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是怎么形成的

上传人:鑫** 文档编号:240805057 上传时间:2022-01-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晶体是怎么形成的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晶体是怎么形成的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晶体是怎么形成的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晶体是怎么形成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晶体是怎么形成的(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晶体是怎么形成的 晶体的分布特别广泛,自然界的固体物质中,绝大多数是晶体。气体、液体和非晶物质在肯定的合适条件下也可以转变成晶体。那么晶体怎么形成的呢? 晶体的种类: 晶体的一些性质取决于将分子联结成固体的结合力。这些力通常涉及原子或分子的最外层的电子(或称价电子)的相互作用。假如结合力强,晶体有较高的熔点。假如它们稍弱一些,晶体将有较低的熔点,也可能较易弯曲和变形。假如它们很弱,晶体只能在很低温度下形成,此时分子可利用的能量不多。 有四种主要的晶体键。离子晶体由正离子和负离子构成,靠不同电荷之间的引力(离子键)结合在一起。氯化钠是离子晶体的一例。原子晶体(共价晶体)的原子或分子共享它们的价电

2、子(共价键)。钻石、锗和硅是重要的共价晶体。金属晶体是金属的原子变为离子,被自由的价电子所包围,它们能够简单地从一个原子运动到另一个原子,可形象的描述为沉醉在自由电子的海洋里(金属键)。当这些电子全在同一方向运动时,它们的运动称为电流。分子晶体的分子完全不共享它们的电子。它们的结合是由于从分子的一端到另一端电场有微小的变动。因为这个结合力很弱(范德华力和氢键),这些晶体在很低的温度下就熔化,且硬度极低。典型的分子结晶如固态氧和冰。 在离子晶体中,电子从一个原子转移到另一个原子。共价晶体的原子共享它们的价电子。金属原子的一端有少量的负电荷,另一端有少量的正电荷。一个弱的电引力使分子就位。 用来制

3、作工业用的晶体的技术之一,是从熔液中生长。籽晶可用来促进单晶体的形成。在这个工序里,籽晶着陆到装有熔融物质的容器中。籽晶四周的熔液冷却,它的分子就依附在籽晶上。这些新的晶体分子承接籽晶的取向,形成了一个大的单晶体。蓝宝石和红宝石的基本成分是氧化铝,它的熔点高,制成一个盛装它的熔液的容器是困难的。人工合成蓝宝石和红宝石是用维尔纳叶法(焰熔法)制成,即将氧化铝粉和少量上色用的钛、铁或铬粉,通过火焰下滴到籽晶上。火焰将粉熔解,然后在籽晶上重新结晶。 生长人造钻石须要高于1600的温度和60000倍大气压。人造钻石砂粒小且黑,它们相宜工业应用。区域熔化过程用来纯化半导体工业中的硅晶体。一个单晶体垂直悬

4、挂在硅棒的顶端上。在两者接触处加热,棒的顶端熔化,并在单晶体上重结晶,然后将加热处渐渐地沿棒下移。 晶体的形成: 固态物质分为晶体和非晶体。非晶体的外形是不规则的,物理性质也表现为各向同性。非晶体是随温度的上升渐渐由硬变软,而熔化,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晶体和非晶体所以含有不同的物理性质,主要是由于它的微观结构不同。组成晶体的微粒原子是对称排列的,形成很规则的几何空间点阵。空间点阵排列成不同的形态,就在宏观上呈现为晶体不同的独特几何形态。组成点阵的各个原子之间,都相互作用着,它们的作用主要是静电力。对每一个原子来说,其他原子对它作用的总效果,使它们都处在势能最低的状态,因此很稳定,宏观上就表

5、现为形态固定,且不易变更。晶体内部原子有规则的排列,引起了晶体各向不同的物理性质。例如原子的规则排列可以使晶体内部出现若干个晶面,立方体的食盐就有三组与其边面平行的平面。假如外力沿平行晶面的方向作用,则晶体就很简单滑动(变形),这种变形还不易复原,称为晶体的弹性。从这里可以看出沿晶面的方向,其弹性限度小,只要稍加力,就超出了其弹性限度,使其不能复原;而沿其他方向则弹性限度很大,能承受较大的压力、拉力而仍满意胡克定律。当晶体汲取热量时,由于不同方向原子排列疏密不同,间距不同,汲取的热量多少也不同,于是表现为有不同的传热系数和膨胀系数。 非晶体的内部组成是原子无规则的匀称排列,没有一个方向比另一个

6、方向特别,犹如液体内的分子排列一样,形不成空间点阵,故表现为各向同性。 当晶体从外界汲取热量时,其内部分子、原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温度也起先上升,但并不破坏其空间点阵,仍保持有规则排列。接着吸热达到肯定的温度熔点时,其分子、原子运动的猛烈程度可以破坏其有规则的排列,空间点阵也起先解体,于是晶体起先变成液体。在晶体从固体向液体的转化过程中,汲取的热量用来一部分一部分地破坏晶体的空间点阵,所以固液混合物的温度并不上升。当晶体完全熔化后,随着从外界汲取热量,温度又起先上升。而非晶体由于分子、原子的排列不规则,汲取热量后不须要破坏其空间点阵,只用来提高平均动能,所以当从外界汲取热量时,便由硬变软,最终变

7、成液体。玻璃、松香、沥青和橡胶就是常见的非晶体。 多数的固体晶体属于多晶体(也叫复晶体),它是由单晶体组成的。这种组成方式是无规则的,每个单晶体的取向不同。虽然每个单晶体仍保持原来的特性,但多晶体除有固定的熔点外,其他宏观物理特性就不再存在。这是因为组成多晶体的单晶体仍保持着分子、原子有规则的排列,温度达不到熔解温度时不会破坏其空间点阵,故仍存在熔解温度。而其他方面的宏观性质,则因为多晶体是由大量单晶体无规则排列成的,单晶体各方向上的特性平均后,没有一个方向比另一个方向上更占优势,故成为各向同性。各种金属就属于多晶体。它们没有固定的独特形态,表现为各向同性。 晶体形成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4页 共4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