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8

上传人:教**** 文档编号:239944544 上传时间:2022-01-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8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8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8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8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8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8(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化学学问点总结 学问结构 中学化学学问清单(分七大部分)第 1 部分化学绪论一、化学本质;二、化学概念;三、化学化学基础一、化学的探究步骤:二、化学试验:1、试验器皿; 2、试验操作;3、观看描述;三、物质的制备、检验、分别;1、常用物质的制备;2、常用物质的检验;3、常用物质的分别;第 3 部分物质构成一、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二、组成物质的元素三、描述物质的化学式四、化学式中的化合价五、物质的分类:1、单质; 2、化合物;第 4 部分物质性质一、物质的变化;二、物质的性质;三、化学方程式;四、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五、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

2、因素;第 5 部分化学运算一、与化学式相关的运算;二、与化学方程式相关的运算;三、与溶液相关的运算;第 6 部分化学物质一、空气和氧气: (一)空气; (二)氧气; (三)与氧化仍原反应有关的几个概念;二、水和溶液: (一)水;(二)溶液;三、碳和碳的化合物: (一)碳;(二)二氧化碳; (三)一氧化碳; (四)碳酸钙;四、金属和金属材料: (一)金属材料(二)金属的物理性质(三)金属的化学性质(四)金属资源的利用和爱护五、酸碱盐:( 0)指示剂(一)酸(二)碱(三)盐(四)中和反应(五)复分解反应(六)成盐规律第 7 部分化学与社会一、化学与能源(一)燃烧与灭火; (二)燃料与新能源; (三

3、)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四)几种常用燃料;二、化学肥料(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元素)三、养分物质四、有机合成材料1第 1 部分化学绪论(前言)一、化学本质:物质由分子、原子构成,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组可构成新的物质;二、化学概念:化学是在分子、原子水平上,争论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三、化学组成结构理化性质变化规律其它(检验、用途和制取等)六、综合应用:学习化学的目的2第 2 部分化学基础(参见学问清单P199) 一、化学的探究步骤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订方案与设计试验4、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论证6、评估7、沟通合作二、化学试验1、试验器皿:试管烧杯烧瓶集气瓶试管夹胶

4、头滴管玻璃棒酒精灯蒸发皿坩埚钳量筒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铁架台药匙托盘天平温度计2、试验操作:药品取用物质加热仪器洗涤方法争论误差分析安全常识3、观看描述:试验前(观看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等)试验中(观看是否吸热或放热、发光、变色、生成沉淀或气体等)试验后(观看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种类等)留意:应对本质现象进行观看和描述,描述时不能说诞生成物的名字;描述用词要精确:火焰与火光(气体与固体);烟与雾(固体与液体) ;点燃与燃烧(条件与现象);气泡与气味(液中与气中)分解与分别(纯与混)三、物质的制备、检验、分别1、常用物质的制备(原料、速度、提取)33、常用物质的分别物质的分别和提纯的主要方

5、法附: 1、量筒视线不平常读数偏大偏小问题;2、天平物质和法码放反时的真实值问题;4第 3 部分物质构成(参见学问清单P93) 一、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1、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不是唯独粒子);分子的性质: (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 2)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且温度越高运动越快;( 3)分子间有间隔,且热胀冷缩;2、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由质子、中子(可能没有)、电子构成;得到得到阴离子原子3、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根);阳离子失去失去如:4CO4NO3ClO3OHNH4二、组成物质的元素1、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6、2、符号:原子序数即核电荷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3、分类:元素分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三类;稀有气体元素不属于非金属元素;4、种类:元素周期表5、地壳中元素的质量排序: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三、描述物质的化学式1、概念: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如NaCl2NaCl2、意义:表示一种物质,表示由哪些元素构成,表示一个分子,表示分子中各原子的个数;四、化学式中的化合价1、概念:一种元素肯定数目的原子跟其他元素肯定数目的原子相化合的性质;2、描述: NaClMgSSOCONOClOOHNH 443343、规律:一般与最外层电子数有关,有正负之分,可以为0 价,

7、分子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4、应用:分子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 0(1)已知化合价写化学式:排位置标价 交叉 下标分简 检查(2)已知化学式求化合价:设 列解 答5、留意:同种元素在不同物质中的化合价可能不同,在同种物质中也可能不同NH4 NO31五、物质的分类1、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同素异形体: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单质;(1)直接由原子构成的单质:FeHgCNe(2)由原子构成分子后形成的单质:H2O2O32、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1)由原子构成分子后形成的化合物:H2OCO2(2)由原子构成离子后形成的化合物:NaClNH4 NO33、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

8、混合而成的物质;4、留意:( 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肯定是单质(如氧气臭气, 白磷红磷, 金刚石石墨) ;(2)氕、氘、氚是同种元素,混合气体是纯洁物;H20 和 D20 混合在一起是纯洁物;5第 4 部分物质性质(参见学问清单P120) 一、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2、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二、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溶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等等;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仍原性、腐蚀性、稳固性

9、、毒性、酸性、碱性等等;三、化学方程式1、概念: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2、意义:(1)反应物;( 2)生成物;(3)反应条件;(4)各物质质量比; ( 5)粒子数量比(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比) 3、质量守恒定律:参与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4、质量守恒定律与总质量不变的关系:(1)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反应前反应物质量与反应后生成物质量守恒;(2)总质量不变是指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与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不变;(3)由于有质量守恒定律所以总质量才不变;四、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10、(多变一);2、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一变多);3、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一换一);4、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成分互换);说明:氧化仍原反应不属于基本类型,在氧气部分介绍;五、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反应物的浓度:一般情形下,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2、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3、反应的温度:反应时的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4、催化剂:一般情形下,催化剂可以转变(加快或减慢)反应速率;6第 5 部分化学运算(参见学问清单P14

11、4) 一、与化学式相关的运算1、相对原子质量:以碳-12 原子质量的1/12 为标准,其他原子质量跟它的比值叫相对原子质量;35.5) Ar 是原子实际质量与标准量g 的比值,约等于质子数+中子数( Cl :2、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符号Mr3、元素的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4、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二、与化学方程式相关的运算1、质量守恒定律:参与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2、运算方法与解题步骤:(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写 配 注 等 查以客观事实写出反应

12、物和生成物化学式,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配平,注明条件和生成物状态,改写成等号,检查是否有错或不全;(2)配平方法:找左右只显现一次的元素,标注系数a、b , ;依据各种原子个数相等找关系,都用a或 a、b , 表示;以各物质的计量数是最简正整数比为原就,确定a或 a、b , 的值;(3)化学方程式解题步骤:审 设列 解答3、留意事项:留意反应物可能有物质没反应完情形!标注要精确全面:加热(800以下),高温( 800以上),煅烧(特殊高温) ,点燃(燃烧是现象) ,通电(电解是过程) ,催化剂, 气体与沉淀;4、应用实例:(1)求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比(气体的体积比);(2)已知某物质质量,求另一

13、物质质量;(3)杂质或纯度的运算;三、与溶液相关的运算1、溶质的质量分数及运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留意: 1溶质质量是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2 单位用统一的质量单位,3 结果用百分数形式 ; 2、溶解质量分数(w)与溶解度(S)的关系:3、稀释浓缩及溶液的混和:稀释(加溶剂),浓缩(加溶质或蒸发溶剂),混和(浓度不等相混) 4、先反应再溶解问题:过程清晰,反应物质量,物质剩余,生成水、气体、沉淀的处理;特殊留意:1、比热容运算题要留意状态不变条件;2、化学方程式运算题要留意物质剩余问题;3、溶液运算题要留意溶质未溶解或浓度超过饱和等问题7第 6 部分化学物质 (空气和氧气

14、, 水和溶液, 碳和碳的化合物,金属和金属材料, 酸碱盐)一、空气和氧气(参见学问清单P5)(一)空气1、试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试验点燃2P2O52、构成:氮气78%氧气 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 0.03%3、性质:(1)氮气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熔沸点低;化学性质:不活泼,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氧气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熔沸点低;化学性质: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化学性质活泼,支持燃烧;(3)稀有气体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4)二氧化碳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可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一般也不支持燃烧(Mg 等例外),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