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农安第一中学2021年高一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40089241 上传时间:2022-01-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90.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第一中学2021年高一化学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第一中学2021年高一化学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第一中学2021年高一化学测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长春市农安第一中学2021年高一化学测试题含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省长春市农安第一中学2021年高一化学测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对于平衡体系mA(g)+nB(g)?pC(g)+qD(g) H=b kJmol-1,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若温度不变,将容器的体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达到新平衡时A的浓度为原来的2.2倍,则m+np+qB. 若平衡时,A、B的转化率相等,说明反应开始时,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m:nC. 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升高温度,D的体积分数增大说明该反应的H0。D. 若m+n=p+q,则向含有a mol气体的平衡体系中再加入a mol的B,

2、达到新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等于2a mol参考答案:C详解:A.温度不变,将容器的体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A的浓度变为原来的2倍,平衡开始移动,若到新平衡A的浓度为原来的2.2倍,说明该反应逆向移动,则m+np+q,故正确;B. 若平衡时,A、B的转化率相等,说明反应开始时,A、B的物质的量之比满足化学计量数比,为m:n ,故正确;C. 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升高温度,D的体积分数增大,说明反应正向移动,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即说明该反应的H0,故错误;D. 若m+n=p+q,则向含有a mol气体的平衡体系中再加入a mol的B,达到新平衡时总物质的量不变,仍为2amol,故正确。故选C

3、。2. 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是A. 水和四氯化碳 B. 碘和四氯化碳 C. 酒精和水 D. 汽油和植物油参考答案:AA. 四氯化碳不溶于水,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A正确;B. 碘易溶在四氯化碳中,不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B错误;C. 酒精和水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C错误;D. 汽油和植物油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D错误,答案选A。3. 常温常压下,取四支完全一样的针筒,分别充入等质量的CH4、O2、CO2、SO2四种气体,其中充装SO2的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A【详解】在质量相等的情况下,用n=分别计算四种气体的物质的量,因为M(摩尔质量)

4、各不相同,(SO2)(CO2) (O2) (CH4),所以,当质量相同时有:n(CH4) n(O2)n(CO2)n(SO2),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最小,体积最小,故选A。所以本题答案为A。【点睛】由阿伏伽德罗定律可知,在相同的温度、压强条件下,气体的体积和物质的量成正比。物质的量越大,气体体积越大,物质的量越小,气体体积越小。4.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元素代号LMQRT原子半径/nm0.1600.1430.1120.1040.066主要化合价+2+3+2+6 22A氢化物的沸点为H2TH2R B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为LQCM与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

5、两性 DL2+ 与R2- 的核外电子数相等参考答案:C略5. 有关焰色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焰色反应是金属单质表现的性质 B.焰色反应是因为发生了化学变化而产生的 C.焰色反应看到黄色火焰并不能确定该物质一定不含钾元素D.洗涤焰色反应中用到的铂丝可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参考答案:C略6.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1体积X2气体与3体积Y2气体化合生成2体积气体化合物Z,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XY B XY3 CX3Y DX2Y3参考答案:B略7. 丙烯酸的结构简式为CH2=CHCOOH,其对应的性质中不正确的是A与钠反应放出氢气 B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C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D发生相互加

6、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参考答案:C8. 某元素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4,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 ) A14 B15 C16 D17参考答案:A略9. 含有25个碳原子的直链烷烃沸点和燃烧热的数据见下表烷烃名称乙烷丙烷丁烷戊烷沸点()88.642.10.536.1*燃烧热(kJmo1)1560.72219.22877.63535.6*燃烧热:1摩尔物质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液态水时所放出的热量。 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正庚烷在常温常压下肯定不是气体 B烷烃燃烧热和其所含碳原子数成线性关系 C随碳原子数增加,烷烃沸点逐渐升高 D随碳原子数增加,烷烃沸点和燃烧热都成比例增

7、加参考答案:D10. 下列实验操作会导致实验结果偏低的是: 配制100 g 10的CuSO4溶液,称取10g 胆矾溶于90 g水中 转移CuSO4溶液时,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H2SO4溶液,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用80的浓H2SO4配制40H2SO4时,把80的浓H2SO4与等体积水混合A B C D参考答案:A11. 在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锌片和铜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极发生得电子的氧化反应B电子通过导线由铜片流向锌片C正极有O2逸出D铜片上有H2逸出参考答案:D解:Zn、Cu、硫酸构成的原电池金属锌做负极,金属铜做正极A、正极上放电

8、的是氢离子,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故A错误;B、原电池中,电子的流向是从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即从锌片流向铜片,故B错误;C、正极上放电的是氢离子,正极有氢气逸出,故C错误;D、金属铜做正极,正极上放电的是氢离子,有氢气逸出,故D正确故选D12. 下列物质中含有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不可以用加热的方法除去的是()ACaCO3(CaO)BNa2O2(Na2O)CNa2CO3(NaHCO3)DMgOMg(OH)2参考答案:A【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分析】可以用加热的方法除去,则物质加热分解且不引入新杂质,或物质易升华,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碳酸钙加热

9、分解生成CaO,将原物质除去,不能用加热法除去,故A错误;B氧化钠加热时被氧化生成过氧化钠,故B正确;C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故C正确;DMg(OH)2加热分解生成MgO,故D正确;故选A13. 质量分数为a的某物质的溶液m g与质量分数为b的该物质的溶液n g混合后,蒸发掉p g水,得到的溶液每毫升质量为q g,物质的量浓度为c。则溶质的分子量(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B C D 参考答案:C略14. 除去Na2C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HCO3,可采取的方法是( )A. 加热 B. 通入过量的CO2 C. 加入过量的石灰水 D. 加入稀盐酸参考答案:AA. 加热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碳

10、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可以除去碳酸钠中的碳酸氢钠,A正确;B. 固体中通入过量的CO2不反应,B错误;C. 加入过量的石灰水二者均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C错误;D. 加入稀盐酸二者均反应,D错误,答案选A。15. 将C mol/L的AlCl3溶液V1 mL加水稀释至V2mL,稀释后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C mol/L B. C mol/L C. C mol/L D. C mol/L参考答案:DC mol/LAlCl3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为3C mol/L,V1 mL加水稀释至V2mL,则稀释后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为,答案选D。点睛:明确氯化铝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与溶质氯化铝

11、的关系以及稀释定律是解答的关键,注意在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以及物质的量均是不变的,据此可以进行稀释的有关计算。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和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1)实验室用装置A制备SO2,某同学在实验时发现打开A的分液漏斗活塞后,漏斗中液体未流下,该同学怎样操作可以使分液漏斗液体顺利滴下_;(2)实验室用装置E制备Cl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若实验室用酸性KMnO4和浓盐酸反应制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都褪色,停止通气后,再给B、D两个试管分别加热;

12、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B:_,D:_。(4)若将B中品红换成Na2S溶液,通SO2一段时间后B中现象为_。(5)另一个实验小组的同学认为SO2和氯水都有漂白性,二者混合后的漂白性肯定会更强。他们将制得的SO2和Cl2按1:1同时通入到品红溶液中,结果发现褪色效果并不像想象的那样。请你分析该现象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参考答案:(1)取下分液漏斗的玻璃塞 (2)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2MnO4-+10Cl-+16H+=2Mn2+5Cl2+8H2O (3)褪色的品红溶液又恢复成红色 无明显现象 (4)溶液变浑浊(或有沉淀生成) (5)Cl2+SO2+2H2

13、O=2HCl+H2SO4试题分析:(1)打开A的分液漏斗活塞后,漏斗中液体未流下,说明分液漏斗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2)装置E适合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加热制备Cl2;酸性KMnO4和浓盐酸反应生成Cl2、氯化锰、氯化钾、水;(3)SO2、Cl2都能使品红褪色,SO2漂白具有暂时性,加热后可以恢复原色,次氯酸是氧化性漂白,具有永久性。(4)若将B中品红换成Na2S溶液,通SO2后可以发生5SO2 + 2Na2S + 2H2O = 3 S+ 4 NaHSO3;(5)SO2和Cl2 、H2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HCl和H2SO4。解析:(1)打开A的分液漏斗活塞后,漏斗中液体未流下,说明分液漏斗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可以取下分液漏斗的玻璃塞使分液漏斗液体顺利滴下;(2)装置E适合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加热制备Cl2,反应方程式是MnO2+4HCl(浓)MnCl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