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的症状及预防措施「」

上传人:亦*** 文档编号:239870211 上传时间:2022-01-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登革热的症状及预防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登革热的症状及预防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登革热的症状及预防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革热的症状及预防措施「」(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登革热的病症及预防措施最新 登革热(dengue fever)又称波尔加热、五天热等。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性疾病,其特征为发热、关节痛、肌肉痛、皮疹、淋巴结肿大和白细胞减少。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登革热的病症及预防措施的知识,欢送阅读。 (1) 发热起病大多突然,体温迅速达39以上,一般持续27日,热型多不规那么,局部病例于第35日体温降至正常,1日后又再升高,呈双峰热或鞍型热。儿童病例起病较缓、热度也较低。发病时伴有头痛、背痛和肌肉关节疼痛,眼眶痛,眼球后痛等全身病症。可有感觉过敏、恶心、呕吐、腹痛、食欲差、腹泻和便秘等消化道病症。颜面和眼结膜充血,颈及上胸皮肤潮红。发热期可出现相对

2、缓脉。 (2) 皮疹于发病后25日出现,初见掌心、脚底或躯干及腹部,渐次延及颈和四肢,局部患者见于面部,可为斑丘疹、麻疹样皮疹、猩红热样皮疹、红斑疹,稍有刺痒,也有在发热最后1日或在热退后,于脚、腿背后、踝部、手腕反面、腋窝等处出现细小淤斑,13日内消退,短暂遗留棕色斑,一般与体温同时消退。 (3) 出血于发病后58日,约半数病例可出现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出血,如鼻衄、皮肤淤点、胃肠道出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等。 (4) 淋巴结肿大全身淋巴结可有轻度肿大,伴轻触痛。 (5) 其他可有肝肿大。病后患者常感虚弱无力,完全恢复常需数周。重型登革热于病程第35日,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呈脑膜脑炎表现或有些表现为消化道大出血和出血性休克。本型常因病情开展迅速,因中枢性呼吸衰竭和出血性休克而死亡。 (1) 清理积水,因为积水是蚊子滋生的天堂。 (2) 少去草丛、树林等蚊子较多的环境。无法防止的那么穿长袖长裤、喷涂防蚊水。 (3) 减少剧烈运动,发热的身体会过多分泌乳酸,容易招蚊子。 (4) 少喝酒,原因同上条,喝过酒后容易招蚊子。 (5) 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平衡,增加免疫力。 (6) 当感觉自己出现登革热病症时,及时去正规医院检查、就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