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咿唷嘞啦》说课稿

上传人:教**** 文档编号:239097373 上传时间:2022-01-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3.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咿唷嘞啦》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咿唷嘞啦》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咿唷嘞啦》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咿唷嘞啦》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咿唷嘞啦》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咿唷嘞啦》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咿唷嘞啦》说课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咿唷嘞啦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今日我说课的内容(课题)是咿唷嘞啦,这是苏教版学校音乐第十二册第一单元鼓乐传情中的其次首歌;一、说教材(介绍歌曲)咿唷嘞啦是一首刚果民歌,歌曲的节奏感特别强,采纳了领唱与齐唱的形式,表现了非洲丛林中欢腾激越的歌声和鼓声;二、说学情六年级的同学已具备了肯定的演唱才能、观赏才能和分析才能,更重要的是要培育他们对音乐的爱好和热忱;因此在教学中需引导勉励同学“动起来 ”,启示同学大胆并乐于参加音乐教学的各项活动;三、说目标依据同学的实际情形我预设了以下三点教学

2、目标:1、知道非洲鼓这一非洲代表性的民间乐器并能模拟击打,能依据歌曲心情击打节奏,并和着乐曲表演;2、能够学会用纯朴、开放的声音,欢乐的心情演唱刚果民歌咿唷嘞啦;3、在听、唱、动等音乐活动中,积极感受非洲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体会非洲歌舞曲丰富的艺术感染力;四、说教学重难点:由于咿唷嘞啦这首非洲歌舞曲节奏和旋律并不很难,所以我将教学重点制定为:能够学会用纯朴、 开放的声音, 欢乐的心情演唱刚果民歌 咿唷嘞啦 ;教学难点:体验非洲歌舞曲的风格特点五、说教法为了协作和引导同学的自主学习,在教学设计里我主要运用了情境导入法、活动激趣法、动作示范法和总结法进行教学;六、说教学过程本单元的学习具有较

3、大的特别性和挑战性,非洲音乐对同学和老师来说都 第 1 页,共 5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比较生疏, 因此,老师对唱曲的分析和懂得是引导同学精确把握歌曲的关键,尝试运用对比演唱,可以有机的调动同学的积极性, 加深对唱曲演唱表现力的懂得;本课既要在活泼的学习氛围中充分表达非洲音乐的自由动感,又要在细致的分析体验中懂得非洲音乐的内在含义, 把本课上成一节在老师帮助下的同学活动体验课;我将整个教学过程预设为三个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新歌教学、目标落实(三)拓展延长

4、、小结升华下面我就从第一部分:(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开头,这部分我设计了两个内容:1、音乐、图片导入,感受节奏我通过课件出示非洲歌舞的图片,并配上同学熟识的南非世界杯主题曲非洲时刻,让同学加深对非洲大陆的明白,激发同学的学习热忱;听音乐的同时我会提出问题:这是哪个地区的音乐?同学会说出非洲,我接着说:“对,这是融合非洲节奏的一首有代表性的歌曲;这么剧烈的节奏我们能不能一起来拍一拍;师带生模拟拍击,师拍鼓,生拍凳子(随着播放的音乐拍击)这时同学的学习爱好肯定很高;2、节奏嬉戏,爱好引路(1)、引出 “鼓”师:黄老师刚才拍击的是什么乐器?生答师:鼓在非洲人的生活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它以语言般

5、的节奏, 为人们传递着不同的信息;它通过变化丰富的节奏,表现出人们的喜怒哀乐; (继而引出音乐嬉戏)(2)、 音乐嬉戏 “部落传递 ”师:今日黄老师想和大家做一个与鼓有关的嬉戏;说规章:四组就是四个部落,老师给每个部落发一条“鼓语”,请你也来给大家传递你要带给别人的信息; 第 2 页,共 5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目的:进行音乐嬉戏 “部落传递 ”,帮忙同学把握歌曲中的打击节奏,借此发挥小组合作才能,调动同学学习积极性;(教学意图:为了调动同学参加学习的积极性,利用画面与

6、音乐的结合使同学似乎置身于非洲大陆, 在视听上给同学带来剧烈的刺激,结合节奏嬉戏, 充分挖掘同学的学问储备,以相互探讨的方式达到资源共享;)(二)新歌教学、目标落实1、结合声势训练,学唱歌曲第一部分;( 1)、我用这样的导入语:非洲人民除了用鼓来传递信息,他们仍会用手、脚来表现开心的心情呢;出示图例,稍作说明,说课时要有跺脚与击掌的演示带着同学练习:跺脚与击掌(1 遍)( 2) 师:大家拍的真好, 老师想让你们来给我伴奏, 我来唱上几句表现我开心的心情(歌曲第一部分的歌词)( 3)出示第一部分歌谱,这里就是刚才老师演唱的两个乐句,同学们你们看看这两行是否有相同或相像的地方?生答同学唱歌谱唱歌词

7、:师带生唱(放伴奏音乐)由于歌曲的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节奏旋律有许多相像的地方,所以我教授完第一部分歌曲之后紧接着教授第三部分的歌曲;2、歌曲旋律对比,学唱歌曲第三部分师:老师这儿仍有一段音乐, 你们听听看, 这段音乐和我们刚才演唱的乐段有什么相像的地方?(同学单独听第三乐段)(听完后出示第一第三段乐谱)师:这是我们学习过的第一个乐段,这是我们刚才听到的乐段;请你上来点一点两个乐段的相像之处,(让同学上来点,突出师生互动)(课件展现变色)师:让我们来唱一唱这一部分的乐谱,再来感受一下相像之处生跟琴唱歌谱加上歌词演唱:第三部分 第 3 页,共 5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8、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同时老师将讲解: 为了区分这两部分, 老师在这个部分加了几个装饰音(多媒体显现)出示:加上装饰音,讲解装饰音,边讲解便示范老师范唱加上装饰音的地方(从一个音滑向另外一个音)加上歌词完整演唱第三部分(唱第三部分一遍)师:下面请你们加上跺脚和击掌的动作来唱一唱,这个动作和第一部分的动作是一样的加入跺脚和击掌来演唱1、师:我们刚才唱的这两段旋律是什么心情呢?生答3、感受心情变化,学唱歌曲其次部分( 1)师:非洲人民除了有热忱的一面,仍有温顺的一面;他们喜爱在月光下唱歌,你们来听听黄老师唱的这段歌曲,感受他

9、们的喜怒哀乐;( 2)老师跟伴奏范唱其次乐段,师:是不是觉得每个乐句都在相互追赶呢;( 3)出示其次乐段歌谱,师:这就是老师刚才唱的那一段歌曲的乐谱,它是由两个声部组成的;在这一段乐谱中我们要留意的是弱起小节和反复跳动记号;讲解弱起和反复跳动记号师:这段歌曲为了表现温顺的一面,所以歌曲从弱拍起,要空三拍半,所以在老 师数完 1、2、3 之后你们再开头唱,留意反复跳动记号;(师:提示反复跳动记号)( 4)先唱上面一部分歌谱唱下面声部的歌谱( 5)唱歌词同学唱第一行歌词, 老师唱其次行歌词, 留意老师是怎样接唱的? (师生接口唱) 师生交换演唱,师:我们能不能交换一下来演唱呢(师唱上面,生唱下面)

10、( 5)师:怎样唱更能表现追赶的感觉呢?可以在每一句长音的地方加上渐弱的符号,我们来唱一唱,感受一下;分男、女生演唱提示:留意强弱,歌谱加上渐强、渐弱8、揭示课题咿唷嘞啦师:刚才我们所学习的三个乐段合起来就是一首完整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就叫咿 第 4 页,共 5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唷嘞啦,它是一首刚果民歌,请你们带着问题来听第一:其次:第三:同学回答疑题,完整演唱歌曲师生接口唱(分声部唱)加上跺脚和击掌:第一遍:听音乐做跺脚击掌;其次遍:边唱边跺脚击掌设计意图: 学习过

11、程中老师, 通过自己的范唱和分析, 引导同学从不同的心情和速度上来懂得歌曲、 演唱歌曲, 以加深同学对唱曲的懂得和对唱曲演唱才能的锤炼与提高;教学中,老师充分考虑同学的年龄特点, 敬重同学对音乐的特殊感受, 用老师布满激情的语言和生动的范唱给同学以心情的熏陶和感染,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方式让音乐的气息贯穿于整个课堂,把看似离同学很远的非洲音乐拉近了同学的视野,随着走进非洲音乐,也将同学带入了音乐的美好境域中, 同学的音乐爱好、音乐素养潜移默化在同学的心灵中无限徜徉;(三)拓展延长、小结升华 1、制造表现,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创编,以歌曲学习体验和非洲印象为创编 依据;启示同学运用音乐或非音

12、乐的形式进行表现,最大限度的勉励同学参加表现;2、沟通展现,把课堂交给同学,让同学来进行活动展现3、老师总结非洲音乐家对非洲音乐的出色概括: 音乐就是我们,我们就是音乐;随着时代的变迁音乐有了惊人的变化,但震动心灵的那段依旧留在音乐中;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3、老师提出对同学的期望,同学抒发自己的愿望,诚心希望学生的愿望早日实现;假如能为非洲的进展奉献力气的话就肯定要不遗余力;十、本课是一节唱歌综合活动课;它表达了音乐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目标, 在过程与方法上通过对唱曲的体验- 仿照- 探究- 合作- 综合的学习步骤,从而把握了歌曲演唱,明白到了非洲歌曲的演唱特点,学习了非洲歌舞音乐的表达方式;在学习中,我把尽可能多的时间教给了同学,表达“学为主体,教为主导 ”的教学理念;在为了追求课堂的活泼性上和新奇性上,本课在学习内容和环节上作了一些取舍和尝试,期望能够得到各位专家领导的批判指正; 第 5 页,共 5 页 - - - - -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