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辽宁省鞍山市关门山中学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40523132 上传时间:2022-01-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54.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辽宁省鞍山市关门山中学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1-2022学年辽宁省鞍山市关门山中学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辽宁省鞍山市关门山中学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辽宁省鞍山市关门山中学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辽宁省鞍山市关门山中学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抗生素药物研制新思路俄罗斯医学科学院院士阿沃罗比约地和俄罗斯科学中心特别纯净药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合作,提出了新型抗生素药物研制新方法。它的科学机理不是将体内致病性微生物细菌灭杀,而是最大限度地刺激体内那些牢固保护机体的正常细菌群的生物活性,使致病性微生物“无用武之地”。在该方法的基础上,俄研究人员已成功研制出新型抗生素药物。众所周知,抗生素的抗药性问题已非常严重,针对一种疾病选择一种有效的抗生素已经很不容易。近年来,科学界已产生了一个新术语“抗致病性”药物,这类药物

2、或能将细菌消灭,或可抑制细菌的致病性。目前,主要有两种研制新型抗生素的方法:第一,利用群体效应调控原理。很多致病性细菌只有在群体密度达到一定程度后才可导致疾病发生,即受群体效应的调控。很多细菌都具备这种能力,即细菌能够分泌一种或多种自诱导剂,通过感应这些自诱导剂来判断菌群密度和周围环境变化,当菌群数达到一定的阈值后,启动相应一系列基因的调节表达,以调节菌体的群体行为。不同类型的细菌具有不同的群体效应调节系统,很多细菌分泌同一种诱导剂,以此调控不同种类细菌间的作用行为。目前,在这一理论基础上还没有研制出新型抗生素药物。第二,寻找能够抑制细菌群体效应的天然化合物,如植物或者海藻等可以形成保护系统的

3、天然物质。但目前因这些物质的低效性而未获得成功。沃罗比约夫院士则提出了第三种方法。这种方法不是抑制致病细菌的群体效应,而是最大限度地刺激那些牢固保护机体的正常细菌群的群体效应。利用这种原理,沃罗比约夫院士在大肠杆菌增长自动调节因子的基础上,成功研制出力量抗生素药物“阿克托氟洛尔C”。实验发现,“阿克托氟洛尔C”能够有选择地刺激人体正常细菌的增长,如乳菌、大肠杆菌以及分歧细菌。研究人员认为,“阿克托氟洛尔C”将成为真正的“抗致病性”药物抗生素。(选自新华文摘2006年第15期)6下列有关俄罗斯提出的新型抗生素药物研制“新方法”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这种新方法的科学机理是最大限度地刺激体内那些牢固

4、保护机体的正常细菌群的生物活性,从而将致病性细菌消灭。B这种新方法的出发点不是将体内致病性微生物细菌灭杀,而是刺激正常细菌群的群体效应,使致病性细菌完全失去活性。C这种新方法的科学机理是刺激体内那些保护机体的正常细菌群,以提高它们的生物活性,使致病性细菌失去用武之地。D这种新方法的科学机理是限制致病性细菌的生物活性,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体内正常细菌群的生物活性。7下列对第二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解决致病性细菌对抗生素的抗药性问题,是科学界致力于寻找研制新型抗生素药物方法的重要原因。B致病性细菌对抗生素具有较强的抗药性,所以现在针对某一种疾病已经找不到一种有效的抗生素。C“抗致病性”药物和传

5、统的抗生素相比,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抗致病性”药物重视了药物对细菌致病性的抑制作用。D传统的抗生素是致力于将致病性细菌消灭,而“抗致病性”药物则是或能消灭细菌,或能抑制细菌的致病性。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不同类型的细菌在相同的群体效应调节系统的调控作用下,一旦密度达到一定的阈值,就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B很多细菌能够分泌一种或多种自诱导剂,借助同一种诱导剂可以调控细菌间的作用行为。C一些植物或者海藻等可以形成保护系统的天然物质,这些天然物质能够对细菌的群体效应产生抑制作用。D沃罗比约夫院士研制出的力量抗生素药物能够刺激人体内乳菌、大肠杆菌以及分歧细菌的增长。参考答案:6C(A项“从而

6、将致病必细菌消灭”错;B项“使致病性细菌完全失去活性”错;D项因果倒置。)7B(“已经找不到”绝对化。)8A(A项“相同”错,不同类型的细菌具有不同的群体效应调节系统。)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如何增进我们的数据安全感,是“大数据时代”必须回答的一道考题。然而,近日有不少网友反映,一些APP(手机软件)在“偷听”说话,并进行相关推荐;在国外,“脸书”等也陷入“窃听”用户的质疑中。不过,尽管有关推测很多,但大都还未证实,业内专家也观点不一,呼唤监管部门给出权威说法。换句话说,权威的声音慢一拍、行动迟一步,用户数据安全感就少一分。与此同时,相关手机软件接连“喊冤”,均保证只会合法合规地

7、获取和使用用户信息。即便如此,许多用户的担心还是无法打消,因为互联网公司此前滥用大数据的行为并不少见。实际上,这种不信任的源头,在于手机软件获取用户信息权限的模式。当用户注册某个手机软件时,就会弹出要求用户授权各类信息权限的条款,包括通讯录、麦克风、地理位置等。这种情形下,用户要么接受“霸王条款”,要么被“隐形套路”,否则就无法使用手机软件。没有选择权个人信息第一道关口的失守,是用户缺失数据安全感的重要原因。今天,数据价值堪比石油,引得商家“争抢”,是因为我们的生产生活已经被算法包围。企业利用算法挖掘分析用户数据,可以精准判断用户的消费需求,从而精准“推销”产品、谋划产业布局。但是,对用户而言

8、,乐也算法,忧也算法。乐的是算法带来服务个性化,忧的是算法提供的服务“太精准”。一旦数据泄露或者被滥用,骚扰电话、网络诈骗等也可以从过去的“误打误撞靠运气”变得“精准定制有底气”。保留免受骚扰的权利、自主选择的权利,正是用户重视数据安全感的根本原因。捍卫数据安全,就是在守护美好未来。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要为自己把关,不仅要养成安全使用手机软件的习惯,而且还要在发现隐私被侵犯时勇于拿起法律武器。近日,一位法律人士发现“抖音”“多闪”等手机软件在没有授权的情况下,向他精准推荐了多位“好友”,便在北京互联网法院起诉并获立案。企业亦如是,如果不是目光短浅,便一定能看得清,一旦安全事故的“灰犀牛”来临

9、,商家将丧失更多用户;只要数据安全受到威胁,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商业前景就会受到挑战。放弃窃取、滥用数据的眼前利益,共同守护数据安全才是明智之选。以制度构建立体防御体系,形成个人、企业与相关部门共同发力的监管网络,方能阻断窃取隐私的“不法之手”。据悉,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列入立法规划。这意味着我们将告别个人信息保护分散立法的状态。未来,有了专门法律做“靠山”、各方合力当保障,企业非法收集、滋用数据的“灰色空间”将越来越小,用户的数据安全感也将越来越实。(姜赟共同守护数据安全,略有删节)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尽管相关手机软件都保证不会违背法规获取和

10、使用用户信息,不少用户还是担心个人信息被泄露。B. 强行套取个人信息的现象较为普遍,例如若不接受“霸王条款”就无法注册和使用某些手机软件。C. 免受骚扰、杜绝网络诈骗和规避所供服务“太精准”是用户高度重数据安全感的根本原因。D. 互联网公司和商家、企业只有放弃窃取滥用数据的眼前利益,共同守护数据安全才是明智之选。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由网友对手机软件的担心,引出本文的中心议题“如何增进我们的数据安全感”,可谓发人深省。B. 文章第二段运用例证法,剖析了用户缺乏数据安全感的原因在于手机软件获取用户信息权限的模式。C. 文章第三段运用对比论证法,从积极和消两个方面

11、论述了用户重视数据安全感的根本原因。D. 文章采用层进式行文结构,阐述了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安全问题,给企业、用户和监管部门以启发。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如果监管部门能够给出明确的权威说法,即使信息监管的行动慢一点,用户也会有数据安全感。B. 以制度构建个人、企业与相关部门共同发力的监管网络和立体防御体系,就能保障个人信息安全。C. 若有个人信息保护法,企业将不可能非法收集、滥用数据,用户也就可以获得真切的数据安全感。D.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把好信息关,注意安全使用手机软件,还要在隐私被侵犯时敢于拿起法律武器。参考答案:1. C 2. B 3. D【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

12、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中,C项,曲解文意。“免受骚扰、杜绝网络诈骗和规避所供服务太精准,是的根本原因”错。原文说的是“保留免受骚扰的权利,自主选择的权利,正是用户重视数据安全感的根本原因”。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

13、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B项,张冠李戴。“剖析了用户缺乏数据安全感的原因在于手机软件获取用户信息权限的模式”错。第二段指出,“这种不信任的源头,在于手机软件获取用户信息权限的模式”,而“没有选择权是用户缺失数据安全感的重要原因”。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

14、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A项,无中生有,“即使信息监管的行动慢一点,用户也会有数据安全感”错。原文说的是“权威的声音慢一拍、行动迟一步,用户数据安全感就少一分”。B项,说法绝对,“就能保障个人信息安全”错。原文说的是“以制度构建立体防御体系,形成个人,企业与相关部门共同发力的监管网络,方能阻断窃取隐私的“不法之手”。C项,曲解文意,“企业将不可能非法收集、滥用数据”错。原文说的是“有了专门法律做”靠山、各方合力当保障,企业非法收集、滥用数据的灰色空间将越来越小”。故选D。【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

15、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

16、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如今的网络流行语,有时候常常“流行”得让人莫名其妙。比如说最近在网上风行一时的“蓝瘦香菇”,仅仅因为一位南方口音的小伙子把“难受,想哭”发音成了“蓝瘦,香菇”,就在网络上得到了病毒式传播,让不少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在近期网上热传的“2016年十大网络流行语”的帖子中,与“蓝瘦香菇”一同入选的还有“洪荒之力”“老司机”“狗带”等。如果说“洪荒之力”还是源于现实社会中的新闻事件的话,那么其他的绝大部分都是源于网络“原生态”,而且常常具有这样的特性: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