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部编版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240528846 上传时间:2022-01-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部编版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2届部编版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2届部编版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2届部编版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2届部编版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届部编版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部编版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期末质量检测语文学科一、古诗文(36分)(一)默写(12分)1.,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2.,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3.夕日欲颓,。(陶弘景答谢中书书)4.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欧阳修醉翁亭记)5.参观“一大”会址后,同学们更加了解了革命先驱的生平事迹,因此对岳阳楼记中仁人志士“,”的人生追求有了更深的领悟。(二)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6-11题。(24分)(甲)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

2、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乙)去宥(节选)邻父有与人邻者,有梧桐树,其邻之父言梧树之不善也,邻人遽伐之。邻父因请而以为薪。其人不说曰:“邻者若此其险也,岂可为之邻哉?”此有所宥也。夫请以为薪与弗请,此不可以疑枯梧树之善与不善也。齐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所。见人操金,攫而夺之。吏搏而束缚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对吏曰:“殊不见人,徒见金耳。”此真大有所宥也。夫人有所宥者,固以昼为昏,以白为黑,以尧为桀。宥之为败亦大矣。亡国之主,其皆甚有所宥邪?故凡人必别宥然后知,别宥则能全其天矣。【注释】宥:通“囿”

3、,局限。“去宥”:除去人的局限,不受蒙蔽。邻之父:即邻父,邻居老人,父:对男性长辈的称呼。金:古代计算货币的单位,引申为货币、钱。别:离别、告别,这里引申为去除。6.甲乙两段选文均选自。(2分)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1)邻人遽伐之 ()(2)何故()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9.下列对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邻人很不高兴,说:“邻居如此危险,怎么能和他做邻居呢?”B.邻人很不高兴,说:“邻居用心如此险恶,怎么能和他做邻居呢?”C.邻人沉默不语,而后说:“邻居如此危险,难道能和他做邻居吗?”D.邻人沉默不语,而后说:“邻居用心

4、如此险恶,难道能和他做邻居吗?”10.甲文告诉我们的道理。乙文中齐人“大有所宥”的根本原因是:(请自己的话概括),国君“甚有所宥”的后果是,以上两例均从面阐述了的道理(请用原文语句回答)。(8分)11.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A.甲文中对“国人道之”的行为,作者用“不若无闻”来表明他的态度。B.乙文写邻人“有所宥”,齐人“大有所宥”,国君“甚有所宥”,层层揭示“有所宥”的恶果C.甲乙两文都善于运用形象生动的寓言故事来阐述道理,给人以启示或警醒。D.甲文中的“丁氏”、“闻而传之者”、“国人”都是乙文中所说的“有所宥”之人。二、现代文(34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2-1

5、5题。(16分)黑白灰江南水乡古镇建筑的色彩信步江南的水乡古镇,初访者会发现,江南水乡古镇建筑的色彩看起来有些单调,几乎是千篇一律的黑白灰三色。心中不免疑惑,为什么古代江南民众喜欢这样的色彩呢?它究竟美在哪里呢?江南水乡古镇建筑的外墙大多为白灰色,这种颜色不仅是用来看的,它还有很强的实用功能。建筑外墙用青砖砌成后,还要用白灰粉刷墙面,白灰在墙面上形成致密的保护层,防止雨水渗透,这样就增加了墙体的强度,延长了外墙的寿命,保障了建筑内生活的安全舒适。江南是低纬度地区,光照资源丰富。白色的墙面还能反射、散射太阳光,在夏季起到降温的作用,也能部分弥补狭窄的巷子中光线幽暗的不足,一举多得。江南水乡古镇建

6、筑的房顶往往铺瓦片,瓦片防火、防雨、通风。制作瓦片的原材料一般用当地常见的青色黏土。因就地取材,价格便宜,故而在江南水乡使用十分广泛。瓦片刚烧成时呈青色,经年累月,颜色会逐渐发黑,最后成了黑瓦。江南多雨,雨水侵蚀白墙,墙皮逐渐溶解剥落,墙内青砖的颜色渗透出来,呈现出斑驳不一、相互交融的灰色调肌理。白墙黑瓦,间或央杂着些许灰色,三种颜色交相映衬,形成具有独特魅力的江南水乡建筑色彩。现代建筑设计首要考虑的是人的需求,如日照、采光、交通、消防等,人的需求在前,环境就变得次要了。江南水乡古镇的建筑设计则把环境放在重要位置,讲究与环境和谐共存。江南气候湿润,夏季闷热潮湿。黑白灰三色属于中性色系,偏冷。白

7、墙黛瓦会让人觉得环境整洁、清新,从而获得一份“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宁静安适之感。江南自然环境色彩丰富,白居易曾说“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中性色系适合和各种颜色搭配。蓝天白云,古镇人群熙熙攘攘,青翠蜿蜒的小河,河道边,粉墙黛瓦的建筑掩映在一片花红柳绿之中。可以说,黑白灰三色是这幅鲜活水乡画卷中不可或缺的点缀,让人感受到江南古镇独具味的美,符合江南百姓内敛的性情和不俗的审美趣味。随着现代人居环境科学的兴起,人们越来越重视人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存。历经岁月流礼,黑白灰三色展现了水乡民众的人居智慧。这种水乡人居智慧是可以启迪我们未来生活的。12.第段加点词“内敛”在文中的意思是(2

8、分)13.第段中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对其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意在表明现代建筑设计更注重人的需求,因而更符合现代生活的要求。B.意在表明江南水乡古镇的建筑设计注重保护环境,启迪未来美好生活。C.意在表明江南水乡古镇的建筑设计重视环境因素,讲究与环境和谐共存。D.意在表明无论古今,建筑设计中都要把环境因素放在首要位置加以考虑。 15.联系全文,请说说水乡人居智慧对现代城市生活的启迪。(3分)(二)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18分)纸上的时光雨越发大了,瓦楞上飘起一缕缕青烟。我大步跑向一户人家。看到一个男人正站在四方的水泥池子前,池子里盛着面糊一样的东西,我一眼便看出那是捣碎

9、的纸浆。男人双手抓着一张吊着的竹帘,斜着往池子里一舀,随即轻轻晃动两下,纸浆均匀地布满了整张帘子,随后把帘子往高处一扬,顺势一翻,接着一抖,一张半成品的手工纸落在了压榨台的纸堆上。纸堆已有二尺来高,方方正正,淡淡的米黄色,水还在纸上流动,边沿喃嘀嗒嗒地掉着水珠。这样的画面熟悉而亲切,仿佛把我带回了童年。我二姐夫就是做手工纸的,我经常跟着他去纸棚里玩,他告诉过我这个环节叫抄纸,是所有工序中最富技术含量的一环。抄薄了,烘焙后一揭就烂了;抄厚了,等到焙干,纸就烧糊了;抄得不均匀,厚的地方纸浆堆成疙瘩,薄的地方一揭就穿孔。如何做到厚薄适度,平整均匀,没有别的窍门,靠的是一种感觉,就像炒菜一样,只有通过

10、不厌其烦的练习,才能掌握好火候。这里是湘赣边界的一个小山村。做纸的师傅姓黄,五十多岁,当地人。他告诉我,这里盛产楠竹。做手工纸的原材料是楠竹,从一根竹子变成一张纸,要经过足足二十九道工序。需要大半年的时间,考验的是手艺人的匠心,坐下来和时间不慌不忙地相处。湘赣边界做手工纸的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元代,到清乾隆年间,一度被列为贡纸,民国时期更是远销武汉、上海,出口到日本。那时候,湘赣边界到处都是做纸的作坊,几乎家家户户以此为生。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机器造纸的轰鸣声里,手工纸作坊接二连三地退出了乡野。这些年,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手工纸再次受到人们的青睐。雨还在下着,黄师傅点起一支烟,深吸了一口。他慢

11、慢地说道,当初他也想过要放弃,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忍受着孤独与寂寞,惨淡经营着作坊,像一个战士独自坚守着最后一方阵地。他坚持的理由朴素、简单,就是担心这门古老的手艺失传,消失在时间的长河里。雨慢慢小了,我转到另一间屋子,看到桌上堆着焙干的纸,质地匀细,白里泛着浅黄,凑近闻一下,隐隐飘来竹子的清香。黄师傅告诉我,这种纸最大的特点是不上潮,韧性好,不易碎,不渗墨,不褪色,便于长期保存。机器生产的纸很难达到这个要求。我想到在当地图书馆看到的明版县志,也是用这种手工纸刊印的,几百年了,字迹一点也不模糊,纸张也跟新的差不多。时间这位无情的老人,他可以摧毁世上很多东西,让一代又一代的人消失和诞生,但他没

12、能撼动纸上的一横一竖,一撇一捺。做纸匠人不由得让人心生敬意。摩挲着光洁的纸张,我想起老祖宗发明了造纸术,用智慧在这片土地上播下了文明的种子。这种古法制作的手工纸,遵循的正是这种传统的工艺。它带我们触摸到时间枯瘦的筋骨,感受到那些遥远的年代业已逝去的花开花落,涛走云飞。我得感谢这场雨,让我有了一次美丽的邂逅。雨停了,山林青翠欲滴,空气清新如洗。山那边,传来几声清脆的鸡啼。16.第段画线句的含义是 (4分)17.对第段插叙作用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补充交代当地做手工纸的历史悠久。B.补充交代当地制作的手工纸曾广受欢迎。C.说明从90年代起,当地手工纸作坊已逐渐消失。D.表明传统文化

13、的复兴带来了传统做纸工艺的复苏。18.分析第段画线句的语言表现力。(3分)19.联系全文,第段中“做纸匠人不由得让人心生敬意”的原因是:(4分)20.联系全文,请写出文章结尾段的妙处。(5分)三、综合运用(20分)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XX中学计划于6月1日至7日开展为期一周的“探索海洋,启迪未来”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21.以下是校学生会起草的活动计划的部分内容。你认为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举办海底两万里阅读分享会、“海洋与未来”征文比赛等活动。鲜活的海洋生物,珍贵的人类航海历史资料,一定会丰富同学们的海洋科学知识。通过这些活动,希望同学们了解人类航海史,培养探索精神,

14、早日让自己的梦想扬帆起航我们还会走出校园,组织参观海洋公园和中国航海博物馆。这次主题活动周,我们将组织丰富多彩的各项校内外活动。A. B. C. D.22.小张为海底两万里一书撰写了推荐语,作为“阅读分享会”活动海报的宣传用语。下列不能作为推荐语的一项是( )(3分)A.情节:既曲折丰富又惊险刺激,可谓引人入胜。B.内容:广阔神奇的海洋世界,令人目不暇接。C.想象:天马行空,集魔幻怪异和异想天开于一体。D.语言:生动有趣,科学性和艺术性兼而有之。23.在阅读分享会上,小李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尼摩船长和鲁滨逊有相似的精神品质,并设计了以下学习卡片。请完善这张卡片。(8分)学习卡片精神品质情节举例尼摩船长鲁滨逊(1)长年驾驶“鹦鹉螺”号,几乎探遍了海洋的每一个角落。放弃平静而美好的生活,多次航行在波涛汹涌、危机四伏的大海上。(2)从鲨鱼口中救下可怜的采珠人,并赠他珍珠。先后从野人手中救下“星期五”和他的父亲。富有创造力(3)(4)24.主题活动结束当天,校园新闻社将刊发一则新闻消息,请你补写消息的标题和导语。(6分)在这一周中,学生会先后组织了海底两万里阅读分享会、参观中国航海博物馆等活动。在参与过程中,同学们深受教育,纷纷表示要努力学习,大胆求索,让科学梦想早日变为现实。四、写作(60分)25.请以“你,让我学会了思考”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