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玻璃项目工程质量管理(范文)

上传人:刘****2 文档编号:239642082 上传时间:2022-01-1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爆玻璃项目工程质量管理(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防爆玻璃项目工程质量管理(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防爆玻璃项目工程质量管理(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防爆玻璃项目工程质量管理(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防爆玻璃项目工程质量管理(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爆玻璃项目工程质量管理(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爆玻璃项目工程质量管理(范文)(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防爆玻璃项目工程质量管理目录第一章 行业背景分析2第二章 工程质量管理5一、 工程项目前期阶段质量管理的方法5二、 设计阶段质量管理的工作内容6三、 勘察设计质量管理的依据11四、 实施阶段质量管理的程序和依据12五、 质量保修期管理的工作内容13第三章 宏观环境分析16第四章 项目基本情况17一、 项目名称及投资人17二、 结论分析17第五章 公司简介20一、 公司基本信息20二、 公司简介20第一章 行业背景分析防爆玻璃就是能够防止暴力冲击的玻璃,它是由机器对单片或多片浮法玻璃利用特殊的添加剂和中间的夹层进行强化处理而成的特种玻璃。防爆玻璃即使玻璃打破也不会轻易掉落,因为中间的材料(PVB

2、胶片)或另一侧防爆玻璃已经充分粘接起来,因而可以大大减少遭遇暴力冲击时对人员及贵重物品的伤害。从产业链结构上来看,防爆玻璃的上游主要是浮法玻璃、PVB胶片等,其中浮法玻璃的主要原材料是海沙、石英砂岩粉、纯碱、白云石等。一般情况下,生产防爆玻璃的生产企业中,浮法玻璃也是其主要产品之一,因此生产防爆玻璃所需的浮法玻璃一般都是由企业自己供应。防爆玻璃的下游应用领域较为广泛,适用于建筑物的天花板、淋浴房、地板、隔墙、工业厂房的天窗、商店的橱窗、幼儿园、学校、体育馆、私人住宅、别墅、疯人院、银行、珠宝店、证券公司、保险公司、邮局、博物馆、监狱、机场、旅馆、机关单位办公楼等;同时,防爆玻璃在军事和高新技术

3、工业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用于航天器、军事仪器等,在高新技术工业领域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接收器、复合减震钢板、矿用防爆玻璃等。防爆玻璃主要是由浮法玻璃强化加工而成,并且多数防爆玻璃企业的业务也包含上游原材料浮法玻璃的生产,因此,浮法玻璃行业的发展对防爆玻璃行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近几年,国家不断加大去产能政策的推行力度,其中平板玻璃就是五大去产能行业之一,在政策的驱动下,作为平板玻璃的主要种类之一,浮法玻璃行业的发展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也进一步地传导到防爆玻璃行业。因此,近几年防爆玻璃行业内企业发展受到政策影响较大,环保压力、经营压力、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并且多数企业面临搬

4、迁、停产、减产的局面,使得近两年我国防爆玻璃总体产能有下降的趋势。但是,近几年随着我国建筑、军事等产业的不断发展和防爆玻璃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其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助推国内防爆玻璃的产量不断提高。尽管玻璃行业面临去产能困境,但是产能过剩主要集中于工艺技术水平较低的平板玻璃,而防爆玻璃等特种玻璃产品并不在去产能范畴之内,而且其发展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现阶段,国家针对浮法玻璃的去产能主要目的是淘汰落后的产能,提升高品质浮法玻璃产能,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一政策举措对防爆玻璃行业的发展也是利好的。另外,仅就我国防爆玻璃行业来说,产品生产工艺水平也落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目前国内的防爆玻璃产品还主要集中

5、于300mm*300mm见方以上规格,比300mm*300mm小的防爆玻璃规格产品在生产工艺上还存在较大的不足,这类超小规格防爆玻璃广泛应用到煤矿井下救生舱等,因为加工工艺难度高,价格也一向比较昂贵。目前国内超小规格防爆玻璃产品的生产厂家还较少,市场对进口产品的依赖性较大,因此,未来我国防爆玻璃行业若要取得突破性发展,必须攻克这一技术难关。第二章 工程质量管理一、 工程项目前期阶段质量管理的方法(一)建立咨询工作成果的质量评审制度建立质量评审制度是保证咨询成果质量合格和改进质量的重要手段。前期工作的咨询成果是一种软产品,通过评审可以吸取更多专家的知识和智慧,不但可以及时发现不合理、不科学的地方

6、,而且可以优化咨询成果,提高咨询质量。(二)开展工程咨询成果质量评审1.内部评审(1)项目团队组织的内部评审。项目经理是项目质量管理的负责人,项目咨询工作完成以后,项目经理要组织本项目的参加人员对项目咨询成果进行自我评审。依据项目质量要求,逐项进行自我检查,发现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地方,要进行加工修正,达到标准要求。(2)工程咨询单位领导组织的内部评审。由工程咨询单位行政、技术、业务主管领导参加,也可邀请委托方各有关部门参加,由项目经理作汇报。根据需要,还可以邀请社会上的专家参加。评审中发现的问题,应在企业业务技术领导的直接指导下进行修改完善,使其达到或超过质量标准。2.外部评审(1)业主组织评审

7、。业主邀请社会上的专家、学者、各有关单位的行政领导对工程咨询单位提供的咨询成果进行评审。特殊情况下,还可以邀请国外专家参加评审。评审的主要内容就是根据合同文件和国家一系列规定,审查咨询成果是否满足国家和投资业主的要求。如果不满足,业主要求工程咨询单位进一步改进,使其达到要求。如果满足要求,业主就要接收咨询成果,工程咨询单位也就完成了咨询任务。(2)委托第三方评审。委托另外一家咨询单位进行评审,主要目的是审查咨询报告是否存在问题并进行相应优化,以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益。二、 设计阶段质量管理的工作内容工程咨询单位对设计质量的管理工作分阶段进行。国家标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根据项目实施过程,将设计管理

8、工作划分为六个阶段,即:项目方案设计、项目初步设计、项目施工图设计、项目施工、项目竣工验收与竣工图和项目后评价阶段。其中,项目方案设计、项目初步设计和项目施工图设计属于设计阶段的工作内容。(一)设计阶段质量管理方法工程咨询单位对设计质量管理的方法主要有:1.加强设计标准化工作。标准是对设计中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是以科学技术和先进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由主管部门批准,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为设计提供共同遵守的技术准则和依据。标准化在促进技术进步、科技创新,保证设计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2.加强设计质量流程管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对设计质量控制规定了5个具体流程,包括:按照设计合同

9、要求进行设计策划、根据设计需求确定设计输入、实施设计活动并进行设计评审、验证和确认设计输出和实施设计变更控制。其中,设计策划是指根据合同建立质量目标、规定质量控制要求、安排开展各项设计活动的计划;设计评审是指对设计能力和结果的充分性和适宜性进行评价的活动;设计验证是指为确保设计输出满足输入的要求,依据所策划的安排对工程设计进行的认可活动;设计确认是指为确保产品能够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或已知用途的要求,依据所策划的安排对工程设计进行的认可活动;设计变更是指设计单位依据建设单位要求对原设计内容进行的修改、完善和优化。3.加强设计接口管理。设计接口是为了使设计过程中设计部门以及设计各专业之间能做到协调

10、和统一,必须明确规定并切实做好设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设计接口。设计的组织接口和技术接口应制订相应的设计接口管理程序,由技术管理部门组织评审后实施。设计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设计接口管理,以保证设计的质量。4.加强设计文件会签管理。设计文件的会签是保证各专业设计相互正确衔接的必要手段。通过会签,可以消除专业设计人员对设计条件或相互联系中的误解、错误或遗漏,是保证设计质量的重要环节。5.加强设计文件报批管理。工程咨询单位应组织设计单位在各设计阶段申报相应技术审批文件,通过审查并取得政府许可。(二)设计阶段质量管理工作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对各阶段设计质量管理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1.项目方案设计

11、阶段工程咨询单位应配合建设单位明确设计范围、划分设计界面、设计招标工作,确定项目设计方案,做出投资估算,完成项目方案设计任务。具体工作有:(1)根据建设单位确定的项目定位、投资规模等,组织进行项目概念设计方案比选或招标,并组织对概念设计方案进行优化。(2)组织设计单位完成项目设计范围、主要设计参数及指标、使用功能的方案设计,并组织设计方案审查和报批。(3)根据建设单位需求,组织编制详细的设计任务书,明确涉及范围、设计标准与功能等要求。根据设计任务书内容,协助建设单位进行设计招标工作,完成项目设计方案的比选,确定设计承包人,起草设计合同,组织合同谈判直至合同签订。(4)按照确定的设计方案,针对项

12、目设计内容和参数,编制整体项目设计管理规划,初步划分各设计承包人或部门工作界面和分类,制定相应管理工作制度。(5)与设计单位或部门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保证设计相关信息及时、准确地确认和传递。2.项目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咨询单位应组织完成项目初步设计任务,做出设计概算,对初步设计内容组织实施评审工作,并提出勘察工作需求,完成地勘报告申报管理工作。具体工作有:(1)根据立项批复文件及项目建设规划条件,组织落实项目主要设计参数与项目使用功能的实现,达到相应设计深度,确保项目设计符合规划要求,并根据建设单位需求组织对项目初步设计进行优化。(2)实施或协助建设单位完成勘察单位的招标工作,根据初步设计内容与规

13、范要求,监督指导勘察单位或部门完成项目的初勘与详勘工作,审查勘察单位或部门提交的地勘报告,并负责地勘报告的申报管理工作。3.项目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咨询单位应根据初步设计要求,组织完成施工图设计或审查工作,确定施工图预算,并建立设计文件收发管理制度和流程。具体工作有:(1)实施项目设计进度、设计质量管理工作,开展限额设计。(2)组织协调外部配套报建与设计接口及各独立设计承包人间的设计界面衔接和接口吻合,对设计成果进行初步设计审查。(3)组织委托施工图审查工作,并组织设计承包人按照审查意见修改完善设计文件。(4)制定设计文件(图纸)收发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设计图纸的及时性、有效性,宜将设计文件(图

14、纸)的原件和电子版分别标识并保存,防止丢失或损毁。(5)组织施工图设计交底。施工图经审查合格后,在设计文件交付施工时,为了让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能够正确贯彻设计意图,加深对设计文件特点、难点、疑点的理解,掌握工程关键部位的技术质量要求,保证工程质量,设计单位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对提交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向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做出详细的说明,进行系统的设计技术交底。三、 勘察设计质量管理的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对工程项目勘察设计文件的编制依据有明确要求。国务院2015年6月修订发布的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编制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文件,应当以下列规定为依据:1.项目批准文件;2.城乡规划;3.工

15、程建设强制性标准;4.国家规定的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深度要求。铁路、交通、水利等专业建设工程,还应当以专业规划的要求为依据。”同时,对勘察设计文件的阶段性成果提出了明确要求。该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编制建设工程勘察文件,应当真实、准确,满足建设工程规划、选址、设计、岩土治理和施工的需要。编制方案设计文件,应当满足编制初步设计文件和控制概算的需要。编制初步设计文件,应当满足编制施工招标文件、主要设备材料订货和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的需要。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应当满足设备材料采购、非标准设备制作和施工的需要,并注明建设工程合理使用年限。”除上述法规要求外,标准规范对勘察设计质量还有其特殊的要求。例如,若

16、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对岩土工程勘察质量作出规定:房屋建筑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应提供满足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并提出对建筑物有影响的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方案建议等。四、 实施阶段质量管理的程序和依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规定,项目质量管理应按下列程序实施:1.确定质量计划;2.实施质量控制;3.开展质量检查与处置;4.落实质量改进。其中,质量计划对外是质量保证文件,对内是质量控制文件。其内容有:质量目标和质量要求、质量管理体系和管理职责、质量管理与协调的程序、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质量控制点的设置与管理、项目生产要素的质量控制、实施质量目标与质量要求所采取的措施、项目质量文件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