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梅仙镇团山中学高二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39589069 上传时间:2022-01-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24.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岳阳市梅仙镇团山中学高二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湖南省岳阳市梅仙镇团山中学高二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省岳阳市梅仙镇团山中学高二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岳阳市梅仙镇团山中学高二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岳阳市梅仙镇团山中学高二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以下关于实验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可应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病毒基因来检测病毒感染B. 通过比色法检测亚硝酸盐含量不需要每次配制标准显色液C. 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细菌时每个稀释度形成的菌落都是单菌落D. 微生物实验中所有用具和材料都要经过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参考答案:A2. 下图表示连续分裂的两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c和d为一个细胞周期 B和为一个细胞周期CDNA复制发生在a段和段 D染色体平均分配可发生在段参考答案:B3. 对甲、乙

2、、丙、丁四种生物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如下表所示:项目甲乙丙丁细胞膜有无有无遗传物质DNARNADNADNA是否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否否是否其中最可能表示肺炎双球菌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参考答案:A4. 研究人员调查了某地区同种生物的两个种群的基因型频率。甲种群:AA个体为24%,aa个体为4%。乙种群:Aa个体为48%,aa个体为16%。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种群生物所处的环境变化剧烈 B乙种群生物基因突变率很高C乙种群生物所处的环境变化剧烈 D该种生物没有发生进化参考答案:D5. 下列哪种生物的细胞与蓝藻的细胞结构相似?( )A草履虫 B洋葱 C金鱼藻 D乳酸菌参考答案:D6. 在某

3、牧场生态系统(假设食物链为:草羊狼)能量流动过程中,羊摄入体内的能量为a,羊粪便中的能量为 28%a,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 46%a,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羊同化的能量为 72%aB. 贮存在羊体内的能量为 26%aC. 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 28%D. 若草固定太阳能为 X,则从草到羊的传递效率为 72%a/x100%参考答案:C【分析】在“草羊狼”食物链中,羊摄入体内的能量为a,羊同化的能量=摄入量一粪便量=a-28%a=72%a,羊粪便中的能量为 28%a属于上一营养级草的能量,羊同化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详解】羊同化的能量=摄入量一粪便量=a-2

4、8%a=72%a,A正确;贮存在羊体内的能量=同化的能量一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72%a-46%a=26%a,B正确;羊粪便中的能量(28%a)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依据题意无法求出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C错误;若草固定太阳能为X,则从草到羊的传递效率=(72%a/X)100%,D正确。综上,本题选C。【点睛】本题容易将初级消费者产生的粪便量错误地算入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故粪便量属于上一营养级(生产者)。7. 在方形暗箱内罩有放1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口,固定光源的光可从窗口射入。把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暗箱能转动花盆不动),保持每15min匀速1周。

5、1星期后幼苗生长状况为( ) 参考答案:C8. 下列有关胚胎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胚胎工程技术的最终技术环节是胚胎移植B. 试管牛的培育过程属于克隆过程C. 提供胚胎的个体称为“供体”,接受胚胎的称为“受体”D. 胚胎移植实质上是生产胚胎的供体和孕育胚胎的受体共同繁殖后代的过程参考答案:B略9. 先后将抗原A、B注射到小鼠体内得到抗体含量曲线如右图,分析该曲线说明A、小鼠对抗原A更敏感B、抗原A的破坏性更大C、二次反应比初次反应更强烈,更迅速D、小鼠对抗原B反应较慢参考答案:C10. .如图是某研究小组围绕扦插枝条生根进行的探究实验,S为插条的形态学上端,X为插条的形态学下端,下列叙述正

6、确的是 ()A. 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究扦插枝条形态学上、下端的空间位置对插条生根的影响C. 植物的种类不属于本实验的无关变量D. 甲、乙、丙生根的部位分别是X、S、X参考答案:B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而不是蛋白质,A项错误;由题图可知,枝条放置的位置不同,说明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究形态学上、下端S、X在空间中的位置对插条生根的影响,B项正确;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枝条的空间位置,植物的种类属于无关变量,三组实验在的植物枝条种类都应相同,C项错误;生根的部位应在形态学下端,所以甲、乙、丙生根的部位分别是X、X、X,D项错误。【考点定位】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1

7、1. 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 )A.尖端、尖端、尖端 B. 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下面的部分C.尖端、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 D.尖端、尖端下面部分、尖端参考答案:C12. 某同学总结了四点有关减数分裂的知识,其中错误的是( )A.次级精母细胞核中的DNA分子和正常体细胞核的DNA分子数目相同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等于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C.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使得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四分体的数目都减少了一半D.初级精母细胞中DNA分子数目是四分体数目的4倍参考答案:C13. 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8、)AM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分子,有N条环状肽链,其完全水解共需M N个水分子B在小麦细胞中由A、G、T、C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最多有6种C糖原、脂肪、蛋白质和核糖都是生物体内高分子化合物D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不一定是同一种蛋白质参考答案:D14. 下列关于种群基因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个种群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B生物个体总是要死亡的,但基因库却因种群个体的繁殖而代代相传C种群中每个个体含有该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D基因突变可改变种群基因库的组成参考答案:C15. 在人和植物体内都会发生的物质转化过程是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葡萄糖转化为乙醇葡萄糖脱水缩合葡萄糖分

9、解为丙酮酸A BC D参考答案:C16. 蜂花粉会使易感人群产生过敏反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易感机体再次接触蜂花粉会出现过敏反应B蜂花粉侵入机体后会引起机体产生浆细胞C避免接触蜂花粉等过敏原能预防过敏反应的发生D过敏反应由于消退较快,不会影响机体的生理活动参考答案:D【考点】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分析】过敏反应:(1)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反应(2)过敏反应的原理:机体第一次接触过敏原时,机体会产生抗体,吸附在某些细胞的表面;当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被抗体吸附的细胞会释放组织胺等物质,导致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增强、平滑肌收缩、

10、腺体分泌增加等,进而引起过敏反应(3)过敏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解答】解:A、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受到相同物质的刺激时发生的反应,因此易感机体再次接触蜂花粉会出现过敏反应,A正确;B、过敏反应属于体液免疫,因此机体能够产生浆细胞,B正确;C、避免接触蜂花粉等过敏原能预防过敏反应的发生,C正确;D、过敏反应如果严重会导致休克,会影响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D错误故选:D17. 右图为细胞周期中细胞核的变化,此过程发生在A.细胞分裂期的末期,核膜再度合成B.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染色质复制C.细胞分

11、裂期的前期,核膜逐渐解体D.细胞分裂期的中期,染色体螺旋变粗参考答案:C18. 如图为某生物工程操作流程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此图表示基因工程的操作流程,若A为质粒,则B表示重组DNA分子B若此图表示动物细胞融合过程,则形成C(杂种细胞)的原理是细胞全能性C若此图为试管婴儿的培育过程,则应包括体外受精、细胞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方面D若此图为试管牛生产的技术流程图,则获得A(精子)后可直接与B进行体外受精参考答案:CA、如果此图表示基因工程的操作流程,若A为质粒,则B表示目的基因,C表示重组DNA分子,A错误;B、如果此图表示动物细胞融合过程,则形成C(杂种细胞)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B

12、错误;C、若此图为试管婴儿的培育过程,则应包括人工受精、细胞培养(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方面,C正确;D、若此图为试管牛生产的技术流程图,则获得A(精子)后,需要获能处理才能与B进行体外受精,D错误19. 经实验检测出某植株的不同器官对不同生长素浓度的反应如右图 所示,横坐标表示生长索物质的量浓度。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获得的结论之一是 A当生长索浓度为10-9molL-1时,抑制根的生长,促进芽的生长B若解除顶端优势,应确保侧芽的生长素浓度低于10-6 molL-1C低浓度生长素促进根、芽的生长,高浓度生长素则促进茎的生长D高浓度生长素促进根、芽的生长,低浓度生长素则促进茎的生长参考答案:

13、B20. 光合作用的本质是A. 分解有机物,贮藏能量 B. 合成有机物,贮藏能量C.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 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生物的呼吸作用是把生物体内储存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进行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实质是:在氧气的参与下,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生物的各项生命活动利用。考点: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机物的分解能量的释放21. 细胞学说的创立者是( )A.英国科学家胡克B.荷兰科学家列文虎克C.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D.德国科学家魏尔肖参考答案:C22. 在蝌蚪发育成蛙的过程中,对尾部消失起主要作用的细胞器是A溶酶体B中心体 C线粒体 D高尔基体参考答

14、案:A23. 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种群数量的增长呈“S”型下列关于“S”型曲线中K值的说法错误的是A. 同一环境下不同生物的K值可能不同 B. K值时种群增长率最大C. 同一生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K值可能不同 D. K值时种群数量最大参考答案:B【分析】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 K 值;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环境遭受破坏,K值会下降;当生物生存的环境改善,K值会上升。【详解】同一环境下不同生物的K值可能不同,A正确;在“S”型增长曲线中,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为0,B错误;K值与各种生物所处的生存环境有关,同一生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K值可能不同,C正确;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中的S型曲线,能够正确分析曲线中的关键点,明确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而K值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小。24. 下列生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