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四川省达州市圣灯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40531569 上传时间:2022-01-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8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四川省达州市圣灯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1年四川省达州市圣灯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年四川省达州市圣灯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四川省达州市圣灯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四川省达州市圣灯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下图为20002011年间我国天然气资源生产与消费的空间迁移情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9. 20002011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重心的变化趋势是A. 持续向西北移动 B. 先向西北后向东南移动C. 持续向东南移动 D. 先向东南后向西北移动来20. 生产与消费重心的空间距离变化将会A. 促进东部产业结构的调整 B. 解决东部严重的雾霾问题C. 阻碍西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D. 降低西北地区环境承载力参考答案:19. B 20. A【19题详解】根据两者重心的经纬度变化来分析,20002011年

2、,我国天然气消费重心往东南移;总体上供需重心相距渐远。据此分析选B。【20题详解】2003年之后供需重心演变表现为东西相距渐远,是因为能源生产重心西移,说明我国“西气东输”的建设步伐加快;能源生产也是经济活动,只会促进东西协调发展,促进东部产业结构的调整,缓解东部严重的雾霾问题,促进西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扩大西北地区环境承载力。据此分析选A。2. 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不同地形区中。请根据下表所提供的甲、乙两地的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地 区经纬度海拔(米)一月平均气温()七月平均气温()甲102E、25N18917.719.8乙113E、28N6843234. 甲、乙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3、( )A. 云贵高原、成都平原 B.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C. 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D. 云贵高原、洞庭湖平原35. 形成甲乙两地冬季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所处地形类型不同 B. 所属环流形势不同C. 所处海陆位置不同 D. 所处海拔高度不同36. 甲乙两地同属于()A. 温带季风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温带大陆性气候 D. 地中海气候参考答案:34. D 35. D 36. B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地形区与气候类型的分布,影响气温差异的因素 34.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地形区的分布。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南方地区,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都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故B错误。青藏高原海拔高,一般在30

4、00米以上,冬季气温在0以下,故C错误。乙地位于甲地东北方向,且相差经度11o,所以不是四川盆地,而是洞庭湖平原,故A错误。本题正确答案是D。36.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根据第1题判断,甲乙两地都位于我国南方地区,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故B正确。3. 右图中虚线是晨昏线,点以西是东半球,点与、两点之间在纬线上的距离是2220km。据此回答13题。1.图中点的经度是()A.140EB.120EC.40WD.60W2.若此时地为10时,除日界线外,地球上另一日期的分界线是()A.50EB.30EC.150WD.130W3.要将该图的比例尺扩大2倍,若其图幅不变,则其表示的范围( )A.

5、缩小了1/4B.缩小了3/4C.缩小了1/9D.缩小了8/9参考答案:B A D4. 我国大陆海岸线南北起点所属省区是A. 吉和琼 B. 辽和桂 C. 辽和粤 D. 吉和桂参考答案:B我国大陆海岸线北起中朝边界的鸭绿江口,位于辽宁省。南至中越边界的北仑河口,位于广西省。南北起点所属省区是辽和桂,B对。A、C、D错。5. 2017年8月3日,全球在建规模最大的水电工程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全面开工建设。该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干流河段四个梯级电站中的第二个电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6. 金沙江河段梯级开发能够实现,主要依赖的自然条件是A. 流量大 B. 落差小 C. 峡谷多 D. 流速快47. 依据充

6、足的水电资源,该区域最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是A. 电子装配工业 B. 有色冶金工业 C. 家具制造工业 D. 服装加丁工业参考答案:46. C 47. B本题主要考查流域的开发,首先要了解流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然后根据区域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开发。46. 降水量大,径流量大,落差大(且落差集中),水能资源丰富,这些是水能开发的有利条件,但是不一定利于梯级开发;落差大,地势狭窄, 多峡谷地形,易于建坝,可以在不同的海拔高度处建造很多电站,电站建造海拔高度逐渐降低,利于梯级开发。47. 该区域水电资源,最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是动力指向型工业,有色冶金工业电能消耗多属于动力指向型工业,B对;电子装

7、配工业和服装加工工业属于劳动力指向型工业,AD错;家具制造工业为市场指向型,C错。6. 广东人经常喝凉茶,四川人喜欢吃麻辣。形成这种饮食习惯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植被 B土壤 C地形 D气候参考答案:D7. GIS是依靠计算机实现地理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分析和应用的系统,某中学地理小组将它用于课题研究。据此,完成56题。5下列四图是同学们为家乡所做的自然、社会经济方面的资料分析图,其中只适宜用GIS数据库软件制作的是() 6同学们拟分析家乡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在GIS数据库中,需调用的专题图层是()地形图层土壤图层气候图层人口图层商业网点图层农业图层工业图层城市图层交通图层A BC

8、D参考答案:5.C6.A解析:第5题,根据GIS的特点可知,在本题所列的各项自然、社会、经济资料分析图中,只有贫困人口分布图适宜用GIS数据库软件制作。第6题,要想分析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首先必须要有人口图层,此外,还需有反映各自然条件要素的地形图层、土壤图层、气候图层。8. 一艘货船从A港沿图示路线到B港(下图)。据此回答1618题。16该货船装载的是某食用货品,该货品最可能是 A咖啡豆 B香蕉 C大米 D牛肉17该货船经过了 A德雷克海峡 B卡特加特海峡C麦哲伦海峡 D巽他海峡18该货船经过图中海峡时,当地居民说C岛南部群岛上的动物视力退化严重,出现了白内障羊、盲兔、盲鸟、盲鱼等怪现

9、象。出现这种怪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全球变暖 B臭氧层破坏 C赤潮危害 D酸雨污染参考答案:D C B9. 右图为“某国三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图”,读图完成2021题。20决定甲、乙、丙三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自然资源、商业贸易、水陆运输 B商业贸易、自然资源、水陆运输C水陆运输、自然资源、商业贸易 D自然资源、水陆运输、商业贸易21为促进甲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下列最具针对性的措施是( )A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网络 B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善产业结构C加快资源开采,实现规模效应 D合理规划用地,改善生态环境参考答案:20.A 21.B10. 治沙和防洪并举的治理长江的主要手段

10、是A. 修建水库B. 加固大堤C. 植树种草D. 修建梯田参考答案:A11. 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如下图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22. 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A. 纬度位置B. 地形因素C. 大气环流D. 海陆分布23. 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A. 10 积温B. 日照时数C. 太阳辐射量D. 年降水量参考答案:22. B 23. A【22题详解】读图,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说明与同纬度地区的东西两侧相比,甲地玉米生产潜力较大;同纬度地区玉米生产潜力不同,说明

11、与纬度因素关系小,A错;甲地位于东北平原,甲地的西侧是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甲地的东侧是长白山脉,两侧地势比甲地高,导致气温较甲地低、热量条件较甲地差,玉米生产潜力较甲地小,B对;甲地及其东侧的长白山均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同受夏季风、冬季风影响,C错;甲地东侧地区距海洋更近、甲地西侧地区距海洋更远,因而东西两侧玉米生产潜力都比甲地低的原因与海陆分布关系小,D错。【23题详解】玉米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为:南部、中部玉米生产潜力大、北部和东西两侧玉米生产潜力小;在东北地区,随纬度升高和地形变化,10积温降低,这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A对;东北地区日照时数与太阳辐射量南北相差不大,

12、尤其是西部大兴安岭和内蒙古高原地区,因降水量少、地势高,日照时数和太阳辐射量应大于同纬度的中部地区,而不是比同纬度中部地区小,B、C错;图示区域受东南季风影响,年降水量大体为从东南向西北减少,与图中玉米气候生产潜力变化规律不符,D错。12. 读长江流域主要汛区水情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28. 图示区域多水灾的原因有( )南北支流与干流同时进入雨季,而长江流域特别狭小,易形成水灾上中游地区植被近年来破坏严重,河道淤塞围湖造田,造成湖泊分洪能力减小灾害预警系统不完善,监控措施欠缺A. B. C. D. 29. 图示区域有效的防洪措施是( )进行人工干预,减少流域内的降水总量大规模地迁移人口和城镇加

13、固江防大堤,兴建一批分洪、蓄洪工程加强长江上中游地区林地建设,加强和完善三峡等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A. B. C. D. 30. 甲、乙两湖泊的作用有( )增加云量,防止土地荒漠化 维护生物多样性 蓄洪防洪,调节径流量 缩短汛期,推迟降水A. B. C. D. 参考答案:28. C 29. D 30. C考查长江洪涝产生原因及治理措施。【28题详解】南北支流与干流同时进入雨季,而长江流域面积广,易造成水灾,错误;上中游植被近年来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造成泥沙淤塞严重,正确;围湖造田,造成分洪能力下降,长江中下游地区多水灾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原因,围湖造田、破坏植被等原因,导致河床抬高,排水不畅,造成洪涝灾害频发,正确;灾害预警系统较完善,监控措施较好,错误。故本题选C。【29题详解】长江流域支流多,面积广,进行人工干预,减少流域内的降水总量不易实现,大规模地迁移人口和城镇,会造成经济损失和社会问题,措施均不现实;加固江防大堤,兴建一批分洪、蓄洪工程;加强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