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诊病案要点

上传人:廉江****3 文档编号:239688808 上传时间:2022-01-14 格式:PPTX 页数:22 大小:312.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诊病案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诊病案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诊病案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诊病案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诊病案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诊病案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诊病案要点(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10-101中诊病案2021-10-102中医病案讨论 例一、患者,女,29岁,工人。主诉:喘嗽,咯黄稠痰,胸痛一个月。病史:患者于一个月前开始咳嗽,痰少,初起轻度发热恶风,无明显鼻塞流涕。曾服用六君子汤加苏梗、川朴等数剂,咳嗽加重,咳剧时胸痛连腹,痰色黄而稠,咽干而痒,口干渴饮,大便干结,小便黄,咽红,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2021-10-103 辨证:热邪壅肺。证候分析:患者一个月前咳嗽,痰少,发热恶风,无明显鼻塞流涕,这是外感表邪,邪在卫分。邪正相搏于体表,因治疗不当,病邪逐渐深入,进入气分,病邪深入肺脏,导致热邪壅肺,咳嗽加重,咳剧胸痛连腹,热炼液成痰,则痰黄稠,热伤胃津则

2、口干,咽为肺之要道,故邪袭肺则咽干而痒,咽红赤,舌质红,苔薄黄,脉数而滑,均为实热证,故这是一个热邪壅肺证。2021-10-104 例二、患者黎某某,男,26岁,农民。主诉:反复胃脘痛一年,黑便一周。病史:近一年来反复胃脘痛,劳累,饥饿时发作。七天前感身倦乏力,有时心悸,大便黑色,现上腹疼痛频频,喜按,神疲,懒言,口干,纳减,无明显恶心呕吐,大便色黑而溏,面色淡白少华,舌淡白,苔薄白,脉缓乏力。2021-10-105辨证:(1)胃脘痛脾胃气虚(2)便血脾不统血证候分析:患者脘痛一年,且在劳累、饥饿时发作,腹痛喜按,面色淡而少华,舌淡白,可知为虚证。大便黑溏一周,知为远血,结合病史出血部位可能在

3、胃。由于出血过多,血虚又可导致气虚,故心悸,身体乏力,神疲懒言,津血耗伤则见口干,胃气受损则纳差,面色淡白少华均是血虚之象,脉缓乏力是气血两虚的表现。综上所述,本患者是脾胃气虚的胃脘痛,脾不统血的便血。2021-10-106 例三、梁某某,女,59岁。主诉:咳嗽痰多一个月。病史:患者反复咳嗽22年,每于秋凉后开始发作,咳嗽气急痰多而稀,但无哮鸣声,本次发作已一个月,现咳嗽痰多,色白易出,气短乏力,胃纳欠佳,大便时溏。检查:形体消瘦,四肢无水肿,面色淡白,舌质淡胖有齿印,苔白腻,脉滑缓。2021-10-107辨证:痰饮脾肺气虚证候分析:患者反复咳嗽20余年,秋冬遇寒即发,痰多而稀,可知里有伏饮,

4、由外寒引发,发作时无哮喘鸣声,故不是哮证,当是痰饮病,现咳痰多而色白易出,是寒湿之痰。短气乏力,胃纳欠佳,大便时溏,形体消瘦面色淡白,舌淡胖有齿印,均是脾虚的表现。“脾为生痰之源”,这是本患者之病根所在。胸闷不适,是痰湿内阻的结果,苔白腻,脉滑缓是痰湿之征。口淡不渴,小便清长是寒象,未见水肿肢冷,故病未及肾。综上分析,本患者是脾肺气虚的痰饮证。2021-10-108 例四、梁某某,男,49岁。主诉:腹痛腹泻发作近十年。病史:患者十年前患痢疾,里急后重,下利脓血,医院诊断为阿米巴痢疾,经治疗已控制,但后又复发,每年有12次发作近年更为严重,腹痛肠鸣,大便每天56次,稀烂,带粘液,腹泻时间多在下半

5、夜及清晨,伴见面色萎黄,眼圈暗黑,畏寒肢冷,纳差,腰酸痛,夜尿频多,舌淡胖,边有齿印,苔白滑,脉沉弱。2021-10-109辨证:脾肾阳虚的泄泻证。证候分析:患者十年前患痢疾,虽然控制但未能根治,故连年反复发作,证已由实转虚。现每天在五更前后泄泻,此为肾阳虚的泄泻特点。眼圈暗黑,畏寒肢冷,腰酸痛,夜尿频多,脉沉弱均是肾阳虚的见症。泄泻亦常与脾关系密切,面色萎黄纳差,舌淡胖齿印又是脾虚之征,腹痛肠鸣,舌苔白滑为内有寒湿之象,其原因亦在脾虚失运及肾阳虚不能温化。因此,本病是脾肾阳虚的泄泻证。2021-10-1010 例五、严某某,男,37岁,已婚。主诉:咳嗽二年,咯血丝痰三个月。病史:患者于二年前

6、开始咳嗽,时轻时重,缠绵不愈,近三个月来咳嗽加剧,出现声音嘶哑,咯痰量少痰中带有血丝,伴见口燥咽干,午后潮热,颧红,盗汗,腰酸,梦遗,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2021-10-1011辨证:肺肾阴虚。证候分析:患者咳嗽二年,咯血丝痰三个月,病位在肺,久病必虚,现咳剧而声嘶,口燥咽干,午后潮热,颧红,盗汗,一派阴虚见症,肺阴虚之辨证成立,咯血丝痰是阴虚肺燥,肺络受伤的表现,另患者还见腰酸梦遗的症状,这是肺阴虚发展累及肾阴,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细数均是阴虚表现,所以,本例患者证属肺肾阴虚。 2021-10-1012 例六、陆某某,男,9岁。主诉:发热,腹痛,大便脓血三天

7、。病史:患儿于三天前开始发热,伴大便稀烂,挟有粘液,每日约56次,未作治疗,今日始来诊,证见:高热(体温40),腹痛,里急后重,大便脓血相混,日夜达20次,伴口渴频频索饮,口气臭秽,面色晦滞,精神疲倦,时见烦躁,四肢冷,按触腹部有灼热感,不欲盖衣被,尿黄而短,舌质红,苔黄干,脉滑数有力。 2021-10-1013 辨证:痢疾大肠湿热证候分析:本病有大便脓血,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可知病患痢疾,病变在大肠。身发热但无恶寒,舌苔不白,脉象不浮,无表证存在,故纯为里证。壮热,口渴频欲冷饮,口气臭秽,烦躁,腹部按之有灼热感,尿黄短,舌红苔黄干,脉滑数有力等为实热证表现。但又同时出现了面色晦滞,精神疲倦

8、,四肢冷等似“寒”的症状,应透时现象自本质来区别寒热真假。患儿有口渴喜冷饮,身壮热而不欲盖衣被,舌质红,苔黄干,脉滑数有力,并见有其他一派热象,可知内热是疾病的本质。而面色晦滞,神情疲倦,四肢冷等症状,只是热极似寒的假象,此乃由于内热炽盛,阳气被闭郁于内,不能外达于四肢,而成内真热外假寒现象,故诊为大肠湿热的痢疾。 2021-10-1014 例七、全某某,男,50岁。主诉:全身水肿两个多月。病史:患者于两个月前开始倦怠不适,继而渐渐出现遍身浮肿,尤以下肢较甚,有冷痛感,按之凹陷不起。目前伴见面色淡白,腹胀伴体倦,脘闷纳减,有时便溏,小便短少,而尿色清,脉沉细迟,舌质淡,苔白滑。 2021-10

9、-1015辨证:脾虚水肿证候分析:本证由于脾阳不足,气不化水,水湿停蓄而致遍身水肿,脾主运化,主肌肉主四肢,脾阳虚则不能运化水湿,水湿停聚,溢于肌肤则为肿胀,脾阳不振,运化无力,故脘闷腹胀,纳减便溏,脾虚则气不华色,故面色淡白,阳不化气,则水湿潴留而小便短少,舌淡苔白滑,是脾虚水聚,阳气不化之征,脉沉细迟,是脾阳不足的表现。 2021-10-1016例八、刘某某,男,20岁。主诉:发热,气促,胸闷一周。病史:昨天在门诊,经胸透诊为“肺炎”而收入院。现仍发热396,不恶寒,咳嗽少作,气促面赤,口渴喜冷饮,胸闷不舒,纳差,腹部胀痛,大便五天未解,舌红苔黄厚粗糙,脉沉实有力。 2021-10-101

10、7 辨证:阳明腑实证证候分析:本例是典型的阳明腑实证,患者发热,气促,胸闷,可知原有肺热,肺热壅盛,故高热,面赤,不恶寒,咳嗽气促,胸闷不舒,肺与大肠相表里,邪热壅肺,肺不布津,移热于胃肠,故口渴喜冷饮,纳差,大便秘结,腹胀痛,舌红苔黄厚粗糙,脉沉细迟实有力为阳明腑实的典型舌脉,咳嗽少作,说明肺热下移。其中腑实为主要矛盾。 2021-10-1018例九、黄某某,女,20岁。主诉:发热一周,伴头痛,口渴汗多。病史:患者于6月5日开始发热,每于午后升高,自探体温达397,虽有汗出,但热不退,已有六、七天。现在觉口渴心烦,喜饮,头痛呈搏动样,夜间难入睡,纳减,神倦。面色淡白,小便短赤,大便二天一次,

11、干结,咽红,舌红苔少薄黄而干,脉细数,重按无力。 2021-10-1019 辨证:暑伤气阴证。证候分析:病发于夏暑季节,以持续发热,汗出,口渴,神倦为主要表现,符合伤暑证。暑为阳邪,燔灼于气分。故证见高热心烦,火性炎上,头痛呈搏动样。暑热伤津故口渴喜饮,暑热迫津外泄而汗多,且易伤气,故神疲而面色淡白,小便短赤,大便干结是里有热,体温晨低日晡升高,是由于津液耗损,阴分已伤,舌红苔少薄黄而干,脉细数重按无力,是暑伤气阴征象。 2021-10-1020例十、张某某,男,50岁,已婚,工人。主诉:胃脘痛二十年加剧半年病史:患者胃脘疼痛反复发作已二十年。饥饿时痛甚,得食缓解,经治迁延不愈。四年前开始疼痛

12、,发作更频,痛时喜按喜热,近半年来诸症加重,疼痛持续,伴嗳气泛酸,脘腹胀满窜痛,进食反增,近一个月来兼见恶心呕吐,纳呆食减,且见倦怠乏力,腰膝酸软,大便溏泻。病者嗜酒21年。望诊:发育中等,营养欠佳,形体较瘦弱,精神萎靡,面色淡黄,晦而浮虚,畏寒,喜蜷卧,舌质淡嫩,紫暗,舌苔黄白相兼,稍腻。闻诊:时有嗳气,作呕,语声较低。切诊:胃脘有压痛,肢冷,脉沉细而弦 2021-10-1021 辨证:胃脘痛脾肾阳虚,兼有血瘀证候分析:患者胃脘部位疼痛二十年,初时饥饿痛甚,得食缓解,是典型的胃脘痛证,由于病程日久,损伤脾之阳气,故运化失职,导致纳减,溏泻疼痛加剧,喜按喜热,面色萎黄,舌质淡嫩,病情进一步发展,肾阳亦见不足,出现精神萎靡,畏寒肢冷,喜蜷卧,腰膝酸软,面色晦而浮虚等现象,成为脾肾阳虚之征,舌苔黄白相兼腻,是阳虚水湿不化的表现。又因气虚可致血瘀,“痛久入络”,所以患者又有血瘀的现象,出现脘胁胀满窜痛,疼痛持续,压痛,舌质紫暗,脉沉细之中又带弦象。综上所述,本例患者是脾肾阳虚兼有血瘀的胃脘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预防医学/卫生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