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凤卧中学2022年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39774445 上传时间:2022-01-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12.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温州市凤卧中学2022年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浙江省温州市凤卧中学2022年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省温州市凤卧中学2022年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温州市凤卧中学2022年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温州市凤卧中学2022年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网络成瘾综合征”,于1994年由纽约的一位精神医生Coldberg提出,临床上是指由于患者对互联网过度依赖而导致明显的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生理性受损的现象。据统计,全世界范围内青少年过度依赖网络的发病率是6%,我国的发病率稍高,已接近10%。网瘾已日益成为困扰学校、家庭和社会,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疑难杂症。据某高校对237名退学试读和留级学生调查,有80%的络而无心学习,导致成绩下降。同时,青少年网络成瘾者,过度地沉溺于网络中虚拟的角色,缺少现实社会中以教

2、师、家长为核心的人际关系对他们行为的监督,他们在网上自由任性,导致自我约束力下降,缺少“慎独”的道德自律,容易在网络游戏中放纵自己的欲望,将网络上的规则带到现实生活中,造成角色的混乱,极易引发冲突,导致违规甚至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此外,青少年长久沉迷于网络,容易对真实生活中的人和事缺少兴趣,情感淡漠,和亲人、朋友之间的交往减少,将自己封闭起来。(摘编自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危害及对策)材料二:网瘾在不同年龄上的分布不同职业的网瘾分布(摘自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材料三:网瘾不是中国社会独有的问题。美国哈里斯调查公司2007年的一项调查发现,大约85%的青少年有不同程度的网瘾问题。在我国,贫穷落后的农

3、村地区已成为网瘾泛滥的重灾区。究其原因,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缺位是导致网瘾泛滥的因素之一,数量庞大的农民工子女留在农村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照料,这些实际监护人因对孙辈的溺爱及自身文化水平有限等原因,往往只关注孩子的温饱需求。此外,农村文娱活动相对匮乏,城市青少年可以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博物馆、儿童剧院、手工作坊等文化空间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这在农村是很难想象的。最后,互联网企业挺进中小城市与农村市场,瞄准了农村青少年这一数量庞大的消费群体,自控能力比较弱的青少年中招也就在所难免了。(摘编自抵御网瘾,重塑农村青少年的精神世界)材料四:为了解决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问题,近年来,国家多次出台规定,重拳

4、整治网络空间秩序、规范青少年网络使用。但就目前来看,面对屡见不鲜的诱导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不断发展的互联网产品形态,监管的提升仍然有较大空间。当然,解决青少年网络成瘾这个难题,需要多方发力、齐抓共管。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当务之急是要把防沉迷措施建立起来,把社会责任落实到位。另一方面,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引导不能缺席,强制命令、一味禁止容易激发逆反心理,关键是帮助孩子做到健康上网、正确用网。(摘编自预防青少年网络沉迷刻不容缓)7. 下列表述中不属于青少年“网络成瘾综合征”危害的一项是( )A. 青少年“网络成瘾综合征”的直接表现就是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减弱,学习成绩下降。B. 青少

5、年过度地沉溺于网络中虚拟的角色,缺少现实社会中以教师、家长为核心的人际关系对他们行为的监督,易导致角色混乱,道德感弱化,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C. 青少年长久沉迷于网络,容易对真实生活中的人和事缺少兴趣,情感淡漠,和亲人、朋友之间的交往减少,将自己封闭起来。同时,也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D. “网络成瘾综合征”临床上是指由于患者对互联网过度依赖而导致明显的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生理性受损的现象,网瘾青少年在虚拟世界中表现得更机智活泼自信。8. 下列对材料中“网络成瘾综合征”的相关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网络成瘾综合征”已日益成为困扰学校、家庭和社会,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疑难

6、杂症,成了世界性的难题,患者无法彻底根治。B. 调查显示,从年龄阶段来看,我国1317岁的青少年患网瘾的比例最高,随着年龄增长,患网瘾人数的比例呈下降趋势;从职业分布来看,初中生、失业或无固定职业者、职高生患网瘾的比例最高;从成因分析来看,满足感缺失、自控能力弱、过于清闲是主因。C. “网络成瘾综合征”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颈椎病、失眠、自闭症等都是由“网络成瘾综合征”引起的。D. 要解决我国农村网瘾泛滥的问题,需要政府、互联网企业、学校、家庭等多方发力、齐抓共管。当前尤其需要加大监管力度,建立防沉迷措施,切实提高老年实际监护人的素质。9. 现在部分互联网企业只顾赚钱,缺乏

7、社会责任感,请你联系实际对其提两条合理的建议。参考答案:7. D 8. B 9. 设置身份认证,限制上网时间;游戏分级,禁止未成年人玩某些游戏。【7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题干要求“下列表述中不属于青少年网络成瘾综合征危害的一项”,D项,“网瘾青少年在虚拟世界中表现得更机智活泼自信”错误。结合文本内容“缺少现实社会中以教师、家长为核心的人际关系对他们行为的监督,他们在网上自由任性,导致自我约束力下降

8、,缺少慎独的道德自律,容易在网络游戏中放纵自己的欲望,将网络上的规则带到现实生活中,造成角色的混乱,极易引发冲突”分析可知,“网瘾青少年在虚拟世界中表现得更机智活泼自信”于文无据。故选D。【8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A项,“患者无法彻底根治”说法过于绝对。结合“网瘾已日益成为困扰学校、家庭和社会,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疑难杂症”“解决青少年网络成瘾这个难题,需要多

9、方发力、齐抓共管”分析可知,“患者无法彻底根治”错误。C项,“颈椎病、失眠、自闭症等都是由网络成瘾综合征引起的”以偏概全。“颈椎病、失眠、自闭症”成因很多,把它们全归因于“网络成瘾综合征”显然是错误的。D项,“切实提高老年实际监护人的素质”无中生有。结合文本内容“需要多方发力、齐抓共管。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当务之急是要把防沉迷措施建立起来,把社会责任落实到位。另一方面,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引导不能缺席,强制命令、一味禁止容易激发逆反心理,关键是帮助孩子做到健康上网、正确用网”分析可知,“切实提高老年实际监护人的素质”于文无据,况且老年人素质不是短期内就能提高的。故选B。【9题详

10、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及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本题,现有材料是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依据,但现有材料的原句绝不是最佳答案,更不是最佳答案的全部,这就考查了考生真正读懂多文本的内涵、联系社会生活现实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能力。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实现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题干要求“现在部分互联网企业只顾赚钱,缺乏社会责任感,请你联系实际对其提两条合理的建议”,可抓住材料四中“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当务之急是要把防沉迷措施建立起来,把社会责任落实到位”

11、一句,联系实际思考怎样建立防沉迷机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如实名制,进行身份认证,然后结合不同的年龄,规定上网时间,或者进行IP监控,一些暴力的游戏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等。【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省。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

12、(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塑料制品的广泛使用,确实给人们带来了不少方便,但也带来了诸多的社会问题。为了限制塑料袋的大量使用,国

13、务院有关部委发出公告;从2008年6月1日起,消费者只能有偿使用它。 人们把塑料制品造成的污染称为“白色污染”。由于人们时废旧塑料造成的环境污染缺乏足够的认识,环保意识薄弱,再加上塑料制品多属一次性产品,用后即扔,塑料垃圾因此充斥于各种场所,在公园、车站、影院、风景名胜区和公路铁路沿线随风飘扬,塑料袋、塑料薄膜、农用地膜、快餐盒等飘挂在树上,散落在路边、草地、街头、水面、农田及住宅周围,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的刺激,影响城市和风景点的整体美感。其中,污染最明显、最令人头痛的,是那些遍布城市街头的废旧塑料包装袋和一次性塑料快餐餐具。尤其是铁路行业,由于管理不善,旅客随手将用过的塑抖快餐餐具抛向窗外

14、,造成铁路干线两旁的树木枝条飘挂成串,从空中鸟瞰,铁路两旁已经形成两条白色污染带,群众感触很深,反应特别强烈。另外聚乙烯等塑料原料是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舍物,分子结构非常稳定,很难被自然界的光和热降解,塑料埋在土壤里可能二三百年不会腐烂。正是因为塑料降解时间长,所以潜在的危害更大。当废旧塑料作为生活垃圾进入垃圾场被填埋或散落在田野进入土壤后,混在土壤中会影响土壤内的物质、热量的传递和微生物的生长,改变土壤的特性。由于塑料制品生产时加入的添加剂是有毒的,当塑料垃圾存放日久,有毒添加剂便会释放,污染大气和水资源。而废弃在地面或水上的废旧塑料,容易被鱼、马、牛、羊等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塑料在动物肠胃里消

15、化不了,会导致动物肠胃、肌体损伤和死亡,这种“白色污染”现象在动物园、牧区、农村和海洋屡见不鲜。 据报道,北京市塑料垃圾日产量为3600吨,每年总量约为l 4万吨;上海市废塑料垃圾日产量为7700吨,每年总量为29万吨。这些数据是骇人听闻的。解决白色污染问题迫在眉睫。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已成功研制以植物淀粉为主要原料的可降解塑料,大大缩短了其降周期解。我国新型塑料的研制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在易降解的塑料制品因成本偏高尚未全面推广的情况下,加强资源再生利用是解决问题的一项有效方法。据报道,我国北方某城市已引进了3条流水线,每天可处理l0吨废塑料,至少60%可提炼成油品,剩下的通过焚烧转化为热能,可用

16、于住宅小区的供暖。 不过,要解决“白色污染”问题,一定要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培养人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否则,治理“白色污染”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5下列对“白色污染”这一概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指废旧塑料充斥于各种场所,在公园、车站、影院风景名胜区和公路铁路沿线随风飘扬,影响城市和风景点的整体美感的污染现象。 B指铁路行业,由于管理不善,随意将用过的塑料餐具抛向车外,在铁路两旁已经形成两条白色污染带,群众反应特别强烈的污染现象。 C指人们随意抛弃在自然界中的废旧塑料,破坏环境美感,影响农业生产,危害人体健康,危及动物安全的污染现象白色巧搬带 D指废旧塑料作为生活垃圾进入土壤后,影响土壤内的物质、热量的传递和微生物的生长,改变土壤的特性的污染现象。6下列对文末“治理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