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活动方案(2022年整理)

上传人:xiang****la438 文档编号:239022203 上传时间:2022-01-1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益活动方案(2022年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公益活动方案(2022年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公益活动方案(2022年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公益活动方案(2022年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公益活动方案(2022年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益活动方案(2022年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益活动方案(2022年整理)(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棉花坪完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方案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浓厚的阅读兴趣、 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基本的阅读能力不仅是小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需要, 也是他们将来适应社会发展必备的素质。 大量有益的阅读, 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促进文化积累、发展语文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为更好地贯彻新课程理念,全面提高我校学生的文化素养,经研究决定,从本学期开始在学生中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如

2、下: 一、活动目的 读书, 是孩子们净化灵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古今中外的许多著名作家、 科学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往往也与他们的读书分不开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课外阅读就是最经常的、直接的语文实践,是学生形成良好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新课程改革致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需要。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要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

3、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我们制定这一方案就是要使学生的阅读、背诵量达到这一要求的底线。 另外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让每一个学生都热爱读书, 学会读书并在读书的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 二、活动目标 2 1、通过活动的开展,在班级甚至是学校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 2、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通过读书活动,使学生学会读书、学会学习,促进学生的知识更新,活跃学生的思维。 4、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读书活动,使学生的读书落到实处,使阅读成为我校的特色,逐步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 5、能熟练背诵新课标要求背诵的 70 首古诗

4、。 三、活动实施 (一)课外阅读的计划制定。 各班级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兴趣爱好制定符合本班学生实际的班级读书计划,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低年级的阅读量为 5万字,分解到各个学期每学期应达到 1250 字;中年级不少于 40万字,分解到每个学期应达到 10 万字,也就是相当于两本语文书的字数。 高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100 万字, 即每学期应达到 25 万字,相当于高年级的语文课本 5 本书左右。 各班级还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制定个读书计划, 班主任要认真督促检查,确保计划得到落实。 (二)课外阅读的氛围创设。 (1)各班充分利用好班级的黑板报、墙壁、广播站等,营造良好的书香氛围。 (2

5、)征集读书名言,可以把从各方面征集来的名言抄在黑板报上,或是做成书签与同学交换。 (3)在黑板报的一角开辟读书方法介绍,向学生介绍科学的读书方法。 ( 小学生阅读报等报刊杂志上都有介绍。 )各班黑板报每学期至少出一期以课外阅读为主题的专刊。 (4)在班级里开展好书推荐的活动,可以利用阅读课让学生进行交流, 也可以以书面的形式在班级里进行交流, 还可以发挥板报、墙报的作用。 (5) 各班级要建立班级图书角, 每个学生至少有两本图书,定期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换。 3 (6)各班级要定期召开形式多样的以读书为内容的班队活动,以不断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 (三)课外阅读的指导。 1、教师

6、的指导,主要是引起兴趣,提示方法。故事性强的作品,可以介绍一个有趣的开头;语言优美的作品,可以朗诵一段;知识丰富的作品,可以择要讲一些学生前所未闻的知识。阅读的方法指导也是多样化,可以指导理清情节,评论人物;可以提几个思考题,要求读后回答;可以指导欣赏语言、写法;可以指导做活页卡,写各种类型的读书笔记;可以看录像,欣赏音像资料提供的内容,指导写观后感等等。对课外阅读指导,教师同样是精心备课。 (1)读物推荐课。主要是向学生介绍课外读物,供学生选择。可以有书刊的推荐、篇目的推荐和内容的介绍;可以教师推荐和学生推荐相结合、统一推荐和分散推荐相结合。 (2)读书方法指导课。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工具书;讲

7、授精读、泛读、浏览、速读等四种常用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提高理解能力、评价人物和事件的能力及联想、想象能力等;教给学生运用“意群注视法” ,提高阅读速度;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等。 (3)读后叙述课。组织学生复述自己读过的书籍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内容, 以加深对所读内容的理解, 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叙述前提出要求,叙述后做好评定。 (4)交流评论课。这是教师指导课外阅读的重要环节,也是兵教兵、 兵学兵的重要环节。 可组织学生交流课外阅读的收获或体会; 也可组织学生对所读书刊的内容进行专题评论或综合评论。 (5)读书笔记辅导课。主要向学生介绍摘抄型、提纲型、感想型、评价型等四

8、种读书笔记的写法。 2、认真组织好晚自习阅读课。 要充分发挥晚自习阅读课的作用, 学生的大部分课外阅读时间应在平时,学校安排的这节阅读课主要可以做如下几件事: 4 (1)让学生进行读书交流,让每个学生上台说说自己最近读过的书, 谈谈自己的读书体会, 尽量安排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一节课如果说不完,下次的阅读接着进行。 (2) 班主任也可以利用这节课向学生推荐优秀的课外读物,可以给学生阅读优秀读物精彩的片断 (当然也可以让学生来读) ,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这节课还可以用来检查学生背诵“每周一诗”的情况。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本周所背诵的古诗。 (四)课外阅读的组织与交流。 (1) 各班每

9、周要指定一些必读文章或书目 (如是长篇可让学生读一些片断) , 并把这些要求落实到位, 发挥小组长的作用,教师也要适当进行抽查, 以督促学生完成。 每隔一定的时间要进行考核,了解学生是否真正完成任务。 (2)设立课外书阅读的“段位”评比,基本的要求如达到(即上面第一条所提到的各年级每学期所要达到的阅读量) ,即可以达到五段, 如果学生超过此要求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地予以段位升级, 并发给证书。 学生的阅读量要在学生的读书记载上予以记录。各班级也可以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读书评价的方法,评价班级的“读书大王” 、 “读书小博士” 、 “读书小明星”等。还可以每班设置读书成长册 ,以随时记录学生的读书

10、情况。 (3) “每周一诗”活动要切实落实到位,每节课的课任教师要与学生一起背诵古诗, 对不认真背诵的学生要求其重背。 争取到六年级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背诵的底线70 首。 (4)26 年级每班每两周向学校广播组推荐稿件,内容可以是: 好书推荐 (主要介绍一些自己最近读过的书的内容简介) ,读后感(学生优秀的读书笔记) ,读书名言(可以是学生收集来的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创作的) ,读书方法介绍(向其他同学介绍科学的读书方法) 。 (5)根据年级学生特点,以班级为单位,每学期组织 12次与课外阅读有关的语文活动。低年段开展听故事、读故事、讲故事活动, 中高年段则开展写读书笔记活动, 并辅之于阅读手抄 5

11、 报评比、朗诵会、阅读经验交流会、背诗擂台赛、读书故事会、佳作欣赏会、人物评论会、读书心得交流会,速读赛、优秀诗文朗诵赛、读书知识赛、辩论赛;好的读书笔记的展评、手抄报展评、自编自演课本剧和小品等学生们乐于参与的活动。 (五)课外阅读的时间安排。 固定课外阅读的时间, 是保证课外阅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条件。 (1)每周晚自习第二节 40 分钟为学生统一阅读时间。 (2)各年级要挤出时间,自行安排。除固定晚自习时间,学生每天课外阅读时间应保证 20 分钟以上,并根据年级的不同争取阅读时间的连贯性。 (3) “五一” 、 “十一”等长假期,应充分利用起来进行课外阅读。 (4)各班借阅图书时间为:周一

12、 二年级;周二 三年级;周三 四年级;周四 五年级;周五 六年级。 (六)课外阅读的检查评价。 (1)教师对课外阅读要经常检查、督促、交流、评价。对学生课外阅谈的篇目、字数经常统计,对阅读笔记是经常检查,以督促学生形成习惯。 (2)对教师的评价重在其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及活动开展情况。 具体评价内容有: 各班每学期要上好 2 节课外阅读指导课,指导课有教案,主要备阅读方法指导、阅读要求、阅读内容等;班级语文课外阅读活动课,有活动方案设计。 (七)课外阅读的组织机构。 周蕴负责课外阅读活动的组织实施。 唐梨辉负责课外阅读活动的相关业务指导, 并直接负责六年级古诗文诵读 (六年级毕业前达到每个学生

13、背诵的古诗词不少于70 篇) 。 班主任及看自习老师负责课外阅读活动的具体组织研究与实践。 值日行正领导负责检查督导各班课外阅读活动的组织 。 6 棉花坪完小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加强对少年儿童爱祖国爱家乡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国防教育、 生态环境教育, 进一步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面貌, 培养少年儿童自主自理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吃苦耐劳、敢于探索的精神,全面提高少年儿童的整体素质。 二、活动地点: 梅翠村 八角楼 三、参加对象: 五,六年级学生。 四、活动时间: 2017 年 4 月 1112

14、日 五、活动内容: 1、国防教育活动。 7 2、生活自理体验活动。 3、手工制作活动。 4、科技活动。 5、生态环境教育。 6、“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家乡”教育。 7、农业生产劳动知识教育。 8、团队协作精神教育。 8 棉花坪完小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 一、 活动意义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学生整体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是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途径, 是国际、 国内形势发展对我们提出的必然要求, 它能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对于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具有同样的促进作用。 二、 指导思想 1、以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为基础。2、以学生每个年龄阶段所存在的心理问题为主线。 3、 以学生的思维品质为核心。

15、 4、以学生的自我为出发点。 三、遵循原则 1、 平等性原则。2、尊重性原则。3、鼓励性原则。4、参与性原则。5、目的性原则 。6、娱乐性原则。 四、 参与人员 心理教育课题小组成员及中队辅导员。 五、 具体活动方案 (一) 、中队辅导员心理教育理论学习 给全体中队辅导员发一套关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网上下载资料,内容包括: “心理治疗”是转化后进生的关键 、 逆反心理和脾气倔强 、 “逆反心理”的疏导例说 、 “心灵施暴”与“心理障碍” 、 “出走”行为的心理探因与防治 、 青春期异性交往正误说 、 高年级学生不良倾向的分析与矫正 。阅读这些 9 资料, 可以让辅导员们了解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并

16、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指导他们具体开展学生心理辅导工作。 (二) 、进行心理健康课课例评比 步骤如下: 1、发给中队辅导员一份有关心理健康课的教学参考资料, 要求辅导员根据所在中队的队员的心理共性问题选定课题。2、选定课题后,辅导员可向课题小组索要有关活动课程的指导资料,然后填写活动表格。3、上一节心理健康课,课题小组领导分低、中、高年级全面听课,评出优质课例三个。4、评选出的优质课经专家指导改进后作为观摩课面向区内外学校开放。 (三) 、设立情感信箱 中队设一个悄悄话信箱,名称自拟,要求:1、美观实用。2、只限于师生间情感交流。该信箱的设立有利于:1、学生宣泄情绪、表达感情。2、辅导员及时了解学生的情感动向并给予指导。3、辅导员纠正自身的言行,和学生更亲近。4、辅导员及时把特殊情况向上反映。 (四) 、加大宣传和表扬力度 针对学生爱听表扬话的心理特征,把队员的先进事迹、进步事迹和好人好事用作文纸誊写好交给队辅导员, 利用每天早操后时间在全校师生面前表扬和宣传(稿件数量不计) 。该活动有利于树立后进生的自信心, 增强优生的自豪感, 让队员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还可以提高各班的知名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