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秦皇岛市陈官屯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39594409 上传时间:2022-01-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9.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秦皇岛市陈官屯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陈官屯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省秦皇岛市陈官屯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秦皇岛市陈官屯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秦皇岛市陈官屯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1904年,商部头等顾问张謇上书商部,提出划定捕鱼区建议,并区别近海和远洋,主张“以内外渔界,定新旧渔业行渔范围”,保护中国近海“本国自主之权”。后清政府绘制了江海渔界全图。这一史实( )A推动了中国近代海军的发展 B遏制了列强对渔业资源的掠夺C有利于发展实业与维护海权 D收回了帝国主义在华侵略权益参考答案:C2. 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督察豪富家族和郡国守相,并将郡国豪富迁徙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 )A.刺史监察促使郡国的力量逐步削弱 B.监察制度是解决郡国体制的主要方式C

2、.豪富家族成为维系政权的政治支柱 D.强干弱枝是巩固专制集权的重要措施参考答案:答案:D分析:材料中“督察豪富家族和郡国守相”表明,汉武帝设立刺史的目的是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将郡国豪富迁徙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则是为了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力量,这有助于专制集权的巩固,D项正确。郡国力量的逐步削弱是推恩令实行的结果,A项错误;解决郡国体制的主要方式是实行推恩令,B项错误;C项表述明显错误。点睛:作为地方管理制度而言,汉初郡国并行制是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杂糅。我们在分析郡县制度和分封制的优劣后,不难理解该制度必然或导致中央与地方矛盾的激化。材料是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的介绍,强干是指较强中央

3、集权,弱枝是指弱化地方权力。3. 元稹诗云:“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州布火浣,蜀地锦织成;婢脂肉滑,奚童眉眼明;通算衣食费,不计远近程,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此诗主要反映了 A西汉商业贸易发展盛况 B区域性商人群体的兴起 C唐代各地经济联系加强 D唐朝百姓生活富裕安康参考答案:C4. 1973年3月,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工业管理的若干规定的决议,决定通过合并企业,建立生产联合公司和工业联合公司并减少管理层次来改进工业管理体制。此后,联合公司在苏联普遍建立起来。到1979年,联合公司达3947个,参加的企业共有17516个。这一措施A.仍未能摆脱

4、斯大林模式的框架B.使苏联一跃成为超级大国的重要因素C.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重要内容D.拉开了苏联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序幕参考答案:A据材料“1973年建立生产联合公司和工业联合公司并减少管理层次来改进工业管理体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属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勃列日涅夫改革仍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框架,故A选项正确;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苏联与美国当时超级大国,但联合公司建立不是苏联国力增强的主要原因,故B选项错误;C选项错在“戈尔巴乔夫改革”,故C选项错误;苏联工业管理体制改革在勃列日涅夫之前就有,故D选项错误。故选A。5. 有人问学于程颐:“人有志于学,然知识蔽固,力量不至,则如之何?”程颐

5、的回答应该是A.“求之性情”B.“发明本心”C.“内积忠信”D.“只是致知”参考答案:D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程颐的回答应该是“只是致知”,即需有致知的工夫,志才不空,义才有落,自然志业精进,D项正确。材料强调“只是致知”,与“求之性情”、“内积忠信”不符,排除AC。“发明本心”是陆九渊的主张,排除B。6. “16世纪以前,最重要的项目是由东方运往西方的香料和朝相反方向运的金银。但渐渐地,新的海外产品成为欧洲的主要消费品,其商业价值增长。这些产品包括新的饮料、染料、香料和食物。英国的贸易从1698至1775年的这一时期中,进口商品和出口商品都增长到500%至600%之间。欧洲的总的贸易在增长

6、。”上述现象反映的是下列哪次“革命”的后果()A价格革命 B商业革命 C工业革命 D科技革命参考答案:B价格革命是指商品价格上升,材料没有体现商品价格,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商品种类增多、商品贸易范围扩大,故B项正确;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70年代,而材料反映的时间是“1698至1775年”,故C项错误;科技革命出现在18世纪70年代,故D项错误。7. 十二铜表法的内容分别为:传唤、审判、求偿、家父权、继承及监护、所有权及占有、房屋及土地、私法、公法、宗教法、前五表之补充、后五表之补充等十二篇。与中国古代法律相比,罗马法的典型特征是A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 B对后世法律文化有深远影响C

7、以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为出发点 D商品经济影响下的私法发达参考答案:D根据材料十二铜表法十二篇简要内容介绍,不能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十二篇的简要介绍,不能体现对后世的影响,故B项错误;材料中不涉及维护贵族利益相关信息,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私法”,它是规范私权关系、保护私人利益的法律,如民法、商法等。而以刑法为主刑始终是中国古代法律的主题,民事立法偏枯,与刑法畸重形成强烈反差,故D项正确。8. 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

8、影响”主要是指( )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参考答案:A四大发明。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抓住材料中“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里的影响是指促进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故项正确;项与“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的信息不符,排除;工业革命与四大发明没有直接关联,故项错误;项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排除。9. 在隋朝及唐初,御史台只管揭发,并且只要根据传闻即可奏劾。开元之后,在纠举之前,往往要“推覆理尽,然后弹之”。这说明A唐朝开元之后监察

9、重证据推演B捕风捉影是当时监察的特征C弹劾皇帝是监察官的主要职责D唐监察体制的弊端日益突出参考答案:A考点:本题旨在考查唐代监察制从材料信息“推覆理尽,然后弹之”,可以看出开元之后,监察重视证据,故A项正确;捕风捉影与唐初相符,但与开元之后不符合,故B项错误;监察官的主要职责是监察百官,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监察机制的发展完善,没有反映其弊端的日益突出,故D项错误。10.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写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对材料中“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的准确理解是A

10、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反对封建地主富人专制相结合,避免出现贫富不均B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反对封建地主富人专制相结合,追求政治民主C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反对满洲贵族专制的统治相结合,避免出现贫富不均 D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反对满洲贵族专制的统治相结合,追求政治民主参考答案:A略11. 相比前代,周代的神职官吏在政权机构中大为削弱。一切有关丧葬、祭祀、占卜以及文化教育等事,都属于掌礼机构管理,司巫在这一机构中地位是较低的。史官的地位,则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可以说明A.巫术在周代宗法政治中有十分重要地位 B.古代史官主张轻摇薄赋得到统治者认可C.儒学崇尚道德的主张成为社会风气主流 D.周代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

11、政治进步参考答案:D考察古代中国的社会风俗。从题干材料的内容可知,周代的时候,相比前代而言,人们对神的敬畏大不如从前,如“神职官吏在政权机构中大为削弱”说明了这一点。出现这种现象反映了人们对自然认识的进步,不再盲目信从。而这则是生产力进步的结果。故应选D。12. 上表反映出的清代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A.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幅增加B.土地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C.农业生产呈现区域化的特点D.粮食作物栽培技术显著提高参考答案:B材料反映的一年多熟制和对土壤的改良,说明清代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对土地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故答案为B项。A、D项对材料信息概括不全面,且“大幅”“显著”说法夸张,材料信息不能

12、反映,均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农业生产的“区域化”特点,排除C项。13. 下图是法国明信片上列强瓜分中国的漫画这幅漫画的场景最早可能出现在 ( ) A第一次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参考答案:D14. 1933年的某一天,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又重新响起了电锣声,道琼斯的股票行情发报机传出了这样的一句话:“幸福的日子又来到了。”这一现象的出现与罗斯福新政的哪项措施有关?( )A实行“以工代赈” B.调节工业生产C.调节农业生产 D.整顿财政金融参考答案:D15. 右图胆小的农夫,塑造了19世纪中后期俄罗斯农民形象。这幅画的特点是高超的艺术技巧、深刻的心理揭示以

13、及画面的完整性。下列创作理念与该作品最为贴近的是A“专注于对自然任意和瞬间的描绘”B“我不会画天使,因为我从没有见过他”C“最美的艺术品就是要传达出艺术家的纯粹的幻想”D“色彩的目的,是表达画家的需要,而不是看事物的需要” 参考答案:B16. 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前苏联国家和中国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俄罗斯有学者也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下列对这两种观点的评述最准确的是A.对当前世界政治格局有着较清醒的认识B.“冷战”思维仍然主导者当前国际关系C.国际局势既趋向缓和又表现出紧张对抗D.没有厘清上合组织“结伴而不结盟”特点参考答案:D

14、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中国新时期外交的特点不结盟政策,而上海合作组织就是不结盟政策最典型的体现,所以把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明显是没有认清上合组织“结伴而不结盟”的新特点,故D正确;ABC不是对上海合作组织的准确认识。【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上海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奉行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任何其他国家和组织的原则,一直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17. 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记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中国被迫接受他们的“条件”后发生的变化有外国商船在长江口岸自由航行 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权利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A B C D参考答案:B18. 据唐会要载:“贞观年间,皇子李恪因为打猎时踩坏了庄稼,遭侍御史刘范弹劾据此推断当时()A中央监察机构职能增加B御史监察受到皇权的庇护C司法制度逐渐发展完善D监察不回避贵族统治集团参考答案:考点:古代监察制度的变化解析:本题考查古代监察制度的相关史实,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