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考物理部分计算题压轴题

上传人:教**** 文档编号:239664553 上传时间:2022-01-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1.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高考物理部分计算题压轴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课标高考物理部分计算题压轴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课标高考物理部分计算题压轴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课标高考物理部分计算题压轴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课标高考物理部分计算题压轴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高考物理部分计算题压轴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高考物理部分计算题压轴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50如下列图电路是一个电压、电流两用表,两个电流挡的量程分别为 I1=1mA,I 2=500mA; 一个电压挡,量程为 U=10V ,已知表头 G 满偏电流 Ig=500 A, 内阻 Rg=600 ,求 R1、R2、R3 的阻值;解依题意和欧姆定律可得如下方程:GR3 I 1I g R1R2 I g Rg1 I 2I g R1I g RgR2 2R1R2500mA1mAS10VRg R1I 1R2I 1R3U+-3RgR1R2由上述三式代入数据解得R11.2, R2598.8, R310.

2、3k51如下列图,磁场的方向垂直于xy 平面对里;磁感强度B 沿 y 方向没有变化,沿x 方向均 匀 增 加 , 每 经 过1cm 增 加 量 为1.0 10-4 T, 即B1.0x10 4 T / cm ;有一个长L=20cm, 宽 h=10cm的yL不变形的矩形金属线圈,以 V=20cm/s 的速度沿x 方向运动;问:hV( 1)线圈中感应电动势E 是多少?( 2)假如线圈电阻R=0.02 , 线圈消耗的电功率是多 x少?O(3)为保持线圈的匀速运动,需要多大外力?机械功率是多少?解1 设线圈向右移动一距离S,就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为:hSB L ,而所需时间为tS ,5tt依据法拉第电磁

3、感应定律可感应电动势力为EhVLBtx410V .2依据欧姆定律可得感应电流IE2 R10 8 A,电功率 P=IE= 810 8 W3电流方向是沿逆时针方向的,导线dc 受到向左的力,导线ab 受到向右的力;线圈做匀速运动,所受合力应为零;依据能量守恒得机械功率P 机=P= 810 8 W52如下列图 , 在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上, 存在着阿个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的匀强磁场, 其中一个的, 方向垂直斜面对下, 另一个的方向垂直斜面对上 , 宽度均为L. 一个质量为m、边长为L 的正方形线框以速度 v 刚进入上边磁场时恰好作匀速直线运动. 当 ab 边到达 gg和 ff 的中间位置时, 线框又恰好作

4、匀速直线运动, 问:线框从开头进入上边的磁场至ab 边到达gg和 ff 中间位置时 , 产生的热量为多少.答案 : Q15mv 2323mgLsin2 第 1 页,共 7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53如图,光滑平行的水平金属导轨MN 、PQ 相距 l ,在 M 点和 P 点间接一个阻值为R 的电阻,在两导轨间OO1 O1O矩形区域内有垂直导轨平面竖直向下、宽为d 的匀强磁场,磁感 应强度为 B;一质量为m,电阻为 r 的导体棒ab,垂直搁在导轨上,与磁场左边界相距d0;现用一

5、大小为F、水平向右的恒力拉ab 棒,使它由静止开头运动,棒ab 在离开磁场前已经做匀速直线运动(棒ab 与导轨始终保持良好的接触,导轨电阻不计);求:( 1)棒 ab 在离开磁场右边界时的速度;( 2)棒ab 通过磁场区的过程中整个回路所M消耗的电能;( 3)试分析争论ab 棒在磁场中可能的运动情形;RaO1BFO1N解:( 1) ab 棒离开磁场右边界前做匀速运动,速bOOPd0dQ度为 vm ,就有:E Blvm(1 分)IE(1 分)Rr对 ab 棒F BIl 0(1 分)解得(2)由能量守恒可得:vF Rr mB2l 2F d0d W电1 mv2m222(1 分)( 2 分)解得:WF

6、 ddmF Rr( 2 分)电(3)设棒刚进入磁场时速度为v由: 可得:0F d0v2B4l 41 mv222Fd 0m( 1 分)( 1 分)棒在进入磁场前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磁场中运动可分三种情形争论:如2Fd0F Rr (或 F4 42d0 B l),就棒做匀速直线运动;( 2 分)mB2l 2m Rr 22 2如2Fd0F Rr (或 F4 42d0 B l),就棒先加速后匀速; ( 2 分)mB lm Rr 254在一个点电荷Q 的电场中, Ox 坐标轴与它的一条电场线重合,坐标轴上A 、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 0m 和 5 0 m 已知放在A 、B 两点的摸索电荷受到的电场力方向都跟

7、 x 轴的正方向相同,电场力的大小跟摸索电荷所带电荷量大小的关系图象如图中直线a、 b 所示,放在A 点的电荷带正电,放在B 点的电荷带负电求: 1B 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2 试判定点电荷Q 的电性,并确定点电荷Q 的位置坐标解 : 1 由 图 可 得B点 电 场 强 度 的 大 小EB 第 2 页,共 7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F2.5N / Cq;2 分因 B 点的电荷带负电, 而受力指向x 轴正方向, 故 B 点场强方向沿x 轴负方向1 分2 因 A 点的正电荷受

8、力和b 点的负电荷受力均指向x 轴正方向,故点电荷Q 应位于 A 、B 两点之间,带负电2 分设点电荷Q 的坐标为x,就 E xqQk21 分, E Bk2x25x1 分由图可得EA 40N C1 分解得 x 2 6m2 分55如下列图, 用折射率为n =2 的玻璃做成内球面半径为R、外球面半径为R/ =2 R 的半球尔空心球壳,一束平行光射向此半球的外表面,且与中心对称轴OO /-平行,试求:1)球壳内表面射出的光线的出射点离OO/+的最大距离2)要使球壳内部没有光线射出,需用一遮光板将部分入射光挡信, 就至少用多大的遮光板、如何放置才行?(3 R; R ) 256如下列图,直角玻璃三棱镜置

9、于空气中,已知A = 60 0, C = 90 0,一束极细的光于AC 边的中点垂直AC 面入射, AC = 2a ,棱镜的折射率为n =2 ;求:1) 光在棱镜内经过一次全反射后第一次射入空气时的折射角;2) 光从进入棱镜到第一次射入空气时经受的时间(设真空中光速为 C);( 450,A56 aB)C3c57某三棱镜的截面是始终角三角形, 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n, 底面 BC 涂黑 , 入射光沿平行于底面 BC 的方向射向AB 而 , 经 AB 和 AC 折射后射出 . 为了使上述入射光线能从AC 面射出 ,求折射率n 的取值范畴 .答案 : n7258 1849 年,法国科学家斐索用如下列图

10、的方法在地面上测出了光的速度;他采纳的方法是:让光束从高速旋转的齿轮的齿缝正中心穿过,经镜面沿原路反射回来,调剂齿轮的转速,使反射光束恰好通过相邻的另一个齿缝的正中心,穿过半透亮镜(既可反射光线也可以透射光线)射入人眼,由此可测出光的传播速度;如已知齿轮的齿数为P,每秒转动n 周,齿轮与镜子间距离为d,齿轮与半透亮镜及人眼的距离相对d 可以忽视;请写出斐索测定光速 c 的表达式;224为了验证小灯泡(点光源)光能的球面散射规律并测定其发光效率,有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的试验:如图甲所示,将一个“6V 8.0W ”的小灯泡接入电路, 使之正常发光; 在灯泡灯丝的同一水平面、正对光线方向放一个光强探

11、头, 以测定与光源间距为d 时相应的光强值I,共测得如下表所示的9 组数据,并用一数字图像 第 3 页,共 7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处理器将表内数据在I 1/d2 坐标平面内标得如下数据点,如图乙所示;(1)据数据点图,可看出I 与哪个量存在线性关系,由此写出I 与 d 之间的数学关系表达式,并求出斜率k 的值;(2)在与光源等距的各点,认为光源向各方向发出的光强大小几乎相等;依点光源光能周围空间 360球面匀称散射的物理模型,写出光源的发光功率P0、光强值 I 及相应的

12、与光源距离 d 之间的关系式;(3)依据以上条件,算出小电珠的电一光转换效率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光强探头光强记录器标尺d/ 10 2m6.507.508.509.5010.511.512.513.514.5 2I/W m8.296.664.963.923.372.612.301.971.7 2解:( 1)从数据点图可知,I d图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d光强值 I 与 2 存在线性关系;其斜率 K8.5W3.410 2W( 3.13.6 之间都算对)(2 分)2.510 2由此可得, I 与 d 之间的数学表达示为IK2 (3 分)d( 2)与光源相距为d 的球面面积为S, S=4 d2 (1 分)就有 P0=IS=4 Id 2(3 分)( 3)由以上各式可以求得光源的发光功率P0=4 K=43.14 3.4 10 2W=0.43W (2 分)电灯的功率P=8W ,所以,电光转换效率P00.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