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市水文气象(共13页)

上传人:des****85 文档编号:241877265 上传时间:2022-01-1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0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荣成市水文气象(共13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荣成市水文气象(共13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荣成市水文气象(共13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荣成市水文气象(共13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荣成市水文气象(共13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荣成市水文气象(共13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荣成市水文气象(共13页)(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荣成市水文气象本区处于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内,具有明显的海洋气候特征,四季变化和季节进退都比较明显。由于三面环海,受海洋调节,与同纬度内陆地区相比,具有雨水适中、空气湿润、气候温和的特点。但四季差异显著,春节受西南大风影响,气温回升较快,空气干燥,蒸发量大,多春旱发生;夏季受东南季风的控制,降水适中,降水量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0%左右;秋季受蒙古高压影响,夏季风南退,降水减少;冬季受极地大陆气团所控制,冷空气活动频繁,受渤海暖阳面影响,经常出现冷气降雪天气。该区季风比较明显,冬季风速最大,春节次之,夏季最小。冬季多吹北风和西北风 ,频率1040%,最大风速12级;夏秋季以

2、南风和东风为主,风速较小,频率1015%;最大风荷载0.6KN/m2。据威海市志19591983年平均气温12.1,历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8.4,极端最低气温为-13.8,年平均降水量为766mm,年平均蒸发量为1930.7mm。据威海市水文监测局提供的资料,威海市三市一区近三年(20022004)年平均降水量分别为589mm、930mm、680mm。场地地形、地貌本项目位于胶东半岛低山丘陵山前滨海冲洪积小平原地貌单元,地层巨涌上覆第四系松散层、下伏燕山期花岗岩的二元结构特点。场地自然地势西高东低,地面标高最大值23.60米,最小值13.40米,地表相对高差10.20米。地下水拟建场地水文地质条

3、件简单,地下水位埋藏较深,地下水类型为基岩风化裂隙水及孔隙潜水,地下水主要赋存于基岩风化裂隙及孔隙。水量不大。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和侧向径流补给,排泄以蒸发和侧向地下径流为主。【拟建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地下水位埋藏较浅,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上层滞水及基岩裂隙水,第四系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第层表土层中;基岩裂隙水埋藏于风化岩中,水量不大,地下水位埋藏较深。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和侧向径流补给,排泄以蒸发和侧向地下径流为主。场地地下水流流向NWSE。勘察期间测得稳定地下水位埋深6.009.50米,水位观测日期2012年9月5日,水位年变幅0.501.00米。最高地下水位埋深0.5米左右。水位标高在5.

4、7016.7米左右。】本次勘察场地范围内地下水,属基岩风化裂隙水及孔隙水,除侧向径流补给外,大气降水及地表水为其主要补给来源,蒸发及侧向径流为主要排泄方式。场地地下水流流向WE。勘察期间测得稳定地下水位埋深8.208.60米,水位观测日期2011年04月25日,地下水位年变幅0.51.0米。最高地下水位埋深0.5米左右。水位标高在5.7016.7米左右。受环境影响,地下水试验结果如下:评价指标SO42-(mg/L)Mg2+(mg/L)NH4+(mg/L)OH-(mg/L)总矿化度(mg/L)地下水56.8625.76/454.21腐蚀性微微/微受地层渗透性影响,地下水试验结果如下:评价指标PH

5、值侵蚀性CO2(mg/L)CL-(mg/L)HCO3-(mml/L)地下水7.8/113.4234.18腐蚀性微/微微区域地质构造依据传统大地构造观点,威海市属于华北地台的一部分,位于华北地台胶东台隆和胶莱凹陷的东部,近年的研究表明,它是秦岭大别苏北胶东碰撞带或高压变质带的东延部分,现今位置和郯庐断裂左旋平移有关。威海市地处胶东地盾的东北部,是一长期隆起地带。自上元古代至晚第三纪一直处于隆起上升状态,遭受剥蚀,没有接受沉积,直到新生代第四纪中更新世,才开始有残积坡积、冲积洪积、海积等松散沉积物。它们的分布与厚度,明显受古地理条件的 控制。区域第四系地层主要为中上更新世的残积坡积层、冲洪积层和全

6、新世的海相沉积层。残积坡积层和洪积冲积层,二者连续过度,界限不易划分,且在岩性上游相似之处,分布于山区河流两岸、山间盆地、山坡及山麓地带,厚度变化较大,110米不等,岩性主要为粘质沙土;海相沉积层,分布于滨海平原地带,厚度差异较大,一般在1020米左右,岩性以沙土、淤泥质粘质砂土等组成。乳山威海复背斜为胶东地区古老的构造形式,是一个规模较大的强烈构造带,对胶东地区东部的构造具有骨架定型作用。威海市处于复背斜的北端,由于多次受岩浆活动的影响,其褶皱形态收到严重破坏。威海北部为一单斜构造层,岩层走向一般在310330,倾向4060,倾角5060,局部产状稍有变化。综合以上区域地质资料场内无全新世活

7、动断裂。项目区地层划分为四大层,现按自上而下的揭露顺序分述如下:1、第四系人工堆积层(Q4m1)【第四系人工堆积层(Q4m1)】(1)素填土黄褐色,土褐色,主要由粘性土及砂组成,含少量碎石块,局部底部含较多植物根系为植物生长土。该层全场地发育,厚度0.901.30米,平均1.10米。该层稍湿,松散。【素填土:黄褐色,土褐色,主要由粘性土及砂组成,含少量碎石块,局部底部含较多植物根系为植物生长土。该层全场地发育,厚度0.601.20米,平均0.9米。该层稍湿,松散。 2、燕山期片麻岩系(Y5)【下元古界胶东群变质岩系】【残积土:黄褐色,灰褐色,原岩结构构造已无法辨认,呈粉土状。层厚1.807.4

8、0米,平均3.98米;层顶埋深0.601.20米,平均0.89米;层顶标高12.4022.60米,平均18.59米。该层湿很湿,呈可塑状态,属中等压缩性土。】 (2)全风化片麻岩黄褐色,黄白色,原岩组织结构基本破坏,矿物成分显著变化,风化裂隙很发育,岩芯可用手掰碎。该层层面埋深最大值1.30米,平均1.10米,层面标高14.9016.20米,平均15.62米。本层进行标准贯入实验10次,最大锤击数46.0击,最小锤击数为34.0击,平均锤击数39.8击,标准差4.4,变异系数0.11。该层湿,呈全风化状态。【全风化片麻岩:黄褐色,黄白色,主要矿物成分为长岩、石英,含少量黑云母等暗色矿物,中粗粒

9、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风化裂隙很发育,原岩组织结构基本破坏,岩芯手捻呈砂土状。层厚1.303.10米,平均2.03米;层顶埋深0.704.70米,平均1.39米;层顶标高18.2022.70米,平均20.04米。该层湿很湿,呈全风化状态。】(3)强风化片麻岩黄褐色,灰白色,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及少量黑云母等暗色矿物,中粗粒结晶结构,块状构造,风化裂隙很发育,原岩组织结构大部分破坏,岩芯可用手掰碎。岩芯手捻呈砂土状,局部夹球状中等风化硬块。该层层面埋深最大值4.70米,平均4.40米;层面标高11.6012.80米,平均12.32米。本层进行标准贯入实验20次,最大锤击数82.0击,最小锤击数

10、为52.0击,平均锤击数为65.4击,标准差9.0,变异系数0.14。 该层很湿饱和,呈强风化状态。【强风化片麻岩:黄白色,黄褐色,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含少量黑云母等暗色矿物,中粗粒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风化裂隙很发育,原岩组织结构大部分破坏,局部夹中风化硬块。层厚3.7011.40米,平均7.49米;层顶埋深2.508.20米,平均4.27米;层顶标高8.7020.60米,平均15.83米。该层湿饱和,呈强风化状态。】【中风化片麻岩:黄褐色,黄白色,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含少量黑云母等暗色矿物,组织结构部分破坏,风化裂隙发育,中粗粒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该层未揭穿,揭露最大层厚10

11、.60米,层顶埋深12.0017.20米,平均13.89米;层顶标高-0409.50米,平均6.25米。该层饱和,呈中风化状态。】本次勘察孔口高程采用黄海高程系海拔高程,以场地西南黎明南路与凭海东路相交点路中为标高基准点(海拔7.50米)。本次勘察主要手段有:钻探、取水样。采用XY100型钻机回转钻进,泥浆护臂钻进,钻口直径130mm。土样采用厚壁取土器重锤少击法,取水样采用取水器从钻孔中取。钻井图如下:工程地质剖面图如下:工程地质剖面图工程地质状况表如下:地质时代层号孔口标高(m)层底标高(m)层底深度(m) 分层厚度(m)特征图钻孔直径(mm)地层描述Q4m1117.3516.051.30

12、1.30 130素填土:黄褐色,土褐色,主要由粘性土及砂组成,含少量碎石块,为人工回填,碎石成分主要为强中风化基岩,局部底部含较多植物根系为植物生长土,稍湿,松散Y5212.754.603.30全风化片麻岩:黄褐色,黄白色,原岩组织结构基本破坏,较难辨认,岩芯可用手掰碎,中粗粒结晶结构,块状结构,湿饱和,全风化状态。Y538.858.503.90强风化片麻岩:黄褐色,灰白色,原岩组织结构及矿物成分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显著变化,风化裂隙很发育,岩芯可用手掰碎,很湿饱和,强风化状态工程地质剖面图如下:工程地质剖面图工程地质状况表如下:地质时代层号孔口标高(m)层底标高(m)层底深度(m) 分层厚度

13、(m)特征图钻孔直径(mm)地层描述Q4m1116.8015.801.001.00(稳定水位8.90米) 130素填土:黄褐色,土褐色,主要由粘性土及砂组成,局部底部含较多植物根系为植物生长土,稍湿,松散Y528.708.107.100残积土:黄褐色,灰褐色,原岩结构构造已无法辨认,呈粉土状,湿饱和,可塑状态Y5全风化片麻岩:黄褐色,黄白色,原岩组织结构基本破坏,较难辨认,岩芯可用手掰碎,中粗粒结晶结构,块状结构,湿饱和,全风化状态。Y55-0.4017.209.10强风化片麻岩:黄褐色,灰白色,结构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显著变化,风化裂隙很发育,中粗粒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湿饱和,强风化状态。

14、Y5-6.7023.506.30中风化片麻岩:黄褐色,黄白色。结构部分破坏,风化裂隙发育,中粗粒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饱和中风化状态。水质分析报告如下:水源:地下水 水温:12 取水日期:2011.04.25 气温:5 分析日期:2011.04.26 室温:15 报告日期;2011.04.27气味硬度碳酸钙硬度(mg/L)悬浮物全硬度42.74色度永久硬度0.00透明度暂时硬度42.74PH值7.8负硬度102.19分析项目(BZ)C(1/Z BZ)(1/Z BZ)BZmg/Lmmol/L%特殊项目mg/L阳离子K+84.782.16834.81碱度144.93Na+73.733.20751.4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