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养师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择研究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40620806 上传时间:2022-01-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93.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涵养师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择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涵养师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择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涵养师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择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涵养师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择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涵养师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择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涵养师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择研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涵养师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择研究 内容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是精华和糟粕并存,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就成了必然。不同历史时期,师德都有时代的烙印,当代社会,培养具有创造性、开放性的人才,对传统师德提出了严肃的挑战,要求我们对传统师德重新审视、慎重选择、更新完善,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师德体系。涵养师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择要坚持教育性原则、价值型原则、地方性原则、学科性原则。关键词: 传统文化教; 师德 ;慎重选择纵观世界历史,放眼全球各民族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影响力与生命力。20世纪以来,中国和世界都不断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华传统文化也经历着生死存亡的考验,但是,最终以其无比深厚的

2、根基和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的特征,继续传承下来,实实在在地影响到了中国特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在不断变革的时代滋养着中国文化发展。作为中国人,传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份荣耀,是一种使命。我们教育者更应该在自己的教学中,弘扬中国文化的思想、坚持传道授业解惑,传道居首,更应汲取传统文化精髓加强自身师德修养。但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不能全盘皆收,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此,如何对涵养师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选择,也是一个迫切需要探讨的话题。1. 涵养师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择的必要性(一)传统文化自身的缺陷: 中国传统文化是精华和糟粕并存,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就成了必然

3、。中华上下五千年孕育的文化精华,是留给后人的一笔巨大财富,是区别于西方民族的独特精髓。忆往昔,古代教育以“德教”为主,坚持“德教”与“修身”合一,孔子倡导: “修己以敬”,孟子提倡“养性正心”。师德,是孔圣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伟大修养。师德,是司马迁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高尚品德。师德,是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博大胸怀。这些优秀的文化,都值得我们传承。但传统师德强调“填鸭式”、“复制式”教学,孔子的“述而不作”,孟子“言必称三代”,忽视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师道尊严”强调教师绝对至尊的地位,老师可以随意的打骂自己的弟子。朱熹则认为:“是知圣门之学,

4、别无要妙,彻头彻尾,只是一个敬字而已”,这与现代教育理念相距甚远。我国历史学博士甄鹏曾犀利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有三大缺陷:缺乏平等性、科学精神和法治观念。因此,对于涵养师德的传统文化,我们不能照搬照抄,而应取舍得当。(二)传统文化时代的局限:不同历史时期,师德都有时代的烙印,当代社会,培养具有创造性、开放性的人才,对传统师德提出了严肃的挑战,要求我们对传统师德重新审视,通过更新完善,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师德体系。董仲舒为维护封建统治者的利益,提出“三纲五常”。儒家礼教束缚人的个性,推崇宗法血缘文化、一姓天下、君主专制,以家、家庭为本位,俗称“吃人的礼教”。等级制度森严,强调绝对服从,伦理和政治统一。

5、中国传统教育,长期“独尊儒术”,以便于培育服从统治者的君子。二、涵养师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择的原则性(一)教育性原则:在众多的传统文化遗产中,我们应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在世代的教育实践中,涌现出了一批献身教育、矢志不移的教育大师,他们对教育事业有着一种深刻的道德认识。论语是孔子在教学生的时候,留下来的课堂笔记,他的学生把这些给编纂起来,后来就成了论语。杰出的教育家孔子主张教师应当博学,还要精学、勤学。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说:“君子不器”。他倡导敬业好学、言传身教、因材施教、有容乃大的教育思想,孔子说: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

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仁爱待人“,有教无类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既有以善恶评价形式调节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传统师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又有作为教师道德价值、道德理想人格的优秀传统师德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伦理文化遗产。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杨昌济认为教育是伟大神圣的事业,他在著作教育与政治一书中说:“教育者,寂寞之事,而实为神圣之天职,扶危定倾,端赖于此。”他认为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并有为此奋斗终生的志愿和热情,专心致志,久于其任。 墨子在 墨子兼爱中有言:“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强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全面的。这些老教育家有着开明的的教育思想、睿智的教

7、学智慧、高尚的道德修养,对于现代的教师,可以给我们带来深刻的思想启迪。(二)价值型原则:在众多的传统文化遗产中,我们应该选择对提升师德修养具有价值的传统文化。正确区分精华与糟粕,坚持批判继承、去糟取精的原则。在中国悠久的文明史中,传统道德经过千百年的积淀,有些光辉的思想已构成了我们的民族之魂。例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天下为公”、“修齐治平”的整体主义精神;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先人后己精神;“见利思义”、“先义后利”的价值取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高风亮节;勤劳简朴、诚

8、实守信的求实精神;“仁者爱人”、“成人之美”的友爱思想;“推己及人”、“能近取譬”的修养方法;等等。这些民族之魂曾经哺育了中华民族亿万优秀儿女的健康成长,曾经激励过无数志士仁人、英雄豪杰为民族的兴旺发达,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写下了人生的壮丽篇章。毫无疑问,这些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精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也是值得吸取、继承和发扬光大的,也是非常有价值的。(三)地方性原则:在众多的传统文化遗产中,我们可以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等特征,我们可以根据各地的风俗、教育传统等,选择老师们容易引起共鸣的文化素材,从而滋养师德,提升教师的文化修养和人格境界。比如

9、北京可以用“京剧”、湖南可以用“花鼓戏”、东北可以用“二人转”、隆回可以用话剧“魏源的故事”、歌舞“瑶家姑娘”、书画展览“滩头年画”等方式。将原生态的生活结合本土文化,通过戏曲、故事、歌舞等形式展示出来,从而将“师爱”“博学”、“立德树人”等理念渗入老师们的心中,并知行合一。(四)学科性的原则:在众多的传统文化遗产中,我们应该根据教学特点,选择适合于学科教学的传统文化,认真学习和研究本学科的发展史,充分利用教材和传统文化结合实施德育教育。以建筑、器具、技术、算法等传统文化素材,讲解教材知识和原理,如数学九宫格、圆周率、勾股定理,物理里的钻木取火、回音壁、凸透镜、十二平均律、化学中的造纸术、火药

10、、炼丹术,以学科为契机,介绍学科典籍:如数学讲算数时介绍各朝代算经、讲高次幂时介绍黄帝九章算法细草、讲方程时讲算数九章,物理小孔成像时的草向新书,讲化学的化学反应是的天工开物,领悟古人智慧,增强文化自信、激发爱国情感。3. 涵养师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择的多样性中华文化五千年,煌煌巨著处处见,百家争春、姹紫嫣红。教师可以在多样的传统文化学习中滋养心灵、涵养师德。(一)经典名著: 诗经、楚辞、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史记、世说新语、颜氏家训、唐诗三百首、宋词选、元曲选、菜根谭、古文观止、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东周列国志、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等。(二)传统节日习俗:

11、节日如端午节、母亲节、七夕节、元宵节、中秋节、清明节、春节、泼水节等等,习俗有包饺子、贴春联、赏月吃月饼、喝汤圆、年夜饭、猜灯谜等。(三)传统文学艺术:唐诗宋词元曲、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传统美食、传统服饰、建筑、雕塑、园林、茶道等等。建筑如宫殿、坛庙、寺观、佛塔、民居。雕塑如殷商时期的青铜器“鼎”,秦代的“兵马俑”,汉代的“霍去病墓前时刻”,唐代的“龙门石窟”,两宋的“晋祠”、“杭州灵隐寺飞来峰”、“烟霞洞”“重庆不足”,明代的“双林寺”、“武当山”,清代的“筑竹寺”,都是很有代表性的作品。(四)传统健康养生之道:医学典籍黄帝内经、明代太医院的御医龚廷贤的寿世保元、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12、唐代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我国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成药方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国历史档案馆所藏上用人参底簿等等。四、结语传统文化经历了岁月的考验和提炼,闪耀着民族的智慧和光芒,琴棋书画、诸子百家、名山大川、雕梁画栋,精华荟萃,国粹生香,它世代相传、历史悠久,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博大精深的内涵。师者,满腹经纶、德高望重、和蔼可亲、春风细雨。我们披沙拣金、精挑细选,用传统文化涵养师德,承担育人的时代重任。参考文献:1胡平生 陈美兰译注:礼记孝经2肖群忠:儒家道德的当代价值3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4张云、施扬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师德文章标注:课题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2019年度重点研究课题:“隆回县农村中小学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策略研究”(XJKX19A139)阶段性研究成果。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