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四川省自贡市荣县城关初级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40531537 上传时间:2022-01-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四川省自贡市荣县城关初级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1年四川省自贡市荣县城关初级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年四川省自贡市荣县城关初级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四川省自贡市荣县城关初级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四川省自贡市荣县城关初级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有关Na2CO3和NaHCO3的性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相同温度下,等浓度的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碱性比较,前者更强B、常温时水溶性:Na2CO3NaHCO3C、在酒精灯加热的条件下,前者不分解,后者分解D、将澄清的石灰水分别加入Na2CO3和NaHCO3溶液中,前者产生沉淀,后者不产生沉淀参考答案:D略2.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碳酸氢根离子的电离:HCO3H2OH2CO3OHB硫离子的

2、水解:S22H2OH2S2OHC钢铁吸氧腐蚀时的正极反应:2H2OO24e4OHD用惰性电极电解MgCl2溶液:2Cl-+2H2O H2+ Cl2+2OH-参考答案:C略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F、HCl、HBr、HI的熔沸点依次升高 B乙醇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只存在范德华力CH2O的熔点、沸点大于H2S是由于H2O分子之间存在氢键D氯的各种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排列为HClOHClO2HClO3HClO4参考答案:C略4. 某学生做完实验以后,采用以下方法分别清洗所用仪器:(1)用稀硝酸清洗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2)用酒精清洗做过碘升华的烧杯;(3)用浓盐酸清洗做过高锰酸钾分解实验的试管;(4)

3、用盐酸清洗长期存放过三氯化铁溶液的试剂瓶;(5)用氢氧化钠溶液清洗盛过苯酚的试管。你认为他的操作:A(2)不对 B(3)、(4)不对 C(4)、(5)不对 D全部正确参考答案:D略5. 下列各组指定的元素,不能形成AB2型化合物的是 A. 3s1和3s23p4 B.3s23p4 和2s22p4 C.3s2 和2s22p5 D. 2s22p2 和2s22p4参考答案:A6. 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A蔗糖 B葡萄糖 C麦芽糖 D乙酸甲酯参考答案:C略7. 将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和b,分别加入两个盛过量的稀硫酸的烧杯中,并向加入a的烧杯中再加入少量CuO粉末。下

4、列各图表示氢气体积V(H2)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A8. 现有乙酸和两种链状单烯烃混合物,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a ,则碳的质量分数是A. B. C. (1a) D. (1a)参考答案:D略9. 下列图像描述正确的是 A由图可判断可逆反应A2(g)+3B2(g)2AB3(g)正反应是放热反应B图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大C图可表示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气至过量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D图表示10 mL 0.01 molL1 KMnO4酸性溶液与过量的0.1 molL1 H2C2O4溶液混合时,n(Mn2+) 随时间的变化参考答案:A

5、略10. 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 aA2、bB、cC2、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 ABDC B离子半径 C2DB+A2+C原子序数 dcba D单质的还原性 ABDC参考答案:B略11. 已知H2(g)、C2H4(g)和C2H5OH(l)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 kJmol1、1411.0 kJmol1和1366.8 kJmol1,则由C2H4(g)和H2O(l)反应生成C2H5OH(l)的H为()A44.2 kJmol1B44.2 kJmol1C330 kJmol1 D330 kJmol1参考答案:A本题考查H有关计算。C2H4(g)H2O(l)=C2H5OH(

6、l),HE(反应物燃烧热)E(生成物燃烧热)14110(1366.8)44.2(kJmol1),A正确。注:H2O(l)燃烧热为0。12. 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钡晶体混合研磨钠与水反应浓硫酸稀释氯酸钾分解制氧气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A B C D参考答案:A13. 在一些高档茶叶、点心等食品的包装盒中有一个小袋,将小袋打开,可以看到灰黑色粉末,其中有些已变成棕褐色。将灰黑色粉末溶于稀盐酸,取上层清液,滴入几滴氯水,再滴加 KSCN溶液,马上出现血红色。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该灰黑色粉末用作抗氧化剂 B该灰黑色粉末不可食用C小袋中原来装有铁粉 D小袋中原来装有氧化铁参

7、考答案:D略14. 为了保护臭氧层,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B减少含铅废气的排放量C减少氟氯代烃的排放量 D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参考答案:C15. 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描述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表示的是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 B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可以是 mol/LC 化学反应速率不管用哪种物质表示,均为正值。 D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参考答案:B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实验室合成乙酸乙酯的步骤如下:在圆底烧瓶内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瓶口竖直安装通有冷却水的冷凝管(使反应混合物的蒸气冷凝为液体流回烧瓶内),加热回流一段时

8、间后换成蒸馏装置进行蒸馏,得到含有乙醇、乙酸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请回答下列问题:在烧瓶中除了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外,还应放入_,目的是_。反应中加入过量乙醇,目的是_。如果将上述实验步骤改为在蒸馏烧瓶内先加入乙醇和浓硫酸,然后通过分液漏斗边滴加乙酸,边加热蒸馏。这样操作可以提高酯的产率,其原因是_ _ _。现拟分离粗产品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的混合物,下列框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 则试剂a是:_,分离方法III是_。甲、乙两位同学欲将所得含有乙醇、乙酸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提纯,在未用指示剂的情况下,他们都是先加NaOH溶液,中和酯中过量的酸,然后用蒸馏法将酯分离出来。甲、乙两人实验结果如下

9、:甲得到了显酸性的酯的混合物;乙得到了大量水溶性的物质;丙同学分析了上述实验目标产物后,认为上述实验都没有成功。试解答下列问题:甲实验失败的原因是_。乙实验失败的原因是_。参考答案: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科学上,1950年前还只能用化学方法确定有机物的结构。随着科学的发展,1950年以后科学家将现代物理方法如X光衍射、光谱法等应用到化学上,给确定有机物的结构带来了很大方便。1892年以前就能从植物曼陀丹中分离得到的一种生物碱东莨菪碱(麻醉剂),直到1951年才能将其结构确定下来,就是运用一定的物理方法。但它的分子式早在1904年就确定了出来。已知麻醉药物东莨菪碱是一

10、种纯净物,其相对分子质量小于500,只含C、H、O、N四种元素,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如下表:w(C)w(H)w(O)w(N)0.67330.06930.21120.0462试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参考答案:C17H21O4N解析:方法1(实验方法):该有机物中N(C)N(H)N(O)N(N)=172141。设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7H21O4N)n(n=1,2,3),则(1217+121+164+141)n500。由于n=1,2,3,所以n=1。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7H21O4N。方法2(设“1”法):对各元素质量分数与相对原子质量的比进行观察,取其最小者,设有机物分子中其原子个数为1,再进行

11、计算。设该有机物分子中N原子的个数为1,则Mr(有机物)=303.0500,不合题意。所以有机物分子中:N(C)=16.9917N(H)=20.9921N(O)=4.000故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7H21O4N。18. 参考答案:(1)NaOHNaHCO3Na2CO3NaOH和Na2CO3NaHCO3和Na2CO3(2)NaOH=50 Na2CO3=22.0919. 中学教材上图示了NaCl晶体结构,它向三维空间延伸得到完美晶体。NiO(氧化镍)晶体的结构与NaCl相同,Ni2+与最邻近O2的核间距离为a108cm,计算NiO晶体的密度(已知NiO的摩尔质量为74.7g/mol)(2)天然的和

12、绝大部分人工制备的晶体都存在各种缺陷,例如在某种NiO晶体中就存在如右图所示的缺陷:一个Ni2+空缺,另有两个Ni2+被两个Ni3+所取代。其结果晶体仍呈电中性,但化合物中Ni和O的比值却发生了变化。某氧化镍样品组成为Ni0.97O,试计算该晶体中Ni3+与Ni2+的离子数之比。参考答案: 因NiO与NaCl的晶体结构相似,所以在NiO的晶胞(如图所示)中含NiO微粒数为1/2个,其晶体的密度为: 设1mol Ni0.97O中含Ni3+x mol,,Ni2+(0.97x)mol根据电中性:3x mol + 2(0.97x)mol=21mol ,则x=0.06 Ni2+为(0.97x)mol=0.91离子数之比 Ni3+:Ni2+=0.06:0.91=6: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