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为什么要吃饺子的传说寓意

上传人:鑫** 文档编号:240801071 上传时间:2022-01-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2.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节为什么要吃饺子的传说寓意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春节为什么要吃饺子的传说寓意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春节为什么要吃饺子的传说寓意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春节为什么要吃饺子的传说寓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节为什么要吃饺子的传说寓意(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春节为什么要吃饺子的传说寓意 春节的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你知道春节为什么要吃饺子吗?春节吃饺子的来历与传闻有哪些呢?春节吃饺子的寓意是什么?一起来看看。 春节为什么要吃饺子 饺子原名娇耳、,饺子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27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了饺子,被称为汤中牢丸或馄饨,但与今日的饺子是不同的。三国时,魏国张揖在广雅书中说: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之通食也。偃月,即半月,就和今日的饺子一样了;已是天下通食可见那时饺子已经有了相当久远的历史;而且是从馄饨发展而来的。到了唐代才把煮熟的饺子捞到碗里吃,1968年在我国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村出土的一座唐代墓葬里,葬品中的木碗里遗有5厘米

2、长的小麦面制作的半月形饺子,这一发觉充分说明白在唐代已有吃饺子的习俗。而春节吃饺子的风俗习惯起先于宋代,在那时被称为饺子,饺子与交子谐音,交子是什么意思呢?那时运用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当时的纸币为交子,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吃交子,以图财源广进和吉利的意思。 饺子,又被称为馄饨、扁食、角子和饽饽等等。饺子名称的增多,说明其流传的地域在不断扩大。据东京梦华录载:汴京市食有水晶角子、煎角子和官府食用的双下驼峰角子,等等。据武林旧事记载:临安市食中有诸色角儿。元代忽思慧的饮膳刚要中有:撇列角儿、莳萝角儿,等等。全部这些角子、角儿都是今日饺子的前身。在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中有烧卖、扁食有何难,三汤两割

3、我也会。河北宁县志中有正月初一,盛撰共享,各种扁食名饺子。其中扁食一词即指饺子。目前在山东济南市的饺子仍沿用偏食之称,这就是众所周知的山东名小吃济南扁食。李兴庭所著的乡音解颐中有:夏令去,秋季过,年节又要奉婆婆,快包煮饽饽,皮儿薄,陷儿多,婆婆吃了笑呵呵,媳妇费张罗。燕京岁时书中有:每届初一,无论贫贱富贵,皆以白面做再而食之,胃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这些饽饽就是饺子,而与今日满族喜爱吃的粘食饽饽不一回事。 据史料记载:元旦子时,盛馔周烹如:食扁食,名角子,取更岁交子之意。由此可知,当时饺子已由一般食品上升为节日食品。人们吃饺子已寓有辞旧迎新、富贵祥瑞之意。尤其在北方,饺子作为贺年食品,

4、历来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和宠爱,相沿成俗,始终流传在北国,经久不衰。春节吃饺子的传闻 过年吃饺子有许多传闻,一说是为了纪念盘古氏开天辟地,结束了混状态,二是取其与浑囤的谐音,意为粮食满囤。另外,民间还流传吃饺子的民俗语与女娲造人有关。女娲抟土造成人时,由于天寒地冻,黄土人的耳朵很简单冻掉,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娲在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眼,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黄土人的嘴里咬着,这样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为了纪念女娲的功绩,就包起饺子来,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态,内包有馅(线),用嘴咬吃。 据说,女娲捏土造成人时,由于天寒地冻,黄土人的耳朵很简单冻掉,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娲在人的耳朵上扎

5、一个小眼,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黄土人的嘴里咬着,这样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为了纪念女娲的功绩,就包起饺子来,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态,内包有馅(线),用嘴咬吃。春节吃饺子的传闻寓意 初一饺子初二面。大年初一,这天,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民俗专家介绍说,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舒适不如倒着,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必不行少的美味。说到过年的吃,总是初一饺子打头儿。 天津市民俗专家高成鸢介绍说,饺子的独创经验了长期摸索,到三国时,广雅出现的形如堰月(半月)的馄饨就是饺子,唐代西阳杂俎中又叫汤中牢丸。元朝称饺子为扁食。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

6、之珩介绍说,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劝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聚和祥瑞如意的意思。 赵之珩说,饺子成为春节不行缺少的节目食品,究其缘由: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劝招财进宝之音,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祥瑞、喜气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予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妙期盼。 在包饺子时,人们经常将蜜枣、花生、栗子、硬币等包进馅里。吃到红枣的人,来年的日子甜甜蜜蜜,吃到花生的人健康长寿,吃到硬币的人财运亨通。饺子的寓意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

7、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行缺少的佳期肴。 据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称为馄饨的食品,和现在的饺子形态基本类似。到南北朝时,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据推想,那时的饺子煮熟以后,不是捞出来单独吃,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这种吃法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仍旧流行,如河南、陕西等地的人吃饺子,要在汤里放些香菜、葱花、虾皮、韭菜等小料。 大约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得和现在的饺子一模一样,而且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单独吃。 宋代称饺子为角儿,它是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这种写法,在其后的元、明、清及民国间仍可见到。 元朝称饺子为扁食。明朝万历年间沈

8、榜的宛署杂记记载:元旦拜年作匾食。刘若愚的酌中志载:初一日正旦节吃水果点心,即匾食也。元明朝匾食的匾,如今已通作扁。扁食一名,可能出自蒙古语。 清朝时,出现了诸如饺儿、水点心、煮饽饽等有关饺子的新的称谓。饺子名称的增多,说明其流传的地域在不断扩大。 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聚和祥瑞如意的意思。 过年吃饺子有许多传闻,一说是为了纪念盘古氏开天辟地,结束了混状态,二是取其与浑囤的谐音,意为粮食满囤。另外,民间还流传吃饺子的民俗语与女娲造人有关。女娲

9、抟土造成人时,由于天寒地冻,黄土人的耳朵很简单冻掉,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娲在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眼,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黄土人的嘴里咬着,这样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为了纪念女娲的功绩,就包起饺子来,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态,内包有馅(线),用嘴咬吃。 饺子成为春节不行缺少的节目食品,究其缘由: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祥瑞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予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 在包饺子时,人们经常将金如意、糖、花生、枣和栗子等包进馅里。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来年的日子更甜蜜,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 有些地区的人家

10、在吃饺子的同时,还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征全家华蜜;吃柿饼,象征事事如意;吃三鲜菜。象征三阳开泰。台湾人吃鱼团、肉团和发菜,象征团聚发财。 饺子因所包的馅和制作方法不同而种类繁多。即使同是一种水饺,亦有不同的吃法:内蒙古和黑龙江的达斡尔人要把饺子放在粉丝肉汤中煮。然后连汤带饺子一起吃;河南的一些地区将饺子和面条放在一起煮,名日金线穿元宝。 饺子这一节目佳肴在给人们带来年节快乐的同时,已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春节吃饺子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