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深州第二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41053688 上传时间:2022-01-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6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衡水市深州第二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河北省衡水市深州第二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省衡水市深州第二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衡水市深州第二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衡水市深州第二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名师与高徒20世纪50年代初,华罗庚正当年富力强之时,学术上到达鼎盛时期,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问世。与此同时,他还肩负起为新中国培养人才的重任,在清华园里的数学研究所开办数学讨论班。浙江大学学生王元拿着苏步青和陈建功教授的推荐信来找华罗庚。华罗庚看了推荐信后,并没有表示立即收他为徒,而是把他叫到黑板前给他出了个题目。王元一时发懵,思索半天没有想出答案。华罗庚严厉批评了他,并且罚他在黑板前站了两个小时。当天晚上,王元用心演算,第二天把结果报告给华罗庚。华罗庚听了十分

2、高兴,后来又出了几道题。王元都顺利做出,华罗庚这才答应收下这个学生。早期的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名为研究机构,而实际上更像个数学系,年轻的研究人员往往像学生一样听课。华罗庚每天黎明即起,然后去敲学生们宿舍的门,接着是和学生们讨论问题或授课,一干就是一天。有时睡到半夜,他忽然爬起来,穿上衣服又去逐个敲学生们的房门:“别睡了,别睡了,白天的题目还得再讲一讲!”就这样,华罗庚忘我地工作。在老师的严格教导下,这些20多岁的小伙子,兢兢业业,勤奋不息,即使假日也不休息。有一位拄着双拐的残疾青年名叫陆启铿,他听了华罗庚的报告后,便产生了一个大胆的念头:毕业后能分配到北京,在华罗庚的指导下搞研究。这个想法在旁

3、人看来简直有点异想天开。陆启铿反复思考之后,终于鼓足勇气给华罗庚写了一封信。他很快收到回信。在华罗庚的悉心指导下,陆启铿后来成为颇有造诣的数学家。陈景润出身寒微,父亲是邮局的小职员,母亲染上结核病无钱医治,解放前便已去世,贫穷先后夺去了他六个兄妹的生命,他自己也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由于营养不良,长得又矮又瘦。新中国成立后,他进入厦门大学数学系读书,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四中任数学教师。陈景润调回厦门大学后,埋头搞起了研究,立志要攻下哥德巴赫猜想这道世界著名的数学难题。他听说华罗庚早在30年代就研究过哥德巴赫猜想,并且取得很好的成绩,于是找来华罗庚的名著堆垒素数论仔细研读。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苦心钻

4、研,陈景润将一篇题目为塔内问题的论文,交给数学系的李文清老师。在这篇论文中,他对华罗庚堆垒素数论中的“塔内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意见。在老师的鼓励下,陈景润给华罗庚写了封信,附上了塔内问题的论文。华罗庚亲自阅读了陈景润给他的著作提出的改进意见,连连称赞道:“这个年轻人很有想法!很有培养前途!”又立即下命令:“给陈景润发个请帖,就说我请他作为特邀代表,到北京来参加数学讨论会,请他到会作报告!”在北京西苑饭店的一间会客室里,华罗庚见到了这位腼腆、可爱的青年,他亲切地对陈景润说:“你写的塔内问题的论文我看过了,写得很好,很有想法!”第二天,在华罗庚的引荐下,陈景润走上学术讨论会的讲坛,向来自全国各地

5、的二百多位数学家报告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会议结束后不久,华罗庚又派陆启铿千里迢迢跑到厦门,经过一番奔走,将陈景润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这是华罗庚平生点名调来的唯一人员。陈景润不愧为数学奇才,他经过12年苦心孤诣的钻研,终于在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方面取得了超越国际先进水平的辉煌成果。1973年2月,陈景润的论文在中国科学发表,著名的“陈氏定理”从此诞生!这篇论文立即轰动了国际数学界,引来一片赞叹之声。陈景润成为享誉世界的著名数学家之后,时刻不忘华罗庚对他的器重与关怀,他说:“华罗庚是国际上有名的数学家,我是走他的后门,才从偏僻的地方调到数学研究所的,如果没有他的提携,我绝对不可能有今天!”在华罗庚

6、的精心培养下,一大批年轻有为的数学工作者迅速崛起,如越民义、万哲先、陆启铿、龚升、王元、陈景润、吴方等,这些人日后都成为教授,有些则一跃成为国际知名的数学专家。(摘编自华罗庚传)(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新中国成立后,华罗庚一边从事学术研究,取得了一项又一项的研究成果,一边开办数学讨论班,为国家培养人才。B.王元拿着苏步青和陈建功教授的推荐信来拜华罗庚为师,华罗庚给他出了个题目,委婉地告诫他不可年轻气盛。C.华罗庚有时睡到半夜忽然起身,把学生们也都叫起来,给他们补充讲解白天的题目,这主要表现了他对数学问题的极度痴迷。D.华罗庚在阅读了陈景润给他的著作提出的

7、改进意见后,连连称赞这位年轻人,表现了他尊重真理、知错就改的开阔胸襟。E.本文通过对数学家华罗庚相关事迹的描述,展现了他工作投人、识才爱才、呕心沥血培养人才的师者风范。(2)华罗庚为什么能培养出一大批高徒?请简要分析。(6分)答:_(3)这篇文章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华罗庚?请简要分析。(6分)答:_(4)请结合全文,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对青年人怎样才能成才的看法和具体理由。(8分)答:_参考答案: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9分)植物也反恐进入一个危险地方,带一只专门嗅炸弹的警犬,还不如带片叶子更好使。因为研究发现,目前植物对炸药的探测能力与狗相当,甚至更好。植物在整个生物界中是

8、最基础的一类生物,它们为人类提供了食物和能量来源,装点并美化了人类的生存环境。最近,美国科学家又发现了植物的新用途,把植物的基因改造后用来反恐,可以发现那些隐蔽的炸弹。培育出反恐植物的是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女生物学家居恩梅德福特等人,她利用植物的自卫反应机制找到了探测炸弹的新方法。梅德福特表示:“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人类因为对环境的适应强而不断发展壮大。然而,人类也因此失去了对环境的敏感性,不能预测来自周边环境的危险。为此,人们不得不借助一些外界的力量,比如器械和其他生物。”虽然植物没有像动物一样的感觉器官,也不能像动物一样四处奔跑,但是它们也能感知环境,并能趋利避害,人们可以用植物的这种特

9、性来监测环境。研究人员还通过基因工程改变了植物的自然示警程序,使植物在发现空气中或土壤中有特定化学物质时,能以叶子变色的方式向人们报警。梅德福特表示:“植物不会主动躲避威胁,它们只能发展出复杂的系统,探测和回应四周的环境。”梅德福特通过改变植物的基因,令植物能探测到人们指定的物质,并以人人都看得见的方式回应。在植物DNA中有一种受体蛋白,在感受到具有威胁性的刺激物时,就能释放萜烯类化合物,使叶子的表皮增厚,叶片的颜色也随之改变。目前,梅德福特培育出一批能反恐的拟芥兰,可检测由黄色炸药制成的炸弹。经过测试,这些植物在检测到空气中哪怕一丁点的黄色炸药时,就会出现变色反应,大部分拟芥兰的叶片变黄。也

10、有少部分拟芥兰的叶片变成白色,这是梅德福特认为的最佳变色效果。在测试中,当炸弹拆除之后,植物又会由白色变为绿色。研究人员利用电脑软件重新设计植物的受体蛋白质基因使其能对特定的污染物或炸弹做出反应。一旦植物发现危险物后,内部信号就会促使叶子转变为白色。反恐植物并不需要特定的植物,通过基因改造后的植物都可以顺利地完成任务,能同时探测多种化学物质。尽管反恐植物目前对于周围环境中的炸弹需要几个小时才有反应,但研究人员正在不断完善对反恐植物的基因设计,希望能使反应时间减少到几分钟。梅德福特的研究成果吸引了军方和环境等多部门的关注,军方希望用反恐植物来探测炸弹,而环境部门则希望用反恐植物来监控环境污染目前

11、,美国军方为这个项目增加拨款,希望研究人员缩短植物对炸弹的响应时间,并让更多的反恐植物变白而不是变黄。将来,人们进入危险区域,只要带株反恐植物,就可以预知来自炸弹的威胁。美国国土安全部的官员表示,这项新技术几年后可能就会应用于各大机场。美国海军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则表示:“设计用于检测炸药的植物哨兵,最终可能会帮助军队免受简易爆炸装置袭击。”(选自知识就是力量465期2011/8)13下列说法中,不能体现“反恐植物变色原理”的一项( )A、基因工程改变了植物自然示警程序,使得植物接触化学物质时,改变了叶子的颜色,向人示警。B、因为植物不会跑,无法躲避威胁,就进化出非常复杂的系统以探测和回应周围的环

12、境。C、植物DNA中的受体蛋白,在感受到威胁性的刺激物时而释放萜烯化合物,从而使叶子表皮增厚,叶色改变。D、反恐植物对特定污染物或炸弹将会作出反应,一旦发现危险,内部信号就会使叶子转变颜色。14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因为人类既失去了对环境的敏感性,也不能预测来自周边的危险,也就迫使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性不断增强壮大。B、梅德福特认为拟芥兰叶片变成白色比变成黄色的效果要好,主要的原因是白色比黄色更耀眼。C、无论是何种植物,只要通过基因改造,都能够在一些地方,例如在反恐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D、利用植物特性进行反恐这项技术将在几年后应用于各大机场,届时,机场的安检技术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13、15根据文意,分条概述 “反恐植物”为何会受到人们的青睐。(分) 参考答案:3.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侯宝林:一个极其严肃的人薛宝琨我第一次和侯先生见面时,他既热情又略带矜持地告示我两句话:一是“曲艺是个金饭碗,你一辈子也吃不完”,一是“别看你是北大高材生,搞这行还得从头学起”。从此我谨遵师教,不仅越发仰视他,而且越发仰视曲艺和相声。日前一家电视台要我提供侯宝林笑话,他们拟创办一“逗你玩”栏目,要求从头到尾笑声迭起。我哑然,在我大脑的映像里,除去舞台上侯宝林那幽默智慧的喜剧形象而外,在任何一个群落里他从不“耍活宝”,也不“逗你玩”,他的精神和灵魂世界不仅是严肃的甚而是伤感的。他

14、在学艺时绝少说熊话或贱话在他打钱的钱板子上是从来没有“您就当我是逗您一笑的欢喜虫”,以及猫儿狗儿之类自侮的语言。1940年他在天津走红,不是凭着丑化自我,而是靠他传神动听的说唱、清新洗洁的语言、略带儒雅的风度而在白天一场空城计夜晚一场改行的当天一炮打响。是他坚定了相声在剧场与其他曲种同论并列的地位,并由“倒二”递升至“大轴”。于是他第一个蓄起了分头穿上了西装,在街上碰见同行,这位朋友不屑地说:“嗬!说相声的穿西装人啦。”侯宝林立即抗争说:“人啦怎么着,说相声的就不是人吗?”“他的相声文明”,这是侯宝林在天津一待五年的赫赫战绩,也是天津观众对他最贴切的评价。相声一直都以“说逗”为主,“学唱”则从侯宝林开始,或是以他为代表,便不再是一种手段,而是与说逗融合在一起更具表现力也更加美致的时代艺术了。悲剧的内容,喜剧的形式,这是社会和时代为他提供也是侯宝林为自己找到的有力武器,于是他把严肃的感情和轻松的形式结合在了一起。侯宝林“文明”的另一表现就是舞台风度“派头”,在台上不卑琐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