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云南省昆明市师专附属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39774656 上传时间:2022-01-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1.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云南省昆明市师专附属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1-2022学年云南省昆明市师专附属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云南省昆明市师专附属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云南省昆明市师专附属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云南省昆明市师专附属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追逐古典的夕阳丁帆当20世纪即将成为古典时,我们遥望漫漫的21世纪现代文化之路,感到了一丝历史的苍凉,亦触摸到了逝去的旧文化美学的哀婉之情。我总是喜欢和自己心灵最契合的朋友寻觅这古城里未被现代文明所浸润的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最后一抹古典的夕阳,照耀在寺庙旁那座斑驳陆离的木结构的茶肆上,一杯清茶,二人对坐,海阔天空,江山社稷。一缕缕秋风吹上了你的心头,人与自然都沉浸在了无尘烦恼的古意之中。这是文人山水画的意境所在吗?不!它常常出现于我刻意追求的生活中,也经常成为我亦真亦幻梦境中的生存方式。

2、这是否是“伪浪漫派”的作风呢?这是否是“文化保守主义”遗老遗少的矫揉造作呢?我唯有用心灵作答。全球性的现化文明使人类进入了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时空,同时,物质文明需要人类以大自然的破坏为牺牲代价,以人的洁净灵魂作祭祀的供品的话,那么,在两种文化的抉择中,我们更向往古典的、自然的文化与人性。怀旧,作为现化文明的悖反,它往往是以一个贬义词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甚至本世纪的一位伟大的乡土小说作家也曾说过“回忆是有毒的”的箴言(不管他是用讽口吻陈述,还是发自肺腑之言),但我仍然以为怀旧作为一种文化回眸的生存观念和方式的追觅,自然是人类抚慰自身心灵的一贴精神良方。近几年来,我去过苏州的周庄、同里,每每

3、都是被拥塞的人群簇拥鞭策着游走,人们似乎不是来寻找一块寂静的古典文化氛围浓厚的净地,而是为“到此一游”而走动着,这与逛上海的城隍庙、南京路又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古典的人文景观似乎永远不再,而你想亲近一下大自然,恐怕也会感到失望了。黄山近年来是整洁干净了,很有点一尘不染的清洁味道。然而,过于整洁的黄山到处都露出了它的人工斧凿之痕,昔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被一把扫帚、一根铁针扫荡得干干净净。张家界、九寨沟可谓天赐之自然造化,但据撑船的船家告之,那里的人工污染足以使它们在21世纪内消失在中国的版图上!现代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文化负效应,人在物的面前变得畸形猥琐,自然在物质面前也失却了昔

4、日的风采。所有这些,我们只能靠回忆、靠梦境、靠文学创作来再造。这“白日梦”是人类的幸还是不幸呢?是人类进化史上的喜庆还是悲哀呢?当我咀嚼昔日文化的神韵时,当我拥抱亲吻大自然泥土的芳香时,我才能真正体味到现代物质文明所应剔除的文化危机。我居住的这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化古城里,我十分喜欢沿着那充满着古意沧桑的城墙漫步;我也十二分愉悦地流连于中山植物园,感谢苍天造化,给南京留下了这一片宁静而典雅的自然去处,在人迹罕至群山环抱的苍翠之间,你尽可以在空山鸟语的热带雨林中谛听天籁之音,那几万种植物将你包围在大自然的清新之中,让你切切实实感到远离红尘,渐进自然的妙处。除此之外,中山陵一代的陵墓文化也让你领

5、略着“古道,西风,瘦马”的意蕴,亦足以勾起你对千古历史的遐想,只要你肯走近它。现代文明造就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倾诉孤独,恐怕是当下文明病中最好的疗救的方式,但要找到医治灵魂创痛的医生是很难很难的。我们只能去寻找能够沟通心灵的挚友。正像尤利西斯小说中那个同在一个城市同住一个房间同睡一张床的夫妻相互都是陌生的一样,朋友也是很难寻觅的,仿佛“他人即地狱”的陷阱无处不在。然而,我还是要寻觅,找到他以后,我们一起坐在世纪末最后一抹古典的夕阳下,去品尝这充满着古典人文景观的城堞,去体味这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清新芬芳。16阅读全文,说明作者为何以“追逐古典的夕阳”为题?(4) 17现代文明给我们带来哪些创痛?请

6、作简要概括。(4) 18综观全文,作者将“我唯有用心灵作答”单独成段,有何作用?(4) 19作者认为“怀旧”是抚慰人类自身心灵的一贴精神良方,一位乡土小说家说“回忆是有毒的”,那么,你对“怀旧”持什么态度?(5) 参考答案:16“古典的夕阳”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贴切揭示了作者所追求的对象,即指未被现代文明所浸润、所破坏的文化遗迹和自然景观。( 2分)“追逐”形象写出作者对珍贵的文化遗迹和自然景观的深切的热爱和关注之情。(2 分)17破坏了古典文化的神韵和大自然的清新芬芳;( 2分)造成了人们的孤独,造就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2 分)18内容上,凸现内心的强烈的真实情感,突出久久的深层次思考;

7、( 2分)结构上,承上启下,总说下文所有的倾诉均是肺腑之语。( 2分)19“怀旧”就是回顾、品味过去所经历过的点点滴滴,能更清晰地明辨是是非非,更真实地体味生活的酸甜苦辣,利于反思不足,好好珍惜和把握现在;( 2分)但如果痴迷地“怀旧”、“恋旧”,就会陷入保守之境,不利于开拓进取。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板桥幽竹图耿春元工程师任子建退休后住在乡下老家里,老家离城二十里。老家前边临河,后边依山,周围有竹。掩门藏明月,开窗放野云。难得的幽雅环境,正是老人们清静养老的好地方。只是到了星期天,儿子一家三口来了,女儿一家三口来了,热热闹闹一整天,傍晚时分离去了,才清静下来。用老伴的

8、话说,来了烦,不来盼。人老了,就这贱脾气。这年夏天,一场大雨,发现老屋漏水了。先是屋后墙湿了一块,接着屋中间滴水。放上一个面盆接住,就听见钟摆似的滴答滴答响。白天还好,到了晚上,这滴水声烦得老伴整宿睡不着。老伴患神经衰弱症,到了这乡下后,那病本来好了的,这一滴水,又犯了。好在雨停了,天晴了。不过,再下大雨呢?又是星期天,儿子一家和女儿一家都来了。任子建就趁吃饭的工夫,跟孩子说起房子漏水的事儿。这事说完,女婿没说话,女儿没说话,儿媳也没说话,只有儿子嚼着一口饭含含混混地说,找个泥瓦匠修修就是了。任子建听了,心想说得轻巧,谁去找?哪天修?轻轻省省一句话,屋就不漏了?好在下大雨的天气很快就过去了,一

9、般雨水,只是后墙有块地方潮湿,并不滴水的。但是第二年雨季眨眼又到了,任子建生怕大雨来时屋再漏,就又趁着星期天大家一起吃饭时,把屋漏水的事儿说了一遍。其实,他自己想办,也不是办不到,不就是花钱买材料请工匠嘛。他是认为把儿女养大了,一辈子该干的都干了,这点事犯不着自己再操心劳力了。这回不错,他把话说完,除了女婿沉默外,大家都应承着说,修吧修吧,赶快修修,省的老妈睡不着。女婿不说话,老头不见怪,女婿外人嘛。家里有事,儿子应该一马当先的,谁叫他是家里的顶梁柱呢。有儿子在,女婿自然不能抢前忙后的。果然,儿子的话,让老头很是喜欢。儿子说,老屋了,干脆大修,一次到位。等我老了,也像你跟妈一样,来这里养老,守

10、住咱这老宅子。说这话时,还半开玩笑半认真地瞅了妹妹一眼,这可是老规矩,子承祖业呀。妹妹便抿嘴一笑,什么呀,现在法律可规定了,子女各一半!老妈在一旁笑起来,好哇,我们还没死,就争起祖业来了。这个星期天大家过得很快活。过去了这一天,老两口便开始盼,盼儿子来修屋。星期一过去了,星期二过去了,直到星期六早晨,儿子没盼来,却盼来了大雨。屋自然还漏,大雨大漏,小雨小漏。雨一直下到星期天早晨,还没有停下的意思。山路又难行,看来儿女们是不会来了,老两口就望着漏屋发愁。下午,雨才渐渐停下来。忽然听到汽车喇叭声,任子建出门一看,是女婿开着一辆罩着篷布的卡车来修房子了。女婿说,下雨天山路不好走,赶到这儿费了好几个小

11、时呢。听天气预报,下星期还有大暴雨,现在抓紧修修,还来得及。说话间,从车上下来三四个穿雨衣的民工,屋里屋外瞅了一遍,就开始卸篷布下的修屋材料。女婿把袖子一挽,搬起几块红瓦,也加入了修屋的行列。一直忙活了一两个小时,女婿才告诉任子建,这屋修好了,三两年没问题。果然,没几天真下起了暴雨,一连下了三天两夜,那屋滴水不漏。老两口便感叹,还是女婿疼我们。这一感叹不要紧,有一个星期天儿女们都到齐了的时候,任子建说,女婿修房有功,奖励一件东西。说着回房拿了一个红木漆盒,递到女婿手里。这下子,大家惊呆了,都知道漆盒里装的是郑板桥的幽竹图,已在任家传了三代了。女婿听说过,只是从没见识过,接到手里打开看时,也吃了

12、一惊,忙还给岳父说,这么贵重的东西,我不能要。一旁的女儿不客气了,一把就将漆盒夺到了手里,看着丈夫说,咱爸给你的,我帮你收下了。咱也沾沾你的光,拿它去换个别墅什么的,到时就不跟哥哥争这老宅子了!她这一说,哥的脸唰一下就红了。这个时候,任子建和老伴互相看了一眼,完成了一件大事似的舒了一口气。以前俩人没少交谈过,人老了,有饭吃,有衣穿,有房子住,再需要的就是儿女的一颗孝心了。(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小说讲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围绕修缮老屋叙事,情节上并无大起大落,语言质朴,结尾点题。B在小说中女婿这一人物之所以少言寡语,是因为在岳父家身份地位不一样,更因

13、为他自己也不善言辞。 C文中对“老两口便开始盼,盼儿子来修屋。儿子没盼来,却盼来了大雨”的叙述,体现出老两口对儿子的失望心理。D.作者为我们描述了退休后老人们日常生活的乏味:平时过着清静的日子,只有到了周末儿女们才来热闹一下。E小说反映了一种社会现象,虽然父母退休后盼望子女回家,但子女却很少顾及父母的难处,只知“啃老”而不思回报。(2)小说中的女婿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分析。(6分)(3)小说多次写到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4)女婿只是帮岳父修缮了一下老屋,任子建就把传了三代的郑板桥的幽竹图奖给了女婿。任子建这个做法是否草率?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参考答案:(1)A给

14、3分,C给2分,E给分。(E项“只知啃老”不准确。B项“更因为他自己不善言辞”,文中无据。D项“日常生活乏味”不正确)(2)他是一个懂得分寸的人。当岳父说到修屋的进候,他一次没有说话,一次沉默,表现了他知道自己女婿的身份,不便明确表态的特点。把孝顺落到实处的人。当得知还将有大雨,他不声不响地将修屋付诸行动。不贪心的人。岳父要送给他祖传的名画,他拒不接受。(每点2分)(3)与中心事件密切相关:没有了雨,中心事件修屋便无从体现。推动情节发展:雨停,修屋工作变得不那么急迫;雨下,修屋工作变得迫在眉睫。正是雨推动情节不断向高潮发展。为表现人物性格服务。女婿、儿子等的性格是借助下雨的帮助得以表现的,进而形成鲜明的对比。(每点2分)(4)这个做法并不草率。小说结尾提到任子建和老伴没少交谈过,人老了,有饭吃,有衣穿,有房子住,再需要的就是儿女的一颗孝心了。女婿虽只是帮岳父修缮一下老屋,但其对待老人的孝心却是实实在在的。女婿在对待修缮老屋这件事上,一直没有怎么说话,但他把这件事实际上是放在了心上,这和儿子的只说不做形成了鲜明对比,也让任子建在决定幽竹图的归属时下定了决心。“老两口完成了一件大事似的舒了一口气”,这一件大事,也就是幽竹图的安排问题了,将它送给女婿,正表明女婿经受住了考验,老两口为能做出决定感到宽心。(表明态度2分,理由一点2分)3. 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