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江西省上饶市县第二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39697897 上传时间:2022-01-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20.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江西省上饶市县第二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2021学年江西省上饶市县第二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江西省上饶市县第二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江西省上饶市县第二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2021学年江西省上饶市县第二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5题。周朴园 (惊愕)梅花?鲁侍萍 还有一件绸衬衣,左袖襟也绣着一朵梅花,旁边还绣着一个“萍”字。还有一件,周朴园 (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鲁侍萍 我是从前伺候过老爷的下人。周朴园 哦,侍萍!(低声)怎么,是你?鲁侍萍 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周朴园 你侍萍(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鲁妈)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鲁侍萍 不是我要来的。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鲁侍萍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周朴园 (冷冷地

2、)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鲁侍萍 (愤怒)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想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周朴园 你可以冷静点。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如果你觉得心里有委屈,这么大年纪,我们先可以不必哭哭啼啼的。23对下面的舞台说明和台词,你是如何理解的?(3分)(周朴园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侍萍。半晌)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24应该怎样理解鲁侍萍“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这一“怒吼”?(3分) 25请根据这段戏的人物冲突,概括两种对立的人物性格。(2分)周朴园: 鲁侍萍: 参考答案: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棋逢对手英西瑞尔哈尔

3、下面是警官的一份报告。 局长先生: 本月十日晚七时三十一分,本署接到电话:一个姑娘在帕尔瓦大街的维卡拉基巷被刺。打电话的人自称约翰丹尼森。我认识这个青年人,他曾被指控欧斗殴和盗窃罪。 我随即赶赴现场,发现了芭尔京的尸体,时间是晚上八点三十七分。死者十八岁,住帕尔瓦大街的特雷斯胡同,胸部被一把长刃刺杀而亡。 丹尼森很快赶来了。他是从约有一百五十码外的公用电话间那儿来的,情绪十分激动。他告诉我当晚约好与死者会面,要陪她参加马克汉普敦市政厅的舞会。他们打算搭乘七点四十分的公共汽车进城。这时,突然在巷子附近的灌木丛中跳出一个男人,面目在黑暗中无法辨认。他给死者一击后立即逃亡。 经过进一步询问,丹尼森认

4、定凶手是帕克。 我对这个青年人亦有所闻,他住在马格拉街的河滨巷,曾被指控犯有蓄意伤害罪。丹尼森声称,帕克两度因他与死者的关系公然对他以武力相威胁。尸体运走的工作安排妥当后,丹尼森随我去警署。帕克也在那儿,金帕探长记录了他的陈述。从笔录中得知,帕克是在七点四十分到达警署的(我的实验结果表明,可以用十分零二十秒从犯罪现场跑到警署)。帕克陈述的大意是:他当晚与死者约会,准备去马克汉普敦的开罗电影院看电影,他坚信丹尼森就是凶手,并说丹尼森曾三次殴打过他。 在分别关押他俩的单间牢房里,我对两人都进行了仔细搜查。 丹尼森身上有一块弄脏的手帕,一份马克汉普敦的每夜新闻,一包香烟,一盒火柴,一个钱包,内有三先

5、令六点五便士的现金,一把随身携带的小梳子和一把带鞘短刀。他说带刀主要是防备帕克。刀子是刚磨过的。他穿的是“无赖青年”式的衣服,右袖口处有血污。他承认这可能是死者的血迹。他说在她负伤倒地时,他扶过她。 帕克身上也有一块弄脏的手帕,一只打火机,三张淫秽照片,一个钱包,内装现金两镑十先令六点五便士,一把小梳子,一条皮带,上面挂个空刀鞘,刀子被他藏在牢房的通风器里,与丹尼森的那把刀相似。他声称带刀主是防范丹尼森。刀也是新近磨过的,刀上有血迹,他的手帕上也有血迹,他说是磨刀时划破了手。他右手的拇指上的确有一道新近愈合的伤口。他的服装式样与丹尼森的相仿,衣服上未发现有血污。 化验表明,所有的血迹均系型,与

6、死者的血型一致,帕克也是这种血型,丹尼森则是型。 十一日清晨,我重返现场勘察。虽然巷内路面泥泞,还是可以分辨出一男一女走向犯罪地点的脚印。我还从出事地点的一片灌木丛里,发现了一个男人的脚印。这脚印在这儿与那一对男女的脚印交错在一起,其中也混杂着我和其他警官的脚印。 我取来死者的鞋,证实了与脚印吻合。我又找来两个被拘者的鞋,两双鞋竟然几乎一模一样,都是新的,黄褐色的微孔皮革,皱胶底,鞋码均为号。经查明,两人先后相差几天在马克汉普敦的同一家商店里所购。两双鞋都沾了泥,不用说每一双鞋都适合那两组脚印。 我走访了死者的母亲和姐姐。其母对自己女儿的情况一无所知,她姐姐告诉我,死者和这两个年轻人中的每一个

7、都经常外出,每个人都曾为她和另一个人的交往而威胁过她。她说不上她妹妹是和其中哪一个共度了出事的那个夜晚,可她说她妹妹是个舞迷,经常去市政厅跳舞,又说她妹妹很爱看德怀特拜布尔主演的片子,而这位影星的一部新片巴黎恋歌那天正好在开罗电影院上映。 审讯目前看来是无法进行下去了。两个年轻人都认定自己的供词全是事实,我简直没法确定谁在撒谎。要想找到更多的证据,希望十分渺茫。但两人之中必有一个是凶手。我非常遗憾,我没法在这种情况下将可疑的人犯逮捕归案。 警官:波特里斯局长把这份报告仔细看了两遍,接着在页边批示:“立即逮捕丹尼森。他撒起谎来真是胆大包天,不过有一点他露了馅,如果他是带着芭尔京去参加舞会的话,他

8、为什么竟穿着一双皱胶底鞋呢?”(节选自外国微型小说专辑,有删改)19小说中报告的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4分)20请简要说明小说题目“棋逢对手”的含义,然后用一句熟语(俗语、成语、谚语、惯用语等)概括小说内容。(4分)山东中学联盟网21小说后面写办案警官“走访了死者的母亲和姐姐”,这段文字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22警察局长仅凭丹尼森穿着一双皱胶底鞋就断定他是凶手。你认为他这样断案正确吗?请说说你的看法。(6分)参考答案:19(1)交待了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了紧张的气氛,扣人心弦。(2分)(2)初步交待了丹尼森这一人物,为下文情节的展开和最后局长的判断作铺垫。(2分)20题目

9、含义:丹尼森和帕克“棋逢对手”,他俩的服装、脚印、身上所带的衣物、供词等几乎完全相同,使办案警官无法判明真伪;(1分)丹尼森和警察局长“棋逢对手”,尽管真凶丹尼森精心设置了重重迷雾,但还是被棋高一着的警察局长看出了破绽。(2分)熟语:狐狸再狡猾也斗不过好猎手。(或: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强中自有强中手;人上有人天上有天;姜还是老的辣;老将出马一个顶俩)(1分)21、照应小说前面的内容,证实芭尔京与丹尼森和帕克的确都有密切交往;证实案发当晚芭尔京的确可能与某男约会,两个男青年说的都合乎情理;说明案件侦破难度大,自然引出下文:“审讯目前看来是无法进行下去了”。(一条两分,两条三分,三条四分)22 观点

10、一:正确。警察局长生活经验丰富。他知道跳舞不能穿:“皱胶底鞋”,这是生活常识,穿“皱胶底鞋”不利于舞步滑动,由此揭穿了丹尼森的谎言。警察局长工作细心而果断。他把警官的报告仔细看了两遍,确信发现了丹尼森的破绽,才果断下令将真凶逮捕归案。(6分)观点二:不正确。这不过是丹尼森一时疏忽而已,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由于与情侣约会过于急切,丹尼森在匆忙之中把鞋穿错了,不排除这种可能性。生活中类似的事情屡见不鲜。跳舞不过是娱乐而已,穿“皱胶底鞋”未尝不可。情侣约会目的是谈情说爱,跳舞只是形式而已,至于穿什么鞋没有必要较真。以此定案过于武断。(6分)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从基本内涵来说,所谓科学中的

11、理性,可以理解为人类通过自觉的逻辑思维把握客观世界规律的能力,以及运用这种能力认识世界的活动。所谓非理性,一是指心理结构上的本能意识或无意识,二是指非逻辑的认识形式,前者如想象、情感、意志、信仰等,后者如直觉、灵感、顿悟等。作为心理现象,非理性既然是一种本能意识或无意识,那就是未经理性驾驭或不能进行确切的理性分析的。从功能发挥的角度来说,理性在科学研究活动中往往起着必不可少甚至是关键的指导性作用。众所周知,科学自近代产生以来,就形成了以认识论的理性主义和方法论的演绎主义为基本特征的科学认识理念。在过去的几百年里,科学中的理性尤其是其中的分析传统已成为科学研究活动中占主导地位的认识模式,也因此取

12、得了许多伟大的科学成就。然而,理性由于只是一种工具性的东西,故并不具备积极能动的力量。没有情欲、本能和冲动的推动,理性就是一些僵死的形式。所以,理性的活动只能仰仗非理性的能量。传统的科学主义者认为理性高于非理性,并将科学的理性方法绝对化,无条件地推广至各门非自然学科及社会问题的研究中;相反,非理性主义者则坚持非理性高于理性,甚至将非理性方法绝对化,声称它是研究人和世界本质的唯一方法。事实上,就科学活动而言,理性与非理性往往是共同发挥作用的。一方面,理性作用的实现有赖于非理性的参与。例如,爱因斯坦就非常重视直觉的作用,他认为从直接经验到理论体系“不存在任何必然的逻辑联系,而只有一个不是必然的直觉

13、的联系”,“这一过程实际上也是属于超逻辑的”。当代科学家们在研究中已深切体验到:新知识的获得并不只靠逻辑性和客观性,巧辩、宣传、个人成见之类的非理性因素也起了作用。另一方面,非理性因素的实现也有赖于理性因素的作用发挥。任何积极的意志、信仰、信念要在人的活动中有效发挥作用,就必须借助于理性来为其规定目标和方向,并以理性的形式表达出来。很明显,尽管非理性主义对理性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并试图消解理性,但谁也无法否认,无论“意志”还是“情感”,都是由需要所引发的主体对外在事物的体验,必然包含认知的成分。人从自己的意愿出发而做出的选择,自然是充满理性的。(所选文段有删改)7. 下列对材料中“理性”和“非理性

14、”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理性是人类用逻辑思维认知世界的能力及相关活动,非理性就是指与理性相对应的人类本能意识或无意识。B. 理性因为本身不具备积极能量而只具有工具性;非理性虽然不能进行确切的理性分析,但具有积极作用。C. 理性在科学活动中往往必不可少且占据主导地位;非理性不能直接促使科学活动取得成就,但可提供支持。D. 理性可无条件推广至各门非自然学科及社会问题研究,非理性作为心理现象可用于研究人和世界的本质。8.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采用了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方法,注重抽象概念和具体应用的结合,通过论证,厘清了理性与非理性的差异。B. 虽然特点和作用迥异,但理性和非理性有共存的必要和必然,事实上,它们一起推动了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C. 科学经验和科学理论之间可能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