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于”“而”“之”

上传人:教**** 文档编号:239640344 上传时间:2022-01-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0.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于”“而”“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文言文“于”“而”“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文言文“于”“而”“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文言文“于”“而”“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文言文“于”“而”“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于”“而”“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于”“而”“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细心整理欢迎下载因语境不同 ,“于”这个词往往有多种含义.一、与名词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一)、在文言里,“于”常常与名词组成介宾短语放在句末,构成一种状语后置的特别句式.这也是 |“于”作为介词的常见用法.1、引进动作行为的处所、时间,可译为“在”“到”“从”等.例如:(1)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译为“在”)(2)皆朝于齐 .(同上 ,译为“到”)(3)虎兕出于柙.(季氏将伐颛臾译为“从”) 2、引进动作行为有关的对象.译为“向”“对”“跟”“与”等.例如:(1)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译为

2、“向”)(2)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译为“对”)(3)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跟”)3、引进比较对象.译为“比” .这种情形中 ,“于”的前面往往是形容词.例如:(1)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译为“比”)(2)冰 ,水为之 ,而寒于水 .(劝学译为“比”)4、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表被动 .它往往跟在动词后面,译为“被” .例如:(1)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被”)(2)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五人墓碑记译为“被”)有时 ,它仍与“见”“受”合在一起表被动,构成一种固定结构的句式.例如:(1)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3、见于”译为“被”)(2)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受于”译为“被”)(二)、“于”和名词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不后置的情形.一般可译为“对于”.1、于其身也 ,就耻师焉 .(师说译为“对于”)2、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寡人之于国也译为“对于”)二、与名词组成介宾短语作补语这种情形比较少见,而且与作状语后置在句子结构上特别相像,所以 ,人们一般与把它作为状语后置来说明 .其实 ,两者在性质上是完全不同的.例如:1、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刻舟求剑“于水”作补语)2、河内凶 ,就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于河东”作补语)三、有时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 .例如:1、特别

4、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2、至于今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同上)四、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一) 放在句子开头 ,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例如:1、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 .(廉颇蔺相如列传)2、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就噪而相逐 .(五人墓碑记)(二)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依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例如:1、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 .”(崤之战译为“从这时”作状语)2、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捕蛇者说)译为“在这职业上”作补

5、语)【而】 第 1 页,共 6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细心整理欢迎下载(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 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如偻(登泰山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 接着 ,

6、或不译;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 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假如 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

7、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其次人称,译为 你的 ;有时也作主语,译为你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三)通“如”:似乎,犹如;军惊而坏都舍;(察今)【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就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而后】才,方才;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月而后成;【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第 2 页,共 6 页

8、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细心整理欢迎下载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臣虽下愚,知其不行,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既而】不久,一会儿;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之”的全部用法:1.“之”字用作指示代词;如:“之二虫又何知?”“之”表示“这”,意为“这两条鱼又怎么知道?”“是吾师也,如之何毁之?”“之”表示“这样”,意为“(他)是我的老师,

9、像这样(我)又怎么(可以)诋毁他呢?“请京,使居之;”“之”代指处所,表示“那里”;“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之”,此,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形;2.“ 之”用作第三人称代词;这种情形显现得比较多,在课文中屡见不鲜,主要表示 “他” 、 “她”、“它”;如:“子曰: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之”代指“它”, “默而识之”,意即悄悄地在心里记住它;“桓侯故使人问之”,“之”指代他(扁鹊),意即“桓侯特意派人去问他(扁鹊)”; “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担鬼著肩上,急执之;”“之”指代它(鬼),“急执之”意即连忙把它(鬼)捉住;3.“之”字用作动词,意为“往,到去”;如

10、:“吾欲之南海,何如?”“之”意为“到去”,句子的意思是:“我预备到南海去,怎么样?”“行不知所之;”“之”意为“到去”;4.“之”字用作助词,这种情形比较常见,但笔者以为也最复杂,可以分为下面三种:“之”用作结构助词,相当于“的”,如:“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意即“孔子的学问,最终是靠不怎么聪慧的曾参传下来的”;“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两个“之”均是“的”的意思,意即“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方正的人不接受羞辱性的施舍”;“之”字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之”在这里没有实在意义,用于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

11、千里也;”同样,“之”在这里也没有实在意义;值得留意的是,这一种用法简单和“之”字用作“的”的时候混淆,应留意区分,以免弄错;“之”字在句子中只起调剂音节的作用,也无实义;如:“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久之”,很久,“之”,调剂音节,没有实在意义;“填然鼓之;”在这里,“之”也是单纯调剂音节,没有实义;基本上来说, 在文言文中 “之” 的常见的用法就是上面几种,只要把握其规律,摸准“之”的用法和意义也是不困难的;文言虚词“之”的用法可谓敏捷,许多同学都难以分析其用法;靠死记一些例子,但过些 第 3 页,共 6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12、- - - - - - - - - - - -细心整理欢迎下载日子又忘了; 如何简单又便利的把握,笔者结合自己教学作出简要介绍,即运用句子结构分析法;句子结构分析有一口诀:“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晰;谓前是状,谓后补;”由此可知古汉语中的主谓、动宾、偏正等结构; “之” 的用法就可依据其在句中的位置来定;且看下面的分析:( 1) 形如“谓语 +之”时,用作代词;如: 作师说以贻之;人非生而知之者;均之二策 ,宁许之以负秦曲;以上三例中的“之”都是代词用,分别充当谓语动词“贻”“知”“均”的宾语,构成动宾结构;反过来说,虚词“之”紧跟在谓语动词后,这个“之”就作代词用;( 2) 形如“主语

13、+之+谓语”时,起取消主谓句子独立性;如: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以上两个例子中“之”前的“孤”“鱼”“师道”在句子中作主语,“之”后的“有” “不传”为动词作谓语;在这种情形下,虚词“之”可以省略不译;即“孤有孔明,犹鱼有水也”;“师道不传也久矣”;( 3) 形如“名词 +之+谓语动词 /介词”时,作宾语前置的标志;如: 宋何罪之有?何陋之有?以上两例中,“之”显现在疑问句中,“之”前面分别是名词“罪”和“陋”,“之”后面是紧跟谓语动词“有”,而且“罪”和“陋”是作为宾语在谓语动词的前面;这种情形下的“之” 就作宾语前置的标志;虚词“之” 不译, 直接把宾语部分仍原到谓语

14、动词后面即可;( 4) 形如“名词 +之+形容词”时,作定语后置的标志;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马之千里者;石之铿然有声者;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上三例中,虚词“之”后面的“利”“强”“千里”“铿然有声”“乱耳”“劳形”都是形容词修饰“之”前面的名词“爪牙”“筋骨”“马”“石”“丝竹”“案牍”,翻译时, “之”不用翻译,直接把形容词仍原到名词的前面即可;( 5) 形如“定语 +之+名词”时,是作结构助词,译作“的”;如: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如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以上两例中,虚词“之”后面是名词“病”“众”,分别由前面的“君”“吴、越”作定语修饰,“之”就译作“的”;( 6) 形如“之 +地点 /处所名词”且句中缺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