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学教案

上传人:教**** 文档编号:239522465 上传时间:2022-01-14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199.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管理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土地管理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土地管理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土地管理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土地管理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地管理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管理学教案(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土地治理学教案第一章土地治理基础与制度第一节土地治理概述一、土地的概念及其特点(一)土地的概念土地是地球陆地表面由地貌、土壤、岩石、水文、气候和植被等要素组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它包括人类过去和现在的种种活动结果;1、土地是各种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自然因素:起打算性的作用;人为因素:人类活动影响土地的性质和用途;所以,评判土地要进行综合评判,即考虑各种要素的特性及其相互作用;2、土地的立体观地上层地表层地下层高度是现今人们利用土地的技术所能达到的范畴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所以,土地土壤;3

2、、土地是地球表面的陆地部分包括:大陆、内陆水域、海洋滩涂;国土是国家管辖的地理空间,包括:领土、领空和领海;所以,国土土地;4、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指在肯定技术条件和肯定时间内可为人类利用的土地;就目前而言,偏远的其下无任何矿藏的戈壁、裸岩,是土地,但不是土地资源;所以,土地 土地资源;5、地产只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商品、用来交换的土地才是地产(即财产的土地);所以,土地 地产;(二)土地的特性1、土地的自然特性( 1)土地面积的有限性;( 2)土位置置的固定性;( 3)土地质量的差异性;( 4)土地永续利用的相对性; (如坡耕地,不实行水土保持措施,就会产生严 第 1 页,共 50 页 -

3、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重的水土流失,这样的土地利用不具有永续性);2、土地的经济特性(1)土地经济供应的稀缺性;(2)土地用途的多样性;产生土地利用上的竞争产生土地流转;(3)土地用途变更的困难性易农地建设用地难(4)土地的增值性;(5)土地酬劳递减的可能性;要求人们在利用土地追加投资时,应查找现阶段在技术、经济条件下,投资的适合度;(如水稻施肥不是越多越好,房子不是越高越好;)(6)重要的社会属性在土地利用过程中所形成的土地关系:( 1)人与地(自然)的关系; (人们适应自然,改造自然)( 2

4、)人与人的关系(占有、使用、支配和收益的关系,即土地产权关系)二、土地治理的内涵与原就(一)土地治理的概念土地治理,是国家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等手段,为爱护土地全部制,调整土地关系,合理组织土地利用,而进行的方案、组织、指挥、和谐、掌握等综合性活动;懂得:1、土地治理的主体是国家; (其本质是对土地的行政治理;土地治理是国家的基本职能之一;)2、土地治理的客体是土地及土地关系;3、土地治理的目的,是爱护土地全部制,调整土地关系,合理组织土地利用;4、土地治理的手段,是综合的;5、土地治理的职能是方案、组织、指挥、和谐、掌握;6、土地治理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第 2 页,共 50 页 -

5、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二)土地治理的性质(三)土地治理的主体(四)土地治理的对象1、规范经济性组织在土地开发利用中的行为;(如地价评估公司的行为,一般企业的行为,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行为)2、规范社会性组织在土地开发利用中的行为;(检查监督是政府对其治理的主要方式)3、规范教科文卫组织在土地开发利用中的行为;(主要是指导、支持、资助,同时要求他们遵循有关法规)4、规范新闻性组织在土地开发利用中的行为;(政府对他们的治理以不违反有关法规,不泄露国家秘密为限度)5、规范公民在土地开发利用中的行为;(如

6、履行义务,缴纳有关税费,珍爱、爱护、合理土地资源;此任务量最大)(五)土地治理的基本内容1、组织土地立法,制定综合性的土地政策2、编制土地利用规划与方案3、土地利用治理;包括:农用地利用治理:依据规划;核心爱护耕地;措施用途管制、土地整理建设用地利用治理未利用地治理 第 5 页,共 50 页 - - - - - - - - -4、地籍治理5、土地市场治理(六)土地治理的基本原就三 土地制度与政策(一)土地制度土地制度的含义及其基本特点2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二)土地政策1土地政策的含义2土地政策的特性3制定土地政策的原就4土地政策制定的程序四、土地治理体制(一)土地治理体制的含义(二)现行土地治

7、理体制五、建国以来土地治理的演化历程(一)改革开放之前的土地治理(二)改革开放初期的土地治理(三)统一治理体制下的土地治理其次节土地的供应与需求一、土地的供应与需求(一)土地的供应1、概念土地的供应,是指在肯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人类可利用的各种土地资源的数量,包括已利用的土地资源和未利用的后备土地资源储备量的总和;留意:动态概念;土地供应 =土地资源的总和 =已利用的土地资源+后备土地资源储备量土地总量按其性质分:自然供应和经济供应2、土地的自然供应( 1)指土地自然固有的可供人类利用的部分;( 2)非再生资源;( 3)无弹性;( 4)制约因素:气候、地势、地貌等自然条件;水、矿产、动植物等资

8、源条件;交通运输条件3、土地的经济供应( 1)是指在土地的自然供应的基础上,投入劳动进行开发后,成为人类可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土地的供应;( 2)有弹性;如市地价格=市地的经济供应 =农地的经济供应( 3)影响因素:土地的自然供应;人们利用土地的学问和技术水平;交通条件;集约化程度;社会需求,(需求引起价格的变化)(二)土地的需求1、懂得( 1)是指人类为了生存和进展,利用土地进行各种生产和消费活动的需求;( 2)是一种引致需求、派生需求;2、影响因素( 1)人口变动;(包括数量与生活水平)( 2)经济进展状况;( 3)人类利用土地的学问和科技水平;( 4)土地的数量与质量分布状况;(三)土地

9、供求关系1、土地供求关系是指土地经济供应与人们对某些土地用途需求之间的关系(由于土地具有用途的多样性,可以相互转换;所以人们可以通过转变土地用途来增加某种用途的土地供应,以适应人们对这种用途的土地需求;)2、在自由竞争情形下,土地供求关系打算土地价格,土地价格影响土地供求关系;3、供求,地价上涨;供 求,地价下跌;二、土地酬劳递减规律与土地集约利用(一)土地酬劳递减规律1、概念土地酬劳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不变、其它要素不变的前提下,对相同面积的土地不断追加某种要素的投入所带来的酬劳的增量(边际酬劳)迟早会显现下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10、- -降;2、三种酬劳总 报 酬:即总产量, TP;平均酬劳:总酬劳除以某种要素的投入量,AP;边际酬劳:对同一块土地不断追加某种要素的投入,最终一单位追加要素所带 来 的 总 报 酬 的 增 量 ; 体 现 了 土 地 的 边 际 生 产 力 ;MP=TP/L ;3、酬劳三阶段1)第一阶段;平均酬劳曲线最高点之前,或者说平均酬劳从上升转为下降之前,或者说边际酬劳等于平均酬劳之前;在此阶段,边际酬劳曲线先升后降,总酬劳曲线和平均酬劳曲线是上升的,所以不应当停止投入;2)其次阶段;平均酬劳等于边际酬劳之后到边际酬劳等于零之前;平均酬劳曲线和边际酬劳曲线是下降的,总酬劳曲线是上升的,所以也不应当停

11、止投入;3)第三阶段;边际酬劳=0,总酬劳达到最大之后;三种曲线都是下降的,连续投入是不合理的;(二)土地集约利用1、土地利用集约度;单位面积土地上所投入劳动和资本的数量;2、土地利用集约边际;边际成本=边际收益的点;三、规模经济原理与土地规模利用(一)规模经济原理1、规模经济,是指土地使用者和生产经营者依据肯定的生产经营规模,可能获得的经济利益;2、规模经济追求的是具有最低平均成本的经营规模,而不是无限大的经营规模;即生产经营规模不是越大越好;3、经营规模扩大后的三种情形(1)规模收益递增;即规模扩大后,收益增加的幅度大于规模扩大的幅度;(2)规模收益递减;即规模扩大后,收益增加的幅度小于规

12、模扩大的幅度;(3)规模收益不变或固定规模酬劳;规模增加幅度=收益增加幅度;(二)适度规模和适度规模经营1、依据规模经济变化规律,在生产资源投放总量上要做到适度,即适度规模;2、适度规模原就:尽可能使规模收益递增,而不能使规模收益递减,至少应是规模收益不变;所以,规模适度规模的经济单位,就必需扩大经营规模;如规模 适度规模的经济单位,就应分解为较小的经营单位; 第 6 页,共 50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四、马克思主义的地租理论1、概念地租是土地使用者由于使用土地而缴给土地全部者的超过平均

13、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地租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是土地全部权借以实现的经济形 式,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反映;2、类型马克思依据地租产生的缘由和条件的不同,将地租分为三类:级差地租、肯定地租、垄断地租;前两类地租是资本主义地租的普遍形式或基本形式,后一类地租只是个别条件下产生的资本主义地租的特别形式;马克思论述的非农业用地的地租,是指建筑地段地租和矿山地租;3、级差地租1)产生的缘由:土地的有限性所引起的土地经营上的垄断;2)来源于农业工人制造的剩余价值,即超额利润;3)形成条件: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异;土位置置的差异;在同一地块上连续投资产生的劳动生产率的差异;4)类型:级差地租,是指农业工人因利用肥沃程度和位置较好的土地所制造的超额利润而转化为地租;级差地租是级差地租的前提、基础和动身点;级差地租,是指对同一地块上的连续追加投资,由各次投资的生产率不同而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 4、肯定地租1)形成条件: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2)根本缘由:土地全部权的垄断;3)实质和来源:农业工人制造的剩余价值;5、垄断地租1)概念;垄断地租是指由产品的垄断价格带来的超额利润而转化成的地租;2)形成条件:土地私有权垄断、对某些具有特别自然条件的土地的垄断生产经营;3)实质与来源:来自社会其他部门工人制造的价值,而不是来自农业工人制造的剩余价值; 6、建筑地段地租1 )位置起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