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舟山市沈家门中学2021年高二数学文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39583800 上传时间:2022-01-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舟山市沈家门中学2021年高二数学文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浙江省舟山市沈家门中学2021年高二数学文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省舟山市沈家门中学2021年高二数学文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舟山市沈家门中学2021年高二数学文月考试题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舟山市沈家门中学2021年高二数学文月考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 顶点在原点,且过点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 )ABC或D或参考答案:C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且过点,设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或,将点代入,得,此时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将点代入,(,),同理得,此时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综上,顶点在原点,且过点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或故选2. 已知对任意实数,有,且时,则时( )A BC D参考答案:3.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若pq为真命题,则pq为真命题B“x=5”是“x24x5=0”的必要不充分条件C命题

2、“?xR,x2+x10”的否定为:“?xR,x2+x10”D命题“已知A,B为一个三角形两内角,若A=B,则sinA=sinB”的否命题为真命题参考答案:D【考点】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分析】由复合命题的真假判断判断A;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结合充分必要条件的判定方法判断B;写出特称命题的否定判断C;在ABC中,A=B?a=b?sinA=sinB判断D【解答】解:若pq为真命题,说明p、q中至少有一个为真命题,但pq不一定为真命题,故A错误;由x24x5=0,得x=1或x=5,则“x=5”是“x24x5=0”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B错误;命题“?xR,x2+x10”的否定为:“?xR,x2+x10”,

3、故C错误;若A=B,则sinA=sinB”的否命题为:若AB,则sinAsinB”,在ABC中,A=B?a=b?sinA=sinB,故D正确故选:D4. 命题“,”的否定是( )A, B,C, D,参考答案:C5. 已知是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是的充分条件,是的必要条件, 是的必要条件。现有下列命题:是的充要条件;是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是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是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则正确命题序号是 . 参考答案: 6. 甲、乙两人进行乒乓球比赛,假设每局比赛甲胜的概率是0.6,乙胜的概率是0.4.那么采用5局3胜制还是7局4胜制对乙更有利?( )A

4、. 5局3胜制B. 7局4胜制C. 都一样D. 说不清楚参考答案:A【分析】分别计算出乙在5局3胜制和7局4胜制情形下对应的概率,然后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答案.【详解】当采用5局3胜制时,乙可以3:0,3:1,3:2战胜甲,故乙获胜的概率为:;当采用7局4胜制时,乙可以4:0,4:1,4:2,4:3战胜甲,故乙获胜的概率为:,显然采用5局3胜制对乙更有利,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分析能力,难度中等.7. 如果直线与直线平行,则a等于 ( ) A0 B C0或1 D0或参考答案:D略8. 抛物线上一点到直线的距离最短的点的坐标是( )A(1,1

5、) B() C D(2,4)参考答案:A略9. 已知ABC的三个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且,则角等于 ( ) A. B. C. D.或参考答案:B略10. 已知an=log(n+1)(n+2)(nN*)我们把使乘积a1?a2?a3?an为整数的数n叫做“优数”,则在区间(1,2004)内的所有优数的和为()A1024B2003C2026D2048参考答案:C【考点】对数的运算性质【分析】根据换底公式,把an=log(n+1)(n+2)代入a1?a2an并且化简,转化为log2(n+2),由log2(n+2)为整数,即n+2=2m,mN*,令m=1,2,3,10,可求得区间1,2004内的

6、所有优数的和【解答】解:由换底公式:a1?a2?a3?an=log23?log34log(n+1)(n+2)=log2(n+2),log2(n+2)为整数,n+2=2m,mN*n分别可取222,232,242,最大值2m22004,m最大可取10,故和为22+23+21018=2026故选:C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 三个平面两两垂直,它们的交线交于一点O,空间有一点P到三个面的距离分别为3、4、5,则OP的长为_.参考答案:5略12. 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则此数列的公差d=_参考答案:2【分析】利用等差数列前n项和,求出的值,进而求出公差.【详解】当时,当时

7、,所以.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利用数列的前项和求数列的公差,考查基本运算求解能力,属于容易题.13. 算法输入,若(表示的整数部分)则输出,否则执行执行输出上述算法的含义是。参考答案:求,的最大公约数 14. 写出命题“”的否定: 参考答案:15. 若正整数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_. 参考答案:略16. 一个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主视图是腰长为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_。参考答案:17. 方程x2+(m+3)xm=0有两个正实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 参考答案:(,9【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方程根的符号,利用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设

8、方程的两个正根分别为x1,x2,则由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可得,解得m9,故m的取值范围为:,9;故答案为:(,9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 已知函数f(x)=x2+x2+ax+b,g(x)=x3+x2+lnx+b,(a,b为常数)(1)若g(x)在x=1处切线过点(0,5),求b的值(2)令F(x)=f(x)g(x),若函数F(x)存在极值,且所有极值之和大于5+ln2,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考点: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 专题:导数的综合应用分析:(1)由求导公式和法则求g(x),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求

9、出切线的斜率,再由题意和点斜式方程求出切线方程,把x=1代入求出切点坐标,代入g(x)求出b的值;(2)求函数F(x)以及定义域,求出F(x),利用导数和极值之间的关系将条件转化:F(x)=0在(0,+)上有根,即即2x2ax+1=0在(0,+)上有根,根据二次方程根的分布问题列出方程组,根据条件列出关于a的不等式,求出a的范围解答:解:(1)由题意得,g(x)在x=1处切线的斜率k=g(1)=11,在x=1处切线过点(0,5),g(x)在x=1处切线方程是:y+5=11x,即y=11x5,当x=1时,y=6,则切点的坐标是(1,6),代入g(x)得,6=1+b,解得b=;(2)由条件得,F(

10、x)=axx2lnx,且x(0,+),则F(x)=a2x=,函数F(x)存在极值,F(x)=0在(0,+)上有根,即2x2ax+1=0在(0,+)上有根,=a280,显然当=0时,F(x)无极值,不合题意;所以方程必有两个不等正根记方程2x2ax+1=0的两根为x1,x2,则,且F(x1),F(x2)是函数F(x)的两个极值,由题意得,F(x1)+F(x2)=a(x1+x2)(lnx1+lnx2)=5ln,化简解得,a216,满足0,又,即a0,所求a的取值范围是(4,+)点评:本题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极值的关系,以及二次方程根的分布问题,考查转化思想,化简、变形能力,综合

11、性大、难度大19. 设等差数列an满足,(1)求an的通项公式;(2)求an的前n项和Sn及使得Sn最大的序号n的值参考答案:an=11-2n,n=5时,Sn取得最大值试题分析:解:(1)由an=a1+(n-1)d及a3=5,a10=-9得,a1+9d=-9,a1+2d=5,解得d=-2,a1=9,,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11-2n,(2)由(1)知Sn=na1+d=10n-n2因为Sn=-(n-5)2+25所以n=5时,Sn取得最大值考点:等差数列点评:数列可看作一个定义域是正整数集或它的有限子集的函数,当自变量从小到大依次取值对应的一列函数值,因此它具备函数的特性20. 已知椭圆方程为

12、,左、右焦点分别是,若椭圆上的点到的距离和等于()写出椭圆的方程和焦点坐标;()设点M是椭圆的动点,MF交椭圆与点N,求线段MN中点的轨迹方程;()直线过定点,且与椭圆交于不同的两点,若为锐角(为坐标原点),求直线的斜率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解:()由题意得:,又点椭圆上,椭圆的方程,焦点()设椭圆上的点,线段MN中点,由题意得:,两式相减得:即为线段MN中点的轨迹方程K 不存在时也成立。()由题意得直线的斜率存在且不为,设代入整理,得, 设,为锐角,即,又,由、得,的取值范围是略21. 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n2+2n,数列bn满足3n1bn=a2n1(I)求an,bn;()设Tn为数列bn的前n项和,求Tn参考答案:【考点】数列的求和;数列递推式【分析】()当n2时利用an=SnSn1计算即得结论,再代入得到bn=,()通过错位相减法即可求出前n项和【解答】解:()Sn=n2+2n,当n2时,an=SnSn1=(n2+2n)(n1)22(n1)=2n+1(n2),又S1=1+2=3即a1=1满足上式,数列an的通项公式an=2n+1;3n1bn=a2n1=2(2n1)+1=4n1,bn=,()Tn=+,Tn=+,Tn=3+4(+)=3+4?=5Tn=22. 正项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2=an+1(1)试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2)设bn=,bn的前n项和为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