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民办集贤中学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39774931 上传时间:2022-01-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黄冈市民办集贤中学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湖北省黄冈市民办集贤中学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省黄冈市民办集贤中学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黄冈市民办集贤中学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黄冈市民办集贤中学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王阳明传习录载:“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贤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由此判断,王阳明主张良知是先天具有的是非之心良知在贤愚之间没有差别致良知是成为圣贤的途径良知需通过外在探求实现A.B.C.D.参考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王阳明认为“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即良知是先天具有的是非之心;“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贤愚,”说明他认为良知在贤愚之间并没有差别;要通过“致良

2、知”恢复良知的本性,以求成为圣贤;同时“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不需要向外探求,只需探求自己本心即可“致良知”。因此,正确,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排除BCD三项。2. 把鲜卑与汉族统治者的利益和命运紧密连在一起的措施是()A.讲汉话 B.改汉姓 C.通婚姻 D.改籍贯参考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辨析能力。抓住题干中的限定语“紧密连在一起”,A、B、D虽然也加强了两族的联系,但是最恰当的为C。3. “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该言论表明此人A.强调秦朝建立起君主专制 B.强调了相权对君权的危害C. 否定了中央集权制度 D

3、.以废丞相来强化君权参考答案:B君主专制的加强。材料的大意是:自秦朝灭亡后的朝代,所有统领天下的人,都不借鉴秦代设立宰相的问题,常常危害到国君的,其原因就在于(宰相)擅权、作威作福。A、C、D三项未体现材料意思,排除,故选B。4. 下图是法国1875年宪法部分修正案(1884年8月14日),发布这些修正案的主要目的是A.否定巴黎公社B.用法律手段确保共和制度C.确立共和政体D.进一步打击法国封建势力参考答案:B根据题干可知,法国通过宪法修正案确立了共和政体的不可修改性,同时堵塞了君主派的复辟之路,体现了用法律手段确保共和制度,B项正确。题干与巴黎公社无关,且题干强调用法律手段确保共和制度,排除

4、A。1875年宪法通过之后,法国已经确立共和制,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题干强调用法律手段确保共和制度,与打击法国封建势力无关,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题干信息“政府的共和形式不得成为修改提议的对象”“凡曾统治法国的家庭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等,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5. 日本明治维新成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主导因素是:A天皇权力至高无上,支持革新力量进行改革 B倒幕派掌握政权,力行革新,顺应了时代潮流C废藩置县,建立近代统一国家,形成统一市场D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推行“文明开化”政策参考答案:B6. “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

5、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战国策?秦策一)文中“人说惠王”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了当时谁的利益 ( )A没落贵族 B立功将士 C新兴地主 D富裕农民 参考答案:A7. “竹林七贤”,所绘为魏末晋初的七位名士。他们“皆崇尚虚无,轻蔑礼法,纵酒昏酣,遗落世事”。竹林七贤的人生价值观和处世准则明显受到A.孔孟之道的影响B.老庄哲学的影响C.韩非思想的影响D.墨家学说的影响参考答案:B材料中“皆崇尚虚无,轻蔑礼法,纵酒昏酣,遗落世事”反映出“竹林七贤”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这明显受到老庄道家学派所主张 “道法自然”和反对积极入世为官的哲

6、学思想的影响,故B正确;孔孟之道的儒家强调积极入世和建功立业,故A错误;韩非强调强化君主专制和依法治国,墨家主张“兼爱非攻”,不符合“皆崇尚虚无,轻蔑礼法,纵酒昏酣,遗落世事”故排除C、D。点睛:抓住关键信息“皆崇尚虚无”“遗落世事”联系道家 “道法自然”、消极避世的思想特点分析解答。8. 右面邮票所纪念事件反映了A反法西斯战争胜利B新中国“一边倒”政策C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D华约建立参考答案:B9.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如图,我们从转折亲历中国改革开放一书中可以了解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生的重大变化是( )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根本性突破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质的变化对外开放格

7、局初步形成 经济总量跃居世界前列,已经实现了民富国强 A. B.C. D参考答案:D10. 恩格斯曾说:“公社是旧的、法国特有的社会主义的坟墓,而同时对法国来说又是新的国际共产主义的摇篮。”恩格斯在这里高度评价的是A巴黎公社B法国大革命 C光荣革命 D十月革命参考答案:A11. 1937年4月清明节国共两党派代表同祭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陵,祭文:“赫赫始祖,吾华肇造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材料反映了A.日军已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建立C.中国共产党已开辟敌后战场D.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参考答案:DA项是1937年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的;B项应该是193

8、7年9月份,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C项是全面抗战后开辟敌后战场的;由“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可以分析出此时期中日民众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故本题答案选D项。12. 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根源包括 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负面作用 封建社会土地兼并的痼疾 民族之间战争不断,中原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中原农民大量南迁,经济重心南移 A. B. C. D. 参考答案:A略13.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经常出现任用出身低下的人为高官的现象,如齐之管仲、秦之百里奚、楚之孙叔敖、吴起等等。这一现象在本质上( )A. 是小农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B. 为官僚政治出现奠定基础C

9、. 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诉求 D. 导致血缘政治的逐渐瓦解参考答案:B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出身贵贱不再成为选官用官的唯一标准,这就是官僚政治出现的前兆,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这种现象与经济无关,所以排除A、C选项。D选项错在材料只提到了官僚政治,没有说血缘政治的情况,因此排除D选项。14. 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的心动。在世界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程颢 C朱熹 D王阳明参考答案:D15. 下列关于中世纪和近代为君权辩护的思想家或国王,其论证角度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阿奎那自然科学B.詹

10、姆士一世神学角度 C.马基雅弗利世俗权力D.霍布斯近代自然科学参考答案:A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阿奎那的相关史实。分析备选项可知A项中的阿奎那把理性引进神学,用“自然法则”来论证“君权神授”说,而用近代自然科学的方法论证了君主统治合理性的是英国近代思想家霍布斯,A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A项。16. 英国外交大臣麦斯顿说:“英国宁愿在通往印度的路上与土耳其打交道,决不同一个积极有为的阿拉伯君主发生关系。”麦斯顿这样说的原因有阿里政权的强大和扩张不符合英国的殖民利益腐朽没落的奥斯曼帝国比阿里政权更符合英国的利益土耳其与英国有着共同的利益穆罕默德阿里才艺过高ABCD参考答案:D17.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

11、是A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依靠儒家思想,托古改制 D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家思想相结合参考答案:D18. 三国演义中有如下描述:“义军见严纲兵来,都伏而不动;直到来得至近,一声炮响,八百弓弩手一齐俱发。”有人据此推断三国时火药已应用于战争。这一推断()A依据正确,结论正确B依据错误,结论正确C依据正确,结论错误D依据错误,结论错误参考答案:考点:明清小说分析:本题以“三国演义”为考查切入点,考查对明清小说知识点的掌握解答:火药运用军事发生在唐朝末年,故结论是错误的,并且三国演义属于小说,带有文学色彩,证明性低,且没有其他证据作为考证;故选D19. 曾国藩在评价外国

12、人代管海关并精确地将关税上交清政府时曾感叹“彼虽商贾之国,颇有君子之行”。上述现象说明曾国藩A.未能认识到西方侵略者的本质B.受传统重农抑商观念影响较深C.意识到海关对国计民生的重要性D.主张深入学习西方实现富国强兵参考答案:B【详解】“彼虽商贾之国,颇有君子之行”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曾国藩在此之前认为商贾之国是没有“君子之行”,这是我国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士大夫认为商业是末业“重义轻利”,故B正确;材料主要评价外国人代管海关,对个人品行的评价,故排除A;材料中没有涉及海关的地位,故排除C;材料中没有涉及曾国藩的救国思想,故排除D。20. 民盟主席张澜在某次会议发言中指出:“这是新中国的

13、一个人民大宪章,它确定了新中国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制度。它有了革命到底的大方针,有了稳步建设的大原则。”文中的“它”是指()A论人民民主专政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论十大关系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参考答案:考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分析: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材料中的“这是新中国的一个人民大宪章,它确定了新中国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制度”切入,结合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进行思考解答:材料中的“民盟主席张澜”可知是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这是新中国的一个人民大宪章,它确定了新中国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制度“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故选B21.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解释文人画时说道:“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的

14、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材料表明文人画A.主张逼真的艺术效果B.体现时事现实的发展变化C.注重画面的整体美感D.追求抒情写意的艺术风格参考答案:D文人画最大特点是借物抒情,讲究意境,“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正说明文人画追求抒情写意的艺术风格,故D项正确;“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的功夫”说明不讲究逼真的艺术效果和画面的布局,故A项和C项错误;文人画不属于现实主义,故B项错误;22. 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邓小平的这番讲话的意义在于A.成为改革开放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B.标志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C.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D. 明确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参考答案:C23. “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