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定位论文

上传人:wd****9 文档编号:238997164 上传时间:2022-01-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6.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定位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定位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定位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定位论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定位论文摘要:城市商业银行目前面临着“第二次选择”,即是否扩张规模的问题。无论从城市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的优势来说,还是从宏观经济对城商行在银行体系中应有作用的要求来说,城市商业银行在现阶段都不宜急于做大,而应该立足本地,切实服务中小企业,这才是其符合自身特点的正确定位和发展方向。关键词:信息优势,中小企业,规模,银行业内部分工,宏观经济城市商业银行,一直被称为四大国有银行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之后的“第三梯队”,因其规模小,而且在经营上有严格的地域限制,长期以来未受太大关注。然而,随着2006年的临近,外资银行即将进入中国,而经过几年发展逐渐成熟壮大的城市商业银行,也随着中国银行

2、业的发展,酝酿着一场轰轰烈烈的变革,这中间,呼声最高的莫过于打破地域限制,做大银行规模,实现城市商业银行的合并和重组。2004年8月,浙江商业银行吸收民营资本重组成“浙商银行”,刚一成立就被认为是担负起了“收编各地区域性城市商业银行”的重任,杭州,宁波等八家城市商业银行商定展开实质性的合作计划。9月,上海银行也透露,其正在积极筹备跨区域发展,一旦获得批准,即可突破关键的一步。而安徽省内的6家城市商业银行,也传出了打算由合肥城商行牵头,在重组基础上合并为一家业务覆盖全省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意图。同年8月,东北地区15家城市商业银行的战略联盟正式提出,不久之后,辽宁省政府批准由沈阳商业银行牵头组建“

3、东北振兴银行”,已上报国家有关部门,一家地跨东北三省的地方性银行呼之欲出。如此多的城市商业银行都跃跃欲试,准备投入到“做大”的洪流之中,而这之中究竟有多少出于理性的思考,有多少是盲目之举?城市商业银行究竟该如何定位自己?它们在我国的银行体系中又应当发挥何种作用?本文将从城市商业银行的自身特点出发,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分析城市商业银行的自身优势及适当的市场定位,并对其发展方向提出建议。一城市商业银行的历史发展及特点城市商业银行是中国银行业的重要组成和特殊群体,其前身是20世纪80年代设立的城市信用社,当时的业务定位是: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为地方经济搭桥铺路。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20世纪9

4、0年代,全国各地的城市信用社发展到了5000多家。然而,随着中国金融事业的发展,城市信用社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许多风险管理方面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央以城市信用社为基础,组建城市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是在中国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是中央金融主管部门整肃城市信用社、化解地方金融风险的产物。至今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已有112家,遍及除西藏以外的各个省(市、自治区)。截至2003年底,全国共有的城市商业银行112家,营业网点5162个,从业人员16.9万,生产总额14552亿元,占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的6.27%,占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资产的27.7%。经过近10年的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已

5、经逐渐发展成熟,尽管其发展程度良莠不齐,但有相当多的城市的商业银行已经完成了股份制改革,并通过各种途径逐步消化历史上的不良资产,降低不良贷款率,转变经营模式,在当地占有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其中,更是出现了上海银行这样发展迅速,已经跻身于全球银行500强行列的优秀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在我国正逐步发展为一个具有相当数量和规模银行阶层,与四大国有银行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一起,形成我国银行业4、12、112的格局。城市商业银行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在规模和经营上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总体规模较小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由于其地域限制,其资产规模总体不大。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3年末):资产规模在1000亿

6、元以上的城市商业银行有2家;资产规模在500亿元与1000亿元的有2家;资产规模在200亿元到500亿元之间的有14家;资产规模在100亿元到200亿元之间的有19家;资产规模在100亿元以下的有75家。其中,最大一家城市商业银行资产规模仅为1934亿元;最小一家资产规模仅为9.11亿元(见图1)。由此可见,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绝大部分资产规模都在200亿元以下,其中,又有近七成资产规模在100亿元以下。所以说,城市商业银行基本上属于中小银行的范畴。2发展程度多取决于当地经济发展2004年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经营绩效好的城市商业银行主要集中于那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特别是东部地区。其主要表现为:地

7、方政府财政收入充裕,对城市商业银行的消极影响较小;中小民营企业数量众多,且盈利能力强,城市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意愿强;居民人均收入高,信用文化发达;地方政府对私有产权的保护意识较高;等等。经济发展是金融的土壤,而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地处较为发达的中心城市,经济活跃,面对的是城市中最有价值的客户,这些优势为城市商业银行的业务拓展提供了良好的根基。3市场定位不清城市商业银行在成立之初就确立了“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和服务城市居民”的市场定位。但仍有相当数量的城市商业银行表现出市场定位摇摆不定的现象。这突出表现在:很多城市商业银行热衷于跟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争抢大客户、大项目。这里面有

8、外部金融环境和市场条件的原因,更重要的还是城市商业银行自身的原因。公司治理不完善、业务手段单一、产品创新能力不足,制约着城市商业银行的生存与发展。纵观我国银行业,目前城市商业银行的处境并不乐观。用较为悲观的眼光来看,前有四大国有银行的垄断及股份制银行的堵截,后有轰轰烈烈改革中的农信社作“追兵”,加上外资银行又在虎视眈眈,城商行可谓处境堪忧。而在越来越高的“走出去”的呼声中,城市商业银行目前都面临着一个最为迫切的问题如何进行重新定位,到底应该“向上走还是向下走”?对此我认为,对于上海银行这样的“明星银行”,或许可以尝试打破地域限制,将触角伸向周边地区;而对于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来说,仍应该定位于服

9、务本地经济,特别是服务于中小企业,争取“做精”而不是盲目“做大”。下面将就城市商业银行自身和我国金融系统两个角度,分析城商行的适当定位。二城市商业银行的比较优势与实践经验1城市商业银行的比较优势城市商业银行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相比,在经营上有其独特的优势。首先是信息优势。金融业本质上是一个信息行业,所以,在一个竞争性的金融体系中,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事实上都是依据自己特有的信息优势而生存和发展的。而信息优势正是城市商业银行最独特的优势,是其它银行特别是国有独资银行望尘莫及的。由于中小企业一般没有比较完整规范的财务指标,大银行通过显性指标往往很难掌握企业的真实信息,这种信息不对称,使中小企业在融

10、资中一贯存在很大困难。而这种问题,正是城市商业银行独有的信息优势可以解决的。由于城市商业银行立足于本地,在信息上就更贴近当地的中小企业。对于地方商业银行来说,它们在信息方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能够获得那些通常很难量化、检验和进行组织的职级传递的“软信息”,这些软信息是在银行与企业、所有者和地方社团多维的密切联系中累积起来的。地方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来评估贷款风险和收益的平衡关系,并对之施以有效的管理。其次,城市商业银行是一级法人制,管理结构简单,决策链短。这是城市商业银行的又一优势,它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仍以中小企业融资为例,企业资金周转不灵,要申请贷款,如果是大银行常常要经过多方面调查,再

11、加上层层审批,就算最后能批准下来,复杂的程序和所耗费的时间恐怕早就让这些资金规模本就不大的中小企业难以支撑了。可是城市商业银行则不同,一方面,他们熟悉本地情况,了解借款企业,省去了方方面面的调查,另一方面,简单的管理结构也使得贷款申请无须经过层层审批,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决策,批准贷款申请,真正达到为中小企业“救急”的目的。例如,宁波市商业银行提出,公司业务从申请到决定一般在35个工作内完成,同行们都觉得不可思议。但宁波商行凭借着对本市企业的熟悉和精简的决策机构,真切地做到了这一点。再次,城市商业银行规模较小,这有利于其灵活改变经营模式,开展业务创新,引进新思路,更加适应多变的市场。通俗点说

12、,就是“船小好掉头”,如同小国家一样,往往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崛起和腾飞。一方面,城市商业银行比较容易实现更为彻底的公司制改革,而改革的阻力和成本相对较小。由于机构简洁,利益关系相对简单,一旦城商行决定把自己作为一个企业来经营,引进市场化的经营模式,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常常可以全行总动员,迅速壮大起来,占领大片市场。另一方面,规模小可以使城市商业银行更有效地致力于业务创新,开发大量贴近当地客户需求的特色产品。这样一来,城市商业银行更能突出自身“服务本地经济”的地区和市场定位,创出特色品牌,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真正成为受当地居民和企业欢迎的“家乡人民自己的银行”。2城市商业银行的成功案例上面分析

13、了城市商业银行在服务本地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和个人业务方面的优势,下面,我们来看两个城市商业银行成功经营的例子。锦州市商业银行,自1998年成立以来,转变经营观念,大力开展业务创新,积极开发贴近市民生活的中间业务,如为居民代交水电,煤气费用,设立免利息税的“教育储蓄”,树立起“家乡人民自己的银行”的品牌形象。到2001年底,锦州商行市场占有率超过当地的中国工商银行,达到三分之一还要多。在贷款业务上,借鉴国内外同行先进的资产风险管理方法,启用了分支机构资产综合风险度管理,实行全行贷款企业资信评级管理。在此基础上,大胆尝试了企业贷款发放前的法人代表谈话制度,企业法人个人财产参与抵押制度。执行这些制

14、度对提高资产质量,降低资产风险,保证贷款的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使得锦州商行有能力更好地为当地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服务,2003年,该行为本市18家骨干民营企业提供了1.8亿元资金贷款,2004年前10个月,又为当地民企增贷2亿元。近三年,锦州商行的贷款收息率、归行率逐年提高,去年贷款收息率和归行率均达100%,列全市金融系统首位。目前,该行经济效益居全市金融系统第一位,经营规模居第二位,成为锦州市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经济实力的一支金融新军。兰州市商业银行,自1997年成立后,一直经营不力,到2000年元旦,已收到人民银行的“预警通知书”。随着新一任董事会上任,该行转变经营思路

15、,在充分发挥地方性商业银行的经营特色上下功夫,并将全行经营定位于“服务地方、服务中小、服务民营、服务市民”,建立与地方经济良性互动的机制,树立“市民银行”的品牌。在业务发展中,兰州市商行认为,作为中小银行,与地方中小企业有着天然的联系和沟通,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寻找和培育中小企业成为自己的基本客户群。在过去的3年多时间里,与兰州中小企业担保中心合作,并向担保中心推荐的中小企业发放贷款142笔,金额2.1亿元。2003年,兰州商行与国家开发银行就合作支持中小企业签订了9.5亿元的贷款协议,双方通过与政府、企业协商,会同工商、税务等部门共同推进中小企业贷款信用建设,建立中小企业约束与激励机制,此举

16、在全国尚属首例。3年多来,在兰州市商业银行累计发放贷款中,有80%以上的贷款投向了中小企业和民营高科技企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已经成为该行一个服务品牌和经营特色。而兰州市商业银行自身也走出了一条由“小”到“精”的发展之路,提前一年半时间实现了董事会确定的“一年减亏、两年持平、三年盈利”的经营目标。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但都有一个特点,就是立足本地,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这些成功的城市商行或者采取有效的贷款风险管理方法,或者致力于中小企业的信用建设,将中小企业作为自己的主要客户,在自身得到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大力支持了当地的民营经济。这些成功案例的原因正是把握了正确的市场定位,即不图“做大”,不与大银行争抢客户,而是充分利用自身的独特优势,将业务“做强做精”,创出自己的品牌。3.城市商业银行的未来之路这么多的城市商业银行已经在本地崛起,那么,在我国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的前夜,年轻的城市商业银行是否要冲出本地,走进不断争取跨地域、跨范围的扩张之中呢?尽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