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句容行香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39579766 上传时间:2022-01-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92.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镇江市句容行香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苏省镇江市句容行香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镇江市句容行香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镇江市句容行香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镇江市句容行香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25时,在含有Pb2+、Sn2+的某溶液中,加入过量金属锡(Sn),发生反应:Sn(s)Pb2+(aq)Sn2+(aq)Pb(s),体系中c(Pb2+)和c(Sn2+)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25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 B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Sn(NO3)2固体后,c(Pb2+)变小C升高温度,平衡体系中c(Pb2+)增大,说明该反应H0D往平衡体系中加入金属铅后,c(Pb2+)增大参考答案:A略2. 下列化合物的核

2、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三组峰的是( )A2,2,3,3一四甲基丁烷 B2,3,4一三甲基戊烷C3,4一二甲基己烷 D2,5一二甲基己烷参考答案:D略3. 下列化合物中,既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参考答案:D4. 下列各组单质中,前者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将后者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的是 ( )Al、Fe Cl2、S Mg、C H2、Cu C、Si Fe H2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参考答案:D略5. 当把晶体N2O4放入密闭容器中气化,并建立了N2O4(g)2NO2(g)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再通入若干N2O4气体,待反应达到新的平衡时,则新平衡与旧平衡相比,其值()A变大 B不变

3、C变小 D无法确定参考答案:B温度不变,K不变。6. 下列无机含氧酸分子中酸性最强的是()AHNO2 BH2SO3CHClO3 DHClO4参考答案:D略7. 在物质的量浓度均为 0.01molL-1的CH3COOH 和CH3COONa的混合溶液中,测得c(CH3COO) c(Na),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c(H+) c(OH-) B.c(H+) c(CH3COO) D .c(CH3COOH)+ c(CH3COO)= 0.02molL-1参考答案:A8. 鲨鱼是世界上惟一不患癌症的动物,科学研究表明,鲨鱼体内含有一种角鲨烯,具有抗癌性。已知角鲨烯分子中含有30个碳原子及6个CC且不含环状结构

4、,则其分子式为A B C D参考答案:D9. 聚合物 和 是()A.同分异构体B.单体是同系物C.由相同的单体生成D.均由加聚反应生成参考答案:B解析:由于两种聚合物链节中含有氮原子,应是缩聚反应的产物,可知其单体为H2NCH2COOH和。这两种物质都是-氨基酸,属于同系物。10.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乙炔的结构简式CHCH B一氯甲烷的电子式C乙酸乙酯的实验式C4H8O2 D溴乙烷的比例模型参考答案:D略11. 、制造焊锡时,把铅加进锡的重要原因A增加强度 B降低熔点 C增加硬度 D增强抗腐蚀能力参考答案:B略12. 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CS2为V形的极性分子BClO3的空间构型为三

5、角锥形CSF6中有6对完全相同的成键电子对DPCl5和SO3均为非极性分子参考答案:A【考点】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分析】ACS2 中C原子孤电子对数=0,价层电子对数=2+0=2,为直线形对称结构;BClO3中Cl原子孤电子对数=1,价层电子对数=3+1=4;CSF6中含有6个完全相同的SF键;D对应ABn型分子,中心原子最外层电子全部参与成键,该分子为非极性分子【解答】解:ACS2 中C原子孤电子对数=0,价层电子对数=2+0=2,为直线形对称结构,属于非极性分子,故A错误;BClO3中Cl原子孤电子对数=1,价层电子对数=3+1=4,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故B正确;CSF6中含有6个S

6、F键,化学键完全相同,故C正确;DPCl5和SO3电子中P、S原子最外层电子全部参与成键,均为非极性分子,故D正确故选:A13.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g)+3B(g)?2C(g),有关下列图象说法的不正确的是()A依据图a可判断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在图b中,虚线可表示使用了催化剂C若正反应的H0,图c可表示升高温度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由图d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可推知正反应的H0参考答案:D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依据图象分析,温度升高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平衡逆向进行,逆向是吸热反应;B、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

7、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不能改变化学平衡;C、若正反应的H0,是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向进行,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D、图象分析,温度升高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平均分子质量减小,总质量不变,说明气体物质的量变大,所以平衡逆向进行,逆反应是吸热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解答:解:A、依据图象分析,温度升高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平衡逆向进行,逆向是吸热反应,正向是放热反应,可以判断反应热量变化,故A正确;B、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不能改变化学平衡,图象符合改变条件的变化,故B正确;C、若正反应的H0,是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向进行,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图象符合反应速率的变化

8、,故C正确;D、图象分析,温度升高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平均分子质量减小,总质量不变,说明气体物质的量变大,所以平衡逆向进行,逆反应是吸热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H0,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建立和影响因素的分析判断,图象分析判断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14. 据报道,科学家开发出了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新型催化剂。下列有关水分解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参考答案:B略15. 反应3X(g)+Y(g) Z(g)+2W(g)在2L密闭容器中进行,5min后Y减少了0.1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为 ( )Av(x)=0.03molL-1min-1 Bv(y)=0.02molL-1m

9、in-1Cv(z)=0.10molL-1min-1 Dv(w)=0.15molL-1min-1参考答案:A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4分)某小组用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1)中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中品红溶液的现象是 (3)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4)中铜丝可以上下抽动,其目的是 参考答案:(1)Cu+2H2SO4(浓) CuSO4+SO2+2H2O,(2)红色褪去; (3)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4)可通过抽拉铜丝调节其与浓硫酸反应的发生与停止试题分析:(1)加热条件下,Cu和H2SO4(浓)反应生成CuSO4、SO

10、2和H2O,反应方程式为Cu+2H2SO4(浓) CuSO4+SO2+2H2O,故答案为:Cu+2H2SO4(浓) CuSO4+SO2+2H2O;(2)二氧化硫能和有色物质反应生成无色物质而具有漂白性,二氧化硫能漂白品红溶液而使品红溶液褪色,所以看到的现象是溶液红色褪去,故答案为:红色褪去; (3)二氧化硫属于酸性氧化物且有毒,不能直接排空,能和NaOH反应生成无毒的亚硫酸钠,所以能被碱性物质吸收,则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故答案为: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4)中铜丝可以上下抽动,将铜丝与浓硫酸分离或接触而停止或发生反应,所以目的是可通过抽拉铜丝调节其与浓硫酸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故答

11、案为:可通过抽拉铜丝调节其与浓硫酸反应的发生与停止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9分)将等物质的量的A、B、C、D四种物质混合,发生如下反应: aA + bB = cC(固)+ dD,当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测得A减少了nmol,B减少n/2mol,C增加了3n/2mol,D增加了nmol,此时反应达到平衡。(1)该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分别为:a=_,b=_,c=_,d=_(2)若只改变压强,反应速率发生变化,但平衡不发生移动,该反应中各物质的聚集状态:A_,B_,D_参考答案:略18. (6分)常温下,0.05mol/L硫酸溶液中,C(H+)= mol/L,水电离的C

12、(H+)= mol/L某温度,纯水中C(H+)=310-7mol/L,则:纯水中C(OH-)= mol/L,此时温度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25。若温度不变,滴入盐酸后C(H+)=510-4mol/L,则溶液中C(OH-)= mol/L,由水电离的C(H+)= mol/L。参考答案:略19. 如下图是常见仪器的部分结构。(1)写出仪器名称A_,B_,C_,D_。(2)使用前需检查是否漏水的仪器有_(填字母)。参考答案:(1)量筒容量瓶滴定管温度计(2)BC解析:第(1)题是对常见仪器的认识,从刻度及形状判断常见仪器的名称。A没有0刻度,刻度自下而上由小到大,为量筒。B中只有一个刻度,上部有塞子,为容量瓶。C刻度自上而下由小到大,为滴定管。D中0刻度在中间,有负值,为温度计。第(2)题是在第(1)题判断的基础上考查对容量瓶和滴定管使用前查漏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