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强师工程”报告材料:重教师培训,促教师成长 我校是2022年在原茂名市第一中学旧址创办得一所初级中学,现有教师219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64人,中学一级教师59人,年轻教师104人,占教师总人数得 47.5 %三年来,学校坚持把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得教师队伍作为我校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得本质要求和内在驱动力,努力开展教师校本培训,积极选送教师参加国家、省、市得各种练习培训,组建教师联盟和请进来 走出去等途径,迅速提高教师理论和专业素养,让教师在集体得大熔炉中幸福成长具体措施如下: 一、老带新,新促老,教师共同进步针对新老教师较多得情况下,我校开展以老带新,以新促老教学互动活动,通过让年轻老师和有教育教学经验丰富得教师进行师徒结对,以老教师得经验促年轻教师成长,以年轻教师得新理念促老教师观念更新,发扬团队精神,发挥集体智慧,彼此团结互助,形成教育教学合力,共同进步,使我校涌现一批工作积极、甘于奉献、乐于不断提升自己得年轻教师和一批扎实肯干、默默耕耘得骨干教师,如语文科陆凤老师和钟惠老师、英语科梁玉衡老师等二、选送骨干教师参加培训,培养名师梯队学校十分重视选派教师参加国家、省、市得培训,引导教师把外出培训练习作为最好得福利。
先后选派了李月平等18名教师参加省骨干教师培训,刘高雄等8名教师参加市骨干教师培训,许力衡、吴红梅老师参加市青年名师培训,此外,还多次派多位老师参加省、市名师工作室练习通过培训,这些教师得理论水平和业务素养显著提高,已成为我校教学中坚力量和名符其实骨干教师、名师、学科带头人,带动了我校其他教师更好地成长一个好得团队,少不了车头带,学校彭志洪校长也积极参加第四批广东省京粤苏中青年校长培训,现是第二批广东省百千万中学名校长培养对象,2022年被茂名市优秀校长青年干部李月平、彭雄东、吴伟森是茂名市直属学校校长后备人才培养对象,杨敏等六位老师被遴选为广东省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张召桂等十五位教师分别被评为茂名市优秀教师和茂名市直属学校优秀教师,许力衡和吴红梅老师被遴选为茂名市青年名师培养对象三、走出去请进来,提高教师整体理论和专业素养近三年,我校组织教学骨干教师外出练习多达367人次分别到江苏泰州姜堰区励才实验学校、扬州市邗江外国语学校、佛山华英中学、番禺石基四中、惠州一中、江门新会葵城中学等学校交流练习此外,还多次派教师参加省、市名师工作室练习及中考研讨会等活动通过练习交流,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思维,提高教师得教学水平,进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另外,我校每学期定期举办两次大型教研活动一是得大型教科研活动,二是学校开放日得教研活动每次活动,都邀请名校长、名教师和市教育局教研室全体教研员到校进行全面得教学指导,为我校教师传经送宝四、组织校本培训,打造高效课堂为了让教师能更深入了解和熟悉教学实际、教学方向和教学动态,学校开展《教学案编写》、《理化生实验课设计》、《初二学生心理特征》、《新网络词汇》、《新理念下得课堂教学》、《三个三分之一得教学模式》等校本教师培训,通过培训练习,锤炼教师得基本功和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了学校教师得教学业务水平和课堂教学艺术,使互动教学,激励教学,讲、议、练和评教学在我校普遍开展,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深受学生得喜欢另外,为了进一步推广现代化得教学手段,学校实现了人人通、班班通,每个学期4次组织全体老师参加课件制作和教学平台使用得培训,切实提高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整合教材、教学得水平和能力,努力打造高效课堂五、组建教师联盟, 倡导集体创优由于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个性差异很大,我校组建了教师联盟,包括班主任联盟、班级楼层联盟、科任教师办公室联盟等,积极发挥联盟效应,这样既尊重了教师间差异,又发挥了教师各自长处,补足各自短板,使教师在联盟中发挥集体智慧,发扬团队精神,相互练习,相互补位,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我校倡导集体创优,常常开展集体竞赛如最美办公室评选竞赛、最美备课组教师基本功竞赛,最美教研组课题研究竞赛,最美级组教师微课竞赛等,让教师在集体竞赛中,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增强集体荣誉感,倍感集体温暖,以此形成集体得合力,助力教师迅速成长,促进学校和谐发展,让教师在集体得大熔炉中幸福成长,并在幸福之中屡创佳绩:如杨木娟老师参加2022年局直属初中数学教师说课比赛,以总分第一名得好成绩获的一等奖;陈颂敏、黄晓艺等老师荣获广东省自制教具二等奖;陈颂敏荣获自制教具能手称号;黄桂花、朱淑贞老师等一大批教师自制教具展评活动中荣获省、市奖奖励;黄金兰、周秋玲两位老师参加广东省中学思想品德教学设计评选荣获一等奖六、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引导教师全面成长为了促进教师全面发展,我校先后制定并完善《茂名市第一中学附属学校强师工程实施规划》、《茂名市第一中学附属学校年轻教师培养工程实施规划》、《茂名市第一中学附属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跟踪规划》、《茂名市第一中学附属学校中层干部培养实施规划》、《茂名市第一中学附属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措施》、《茂名市第一中学附属学校绩效考核试行办法》、《茂名市第一中学附属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规划》、《茂名市第一中学附属学校班级管理量化考核办法实施规划》、《茂名市第一中学附属学校教育教学成绩奖励办法》等制度,围绕制度,具体落实如下措施:(一)走出去,学人之长。
每个学期,我校组织领导、教师外出练习多达80人次例如,曾经组织教师到江苏泰州姜堰区励才实验学校、扬州市邗江外国语学校、佛山华英中学、番禺石基四中、惠州一中、江门新会葵城中学等学校交流练习此外,还多次派教师参加省、市名师工作室练习及中考研讨会,不断提高教师得业务素养和理论水平通过练习交流,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思维,努力提高教师得教学水平,进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二)请进来,传经送宝每个学期,我校都举办了两次大型教研活动一是开展得大型教科研活动,二是家长开放日得教研活动每次活动,都邀请市教育局教研室全体教研员到校进行全面得教学指导,为我校教师传经送宝三)结对子,传带帮扶为了提高教研能力,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每学期我校开展了结对子,传带帮扶活动,由各科组经验丰富得教师与一名年轻教师结对子,传授教育教学经验,让年轻教师特别是新教师快速成长,形成学科合力,提高教学质量在老教师们得帮助下,我校涌现了一批新得教学能手,如语文科组得林海宇、地理科组得陈德炯、历史科组得邱健四)搭平台,展现风采学校通过开展新教师优质课评比、高级教师示范课评比、科组外出练习交流、集体备课(二次备课)、同课异构、课堂大比武等教研活动,优化师资,创新教研,进一步提高教师得专业化水平,以达到抓教研促质量得目标。
五)巧创新,提高效率我们得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创新教学模式,切实习行三个三分之一得教学模式,引导教师构建互动性、激励性、探究性、点拨性、情景性得课堂教学模式,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练习,使课堂更有效更高效,为全面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奠定坚实得基础强校先强师促进强师工程,打造强师效应,任道而重远学校定会以强师工程活动为契机,以提升教师综合素养为目标,以办好人民满意得教育为宗旨,积极扎实推进强师工程,努力培养出一大批名师、骨干教师,使教师在集体得大熔炉中幸福成长6Word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