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新文化运动

上传人:教**** 文档编号:239658130 上传时间:2022-01-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7.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新文化运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学设计新文化运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学设计新文化运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学设计新文化运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学设计新文化运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新文化运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新文化运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新文化运动【教学目标】1学问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同学明白或把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指导思想、代表人物、活动阵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新进展;新文化运动的影响;2才能方面:(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背景的教学,培育同学对历史唯物主 义关于政治、经济、文化相互关系基本观点的懂得才能;(2)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前、后 期性质变化的分析,培育同学比较和综合分析历史大事的才能;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教学,使同学熟悉到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是

2、中国资产阶级为打破封建束缚而在思想文化上开展的启蒙运动,是反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它动摇了封建正统治位置,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潮流,弘扬民主和科学,为五四运动爆发作了思想预备,在国内外产生庞大的影响;(2)通过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事迹的介绍与分析,培育同学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及为挽救国家、改造社会不断追求真理的精神;【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2教学难点:如何评判新文化运动【课时支配】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20 世纪初期, 在北大的讲坛上, 有从海外归来的、 西装革履的大力宣扬新思想的进步人士;也有拖着长辫子、身穿马褂的满口之乎者也的封建遗老,他们相互抨击对

3、方的 思想观点,显现了猛烈的思想冲突;为什么会有这样古怪的现象显现呢?今日我们学习 了“新文化运动”大家就会有所明白;二、【教学过程】(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探究一: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一小节的内容,同时观看视频袁世凯祭孔,明白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是什么? 自主学习 第 1 页,共 6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把文献资料展现给同学,调动同学的思维,激发同学爱好,使同学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其思路在不知不觉中随着教学内容运转;同学通过观看、联想,在实物

4、的刺激下,激发同学的积极情感阅读、概括、分析才能;结合预习同学完成自主学习的内容;同学回答完毕后,老师评判点拨,再用多媒体演示出课本结构如下:1、政治:以北洋军阀为首的反动势力妄图复辟帝制;2、经济: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进展,民族资产阶级力气壮大,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根本缘由)3、思想:袁世凯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直接缘由)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化人心;(二)新文化运动兴起:探究二: 结合课文明白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详细情形如何?结合小字,明白蔡元培先生的主要思想;(同学回答后,老师评判点拨; )1、标志: 1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抨击尊孔复古逆流

5、;(从其次卷起,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1916 年底由上海迁到北京;)2、代表人物:李大钊、胡适、鲁迅等3、前期指导思想:民主与科学4、主要阵地:新青年5、中心:北京高校(理由:蔡元培先生的主要思想:“思想自由”:实质是让新思想能在北大得以传播; “兼容并包”:勉励新思想的提倡者占据封建文化的阵地;正是由于蔡元培先生的这种 进步的思想,使北大汇聚了许多精英人才,(正由于如此北大讲台上有西装革履的进步人士,也有身穿马褂的封建遗老)成为中国思想活跃、学术兴盛的最高学府,使北大成 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多媒体出示北大图片、校徽,老师简介北大历史,并指出奠定北大重要历史位置的大事新文化运动和

6、北大校长蔡元培,从而引出蔡元培并介绍蔡元培及其办学新思想;(三)主要内容:探究三: 新文化运动新在何处?同学阅读课本内容,并观看多媒体出示的相关材料进行回答; 第 2 页,共 6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播放图片及相关的材料,将同学的思想引入历史的情形之中,直观教学,调动同学的思维,使其在历史的欢快和痛楚中感受、体验,从而产生思想上的震荡和感悟,以收到思想训练的成效;将活的感情注入死的历史学问之中,做到声情并茂,激活同学的情感,以情入理,防止空洞的说理

7、;1、前期( 1915 年 1917 年)(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愚昧与专制“民主”指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科学”主要指自然科学和对待事物的科学思想、科学态度;由陈独秀第一提出,被称为“德先生”(指民主 Democracy)和“赛先生”(指科学 Science );陈独秀认为科学与民主, 是当今人类社会进步不行或缺的两大因素;只有将这两位先生请进中国,才能转变中国的现状; 认为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李大钊: 民与君势不两立, 自由与专制也不能并存, 妄图复辟的人, 都是国家公敌;它表达了以陈独秀为首的资产阶级学问分子期望在中国实行资产阶级民主

8、政治,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剧烈愿望;但是我们也看到从西方传入的并非全是科学的事物,但对于资产阶级学问分子来说是全盘接受;【提出摸索问题:】对西方思想的全盘接受是否正确?(为评判新文化运动做铺垫)(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多媒体出示:材料一:陈烈女殉夫事例;材料二:材料:陈独秀:“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李大钊: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鲁迅:“吃人的礼教;”通过“烈女殉夫事例”让同学自己体会得出什么是旧道德,而新文化运动所提倡的新道德是什么?并通过材料概括为什么新文化运动把批判的矛头直直儒家传统道德?(同学回答,老师讲评)旧道德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是“三纲五常”;新道德

9、指资产阶级自由、民主、公平思想;如新道德主见男女公平,个性解放等,而旧道德主见男尊女卑;并列举李大钊、陈独秀和鲁迅的主见:李大钊:尊孔复古思想其实就是帝制复活的先声,批判尊孔复古思潮,其实就是反 第 3 页,共 6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对复辟;陈独秀:三纲五常完全违反了自由、公平、独立的原就,都是“奴隶之道德”,与时代潮流不相符,与民主共和也不相容;鲁迅: 1918 年发表了短篇小说狂人日记 ,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痛斥了一切所谓的“仁义道德”,呼吁人们推翻这人吃人的

10、制度;从汉代开头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为封建统治者所推崇,由于儒家思想适应了封建统治者的政治需要,并且由于旧道德是历代封建统治者用来束缚人们思想的枷 锁,因此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提出摸索问题:】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是否正确?(为评判新文化运动做铺垫)(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问:为什么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你怎样看待文言文?老师引领分析:文学革命包括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主见从内容、形式上对旧文学进行改造;要反对旧思想,必定要反对旧文化的载体旧文学及其文体文言文;同时,新思想也要借助通俗易懂的文字才能普及;白话文通俗易懂,能为广大人民所接受;而

11、文言文是中华民族历史和传统的主要载体,因此不能全面抛弃;胡适: 1917 年 1 月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提出文学改良的八项主见,要求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陈独秀:发表了文学革命论 ,主见推倒雕刻、陈腐、艰涩的旧文学,建设平易、新奇、通俗的新文学;2、后期(十月革命以后)(1)主要内容:歌颂十月革命,宣扬马克思主义;(2)表现:A、1918 年李大钊发表了庶民的成功和布尔什维主义的成功两篇文章;指出,十月革命是 20 世纪世界革命的先声,是人类历史的新曙光,也是劳工主义的成功;他积极号召中国人民应当向十月革命学习,并且宣称:“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B、1919 年 5 月,李大

12、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介绍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C、李大钊仍在北京高校和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分别开设了与社会主义有关的课程, 第 4 页,共 6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利用讲坛向同学宣扬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大地上,李大钊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大旗;(3)影响:十月革命以后,特殊是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推动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转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四)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探究四:如何评判新文化运动?(分组争论

13、,每组代表发言)(设计意图)紧扣前边提到的两个问题:“全盘接受西方思想是否正确?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是否正确?”新文化运动的评判是本课难点,采纳争论法分组合作,课堂气氛 活跃,能对之前学习的内容有进一步的明白,也能使同学更深刻地懂得新文化运动是一 思想解放运动;引导同学利用辨证历史唯物主义对新文化运动做出客观而全面的评判; 这种做法转变了同学的学习方式,提倡同学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同学的主体性、积极性 与参加性,培育探究历史问题的才能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1、进步性:(1)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宏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在民主和科学的旗帜下对封建专制思想发起了全面的攻击,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位置

14、;马克思主义也作为一种新思潮开头在中国广泛传播;(2)新文化运动仍促进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怀;多媒体出示:材料:陈独秀说: “吾国之维新,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见抗斗,而国民如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让同学总结出材料的中心愿思启蒙思想,唤起民众的觉悟和爱国热忱;(3)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它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伦理、观念、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场文化革新,为中国现代文化的进展供应了新的模式;2、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确定确定火否定;三、【课堂总结】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里反封建的一次猛烈斗争,反映了资产阶级要求 第 5 页,共 6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实行民主政治的剧烈愿望,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里的连续;它动摇了封建思想的 统治位置,弘扬了民主、科学的思想,使中国显现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后期马克思主 义在的传播为以后五四运动的开展和中共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它既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补课,又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四、【板书设计】标志:北洋军阀妄图复辟帝制兴起: 代表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