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牌楼中学高一地理联考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41884176 上传时间:2022-01-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56.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牌楼中学高一地理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2021学年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牌楼中学高一地理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牌楼中学高一地理联考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牌楼中学高一地理联考试卷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2021学年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牌楼中学高一地理联考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右图阴影部分表示林地,空白部分表示均质裸地,若此时反映的是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的冬季情况,据此分析回答27-29题。27.图中甲、丙两处的风向分别是()A西北风和东南风 B西风和东风C东南风和西北风 D西南风和东北风28.目前,部分城市在城郊建设人工生态林,此举的意义在于()减少风沙对城市的侵袭 避免郊区工厂的污染物带入城市 避免城市的污染场带到郊区避免城市出现“热岛效应”AB C D29.下列正确表示乙处等压面图的是()参考答案:A B C2. 由于地球公转而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

2、A. 昼夜的更替 B. 海洋中洋流运动产生有规律的偏向C.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D. 地球的赤道半径略长于极半径参考答案:C3. 右图为某区域的海上航线示意图。在一艘驶往大西洋的轮船上,船员在图1处看到了海上日出景观,此时为世界时(中时区区时)4时。读图回答29-30题。29.下列四幅图中,与处当日日出时刻相符光照图的是A B C D(注: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表示处位置)3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处该船逆水航行 B. 处风平浪静C. 地河流正值丰水期 D. 地森林密布参考答案:C C4. 读“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图”,回答6-7题: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目前的黄赤交角是66.5

3、 B.图中角是黄赤交角C.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D.黄赤交角度数即是南北回归线的度数7、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不可能出现的是:( )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B.全球全年无四季变化C.无大气环流现象D.全球全年都是昼夜平分参考答案:6.D7.C5. 广东肇庆七星岩由两列石灰岩山地组成,它们散落在一片湖光碧水中,宛如天上的北斗七星。如图为其发育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2728题。27七星岩景区地质构造是()A火山B向斜C背斜D断层28七星岩的形成过程反映了()A背斜遭受侵蚀后变成向斜B向斜接受堆积后变成背斜C背斜顶部因张裂破碎易遭受外力侵蚀D外力作用是塑造地表

4、形态的主要力量参考答案:27.C 28.C27【解答】解:七星岩景区是石灰岩,岩层向上拱起,地质构造是背斜,C对。火山活动形成的是岩浆岩,A错。向斜岩层向下凹,B错。断层构造岩层有明显错动,D错。故选:C。28【解答】解:七星岩的形成过程反映了背斜顶部因张裂破碎易遭受外力侵蚀,C对。背斜遭受侵蚀后变成谷地,不会改变地质构造,A错。向斜接受堆积后会变成山地,故B错。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力量是内、外力共同作用,D错。故选:C。6. 在南非奥兰治河的入海口发现了大量的金刚石砂,这些金刚石砂源自于奥兰治河上游山区的一些死火山通道中的金刚石原生矿。完成下列各题。16.金刚石原生矿石属于A.沉积岩B.变质岩

5、C.岩浆岩D.石英岩17.导致金刚石原生矿石转变为金刚石砂的地质作用主要是A.流水作用B.海浪作用C.风力作用D.冰川作用参考答案:16. C 17. A试题分析:【16题详解】金刚石砂源自于奥兰治河上游山区的一些死火山通道中的金刚石原生矿,可判断出金刚石是岩浆岩。C项正确。故选C。【17题详解】南非奥兰治河的入海口发现了大量的金刚石砂,说明经过了流水的作用。A项正确。故选A。【知识拓展】岩石分类及其成因(1)岩浆岩: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冷却、凝固而成,在地表以下形成侵入岩(如花岗岩);喷出地表后冷却凝固,叫喷出岩又称火山岩如玄武岩等。玄武岩:比重大,有许多气孔,不宜做建筑材料。西南地区各省都有分

6、布;花岗岩:比重小,好的建筑材料。华山、黄山、北京八达岭等。形成矿产:有色金属(2)沉积岩:岩石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积成岩作用下形成或由化学沉淀物或生物遗体堆积而成如石灰岩,具有层理构造和化石。形成矿产:煤、石油、天然气。海滨的金、金刚石。冰川沉积:先融化先沉积,杂乱物章。河流沉积:从上游到下游颗粒由大到小;在下游某处垂直方向由上到下:砾岩、砂岩、粘土。可以通过沉积岩中的化石判断当时的地理环境。(3)变质岩:已生成岩石在高温、高压下,成分、性质发生改变形成,如石灰岩变成大理石等。理解教材“石灰岩受热变成大理岩”注意的是石灰岩与岩浆的交界部位。7. 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小到大顺序排列,正确的

7、一组是 A.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总星系 B.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C. 地月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 D.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参考答案:D8. 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结合下表及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某岛国2017年环境与人口信息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最适宜的人口数实际供养的人口数55万35万45万25. 若a、b、c、d代表该岛国的四类资源在某一时期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且abcd,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是A. a B. b C. c D. d26. 若2017年该岛国的人口合理容量用X表示、人口总量用Y表示、环境承载力用Z表

8、示,则三者的关系是A. ZYX B. XYZ C. YZX D. ZXY参考答案:25. A 26. A25. 环境承载力是一个地区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是指环境允许的最大人口数量(极限人口),即能养活多少人。若a、b、c、d代表该岛国的四类资源在某一时期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且abcd,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取决于资源量最小的那一个,即a。26. 若2016年该国的人口合理容量用X表示,人口数量用Y表示,环境承载力用Z表示。结合表格数值,该国的人口数量是实际供养人口数,Y=45万,人口合理容量是最适宜人口数,X=35万,环境承载力是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Z=55万,则关系是ZYX。9. 人口迁移

9、率是指迁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迁入为正,迁出为负。下图为“某地区人口迁移率与自然增长率曲线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5. 图中所示地区人口数量最多的时间大约出现在A. 1970年 B. 1990年 C. 2005年 D. 2010年6. 造成该地区迁移率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A. 劳动密集型企业外迁 B. 当地人口大规模迁出C. 生态环境明显恶化 D. 高素质人才流失严重参考答案:5. D 6. A5. 人口增长率包含人口迁移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两者的和大于0,则人口总数增加。根据图中曲线判断,大约在2010年二者的和为0,所以此时人口达最大值,D对。 6. 图中所示地区人口迁移特征是在上世纪七八

10、十年代人口迁移率高,属于政策性移民开发,之后人口迁移率迅速降低,与之对应的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在降低,说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最可能是产业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迁,不需要太多劳动力导致的,据此最合适的选项是A。当地人口大规模迁出会导致迁移率为负值,与图示不符,B错;图示不能得出生态环境恶化或高素质人才流失严重的结论,CD错。10. 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是( ) A资源 B科技水平 C生产能力 D消费水平参考答案:D11. 下列地理现象中,可能影响全球环境的是 A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B东太平洋赤道附近海水温度异常C中南半岛湄公河水质污染 D华北平原土壤次生盐渍化参考答案:B12. 决定物质

11、迁移方向的力量是 A太阳辐射能 B地球内能的释放 C日月引力能 D地球引力(即重力)参考答案:D13. 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霜冻现象进行探究性学习。下图是他们绘制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初霜日期、终霜日期曲线图”。完成68题。6. 湖北沙市(约112E,30N)一年的无霜期约为( ) A120天 B180天 C240天 D300天7. 下列能导致霜冻发生的条件是( ) A气温日较差小 B地面辐射强C风力强劲 D大气逆辐射强8. 下列案例与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霜期分布的主要因素不相同的是( ) A漠河的积温较低 B夏季吐鲁番气温高、青藏高原气温低C珠三角的无霜期较长 D海南岛生长期长,农作物可以一年

12、三熟参考答案:6.C 7.B 8.B 解析:6.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大气受热过程、气温的影响因素。无霜期指“中间”的部分(终霜初霜);而霜期指初霜次年的终霜。30N无霜期约8个月(霜期4个月)。7. 霜水汽凝华成霜核心:冷却。故重要条件是气温下降、气温低。 秋季晴朗的夜晚无云或少云,大气逆辐射弱,地面辐射强散失热量多,气温低。(晴天温差大)8.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霜期分布的主要因素纬度(太阳辐射)。夏季吐鲁番气温高(大陆气团、地形等的影响)、青藏高原气温低(地形地势的影响)。14. 河北省北部的塞罕坝机械林场在恶劣自然环境下,经过50多年建设,在荒漠上营造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构筑起京津

13、冀地区的生态屏障。据此完成下列各题。5. 塞罕坝机械林场大规模造林,会使当地( )A. 人口容量增大B. 人口密度明显增大C. 环境承载力减小D. 人口合理容量减小6. 塞罕坝大面积人工林对京津冀地区带来的主要环境效益是( )A. 涵养水源B. 美化环境C. 减轻风沙D. 保持水土参考答案:5. A 6. C5.A、塞罕坝机械林场大规模造林起到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的作用,当地限制人口容量的最主要因素是水源,因此大规模造林可以使人口容量增大,A正确;B、塞罕坝机械林场大规模造林主要目的是改善生态环境,吸引人口迁入的因素较少、吸引力不大,因此人口密度不会明显增大,B错误;C、环境承载力本质就是人口容量,据A项分析可知环境承载力会变大,C错误;D、人口合理容量会随着人口容量增加而增加,据A项分析可知人口合理容量会变大,D错误;故选A。6.A、河流上游的人工林有涵养水源的作用,塞罕坝机械林场是在荒漠上营造的,A错误B、城市内或城市附近的人工林主要环境效益是美化环境,塞罕坝机械林场是在荒漠上营造的,目的不是美化环境,B错误C、塞罕坝大面积人工林应该是属于中国的三北防护林,主要环境效益是防风沙,C正确;D、黄土高原建设人工林目的是保持水土,塞罕坝机械林场是在荒漠上营造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