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语文外国消息二则教案模板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241878777 上传时间:2022-01-1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语文外国消息二则教案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初中生语文外国消息二则教案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初中生语文外国消息二则教案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生语文外国消息二则教案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语文外国消息二则教案模板(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生语文外国消息二则教案模板同学们,新闻缩短了你、我、他之间的距离,让我们足不出户即可了解国内外时事,获取各种生活信息,好的新闻是可以穿越时空,供人们品读与回味的。一起看看初中生语文外国消息二则教案!欢迎查阅!初中生语文外国消息二则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2.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课文的内容和层次。(重点)3.认真阅读课文,培养学生快速、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难点)4.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关注社会生活和时代变迁。【课时计划】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以求有的放矢。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在世界科学

2、,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还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奖励后人,勇攀科学高峰。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成为举世瞩目的荣誉奖。这位伟人就是诺贝尔。那么关于诺贝尔奖首次颁发的时间、获得者、颁发机构、地点等等,你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就从一则新闻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中寻求答案吧!自我研学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遗嘱(y)渗透(shn)卓有成就(zhu?)仲裁(zh?ng)拨款(b)逝世(sh)颁发(bn)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遗嘱:人在生前或临死前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嘱咐死后各事应

3、如何处理。颁发:授予,分发某一样东西,比如勋章,奖状等。建树:在事业上有很大的成就或表示建立不朽的功勋。卓有成就:有突出的成绩,成就。3.作者简介诺贝尔(1833-1896),瑞典化学家,工程师。诺贝尔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100多种发明,但他最突出的是发明炸药。他一生致力于炸药的研究,因发明硝化甘油引爆剂,硝化甘油固体炸药和胶状炸药等,被誉为“炸药大王”。4.背景介绍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取得了在许多国家生产黄色炸药的专利。发了大财,以后又发明了更安全可靠威力更大的胶质炸药,接着又研制无烟火药。因毕生从事科研和火药的研制,终身未娶、无儿无女,晚年立下遗嘱,将全部不动产进行投

4、资,作为基金,设立诺贝尔奖金。1901年12月10日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1.大声朗读课文,勾画出导语部分,思考:导语交代了哪些内容?【交流点拨】导语为课文第一段话。导语交代了颁奖的时间,颁发者和颁奖机构以及诺贝尔奖设立的奖项。2.速读主体部分,从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交流点拨】我获取的信息有: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及所获奖项;诺贝尔奖的颁奖机构,时间和地点;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是分离的。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步骤三品味语言感受魅力本文选自百年好文章路透社新闻佳作,称新闻佳作,那语言自然富有表现力。下面就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揣摩以下加点字的

5、含义。1.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交流点拨】发现是已有的事物、现象从隐藏不为人知的状态到为众人所知的状态的过程。而X线波长是介于紫外线和Y射线之间的一种电磁辐射,它是本来就存在的。所以此处用“发现”,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学法指导一:【文章详略安排的原因】详略的安排取决于文章的中心,有利于突出文章中心的事件安排详写,反之,略写或不写。2.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交流点拨】卓有成就指贝林在血清疗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很突出,用在这里表明对贝林在医学方面取得成就的认可和肯定。3.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交流点拨】

6、颇有建树的“颇”在这里指“很,相当”的意思,在文中指普吕多姆在诗歌创作方面造诣很深,成果丰硕,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理所应当的。步骤四精读课文深层探究1.课文主体部分为什么要一一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呢?【交流点拨】一方面是表明新闻事实的准确性;另一方面是表明新闻事实的翔实;还因为“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奖项和所做贡献”是新闻的重点,所以要详写。2.课文的主体部分详写了什么内容,略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交流点拨】主体部分写了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情况,略写了颁奖机构,时间和地点,还略写了资金来源和两权分离。因为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这些情

7、况是整篇新闻要报道的重点,能更好地突出中心,所以要一一列举,进行详写;而其他方面,如颁奖机构、时间、地点和资金来源不是新闻的重点,只需交代清楚无需详写,这样安排详略能更好地突出中心。3.最后一段交代新闻背景,进一步介绍颁奖资金的来源,补充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评奖的分离。你觉得作者有什么用意?【交流点拨】进一步介绍颁奖资金来源,目的是让我们读者更清楚明白地了解,诺贝尔奖的巨额资金来源于诺贝尔发明的多种炸药所获得的巨额收入,消除了读者心中的疑问;补充说明两权分离,是为了表明诺贝尔奖的公正、公平性。当堂演练达成目标步骤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课堂小结这篇新闻所报道的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具体情况。文中详细列举了

8、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同时也明确了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地点等等,这篇新闻事实准确,内容详略得当,是新闻中的佳作,希望同学们以后养成阅读新闻的良好习惯,提高我们的认知水平和获取信息的能力。1896年,诺贝尔在意大利与世长辞。临终时,他把毕生发明所得的积蓄,全部奉献出来,以每年的利息作为诺贝尔奖的奖金,让我们来听一听诺贝尔临终前的遗言吧:全世界爱好科学并愿意献身科学的朋友们:生命对于我来说已经快要走到尽头了。在科学这个神奇的世界里,我遨游了一辈子,发现里面的奥秘太多了。研究它,掌握它,将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恩惠,希望大家继续研究下去,区区200万英磅的利息,虽微不足道,但愿意为行走在

9、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之路上的你助上一臂之力。诺贝尔在九泉之下感谢你们。当听到这儿的时候,你心中一定有很多话要说,请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我敬佩诺贝尔的对科学事业的痴迷,更敬佩他的无私奉献。附:板书设计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导语诺贝尔奖的颁发者和颁发机构颁发时间,颁发奖项总括全文主体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所做贡献准确翔实背景资金来源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互为分离课后反思查漏补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不足之处在于:第二课时学习别了,钞票上的民族文化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同学们,新闻缩短了你、我、他之间的距离,让我们足不出户即可了解国内外时事,获取各种生活信息,好的新闻是可以穿越时空,供人

10、们品读与回味的。今天让我们再次共同研读一篇来自国外的新闻佳作,来欣赏一下外国消息的与众不同之处。自我研学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钞票(cho)弗洛伊德(y).粉碎(su)安慰(wi).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吞食:吞吃,不咀嚼而咽下。安慰:文中指精神上的不满足得到补偿。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1.大声朗读课文,勾画出导语部分,思考这个导语有什么特点?【交流点拨】导语为课文第一段。导语特点是有别于传统消息的导语,采用了抒情式的表达方式。2.文中提到了哪些人物?你了解他们吗?动手查一查。【交流点拨】卡拉瓦乔:意大利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的一位画家,是意大

11、利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代表作品有圣马太殉难圣马太蒙召基督下葬等。贝尔尼尼:生于1598年12月7日,逝世于1680年11月28日,是意大利雕塑家、建筑家、画家。早期杰出的巴洛克艺术家,十七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大师。主要成就在雕塑和建筑设计,主要代表作品有“阿波罗和达芙娜“大卫”“巴贝里尼宫”?弗洛伊德(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奥地利知名医师、精神分析学家,犹太人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被称为“维也纳第一精神分析学派”,他提出“潜意识”“自我”“本我”“超我”等概念,著有梦的解析等,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塞尚(18391906)法国画家,是后期印象派的主将,被推崇为“新艺术之父”

12、,“现代艺术之父”。主要作品坐在红扶手椅里的塞尚夫人、四季静物系列等。阿波罗:古希腊神话中最的神祗之一,希腊神话中十二主神之一,被视为“司掌文艺之神”,主管光明、青春、音乐等,是人类的保护神、光明之神等。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56年7月20日前1323年6月10日)是古代马其顿国王,世界历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是欧洲历最伟大的四大军事统帅之一,足智多谋,从未打过一次败仗。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步骤三品味语言感受魅力本篇新闻的语言富有特色,饱含着作者的情感。试揣摩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含义。1.取代它们的是印着欧洲建筑式样的7种印币。对民族自尊心的安慰将是欧元的.硬币。【交流点拨】,是唯独,独一无二的意思

13、。用在句中表明只有欧元的硬币才能对他们的民族自尊心稍作一点安慰,再无其他了。2.采用欧元的12个国家,可以在这小小硬币的一面自由选择一种图案。.【交流点拨】“小小硬币的一面”表明采用欧元的12个国家,对硬币所印图案的选择很有限,仅仅只是一枚小小的硬币,并且只是其中的一面,强调了选择权利之小,反衬了他们心理失衡之大。步骤四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导语中“再见啦,卡拉瓦乔。再见啦,贝尔尼尼。我们不愿看到你们离去。”这几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交流点拨】表达了作者对欧洲银行新发行的欧元钞票上没有了艺术家的位置的深深遗憾与惋惜。对意大利里拉上的卡拉瓦乔,贝尔尼尼这两位天才画家的图像的消失感到不舍与无奈

14、。2.再读课文,深入理解欧元与欧洲民族文化的关系,揣摩作者的感情倾向。【交流点拨】像所有的货币一样,欧元也有两面,但与其他货币不同的是:欧元硬币只有一面图案是相同的,称之为“欧洲面”;另一面算是“国家面”,图案由12个欧元国自行设计。欧元是欧洲国家经历几十年努力才实现的单一货币,而小小的硬币上却为各国保留了一方“民族天地”。欧元是欧洲共创未来的象征,但决不意味着各个成员国将失去自我,失去民族特征。欧元区12国都有自己的民族历史、语言和文化,历史和文化的多样化是欧洲的宝贵财富,引以为豪的历史文化精粹使世界更多姿多彩。当堂演练达成目标步骤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别了,钞票上的民族文

15、化从中我们了解到了随着欧元的发行,欧洲人民正与以前钞票上的民族文化告别。他们的那种不舍与依恋,让我们意识到了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人类文明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灿烂瑰宝,是每一位炎黄子孙铭记于心的骄傲,所以,我们必须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传承、弘扬民族文化。拓展延伸请参加以“开展书法教育,弘扬民族文化”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1.根据信息补充句子。有位道士养了好多美丽的鹅,王羲之非常喜欢,想全部买走,道士说:“只要你为我写道德经,我就把鹅都给你。”羲之欣然提笔,得鹅而归,王羲之真是任性率真啊!集市中,王羲之见一老妇人卖竹扇,买的人很少,他就在每一

16、把扇子上题写了五个字,然后对老妇人说:“您只要说这是王右军的书法,每把扇子可要价一百钱。”果然,人们竞相购买,他的书法真是被世人珍重呀!求鹅写经,为人任性率真;助妇题书,其字为世所重。2.关于开展书法教育问题,个别学生认为这样做会增加课业负担。如果你要说服他,你该怎么说?不会增加课业负担。因为书法本身就应该是我们学习的内容之一,他不仅可以提高我们书写水平,还可以提高我们的艺术鉴赏能力。附:板书设计别了钞票上的民族文化再见啦卡拉瓦乔贝尔尼尼再见了弗洛伊德塞尚告别法郎、马克、里拉?“小王子”“格林兄弟”依恋不舍无奈课后反思查漏补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不足之处在于:初中生语文外国消息二则教案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2.认真阅读课文,培养学生快速、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过程与方法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课文的内容和层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关注社会生活和时代变迁。教学重点: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课文的内容和层次。教学难点:养成阅读新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