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京南口机车车辆厂职工子弟中学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40528037 上传时间:2022-01-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5.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北京南口机车车辆厂职工子弟中学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1年北京南口机车车辆厂职工子弟中学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年北京南口机车车辆厂职工子弟中学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北京南口机车车辆厂职工子弟中学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北京南口机车车辆厂职工子弟中学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细胞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刻叙述正确的是A. 酵母菌细胞质基质中可进行和过程B. 过程是真核与原核细胞葡萄糖分解的普遍途径C. 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进行和过程D. 大肠杆菌细胞进行和过程中均产生H参考答案:B【详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是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是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是产物为乳酸的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是产物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2、的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酵母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能进行过程和,过程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A错误;过程是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是真核与原核细胞葡萄糖分解的普遍途径,B正确;在人体细胞中能进行过程、和,不能产生酒精,C错误;大肠杆菌细胞进行过程中不能产生H,D错误。2. 7如图所示的四个方框代表乳酸菌、衣藻、蘑菇和蓝藻,其中阴影部分表示它们都具有的某种物质或结构下列物质或结构不可能出现在阴影部分中的是()ARNAB染色体CDNAD核糖体参考答案:BA、乳酸菌和蓝藻属于原核细胞,衣藻和蘑菇属于真核细胞,阴影部分代表共有的结构或物质,细胞中都有DNA和RNA,A错误;B、染色体是真核

3、细胞特有的结构,原核细胞没有,B正确;C、乳酸菌和蓝藻属于原核细胞,衣藻和蘑菇属于真核细胞,细胞中都有DNA和RNA,C错误;D、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用于蛋白质合成,D错误3. 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氮,可用于合成 A淀粉、蛋白质 B蔗糖、氨基酸 C蛋白质、核酸 D纤维素、麦芽糖参考答案:C4. 南瓜的果实中白色(W)对黄色(w)为显性,盘状(D)对球状(d)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不同亲本组合所产生的后代中,结白色球状果实最多的一组是:( )A、WwDdwwdd B、WWddWWdd C、WwDdwwDD D、WwDdWWDD参考答案:B略5. 在一个细胞周期中,以下变化可发

4、生于同一时期的是A. DNA分子的复制和染色体数目加倍 B. 染色单体形成和细胞板的出现C. 着丝点的分裂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 核膜的消失和纺锤体的形成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在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分子的复制和染色体数目加倍分别发生于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后期,A项正确;染色单体形成和细胞板的出现分别发生于有丝分裂的间期和末期,B项正确;着丝点的分裂发生于有丝分裂的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C项正确;核膜的消失和纺锤体的形成均发生于有丝分裂的前期,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6

5、. 科学家在研究生物体的化学成分时,发现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非生物界中也都存在,这一事实主要说明( )A生物与非生物没有区别 B.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C生物与非生物的化学组成完全一样 D.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参考答案:B7. 下列物质中属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是()A. B. C. D. 参考答案:B【分析】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因。【详解】根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该分子中缺少氨基,因此不属于氨基酸,A项错误。根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6、可知,该分子中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属于氨基酸,B项正确。根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该分子的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没有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因此不属于氨基酸,C项错误。根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该分子的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没有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因此不属于氨基酸,D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要能够识记氨基酸的结构通式,能够根据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判断各选项是否属于氨基酸。8. 下列细胞结构中,所含生物膜层数与核糖体相同的是 A内质网 B核膜C线粒体 D中心体参考答案:D9. 右图所示的模拟实验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

7、是A甲不产生气泡,乙产生气泡B甲产生气泡,乙不产生气泡C甲和乙都产生气泡,气泡成分不同D甲和乙都产生气泡,气泡成分相同参考答案:C10. 一对夫妇都正常,他们的父母也正常,妻子的弟弟是色盲,则他们生的男孩是色盲的概率( )A 1/2 B 1/3 C 1/4 D 1/8 参考答案:C11. 组成核酸的单位它的全称是()A尿嘧啶核糖核酸B尿嘧啶脱氧核糖核酸C尿嘧啶脱氧核苷酸D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参考答案:D【考点】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分析】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根据碱基不同分为四种,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胸腺嘧啶脱

8、氧核糖核苷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根据碱基不同分为四种,腺嘌呤核糖核苷酸、鸟嘌呤核糖核苷酸、胞嘧啶核糖核苷酸、尿嘧啶核糖核苷酸【解答】解:分析题图可知,该核苷酸中含有尿嘧啶U,是RNA特有的碱基,因此是核糖核苷酸,所以该核苷酸的全称是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故选:D12.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根本区别是A. 有无核膜B. 有无细胞壁C. 大小D. 新陈代谢类型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根本区别是否有以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故A正确。真核细胞中的植物细胞也有细胞壁,故B错误。一般来说原核细胞比较小,但细胞大小和原核细胞、真核细胞没有必然关系, 故C错误。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有自

9、养的和异养的,有厌氧的也有需氧的,故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13. 哺乳动物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能形成4个精子,这4个精子所含的染色体总数是A初级精母细胞的1/4 B初级精母细胞的1/2 C与初级精母细胞相同 D初级精母细胞的2倍参考答案:D14. 下列物质在核糖体内合成的是( )A.胰岛素 B.性激素 C.纤维素 D.纤维素酶参考答案:AD15. 细胞内各细胞器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对图中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不同植物细胞内其数量基本相同B. 是植物合成蛋白质的主要细胞器C. 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的细胞器D. 含有DN

10、A和RNA,是决定植物遗传的基本单位参考答案:C从图示可判断为叶绿体,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的细胞器,而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在不同植物细胞内叶绿体数量不同。叶绿体中含DNA和RNA,但决定遗传的基本单位是基因。16. 人体细胞的核酸中,含有的碱基种类是A1 B4 C5 D8参考答案:C17. 将一长势良好的健壮植株在密闭玻璃罩内培养,并置于室外,用CO2测定仪测定玻璃罩内CO2浓度,某一天的变化情况,绘成曲线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该植株处于光照下的一个叶肉细胞,a表示该细胞的线粒体进行细胞呼吸放出的CO2量,b表示该细胞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不考

11、虑这一天内植株生长对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影响)(1)如图甲所示,从16时到18时,叶绿体内ATP合成速率的变化是 。若D点和E点所对应时刻的温度相同,则D点时的呼吸速率 (填“”,“=”或“”,“=”或“”)b。(4)若先将该植物的叶片在同温度下黑暗处理1h,黑暗处理后重量减少3mg,随后立即再光照1h,光照后比黑暗处理前重量增加3mg,则该植物叶片光照1h的真正光合速率为 。(5)丙图中A点与B点相比,叶绿体中C3含量较 。参考答案:(1)逐渐减小 = ks5u (2)ATP和H 叶绿体基质 (3) (4) 9mg/h (2分) (5)高18.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

12、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 孟德尔所做的测交实验,不论F1作父本还是母本,实验结果都是接近高茎:矮茎=1:1,这是“检验推理”过程B. 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则测交后代的两种性状比接近1:1,属于“演绎推理”的过程C. 当孟德尔发现F2中黄圆:黄皱:绿园:绿皱=9:3:3:1,得出“F1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的结论D. 孟德尔用纯种黄圆豌豆和纯种绿皱豌豆做杂交实验,结果F2中出现了亲本没有的性状组合,提出“两对相对性状之间是什么关系?”的问题参考答案:C

13、【分析】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提出问题(在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详解】孟德尔所做的测交实验,不论F1作父本还是母本,实验结果都是接近高茎:矮茎=1:1,这是“检验推理”过程,A正确;“若F1产生配子时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的两种性状比接近1:1”,属于“演绎推理”的过程,B正确;,C错误;孟德尔用纯种黄圆豌豆和纯种绿皱豌豆做杂交实验,结果F2中出现了亲本没有的性状组合,提出控制不同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之间是自由组合的,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识记孟德尔对实验现象作出的解释(假说),掌握孟德尔验证其假说的方法和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适用范围,能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9. 人体注射卡介苗后,经过一段时间,血液中就会出现抗结核杆菌的抗体。抗体的结构单位和细胞中合成抗体的细胞器分别是( )A.葡萄糖、叶绿体 B.葡萄糖、核糖体C.氨基酸、核糖体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