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奥数计算应用题及答案(2)

上传人:鑫** 文档编号:240203406 上传时间:2022-01-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4.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年级奥数计算应用题及答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六年级奥数计算应用题及答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学六年级奥数计算应用题及答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奥数计算应用题及答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奥数计算应用题及答案(2)(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六年级奥数计算应用题及答案(2) 3.一次考试共有5道试题。做对第1、2、3、4、5题的分别占参与考试人数的95%、80%、79%、74%、85%。假如做对三道或三道以上为合格,那么这次考试的合格率至少是多少? 答案:及格率至少为71%。 假设一共有100人考试 100-95=5 100-80=20 100-79=21 100-74=26 100-85=15 5+20+21+26+15=87(表示5题中有1题做错的最多人数) 87÷3=29(表示5题中有3题做错的最多人数,即不及格的人数最多为29人) 100-29=71(及格的最少人数,其实都是全对的) 及格率至少为71%

2、六.抽屉原理、奇偶性问题 1.一只布袋中装有大小相同但颜色不同的手套,颜色有黑、红、蓝、黄四种,问最少要摸出几只手套才能保证有3副同色的? 解:可以把四种不同的颜色看成是4个抽屉,把手套看成是元素,要保证有一副同色的,就是1个抽屉里至少有2只手套,依据抽屉原理,最少要摸出5只手套。这时拿出1副同色的后4个抽屉中还剩3只手套。再依据抽屉原理,只要再摸出2只手套,又能保证有一副手套是同色的,以此类推。 把四种颜色看做4个抽屉,要保证有3副同色的,先考虑保证有1副就要摸出5只手套。这时拿出1副同色的后,4个抽屉中还剩下3只手套。依据抽屉原理,只要再摸出2只手套,又能保证有1副是同色的。以此类推,要保

3、证有3副同色的,共摸出的手套有:5+2+2=9(只) 答:最少要摸出9只手套,才能保证有3副同色的。 2.有四种颜色的积木若干,每人可任取1-2件,至少有几个人去取,才能保证有3人能取得完全一样? 答案为21 解: 每人取1件时有4种不同的取法,每人取2件时,有6种不同的取法. 当有11人时,能保证至少有2人取得完全一样: 当有21人时,才能保证到少有3人取得完全一样. 3.某盒子内装50只球,其中10只是红色,10只是绿色,10只是黄色,10只是蓝色,其余是白球和黑球,为了确保取出的球中至少包含有7只同色的球,问:最少必需从袋中取出多少只球? 解:须要分状况探讨,因为无法确定其中黑球与白球的

4、个数。 当黑球或白球其中没有大于或等于7个的,那么就是: 6*4+10+1=35(个) 假如黑球或白球其中有等于7个的,那么就是: 6*5+3+1=34(个) 假如黑球或白球其中有等于8个的,那么就是: 6*5+2+1=33 假如黑球或白球其中有等于9个的,那么就是: 6*5+1+1=32 4.地上有四堆石子,石子数分别是1、9、15、31假如每次从其中的三堆同时各取出1个,然后都放入第四堆中,那么,能否经过若干次操作,使得这四堆石子的个数都相同?(假如能请说明详细操作,不能则要说明理由) 不行能。 因为总数为1+9+15+31=56 56/4=14 14是一个偶数 而原来1、9、15、31都

5、是奇数,取出1个和放入3个也都是奇数,奇数加减若干次奇数后,结果肯定还是奇数,不行能得到偶数(14个)。 七.路程问题 1.狗跑5步的时间马跑3步,马跑4步的距离狗跑7步,现在狗已跑出30米,马起先追它。问:狗再跑多远,马可以追上它? 解: 依据马跑4步的距离狗跑7步,可以设马每步长为7x米,则狗每步长为4x米。 依据狗跑5步的时间马跑3步,可知同一时间马跑3*7x米=21x米,则狗跑5*4x=20米。 可以得出马与狗的速度比是21x:20x=21:20 依据现在狗已跑出30米,可以知道狗与马相差的路程是30米,他们相差的份数是21-20=1,现在求马的21份是多少路程,就是 30&divid

6、e;(21-20)x21=630米 2.甲乙辆车同时从a b两地相对开出,几小时后再距中点40千米处相遇?已知,甲车行完全程要8小时,乙车行完全程要10小时,求a b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答案720千米。 由甲车行完全程要8小时,乙车行完全程要10小时可知,相遇时甲行了10份,乙行了8份(总路程为18份),两车相差2份。又因为两车在中点40千米处相遇,说明两车的路程差是(40+40)千米。所以算式是(40+40)÷(10-8)x(10+8)=720千米。 3.在一个600米的环形跑道上,兄两人同时从同一个起点按顺时针方向跑步,两人每隔12分钟相遇一次,若两个人速度不变,还是在原来

7、动身点同时动身,哥哥改为按逆时针方向跑,则两人每隔4分钟相遇一次,两人跑一圈各要多少分钟? 答案为两人跑一圈各要6分钟和12分钟。 解: 600÷12=50,表示哥哥、弟弟的速度差 600÷4=150,表示哥哥、弟弟的速度和 (50+150)÷2=100,表示较快的速度,方法是求和差问题中的较大数 (150-50)/2=50,表示较慢的速度,方法是求和差问题中的较小数 600÷100=6分钟,表示跑的快者用的时间 600/50=12分钟,表示跑得慢者用的时间 4.慢车车长125米,车速每秒行17米,快车车长140米,车速每秒行22米,慢车

8、在前面行驶,快车从后面追上来,那么,快车从追上慢车的车尾到完全超过慢车须要多少时间? 答案为53秒 算式是(140+125)÷(22-17)=53秒 可以这样理解:快车从追上慢车的车尾到完全超过慢车就是快车车尾上的点追及慢车车头的点,因此追及的路程应当为两个车长的和。 5.在300米长的环形跑道上,甲乙两个人同时同向并排起跑,甲平均速度是每秒5米,乙平均速度是每秒4.4米,两人起跑后的第一次相遇在起跑线前几米? 答案为100米 300÷(5-4.4)=500秒,表示追刚好间 5x500=2500米,表示甲追到乙时所行的路程 2500÷300=8圈100

9、米,表示甲追及总路程为8圈还多100米,就是在原来起跑线的前方100米处相遇。 6.一个人在铁道边,听见远处传来的火车汽笛声后,在经过57秒火车经过她前面,已知火车鸣笛时离他1360米,(轨道是直的),声音每秒传340米,求火车的速度(得出保留整数) 答案为22米/秒 算式:1360÷(1360÷340+57)≈22米/秒 关键理解:人在听到声音后57秒才车到,说明人听到声音时车已经从发声音的地方行出1360÷340=4秒的路程。也就是1360米一共用了4+57=61秒。 7.猎犬发觉在离它10米远的前方有一只奔跑着的野兔,立刻紧追上去,猎

10、犬的步伐大,它跑5步的路程,兔子要跑9步,但是兔子的动作快,猎犬跑2步的时间,兔子却能跑3步,问猎犬至少跑多少米才能追上兔子。 正确的答案是猎犬至少跑60米才能追上。 解: 由猎犬跑5步的路程,兔子要跑9步可知当猎犬每步a米,则兔子每步5/9米。由猎犬跑2步的时间,兔子却能跑3步可知同一时间,猎犬跑2a米,兔子可跑5/9a*3=5/3a米。从而可知猎犬与兔子的速度比是2a:5/3a=6:5,也就是说当猎犬跑60米时候,兔子跑50米,原来相差的10米刚好追完 8. AB两地,甲乙两人骑自行车行完全程所用时间的比是4:5,假如甲乙二人分别同时从AB两地相对行使,40分钟后两人相遇,相遇后各自接着前

11、行,这样,乙到达A地比甲到达B地要晚多少分钟? 答案:18分钟 解:设全程为1,甲的速度为x乙的速度为y 列式40x+40y=1 x:y=5:4 得x=1/72 y=1/90 走完全程甲需72分钟,乙需90分钟 故得解 9.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第一次相遇后两车接着行驶,各自到达对方动身点后马上返回。其次次相遇时离B地的距离是AB全程的1/5。已知甲车在第一次相遇时行了120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答案是300千米。 解:通过画线段图可知,两个人第一次相遇时一共行了1个AB的路程,从起先到其次次相遇,一共又行了3个AB的路程,可以推算出甲、乙各自共所行的路程分别是第一次相遇前各

12、自所走的路程的3倍。即甲共走的路程是120*3=360千米,从线段图可以看出,甲一共走了全程的(1+1/5)。 因此360÷(1+1/5)=300千米 从A地到B地,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分别须要4小时、6小时,现在甲乙分别AB两地同时动身相向而行,相遇时距AB两地中点2千米。假如二人分别至B地,A地后都马上折回。其次次相遇点第一次相遇点之间有()千米 10.一船以同样速度来回于两地之间,它顺流须要6小时;逆流8小时。假如水流速度是每小时2千米,求两地间的距离? 解:(1/6-1/8)÷2=1/48表示水速的分率 2÷1/48=96千米表示总路程 11.快

13、车和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快车每小时行33千米,相遇是已行了全程的七分之四,已知慢车行完全程须要8小时,求甲乙两地的路程。 解: 相遇是已行了全程的七分之四表示甲乙的速度比是4:3 时间比为3:4 所以快车行全程的时间为8/4*3=6小时 6*33=198千米 12.小华从甲地到乙地,3分之1骑车,3分之2乘车;从乙地返回甲地,5分之3骑车,5分之2乘车,结果慢了半小时.已知,骑车每小时12千米,乘车每小时30千米,问: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 把路程看成1,得到时间系数 去时时间系数:1/3÷12+2/3÷30 返回时间系数:3/5÷12+2/5÷30 两者之差:(3/5÷12+2/5÷30)-(1/3÷12+2/3÷30)=1/75相当于1/2小时 去时时间:1/2x(1/3÷12)÷1/75和1/2x(2/3÷30)1/75 路程:12x1/2x(1/3÷12)÷1/75+30x1/2x(2/3÷30)1/75=37.5(千米) 八.比例问题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