化碳燃烧C铝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氧化钙溶于水参考答案:A3.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Al2(SO4)3溶液的pH增大B在Na2CO3溶液中:c(OH-)c(H+)c(HCO3-) 2c(H2CO3)

2、C室温下,CuSO4溶液pH7,因此向纯水中加入CuSO4会抑制水的电离D向NH4H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c(SO42-)c(NH4+)c(Na)c(OH-)参考答案:B略4. 已知伞形酮可用雷琐苯乙酮和苹果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分子雷琐苯乙酮含有3个碳碳双键B苹果酸的一种缩聚产物是C1mol伞形酮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2mol NaOHD雷琐苯乙酮、苹果酸、伞形酮都能跟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参考答案:BA苯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雷琐苯乙酮分子中不含有碳碳双键,A错误;B苹果酸分子中含有羟基和羧基,其中一种缩聚产物是,B正确;C伞形酮分子

3、中含有酚羟基和酚羟基形成的酯基,则1mol伞形酮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3mol NaOH,C错误;D雷琐苯乙酮、伞形酮都能跟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苹果酸不存在酚羟基,与氯化铁不反应,D错误,答案选B。【点睛】选项C是易错点,注意掌握有机物分子中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官能团,尤其需要注意酯基水解或卤代烃水解后是不是还产生酚羟基。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CO2通入BaCl2溶液中至饱和,无沉淀产生;再通入SO2,产生沉淀B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仍不溶解C向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NaHSO4溶液,沉淀消失D纯

4、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较慢;再加入少量CuSO4固体,速率不改变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A、CO2和SO2都不与BaCl2反应,没有沉淀产生,A错误;B、铜和稀硫酸不反应,加入Cu(NO3)2固体,NO3-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条件下与Cu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铜可溶解,B错误;C、向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Al(OH)3,Al(OH)3不溶于弱碱,但可溶于强碱和强酸,NaHSO4可电离出氢离子,则再加入过量NaHSO4溶液,沉淀消失,C正确;D、加入少量CuSO4固体,锌置换出铜,形成原电池,反应速率变大,D错误。答案选C。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除去干燥CO2中混有的少量S

5、O2,可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酸性KMnO4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 B“硝基苯制备”实验中,将温度计插入水浴,但水银球不能与烧杯底部和烧杯壁接触 C“中和滴定”实验中,容量瓶和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即可使用,滴定管和移液管用蒸馏水洗净后,必须干燥或润洗后方可使用 D变色硅胶干燥剂含有CoCl2,干燥剂呈蓝色时,表示不具有吸水干燥功能参考答案:D7. 有BaCl2和NaCl的混合溶液aL,将它均分成两份。一份滴加稀硫酸,使Ba2+离子完全沉淀;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使Cl离子完全沉淀。反应中消耗xmol H2SO4、ymol AgNO3。据此得知原混合溶液中的c(Na+)/ molL-1为()

6、A(y-2x)/a B(y-x)/a C(2y-2x)/a D(2y-4x)/a 参考答案:答案:A解析: 由题意可知n(Ba2+)=n(H2SO4)=xmol n(Cl)=n(AgNO3)=ymol,电解质溶液呈电中性,即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再根据电荷守恒:n(Na+)+2 n(Ba2+)= n(Cl)可得a/2L溶液中n(Na+)=(y2x)mol所以c(Na+)= n(Na+)a/2=(y2x)mol/L。8. 工业上采用乙烯和水蒸气在催化剂(磷酸/硅藻土)表面合成乙醇,反应原理为:CH2=CH2(g) + H2O(g) CH3CH2OH(g),副产物有

7、乙醛、乙醚及乙烯的聚合物等。下图是乙烯的总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成乙醇的反应一定为吸热反应B目前工业上采用250300,主要是在此温度下乙烯的转化率最大C目前工业上采用加压条件(7MPa左右),目的是提高乙醇的产率和加快反应速率D相同催化剂下,在300 14.7MPa乙醇产率反而比300 7MPa低得多,是因为加压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参考答案:C略9. 用来分离蛋白质溶液和蔗糖溶液的方法是A、蒸发结晶 B、加CCl4萃取C、盐析过滤 D、加浓硝酸微热参考答案:C10. 下列条件下,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不相等的是 A相同体积、相同密度的CO和C2H4B相同质量、不

8、同密度的N2和C2H4C相同压强、相同体积、相同质量的O2和N2D相同温度、相同压强、相同体积的O2和N2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A二者的摩尔质量均为28g/mol,由n=mM可知,相同体积、相同密度,因此质量相同,则物质的量相同,分子数相等,故A不选;B二者的摩尔质量均为28g/mol,由n=mM可知,质量相同,则物质的量相同,分子数相等,故B不选;C相同质量的O2和N2,二者摩尔质量分别为32g/mol、28g/mol,则物质的量不同,分子数不同,C正确;D相同温度、相同压强、相同体积的O2和N2,物质的量相同,则分子数相同,故D不选;答案选C。考点:考查阿伏伽德罗定律及推论11. 下列说法

9、正确的是( )A邻二甲苯苯环上的一氯取代产物有4种B甲基丙烯酸和甲酸丙酯互为同分异构体C乙二醇与甘油互为同系物D含5个碳原子的有机物,每个分子中最多可形成5个CC单键参考答案:D略12. 利用下列装置(部分仪器已省略),能顺利完成对应实验的是( ) 参考答案:D略13. 下列有关石油化工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均属化学变化 B汽油、煤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 C石油的催化裂化的主要目的是获得汽油等轻质油 D石油分馏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参考答案:C略14. 利用物质的分类方法来学习与归纳物质的性质比较方便,下面的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一定条件下,胶体粒子能发

10、生聚沉,可以根据此性质把胶体与溶液、悬浊液区别开 B.硅酸钠水溶液的试剂瓶用的是橡胶塞 C.用蒸馏水制得的降温用的冰块属于纯净物 D.根据化学反应的规律,氢氧化铁可通过化合反应得到参考答案:A略15.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A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B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C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运输,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D反应CuSO4+H2S=CuS+H2SO4能进行,说明硫化铜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硫酸参考答案:C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纳米碳酸钙广泛应用于橡胶、塑料、造纸、化学建材、油扭、涂料、密封

11、胶与胶粘剂等行业。在浓CaCl2,溶液中通人NH3和CO2,可以制得纳米级碳酸钙。某校学生实验小组设计下图所示装置,制取该产品。D中装有他稀硫酸的脱脂棉.图中夹持装置已略去。I.可选用的药品有a.石灰石b.饱和氯化钙溶液c.6 mol/L盐酸d.氯化铵固体e.氢氧化钙固体。(1)A中制备气体时,所需药品是(选填字母序号)_;(2)B中盛有_溶液,其作用是_;(3)写出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4)在实验过程中,向C中通入气体是有先后顺序的,应先通入的气体是_(写化学式)(5)检验D出口处是否有氨气逸出的方法是_;(6)写出制取纳米级碳酸钙的化学方程式_。参考答案:(1)ac (2)除去CO2中

12、的HCl (3)2NH4Cl+Ca(OH)2 CaCl2+2H2O+2NH3 (4)NH3(5)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D出口处,若试纸变蓝,则证明有氨气逸出;若试纸不变蓝,则证明没有氨气逸出。(6)CaCl2+CO2+H2O+2NH3 =2NH4Cl+CaCO3知识点:化学实验 解析:根据题给装置图是固液不加热型装置,而且装置中带有分液漏斗,因此该装置是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根据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可知装置中盛放的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即选择a、c,B中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起到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的作用,E是制取氨气的装置,化学方程式为:2NH4Cl + Ca(OH)2CaCl2+ 2NH3

13、+ 2H2O。在实验过程中,向C中应当先通入NH3,因为氨气的溶解度大,通入氨气使溶液呈碱性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的溶解度不大,如果先通二氧化碳气体,溶液酸性不强,不利于吸收氨气。可根据氨气的化学性质进行证明,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也能和氯化氢发生反应,因此正确的答案为: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D出口处,若试纸变蓝,则证明有氨气逸出;若试纸不变蓝,则证明没有氨气逸出。(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D出口处,若有白烟,则证明有氨气逸出;若没有白烟,则证明没有氨气逸出。根据题意和原子守恒可知,实际上该化学反应包括2个化学反应:H2O + CO2+ 2NH3=(NH4)2CO3,(N

14、H4)2CO3+CaCl2= CaCO3+ 2NH4Cl,最后将2个化学方程式合并,即得制纳米级碳酸钙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 H2O + CO2+ 2NH3 CaCO3+ 2NH4Cl。 思路点拨:根据气体制备的原理选择装置,根据气体的性质选择除杂试剂,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检验。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化学选修化学与技术(15分)现代炼锌的方法可分为火法和湿法两大类,镉是生产硫酸锌的副产品,属于高毒性金属,试回答下列相关问题火法炼锌是将闪锌矿(主要含ZnS)通过浮选、焙烧使它转化为氧化锌,再把氧化锌和焦炭混合,在鼓风炉中加热至1373-1573K,使锌蒸馏出来。主要反应为:2ZnS +3O22ZnO+2SO2;鼓风炉中:2C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