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湖南省娄底市常林中学高一物理期末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41885469 上传时间:2022-01-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1.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湖南省娄底市常林中学高一物理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2021学年湖南省娄底市常林中学高一物理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湖南省娄底市常林中学高一物理期末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湖南省娄底市常林中学高一物理期末试卷含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2021学年湖南省娄底市常林中学高一物理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单选题)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推乙物块,使甲、乙、丙、丁四个完全相同的物块一起沿水平地面以相同的速度匀速运动,各物块受到摩擦力的情况是()A甲物块受到一个摩擦力的作用B乙物体受到两个摩擦力的作用C丙物体受到两个摩擦力的作用D丁物块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参考答案:C甲:不受摩擦力的作用,如果受摩擦力的话,甲不能处于平衡状态;乙:甲不给乙摩擦力的作用,故乙只受到丙给它的一个摩擦力的作用;丁:丁只受地面给它的一个摩擦力的作用;丙:因为丙给乙一个向后的摩擦力,

2、故乙给丙一个向前的摩擦力,丙给丁一个向前的推力,所以丁给丙一个向后的推力,丙静止,故丙受到地面给它向后的摩擦力。综上所述:甲不受摩擦力;乙受1个摩擦力;丙受2个摩擦力;丁受一个摩擦力。故选:C。2. (单选)大型拱桥的拱高为h,弧长为L,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汽车在以不变的速率v由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由A到B的过程中,汽车的重力势能始终不变,重力始终不做功B由A到B的过程中,汽车的重力势能的增量为零,重力的总功等于零C汽车重力势能先增大后减小,总的变化量为0,重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总功为0D汽车的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上坡时重力做负功,下坡时做正功,总功为零参考答案

3、:B3. (单选)请你判断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未必会改变。C物体只有相互接触才会产生力的作用。D同一个物体既可以是施力物体也可以是受力物体。D物体发生形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参考答案:A4. 某人将一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提到高空的过程中,重力做功W1,空气阻力做功W2,,人对物体做功W3,取地面重力势能为零,则 A. 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W1B. 物体的动能等于W3W2W1C. 物体的动能等于W3W2W1D. 物体的总机械能等于W3参考答案:AC5. 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在时刻改变,故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B.做曲线运动的物

4、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在不断改变C.只要物体做圆周运动,它所受的合外力一定指向圆心D.物体只要受到垂直于初速度方向的恒力作用,就一定能做匀速圆周运动参考答案:A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冬奥会期间,某探究小组为了测量运动员的滑雪板在水平雪面上正常滑行时,板面与雪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利用数码相机的连拍功能,得到了一张运动员的组合照片,如图所示,已知滑雪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是160cm,相机的连拍周期是1.0s,g取10m/s2,则:(1)运动员滑行的加速度的大小是_m/s2;(2)所求的动摩擦因数是_;(3)引起该实验误差的原因有_。(填以下序号)A运动员的体重 B雪

5、面的平整程度 C拍摄动景照片时的虚边效应 D确定距离时的读数误差参考答案:(1)0.40m/s2 (2)0.04 (3)BCD7. 一恒力作用于爿物体时,使它产生0.3 m/s2的加速度:作用于B物体时,使它产生0.6 m/s2的加速度。现将A、B两物体粘为一体,这一恒力可使它们产生 m/s2的加速度。参考答案:0.28. 学校开田径运动会,在给百米运动员计时的时候,某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响后,才开始计时,当第一名运动员跑到终点时,表上显示时间为12.49s,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这位第一名运动员的百米成绩实际上是_。参考答案:12.78S9. 某同学在做平抛运动实验时得到了如

6、图所示的物体运动轨迹,a、b、c三点的位置在运动轨迹上已标出,则:(1)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 m/s(g取10m/s2)(2)小球开始做平抛运动的位置坐标为x= cm,y= cm参考答案:(1)2;(2)10,1.25【考点】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分析】(1)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竖直方向上y=gT2,求出时间间隔,再根据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求出初速度;(2)求出b点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即可求出运动的时间,从而求出此时小球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位移,即可求出抛出点的坐标【解答】解:(1)在竖直方向上y=gT2得:T=0.1s则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

7、0=(2)b点在竖直方向上的分速度:vby=小球运动到b点的时间:t=0.15s因此从平抛起点到O点时间为:t=tT=0.15s0.1s=0.05s因此从开始到O点水平方向上的位移为:x1=vt=2m/s0.05s=0.1m=10cm,竖直方向上的位移:y=0.0125m=1.25cm所以开始做平抛运动的位置坐标为:x=10cm,y=1.25cm故答案为:(1)2;(2)10,1.2510. 如图是质量为m的器材极限爬坡时的照片,若汽车要缓慢匀速地开上与水平面夹角为30的斜坡,车胎和路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至少要达到 ,汽车队斜坡的压力为 参考答案:;【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

8、解的运用【分析】要使汽车不打滑,最大静摩擦力大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重力垂直于斜坡的分力即和压力相等【解答】解:要使汽车不打滑,则有:mgcos30mgsin30,解得:tan30=;重力垂直于斜坡的分力为:N=mgcos30=;所以汽车队斜坡的压力为故答案为:;11. 一个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测量动摩擦因数的试验。如图甲所示,把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与一物块A相连,用力F水平向左拉物块下面的金属板B,金属板B向左运动,此时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图乙中已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放大画出),则物块A与金属板B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_N。若用弹簧测力计测得物块A重13.00N,根据下面表格

9、中给出的动摩擦因数,则可推算出物块A的材料是_。参考答案:2.60(2分) 木头12. 重20N的铁球从离地面40m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若空气阻力是球重的0.2倍,那么该球从下落到着地的过程中,重力对小球做功为 -J,空气阻力对小球做功为 J 参考答案:13.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2m和m的两个物体A和B,用轻弹簧连在一起,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两物体相对静止一起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则弹簧的弹力的大小为 ;若某时突然撤去F,则撤去F的瞬间物体B的加速度aB= 。参考答案: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 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加

10、速度和力的关系。 实验装置主要部件为位移传感器的发射器和接收器,分别固定在轨道右端和小车上;通过传感器测定两者间位移变化,从而测出小车的加速度。(1)在该实验中采用的方法是_:保持小车的总质量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小车所受拉力,用传感器测小车的加速度。通过改变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和所受拉力F的关系图象。该实验小组在轨道水平和倾斜的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实验,得到了两条aF图线,如图 (b)所示,可知在轨道右侧抬高成为斜面情况下得到的图线是_ (选填“”或“”)。(2)随着钩码的数量逐渐增大,图(b)中的图线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

11、擦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参考答案:15. 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每次实验必须设法算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 B每次实验中,橡皮拉伸的长度没有必要保持一致 C放小车的长木板应该尽量使其水平 D先接通电源,再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2)实验中,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了一条如图2所示的纸带这条纸带上的点距并不均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纸带的左端是与小车相连的 B纸带的右端是与小车相连的 C利用E、F、G、H、I、J这些点之间的距离来确定小车的速度 D利用A、B、C、D这些点之间的距离来确定小车的

12、速度(3)实验中木板略微倾斜,这样做 ; A是为了使释放小车后,小车能匀加速下滑 B是为了增大小车下滑的加速度 C可使得橡皮筋做的功等于合力对小车做的功 D可使得橡皮筋松弛后小车做匀速运动(4)若根据多次测量数据画出的Wv图象如图3所示,根据图线形状,可知对W与v的关系符合实际的是图3中的 参考答案:(1)D;(2)BD;(3)CD;(4)C(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 已知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它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甲)所示.(1)根据图象在图(乙)所示的位置坐标轴上标出A、B、C、D、E各点代表的汽车的位置。(2)求出第 l h内汽车的路程和位移大小以及加速度的大小。(

13、3)整个8 h内汽车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参考答案:(1)略(2)路程为40Km, 位移为40 Km, 加速度a=40Km/(3)路程=200Km, 位移=017. 如图所示,一根弹性细绳颈度系数k=5N/m,将其一端固定,另一端穿过一光滑小孔O且系住一质量为m=1kg的小滑块,滑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当细绳竖直时,小孔O到悬点的距离恰为弹性细绳原长,小孔O到正下方水平地面上P点的距离为h=0.5m,滑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弹性细绳始终在其弹性限度内,g=10m/s2,求当滑块置于水平面恰好能保持静止时,滑块到P点的最远距离参考答案:解:当滑块到O点的最远距

14、离时,静摩擦力恰好达到最大值对滑块受力如图所示,分析可知,Fcos=FN Fsin+FN=mg 由胡克定律:F=kx 根据几何关系有:xsin=h xcos=L 由以上可得:L=;答:滑块到P点的最远距离问哦0.75m【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分析】当滑块置于水平面能保持静止离O点最远时,静摩擦力恰好达到最大值,根据平衡条件和胡克定律列式求出滑块到P点的最远距离18. 把q1=410-9C的试探电荷放在电场中的A点,具有610-8J的电势能,求 1、A点的电势是多少? 2、若把q2=210-10C的试探电荷放在电场中的A点,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是多少?参考答案:15V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