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年莒县基础教育工作计划要点

上传人:欣*** 文档编号:241884390 上传时间:2022-01-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年莒县基础教育工作计划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年莒县基础教育工作计划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年莒县基础教育工作计划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年莒县基础教育工作计划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年莒县基础教育工作计划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年莒县基础教育工作计划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年莒县基础教育工作计划要点(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年莒县基础教育工作计划要点 _年莒县基础教育工作计划要点莒县教育局基教科_年工作计划要点 _年,莒县基础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落实素质教育各项规定为抓手,努力提高中小学管理水平,促进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均衡发展。 一、切实规范办学行为,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加强对中小学办学行为的监管。建立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县、乡镇(街道)、学校责任共担机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制定并完善作业布置核准制度、考试管理制度、办学行为行政问责制度。加大举报查实和随机抽查力度,严肃查处违规办学行为,进一步加大规范办学行为力度,引导全县各中小学按照素质教育要求办学

2、施教。 二、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和常规管理工作 1、深入开展与学科课程相衔接的社会实践活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积极推动校外活动场所建设,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齐抓共管格局的形成。深入推进科学发展观和日照市历史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活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 2、切实加强师德建设。把师德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加强师德修养,以高尚的人格教育、影响学生,真正成为广大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全社会尊敬的人。加大对在职教师有偿补习、第二职业的查处力度,依法严厉查处有碍教师道德形象、违反教育法规的行为。 3、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把三年来教师节大会表彰的30位优秀班主任作为班主

3、任培训工作的重要资源,科学安排培训内容,对班务工作、主题班会、班主任工作方法等方面形成几个培训模块。分成五个组,每组6个人,采取送培到校的方式,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时间组织学习,分学校或乡镇(街道)对所有班主任进行培训。 4、创新德育途径和方法,推行全员育人导师制、班教导会制度和教书育人“一岗双责”考核制度,切实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评选活动。 5、加强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建设。依据山东省教育厅普通中小学家长委员会设置与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与要求,推进家庭教育普及工作,启动家庭教育行动计划,充分发挥家长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动员全社会的力

4、量参与和支持教育工作,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有机结合的教育体系。 6、加强学校过程性管理工作。继续按照关于对学校文化环境等五项常规管理工作进行专项评估的通知要求,加大对全县中小学日常管理工作的督导、检查。检查结果在教学信息平台上予以公示,并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的管理经验与做法,促进学校常规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7、组织举办全县中小学管理和德育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系列活动,评选表彰学校管理和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三、加强课程资源管理,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完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配合相关科室做好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工作,推进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改革,

5、努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2、加强对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指导。做好普通高中、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做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课题研究工作;加强对课改定点联系学校的支持与管理,积极培育和推介课改典型,发挥课改定点联系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 3、加强普通高中学校选修课的开设和学分管理。研究高中学段“选课与走班”制度实施办法,推进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和实施。 4、推进义务教育地方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与实施,抓好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课程。 四、努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深入开展山东省义务教育条例学习宣传贯彻活动。联合有关部门将山东省义务教育条例的学习宣传纳入普法

6、规划,纳入对地方党政干部、教育行政干部、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和全体教师培训计划。建立健全防止与控制学生辍学和动员辍学学生复学制度,加强对招用或变相招用义务教育适龄儿童情况的检查工作。确保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100%,力争初中入学率达到100%、巩固率达到99%。 2、深化联合办学,开展区域教育合作与交流。推动城乡之间、乡镇之间、学校之间包括教师交流、教育互访、资源共享等方面的结对联动。鼓励区域内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资源整合共享,组建以优质学校为核心的教育集团、教学联盟,有效带动薄弱学校发展。3、大力推进特殊教育。搞好全县特殊教育调研工作,研究特殊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结合特殊教育规律和残疾孩子特点,

7、积极推进特殊教育课程改革,做好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配合上级领导机关,开展特教学校劳动和职业技术教育视导工作。 五、全面落实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价指导意见,深化招生制度、招生办法改革,做好普通高中、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 1、贯彻落实山东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快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通知(鲁教基函_48号)和市教育局有关要求,全面实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推进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制定_年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意见,确定各普通高中招生工作计划,认真规范地组织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和普通高中招生录取工作,确保公平、公正、公开。 2、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和学籍管理工作。严格按照“

8、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原则组织招生,妥善解决城区义务教育资源不足与生源膨胀之间的矛盾,努力控制班额,确保适龄儿童顺利入学。认真落实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免费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籍电子档案管理,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异动监控机制,控制义务教育择校问题,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巩固率。 六、加强规范化学校和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办学层次。1、加快推进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把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纳入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按照省定基本标准,以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为重点,用35年时间,全面提升基础教育办学水平。新建学校严格按照不低于标准进行建设,旧有学校认

9、真做好规划,分期进行改造,逐步完成达标任务。 2、进一步完善规范化学校动态管理机制。落实规范化学校定期复检制度和红黄牌警告制度,加强对规范化学校的动态管理,促进已命名学校不断提升办学层次。 3、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继续开展“书香校园”创建活动,在加强学校环境卫生、制度文化建设的基础上,突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促进学校核心办学理念的形成。 七、切实抓好各类专题教育活动。 抓好学校安全教育和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环保意识,做好省、市级绿色学校争创工作;加强法制教育,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现象,开展依法治教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配合市教育局举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

10、训班,开展合格心理咨询室创建工作。 八、加强科室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1、进一步加强学习,继续保持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密切与学校工作的联系,重实情、办实事、求实效。 2、增强科室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进一步完善工作运行程序,保障各项规章制度的顺利实施。完善科室工作人员补位制度,提高服务质量。加强与兄弟科室、单位的沟通合作,共同推动我市基础教育事业科学健康发展。莒县教育局基教科_年工作计划 月份1月份工作安排组织高中_级学业水平考试及_、_级补考工作。组织省、市、县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表彰工作。组织初中_级信息技术学业考试工作。根据县教育督导室安排,筹备迎接省督导检查工

11、作。召开高中段学校德育与管理工作会议。上报08、09、10级高中基础素养发展报告。进行全县中小学专项管理工作和办学行为督导检查。在全县中小学开展“学礼仪、守规范、讲文明”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初中_级信息技术学业考试报名工作。组织心理健康教师培训活动。迎接省、市督导检查工作。安排全县中小_年秋季教材征订工作。做好高中_级毕业证发放工作。组织初中_级信息技术学业考试。组织初中_级、_级学业考试报名及考务安排工作。进行全县中小学专项管理工作和办学行为督导检查。参加高考工作。组织初中学业考试和阅卷工作。组织_级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工作。开展全县中小学招生工作,成立城区初中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进行初中义务教

12、育证书发放工作。安排放暑假有关事宜。组织进行对暑期违规办班行为的查处工作。组织高中招生录取工作。组织城区小学招生工作。组织班主任工作培训。组织建立全县中小学学籍电子档案。做好_年义务教育档案的建设工作。筹备教师节有关工作。组织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进行全县中小学专项管理工作和办学行为督导检查。上报09、10级高中基础素养发展报告。安排全县中小学_年春季教材征订工作。进行全县中小学专项管理工作和办学行为督导检查。进行全县中小学专项管理工作和办学行为督导检查。安排规范化学校申报和验收工作。参加教育督导检查工作。做好省、市、县三好、优干评选工作。进行年终工作总结,安排_年工作计划。备注2月份3月份4月份5月份6月份78月份9月份10月份11月份12月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