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托县第一中学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39774714 上传时间:2022-01-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78.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托县第一中学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1-2022学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托县第一中学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托县第一中学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托县第一中学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托县第一中学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在一定温度中,将1 molA 和2mol B放入容积为5L 的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s) +2B(g)C(g)+2D(g)。5min后达到平衡,测得容器内B的浓度减少了0.2mol/L,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在5min 内该反应用C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2mol/(Lmin)B. 平衡时B 的转化率为50%C. 平衡时B 的体积分数约为33.3%D. 初始时的压强与平衡时的压强比为4 :5

2、参考答案:CA. 测得容器内B的浓度减少了0.2mol/L,则生成C是0.1mol/L,因此在5min内该反应用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mol/L5min0.02mol/(Lmin),A正确;B. 消耗B是0.2mol/L5L1mol,则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1mol/2mol100%50%,B正确;C. 消耗B是1mol,生成C是0.5mol,D是1mol,A是固态,所以平衡时B的体积分数为100%40%,C错误;D. A是固态,所以初始时的压强与平衡时的压强比为4:5,D正确,答案选C。2. 下列关于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水覆盖,故人类不存

3、在缺水问题 B、海水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 C、海水经过风吹日晒,逐渐蒸发,可制得食盐等物质 D、开发海洋资源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参考答案:A略3. 由水制氢气,下列研究方向中不正确的是()A构成水的氢气和氧气都是可燃物,因此可研究在水不分解的情况下,使氢气成为二级能源B使太阳能聚焦,产生高温,使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C研究特殊化学物质,开发廉价能源以分解水制取氢气D研究高效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氢气,同时释放能量参考答案:AD解:A水不分解,不发生化学键的断裂,不能生成氢气,故A错误;B使太阳能聚焦,产生高温,可以提供断裂氢氧键吸收的能量,促进水分子中旧键的断裂,使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故B正确

4、;C研究特殊化学物质,开发廉价能源以分解水制取氢气,符合节能减排的绿色化学理念,故C正确;D催化剂的使用只能加快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反应热的热效应,故D错误;故选:AD4. 下列有关能量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人类目前所直接利用的能量大部分来自化学反应;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由化学键变化引起;C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D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化为另一形式的能量,转化的途径和能量形式可以不同,但体系的总能量不变。参考答案:C略5. 在离子 RO中, 共有x个核外电子,R 原子的质量数为 A,则R原子核内含有的中子数目是( )。AAxn48 BAxn24CAxn24 DAxn24参考答

5、案:B6. 如图为实验室某浓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有关数据,试根据标签上的有关数据回答(1)反应MnO2+4HCl(浓)MnCl2+Cl2+2H2O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 (2)浓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3)取用任意体积的该盐酸溶液时,下列物理量中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 (填序号)A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 B溶液的浓度 C溶液中Cl的数目 D溶液的质量(4)某学生欲用上述浓盐酸和蒸馏水配制500mL物质的量浓度为0.400mol?L1的稀盐酸该学生需要用量筒量取 mL上述浓盐酸进行配制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对所配制的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填“A

6、”表示“偏大”、填“B”表示“偏小”、填“C”表示“无影响”)(填序号)定容时俯视观察凹液面 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下降,再加适量的蒸馏水参考答案:(1)1:1;(2)11.9;(3)B;(4)16.8;A;B考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分析:(1)反应4HCl(浓)+MnO2MnCl2+Cl2+2H2O中,Cl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HCl为还原剂,Mn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MnO2为氧化剂,对应产物Cl2为氧化产物,MnCl2为还原性产物;(2)依据C=计算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3)溶液为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所以溶液的物质的

7、量浓度、密度不受体积影响,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数目与溶液体积有关;(4)依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计算;分析不当操作对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的影响,依据C=进行误差分析解答:解:(1)反应4HCl(浓)+MnO2MnCl2+Cl2+2H2O中,Cl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HCl为还原剂,Mn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MnO2为氧化剂,对应产物Cl2为氧化产物,MnCl2为还原性产物,所以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1:1;故答案为:1:1;(2)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11.9(mol/L);故答案为:11.9;(3)A根据n=cV可知,溶液中盐酸的物质的

8、量与溶液体积大小有关,故A错误;B溶液具有均一性,所以盐酸溶液的浓度与溶液的体积大小没有关系,故B正确;C溶液中Cl的数目与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有关,根据n=cV可知,Cl的数目与溶液的体积大小有关,故C错误;D溶液的质量依据m=V,所以溶液的质量与体积,有关,故D错误;故选:B;(4)设需要浓盐酸体积为V,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所以0.400mol?L1500ml=11.9mol/LV,解得V=16.8ml;故答案为:16.8;定容时俯视观察凹液面,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小,溶液的浓度偏大;故选:A;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下降,再加适量的蒸馏水,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大,溶液的浓

9、度偏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方法,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积累7. 下列各组离子中,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AK+ MnO4- Cl- SO42- BNa+ AlO2- Cl- SO42- CSO42- Na+ HCO3- Ba2+ DNa+ NO3- NH4+ SO42- 参考答案:B略8. 用密度为质量分数是的浓盐酸,与水配制成体积比为14的稀盐酸,密度为,则所配制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参考答案:C略9. 现已发现的116号元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最外层电子有6个;原子核外有六个电子层;R是金属元素;R是非金属元素

10、;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其最高价氧化物分子式为RO3;其钠盐化学式为Na2R;不能形成稳定的气态氢化物;A B C D参考答案:C10. 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A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呈周期性变化B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依次递增C元素原子半径大小呈周期性变化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元素原子核外的电子呈周期性排布决定了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答案选A。11. 某溶液中只含有Na+、Al3+、Cl、SO42 四种离子,已知前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321,则溶液中Al3+和 SO42的离子个数比为 ( )A12 B.14 C.34 D.32参考答案:A略11

11、.9g 镁、铝、铁合金投入 200 mL HNO3 溶液中,反应恰好完全,分别转化成Mg2+、Al3+和 Fe3+,还原产物为1:1的 NO2 和 NO。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 200 mL 某浓度的 NaOH 溶液,金属阳离子恰好全部沉淀,干燥后测得质量为 25.5 g。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A. 气体产物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 6.72 LB. HNO3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6 molL-1C. NaOH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6 molL-1D. 参加反应的 HNO3 的物质的量为 0.8 mol参考答案:B【详解】11.9g镁、铝、铁合金投入200mLHNO3溶液中,反应恰好完全,分别转化成Mg2+

12、、Al3+和 Fe3+,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200mL某浓度的NaOH溶液,金属阳离子恰好全部沉淀,干燥后测得质量为25.5g,则氢氧根的质量为:25.5g-11.9g=13.6g,物质的量为13.6g17g/mol=0.8mol。A.根据电子守恒,反应中金属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生成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即:n(OH-)=n(NO3-)=0.8mol,由于还原产物为1:1的NO2和NO,设NO2、NO的物质的量为xmol,即x(5-4)+x(5-2)=0.8mol,解得x=0.2mol,则生成的气体产物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20.02mol22.4L/mol=8.96L

13、,故A错误;B.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n(HNO3)=n(NO3-)+n(NO)+n(NO2)=0.8mol+0.2mol+0.2mol=1.2mol,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HNO3)=1.2mol0.2L=6mol/L,故B正确;C.氢氧化钠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c(NaOH)=0.8mol0.2L=4mol/L,故C错误;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n(HNO3)=1.2mol,故D错误。故选B。13. 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v(A)0.8mol/(L?min); v(B)0.75mol/(L?s); v(

14、C)0.6mol/(L?s); v(D)0.5mol/(L?s)。该反应进行的快慢顺序为()A. B. C. D. 参考答案:B【分析】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详解】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则v(A)=0.8mol/(Lmin),0.8/(601)=0.013;v(B)=0.75mol/(Ls),0.75/3=0.25;v(C)=0.6mol/(Ls),0.6/2=0.3;v(D)=0.5mol/(Ls),0.5/2=0.25,该反应进行的快慢顺序为=,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解题关键:把握化学计量数与反应速率的关系,易错点A,注意比值法应用及速率单位统一。14. 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 , 正确的一项是A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B 单质分子中均不存在化学键C 只含有共价键的晶体不一定是分子晶体 D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