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上传人:教**** 文档编号:239642562 上传时间:2022-01-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10.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人教版学校数学二年级(下)册除法的初步熟悉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除法的初步熟悉本内容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其次单元前言:两年前我教过苏教版的同一个内容,细读曾写的教学反思,做得好的方面:创设情形串有效地组织了教学,运用了摆一摆、圈一圈的详细操作,帮忙同学懂得抽象的除法的意义,这些好的做法我会连续使用;同时,两年前给自己留下了摸索: 124 既可以表示“平均分成 4 份”,也可以表示成“有几个 4”,那么是否可以将两种分法同时教呢?连续两年前的摸索,连续这个内容的讨论;一、教材分析:摸索先于研读:本内容是概念学

2、问,同学第一次学习除法,正确懂得除法的意义是以后会除法解决问题的前提,因此,本课内容是基 础,也是关键;这节课仍有一些概念的教学:除号、被除 数、除数、商,在教学中尽可能地用多种方式学习、巩固概念的把握;对比两版教材:同:分两个层次;先学习“平均分”,在大量的生活实例中,在操作活动中,让同学感悟并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平均分”是除法学习的基础;再“初步熟悉除法”,从“平均分”的实例中引出除法,熟悉除号、各部分的名称,并在详细情境中懂得除法的意义;异:对于平均分的结果,两种版本的教材侧重点不尽相同;人教版侧重同学的动手操作才能,同学通过摆一摆、分一分得出平均分的结果;苏教版侧重表达方法的多样化

3、,喜爱形象思维的同学可以通过操作得出平均分的结果,思维才能强的同学可以依据乘法的意义反推出平均分的结果;我想人教版教材的设计是为了保证每个同学都把握这个内容,因此,基础部分先不让大家大步走;而苏教版,让不同层次的同学得到不同的进展;明确教学目标:通过比较两种版本的教案,敬重人教版的教材设计,确定教学目标 :1 、把握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除号、被除数、除数、商),学会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2、在“平均分” 第 1 页,共 13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的操作中初步懂得除法的意义和本质;3、

4、能依据除法的意义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确 定 教 学 内 容 : 1、例 4的教学;熟悉除号,会读、写除法算式,在操作中把握除法算式的意义,2、例 5 的教学;把握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3、练习;能依据除法的意义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创设情形教学:喜羊羊摘苹果款待客人大家玩积木吃点心闯关救懒羊羊二、同学分析1、低年级同学留意力不简洁保持长久;用好玩的情形串、竞赛形式能有效地组织教学、保持同学的留意力;2、低年级同学形象思维占主导位置;敬重低年级同学的形象思维,在教学尽可能地运用直观教学手段;除法算式的意义比较抽象,同学难以懂得它的意义,为算式创设详细的情形,动手摆一摆、圈一圈,让同学在形象、直观

5、的情形和实物中懂得除法的意义;三、教学设计(成品教案) :项目内容教 学 目标教 学 重点教 学 难点教 学 预备1、把握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除号、被除数、除数、商),学会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2、在“平均分”的操作中初步懂得除法的意义和本质;3、能依据除法的意义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初步熟悉除法的意义,并能依据除法的意义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初步熟悉除法的意义;老师预备:(课件)数学故事:“除号”的来历、12个磁性苹果教具;同学预备: 18 个小圆片、作业纸; 第 2 页,共 13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6、- - - - -教一、新授;1、教学例4:(通过“平均分”操作体会除法产生的必要,了学解除号的由来,懂得除法的意义;)过过渡语:今日喜羊羊特殊兴奋,由于家里来了四个小客人,喜羊羊从果园摘了12 个最新奇的苹果款待客人;程把 12 个苹果平均放在4 个盘里,每盘放几个?A、每个同学动手操作;B、请一个同学上台展现平均分的过程,老师再用课件演示:先拿 4 个,每个盘放一个,又拿出4 个苹果,每个盘放一个,再拿出 4 个苹果,每个盘放一个;C、师:你能不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出你分的过程?同学可能显现各种表示方法: 3 4=12, 12-4-4-4=0 这些算式都有道理,但有的方法很麻烦,而有的方法在别

7、人懂得起来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有个数学家制造了一种新的表示方法 - 除法;今日我们来初步熟悉除法;(揭题)12 4 =3(个)除号熟悉除号(课件形式出现):1659 年,瑞士学者雷恩第一使用除号“”,他用一条横线把两个圆点分开, 恰好表示平均分的意思;这个符号简洁又便利, 使用它是数学上的一大进步;书写除号: 除号先写一横,再在上下各写一个点,两个点要圆并且对齐;请大家跟我一起伸出右手指,书空写“”;读算式 :跟我读这个算式: 12 除以 4 等于 3;同学齐读;懂得意义: 师:这个除法算式表示把12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3 个;同桌相互说说这个算式的意义;师:你能说说这个算式中每个

8、数的意义吗.生:“ 12”表示总共12 个苹果,“ 4”表示平均分成 4 盘,“ 3”表示每盘 3 个;2、变式练习: 18 面“做一做”;过渡语:吃过苹果,喜羊羊支配客人玩布娃娃;A、有的小羊休息去了,只留下2 只小羊;喜羊羊把 18 个积木平均分给2 只小羊,每只小羊分几个?动手摆一摆,依据摆出的结果写上算式的答案;读一读算式,并说说它的含义;B、过了一会,有个小羊也加入了这个嬉戏;喜羊羊把18个积木平均分给3只小羊,每只小羊分几个?动手摆一摆,依据摆出的结果写上算式的答案;读一读算式,并说含义;C、好玩的积木嬉戏又吸引来了3 只小羊;喜羊羊把18个积木平均分给6只小羊,每只小羊分几个?动

9、手摆一摆,依据摆出的结果写上算式的答案;读一读算式,同桌相互说含义;观看比较这三个除法算式,你什么发觉了规律:182=9183=6189=2(1)分的人数越多,每份数就越少;(2)分的人数和每份数相乘的积是18;3、教学例 5:(会求份数,把握除法算式中每部分的名称;)过渡语:喜羊羊为客人们预备了20 个点心;认真观看图,你知道他预备怎么分吗?A、观看图片,怎么分点心?(每4 个放一盘) 第 3 页,共 13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板书设计:除法的初步熟悉124=3204=5除号被除数除数

10、商读作: 12 除以 4 等于 3;四、磨课过程及反思 第 4 页,共 13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第一次上课成 功 之处1、教学设计层次清楚;层次清楚:通过“平均分”操作体会除法的意义,明白除号的由来;会求份数,把握除法算式中每部分的名称;巩固练习;一环扣一环,课堂紧凑,过渡自然;2、用好玩的情形串有效地组织了教学、提高了同学的学习爱好;低年级同学留意力不简洁保持长久,我引入了喜羊羊这个同学特别喜爱的动画人物,创设喜羊羊款待小客人分水果、分玩具、大家合力闯关救懒羊羊的好玩情形串,使课堂布

11、满吸引力,让同学学得充实又有乐趣;3、用各种方式突破了本课的重点,同学懂得了除法的意义;除法的概念比较抽象,同学懂得起来不太简洁,通 过说一说、摆一摆、圈一圈,帮忙同学的懂得;说 一说:结合图,说出算式中每个数的意义,再说说 整个算式的意义;摆一摆:将18个学具,依次平均分成 2、3、6份;圈一圈:将12个圆片分别按堆 6 个 、3个、2 个圈一圈;同学有了这样详细的操作,形象、直观地帮忙同学懂得了除法的意义;4、整合了教材;将两个例题整合在一节课学习,有两方面的缘由; 一方面,两个例题出现出的两种方法是相通的,都 可以懂得包含除;将12个苹果平均分在4个盘里,每次拿4个每盘放一个,拿3次,每

12、盘放三个, 12 里面有 3 个 4,所以,每盘放4 个;将 20个苹果,每 4 个一盘, 20 里面有 5 个 4,可以放 5 盘;同学对于懂得“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 更简洁,这样整合教学,降低了同学的难度,不过 份强调两种分法; 第 5 页,共 13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不 足 之处1、语言不够严谨;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要求语言简洁、明确;在新授部分,用这句话引入:“平均分”这样的问题 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运算,认真斟酌是不严谨的;如“4个人分苹果,平均每人分得4 个,一共有多少

13、个苹果;”这也是个有关“平均分”的问题,求总 数,明显,不是用除法运算;培育同学严谨的思维,老师精确的语言能正确地引导同学摸索;2、思维训练没有到达目的;在新授例1后的变式练习中,将18个玩具分别分成 2份、3份、6份,同学动手操作并写出算式,让同学观看这三个算式有什么规律;没有同学观看 出:分的人数越多,每份数就越少;分的人数和每 份数相乘的积是18;究其缘由有二:一、同学每次分后都要记录算式,三次操作没有连续,在脑海中,份数和每份数区分没有留下明显的对比;二、有的同学拿着学具操作后留意力转移到了学具上,并没有专心摸索;3、在培育同学的比较、归纳习惯的意识仍不够强; 在学习了例4、例 5的后,没有引导同学摸索、比较、发觉两个例题的异同;比较是个很重要的数学方法,同学只有去比较,才能很好地提炼本节课所学习的重点,才能发觉两个例题间相通的部分:都是已知总数,有关平均分的问题;不同的部分:例4 是告知了一共多少份,求每份有多少;例5是告知了每份是多少,求一共有多少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